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侯-第8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实力上看,张俊已经超过了朝廷,已经拥有这么大的优势,还是打不过朝廷军队,那这样的军队也不值得我支持。”
  “殿下的意思是,观望?”
  “应该是部署加观望,这一次我也要部署二十万大军,最低目标是夺取江淮,中等目标是夺取江淮加江南西路,最高目标就是你说的,等张俊灭了朝廷。”
  “如果张俊向我们借兵呢?为了实现最高目标,借还是不借?”周宽端起茶盏又问道。
  陈庆笑了起来,“先纠正你的观念,并不是最高目标就是最好,如果为了最高目标搞得人心丧尽,这样的目标还是不要为好。”
  周宽点点头,“我明白殿下的意思了,要名利双收!”


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拉拢
  这天上午,张俊得到消息,他之前的军师兼首席幕僚王静修在安庆府桐城县病逝,张俊大感心痛,随即下令厚葬。
  逝者已去,活着的人才更重要,张俊随即任命杨石为首席幕僚,另外三位幕僚也顺势升一级。
  张俊特别讲究等级和规矩,他手下有五名幕僚,王静修在的时候,他基本上不会问其他四人,只有当他不同意王静修的建议时,他才会问排名第二的杨石。
  只是他不接受王静修建议的时候极少,几乎没有,所以其他幕僚基本上没有当谋士的机会,只能替他处理各种文书。
  现在不一样了,自从王静修反对张俊和朝廷交恶,反对他的野心膨胀,张俊就渐渐不再理会王静修,而更多问计于排名第二的杨石。
  尤其杨石向他献计,财源困难是他最大的短板,要解决这个短板和不足,最好的办法就是夺取江南西道,得到财源富足的江南西道,他的基业才能长久。
  杨石的献计和张俊的想法不谋而合,令张俊大为赞赏,而王静修就是因为坚决反对他夺取江南西道,而被他下决心赶走。
  杨石今年约四十岁,跟随张俊也快十年了,他身材不高,小鼻子小眼,没有王静修那般瘦高儒雅,所以张俊一直不太喜欢他,在和平时期没有他出头的机会。
  现在不一样了,争霸的野心在张俊心中膨胀,相貌外表都不重要了,能助他上位才是关键。
  一个上午,杨石接待了十几拨前来贺喜的宾客,他现在在寿春,而张俊则在长江上,坐着万石大船从扬州返回鄱阳湖。
  尽管十分疲惫了,但杨石心中喜悦还是让他一点困意都没有,也坐不下来。
  这时,他的随从送来一张帖子,“老爷,有个商人拜访,说是从京兆来的。”
  听到‘京兆’二字,杨石心中猛地一跳,商人和他关系不大,恐怕京兆才是关键。
  他想了想,吩咐道:“请他来客堂!”
  不多时,一名三十余岁男子来到客堂,身材高大,腰挺得笔直,一双眼睛格外有神,杨石心中明悟,这一看就不是商人,他连忙笑着迎了出来,“在下杨石,请问东主是……”
  男子给他一份帖子,杨石接过帖子,顿时吓一跳,帖子上写着‘雍王府情报司员外郎李叶城。’
  “这边请!”
  杨石把李叶城请到了隔壁贵客堂,这里更安静,也更隐蔽。
  李叶城取出一块方形银牌放在桌上,推给杨石,笑眯眯道:“这是我的身份牌,请过目。”
  杨石倒也知道一点,雍王手下官员和将领的身份采用牌印制度,三品以下用牌,三品以上用印,光牌就分为玉、金、银、铜、铁五类,文官为方牌,武官为圆牌,最低的士兵都用铁圆牌。
  这位李叶城用的是银方牌,那就是六品文官,这个官职已经不低了,知州也才正六品。
  杨石连忙陪笑道:“这次多亏贵方提供战船援助,王爷才得到了水军,如虎添翼,我家王爷天天都在感谢雍王殿下。”
  李叶城微微笑道:“这是双方互利之事,但这不是我的职权范畴,我只是为杨先生个人之事而来。”
  说完,他将一封信和木盒子放在桌上,笑道:“一份是雍王殿下的亲笔信,一份是送你的见面礼,看完信后杨先生再考虑,我住在城北高升客栈,登记的名字就是李叶城,三天内,随时可以来找我!”
