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封侯-第6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这只是临时办法而已,李成其实还有更好的办法。
陈庆望着城下熊熊燃烧的大火,不由冷笑一声,看来李成也黔驴技穷了,居然用这个笨办法,这确实是一个办法,能看到城下的情形,但又比较笨,麦秸总有烧光的时候吧!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派人下城,在城下巡哨,宋军斥候就不是那么容易靠近了。
这时,有士兵低声喊道:“殿下,好像城头有士兵下城了。”
陈庆立刻细看,只见熊熊火光中,果然有无数小黑点在向下攀爬,应该是利用了软梯。
还真看不出,这个李成果然有点本事,派哨兵下城了,这一刻,陈庆对李成刮目相看了,他利用铁火雷进攻了那么多城池,这是第一个想到向城下派哨兵的金兵大将。
城下哨兵摇着铃铛在巡逻,‘叮当!叮当!’不停地声响传来,一旦铃声中止,必然出现了情况。
一百六十名哨兵在城墙下巡逻,他们分成十六队,保证每一边城下有四个队不间断地巡逻,摇着铃铛,城墙上挂着软梯,一旦宋军攻城,他们立刻会攀梯上城。
城头上有数千名士兵配合城下的训练形成了上下两道互动防线。
这确实是非常有效的办法,使宋军无法偷袭炸城。
虽然李成使出了最有效的一招,但并不代表陈庆就无法破解它。
第一千零一章 许昌(下)
陈庆随即下令道:“投石机就位,准备发射!”
四十架重型投石机就在军阵后面,随着陈庆一声令下,四十架重型投石机轰隆隆直线移动,每架投石机在数百士兵的推动下,再度向前方三百步处前进。
陈庆再一次下令,“唐统制,你可率三千骑兵绕城射击敌军城下哨兵,执行好我的南城计划。”
“卑职遵令!”唐骞接过军令走了。
片刻,三千骑兵骤然出动,疾速向城墙奔去,骑兵疾奔而至,箭如疾雨,城墙下的哨兵逃跑不及,纷纷被乱箭射倒。
机灵一点的哨兵,立刻趴在地上,待敌军骑兵奔远,爬起身就向软梯上攀去,宋军已经发动攻击,留在城下只能是死路一条。
三千骑兵又绕到了南城,南城下的哨兵和西城一样,也是四百人,白天几个宋军在南城外装模作样查看地形,李成反而认为南城危险不大,但不管有没有危险,哨兵还是一样部署,没有半点大意。
这就是普通将领和名将的区别,普通将领认为危险不大,就会把这种认知付诸在实践上,不派哨兵,或者少派哨兵。
但名将不一样,名将不会受自己的主观意识影响,该派哨兵还是照样派哨兵,一样的认真对待,没有半点懈怠。
不过百密难免一疏,李成虽然没有对南城懈怠,但他本人却不会出现在南城,他的精力有限,更多是出现在西城,或者去看看北城或者东城,这也导致南城上的守军没有西城那么紧张,毕竟士兵们都能感受到主将不重视南城,说明南城风险不大。
此时,南城上的哨兵已经全部爬上城,城头上乱箭齐发,数十名骑兵被射翻下马,城头上士兵一片欢呼。
三千骑兵风驰电掣般奔向东城去了,而躺在地上几具尸体却动了起来,在夜色掩护下,无声无息滑入水中,两只无顶盖的大木箱子也同时入水,藏身在吊桥下面。
城下巡逻的哨兵全部上城,城头上的李成也意识到这是一个危险时期,他立刻喝令道:“抛下四千捆麦秸点燃,每座城下一千捆,传令所有将士务必盯住城下一举一动。”
南城头上的士兵抛下了上千捆麦秸,用火箭点燃,墙根下再次变成了一片火海,照亮了城下的情形,使西军无机可乘。