  李叶城随即起身告辞,杨石将李叶城送走,这才心事重重回到内宅,把几名使女都赶走,他这才迫不及待从怀中取出雍王的亲笔信。
  以雍王身份之尊,居然给自己写来亲笔信,杨石心中既激动又得意,但压力也大,他也很清楚雍王给自己写信,必然是有重大要求。
  杨石打开信看了一遍,信的内容比较简单,但也很直接坦率,就是希望自己能效忠于雍王府,并给出了条件。
  一是可以为官,雍王承诺封自己或者自己的儿子为简州通判,赏钱三万贯;其次为地方豪门,封自己为资阳县公,爵位享三代,赏钱十万贯。
  其实就是两个选择,让杨石二选一。
  杨石是资州资阳县人,无论是当资州通判,还是封资阳县公,都是衣锦还乡,当然财富也很重要,无论三万贯或者十万贯,都算是富甲一方了。
  杨石呆了半晌,又取出木盒子,打开木盒子,里面是半块玉和一张川陕柜坊的柜票,金额是一万贯,密印为四个字,‘九九归一’。
  杨石叹了口气,把信和盒子都收了起来。
  他负手在房间内来回踱步,心中焦虑万分,雍王竟然摸透了他的老底,知道他有一个儿子在家乡资阳县。
  似乎他没有选择了,可如果他还有选择,那他会选择张俊,还是雍王陈庆?答案显而易见。
  尽管张俊也很自信,陈庆能做的事情,他也能做,但杨石心里清楚,张俊名不正言不顺,得不到士族支持,也同样得不到渴望免税赋的百姓支持,只能是刘光世第二。
  运气好,能成为陈庆的工具,支撑得长久一点,运气不好,分分秒秒就被西军灭了,江淮之地拱手让给西军。
  想到这,杨石终于下定了决心。
  ……
  次日上午,杨石来到了城北高升客栈,一进大堂,迎面遇到了李叶城走出来。
  “李东主!”杨石笑着打个招呼。
  “原来是杨先生,正好我要去喝茶,一起去!”李叶城一指斜对面的茶馆。
  “那就打扰了!”
  两人来到茶馆坐下,李叶城要了一壶茶,又要了几色点心,他看了看杨石,笑道:“昨晚没有休息好吗?”
  杨石叹口气道:“昨晚我考虑了一夜,也辗转反侧一夜!”
  李叶城微微笑道:“这有什么好考虑的,难道你觉得张俊还能成大事?”
  “能不能成大事是一回事,但我毕竟跟随他十年。”
  李叶城摇摇头,“杨先生可能是误会雍王的意思,雍王并不是让你出卖张俊,雍王殿下是担心张俊决策错误,而导致过早夭折,是想帮助他,所以雍王殿下希望张俊身边有一个自己的人。”
  杨石笑了笑道:“我当然明白,张俊的反叛对雍王非常有利,既可以让西军名正言顺夺取江淮,又能利用张俊来消耗朝廷,时机成熟了,再打着勤王的旗帜消灭张俊,雍王就可以俯视朝廷了。”
  李叶城笑着点点头,“杨先生看得很透彻!”
  杨石叹口气道:“张俊目前有四个幕僚,我不明白,殿下为何单单看中我?”
  李叶城给他满了一盏茶,淡淡道:“我觉得你应该想得到才对!”
  “因为我是资州人,我的家人都在资阳的缘故?”
  “一点没错,你川陕人,是雍王殿下的子民,让你效忠雍王殿下,难道不是理所当然?”
  “除此之外呢?”