这时西城外的宋军投石机发动了,四十只燃烧着的大型火油罐向城头砸来,西城头上瞬间变成了一片火海,无数守城士兵拿着湿被褥扑火,火势虽然没有被扑灭,但也没有蔓延成满城头大火,守城士兵也没有撤退,依旧盯着城下的一举一动,稍微有点动静,便乱箭齐发。
这一次,宋军投石机不断发射,城头上士兵拼命灭火,火势不断的燃烧,不断的熄灭,双方就仿佛在较劲,尤其是李成,不断要求士兵去城内征集被褥。他心里很清楚,一旦城头被大火覆盖,无法扑灭,许昌城就完了,宋军不管是炸城,还是攻城,都很容易攻进城内。
一千捆麦秸渐渐烧光了,城外再次变得一片漆黑,立刻有士兵跑去请示李成。
就在这时,从吊桥两侧的夹缝里攀上来三个黑影,将一个体型巨大的铁冬瓜抬上岸,闪身躲在城门下面,城门缩进去两尺左右,上面便有了一圈屋檐,从城头上便看不见他们。
但如果是白天,从两侧的马面墙上可以看见他们,但现在是漆黑的夜晚,马面城头也同样看不见城门下的黑衣人。
这就是一个守城漏洞,李成面临的各种危机千头百绪,他没有考虑到这个漏洞,但陈庆想到了。
西城的投石机火油进攻并非毫无意义,陈庆做的每一步都有其深意,用骑兵围城奔跑射击,一方面是为了驱赶哨兵回城,另外一方面是为了运输斥候和铁火雷,在不知不觉中,铁火雷和火器营士兵便悄然到位了。
而用重型投石攻打西城,其实是为了分散李成的注意力,使他焦头烂额,疲于面对火油进攻,使他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南城下的这个漏洞。
陈庆一共派出四名士兵,用大木箱装了两颗大型铁火雷,进行两次攻击,现在即将发生的是第一次进攻。
这时,城头上又抛下了一千捆麦秸,士兵扔下火把点燃它们,与此同时,两名黑衣士兵也同样点燃了火绳,他们奔跑两步,爬在地上滑入水中,城下再次变成一片火海,到处都清晰可见。
这时,马面墙上的守军士兵忽然发现了城门上多了一个黑漆漆的物体,像一块圆形大石,上面冒着火星,士兵连忙大喊:“将军,那是什么?”
城门上,南城主将李洪连忙探身向下望去,他只能看到一小半,这时,火绳已经烧进去了,外面没有了火星,只是嗤嗤冒烟。
“是一块大石,之前没有吗?”李洪问道。
“之前没有这块大石,是突然出现的。”
“奇怪,这是什么?”
就在这时,一道红光迸射,铁火雷轰然爆炸了,巨大爆炸声俨如山崩地裂一般,大地在晃动,无数士兵的耳朵都仿佛被震聋了。
李成没有站稳,摔倒在地上,他爬起身,惊恐地向南城门望去,只见黑暗中,一股白色的浓烟腾空而起。
“该死!”
李成狠狠一拳砸在地上,他万万没有想到,白天宋军在南城外装模作样一番,但实际攻的就是南城。
“传令全军下城,去堵住缺口!”
李成爬起身厉声大喊,警钟声当当当巨响,城内士兵从四面八方向南城门方向冲去。
南城门浓烟弥漫,尘土飞扬,谁也不知道被炸的情况,这时,四名宋军士兵又抬着第二颗铁犀牛冲进了浓烟之中。
片刻,四名士兵逃了出来,这时,浓烟已经快散去,城内士兵能看见他们身影,立刻乱箭齐发,两名士兵先后惨叫一声,被数十支箭射穿了身体,一头栽倒,另外两名士兵纵身跳入了护城河中。
就在这时,又是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长达数百丈的南城墙轰然坍塌。
西城外的重型投石机早已停止了进攻,当第二声爆炸传来,陈庆便知道夺取许昌城已经成功一半,他当即令道:“向南城进军!”