  李叶城微微笑道:“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你建议张俊占领鄱阳湖口水寨,雍王殿下认为这个策略是神来之笔,非常欣赏,其实也是雍王殿下对你的欣赏。”
  杨石点点头,“雍王殿下在信中给了我两个选择,我考虑了一夜,我决定接受第一个选择,我希望事成之后,能封我为资州通判,另外,钱我不要,请退还给雍王殿下。”
  杨石把木盒子放在桌上,推还给李叶城,“既然我已经是雍王的手下,那就有功则赏,无功不受禄!”
  李叶城没有勉强他,和盒子装了起来,对杨石道:“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你的手下,我负责替你传递消息。”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新生
  十艘万石大船在茫茫的长江上列队航行,他们靠着南岸而行,数十名骡夫赶着三百多头骡子拉拽着纤绳在岸上行走,毕竟是逆水行舟,江面又刮着西北风,没有骡马拉拽,大船寸步难行。
  在第一艘大船的船头,张俊坐在他的虎皮宽椅上,望着茫茫的大江,他忍不住豪气万丈,对身后数十名大将道:“昔日曹孟德鏖战赤壁,大江之上写下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千古名篇,我虽然没有曹孟德的才华,却一样有他雄心壮志,我愿和诸君一起,大江横槊,挥师万里,建立千古功业!”
  众将皆单膝跪下道:“愿跟随王爷建立功业!”
  张俊仰头大笑,他随即又冷然对众将道:“别以为我不知道陈庆为何会支持我,他就像把我当做一条猎狗,赵宋江山当做他的猎物,让我来撕碎赵宋江山,然后将我架上火烹食,他想得倒是很美,我当然要撕碎赵宋江山,但是撕碎的赵宋江山可不是他的,天下社稷,惟有强者可居,他想取代我,那就战场上见分晓!”
  ……
  天刚亮,陈庆微微睁开眼,只见阿樱已经坐起身,正在床头寻找小衣,陈庆一把揽住她的腰肢,又把她拉回自己怀中。
  “王爷,天亮了,不能再……”
  陈庆有些粗暴将她按在自己身下,开始奋力在她玉体上驰骋,阿樱紧紧抱住丈夫,拼命迎合,慢慢迷失在云端之中。
  过了好一会儿,陈庆才躺了下来,有些不悦道:“以后不要在我面前说规矩,规矩是我给别人制定,不是用来约束我自己。”
  余樱感觉到丈夫的不悦,连忙跪在陈庆面前,鼓足勇气解释道:“妾身并不是因为王妃所谓的规矩,而是为了王爷身体着想,一夜三次,天亮还要再来,王爷的精力都在女人身上耗完了,天下大事怎么办?”
  陈庆望着一脸诚恳的余樱,心中忽然有些感动,只有这个女人才会这样关心自己,余莲可没有她这样的心,他把怜爱地余樱搂在怀中,柔声道:“刚才我有点太粗暴了,很抱歉!”
  余樱紧紧抱住丈夫,哽咽道:“你是我丈夫,我怎么会生你的气,王爷,我真的很想再给你生个孩子!”
  陈庆抚摸她瀑布般的黑发,笑道:“下次你算好日子,告诉王妃,她会替你安排,相信你很快又会怀上孩子。”
  就在这时,外间传来余樱贴身使女文杏焦急的禀报,“五夫人,王妃传来消息,三夫人要生了!”
  “啊!”
  陈庆吃了一惊,连忙起身,余樱也飞快穿上衣裙,替丈夫穿上中衣和外套,又简单收拾一下。
  陈庆笑道:“你先去帮忙吧!我去书房坐一会儿。”
  “那好吧!我让姚梅去书房伺候王爷,今天得给王爷换一身新衣。”
  余樱快步去了,陈庆这才回到自己书房。
  书房里已经收拾好了,陈庆刚坐下,姚梅抱着一套全新的内衣走了进来,这是京兆的风俗,如果得子,全家都要换一身新衣,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赵璎珞应该就是这两天生孩子,全家都准备好了。
  “王爷,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