高定率领一万黑甲军士兵率先向南城方向奔去,紧接着数万士兵也列队向西城门进发。
但最快的还是统制高凤率领五千弩手,他们就埋伏在南城一里外,五千弩兵奔至南城前,一起向城内放箭,暴风骤雨般的弩矢从烟尘弥漫的尘土中射了进去,数百名士兵则用大木箱子和木板迅速搭建浮桥。
城内,主帅李成刚冲到城下,目瞪口呆望着南城墙的坍塌,紧接着烟尘冲天而起,尘土弥漫,什么都看不见。
但李成知道,城墙已经守不住了,他当然不会选择逃跑,城墙失守,只是攻守城之战进行到了一半。
他拔出战刀厉声大喊道:“传令全军,准备巷战!”
宋军弩兵用密集的箭矢压制住了企图堵城的士兵,鹿贵率领三千刀盾军率先冲过了浮桥,他们一手执重盾,一手提战刀,十人一排,沿着巨大的缺口一步步向城内走去。
等待他们的,依旧是从四面八方射来的密集箭雨。
第一千零二章 谈判
在各种战争中,最惨烈最血腥的就是巷战了,双方短兵相接,只要不是自己一方的人,基本上都是无差别的杀戮,攻防双方都会伤亡惨重,百姓同样也会死伤无数,主要是误杀,女人和孩子以及老人会稍微好一点,但成年男子就逃不掉了,基本上都会被误杀而死,谁知道他们是不是民团士兵?
西军已经控制了南城缺口,开始向城内推进,这时,东城门已被西军攻克,城门打开,刘琼率领一万骑兵杀进了城内,向南城奔去。
在南城大街上,数千金兵用沙袋砌成墙,举弩向缺口放箭,阻止西军从缺口杀入,后方马蹄声大作,骑兵未至,但无数的箭矢却飞速射来,数千弓弩手纷纷撤退,很多人撤退不及,被箭矢射中倒下。
数千人和其他两万余士兵都逃进了城内密集的小巷中,放弃了大街,他们利用弓弩和对地形的熟悉来和西军对抗。
一万西军骑兵控制住了主大街,没有了弓弩手阻击,三千西军刀盾手和五千弓弩手杀了进来,高定率领一万黑甲军也从破碎的城门杀进来。
与此同时,西城门开启,陈庆率领三万大军从西城门杀入,城内西军人数已达六万人。
西军训练过巷战,但没有过实战,经验不足,更重要是漆黑的夜晚,两万五千敌军隐藏在巷子深处,对于进攻方的宋军会非常被动,伤亡必然将远远大于对方。
陈庆沉思片刻对众人道:“夜色太暗,巷战我们会吃大亏,留两万军队控制城墙和城门,其他大军暂时退出城。”
陈庆随即命高定率领两万大军在城内,其他从西门向城外撤去等待天明再战。
……
西军的不战反撤瞬间扭转不利局面,把一心等待巷战的签军晾在一边,此时才三更时分,距离天亮还早。
副将曹敬安在仓城找到了李成,忧心忡忡道:“陈庆并不急于和我们巷战,很明显是在等待天亮,对方人数是我们的数倍,恐怕巷战对我们会很不利,卑职建议,趁现在夜色漆黑,大军弃城撤退吧!以保存实力。”
另一名大将张静也道:“宋军的铁火雷着实很厉害,我们很多弟兄都是固守宅院而战,一旦对方动用小型铁火雷,对我们弟兄是灭顶之灾,卑职也赞成突围。”
李成沉思片刻道:“我写一封信给陈庆,我可以把许昌城让给他,但他要让我们平安东撤!”
曹敬安和几名将领都一阵愕然,曹敬安急道:“他当然会让我们出城,但一定会在城外歼灭我们!”
李成冷笑一声道:“你们太小看陈庆了,此人是枭雄,枭雄最大的特点是既要名声,也要实惠,这么漆黑的夜晚,根本不适合野外作战,他一定会顺水推舟,既假装一诺千金,又收买了民心,他为了不伤害民众,让敌军逃走了,然后又向我们提要求,不准焚毁仓库,这么多好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