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侯-第6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在读书。”
  何掌柜停一下又道:“还有,这个王赋远的父亲,是东京汴梁军器监最有名的铸剑匠王岩,他铸的剑都被皇宫和皇亲国戚收藏。”
  “父亲铸剑,儿子却造火器,这个传承有意思?”
  “不!不!王赋远可是洛阳军器监的头号刀剑匠,折可求提拔他当了火器总管,他手下有一百多人。”
  张璐点点头,“我知道了,今晚我就去拜访他!”


第九百七十五章 威压
  入夜,王赋远精疲力尽回到家中,妻子贾氏连忙扶住他,“怎么累成这样?”
  “上面压下来一个大担子,忙了一天一夜。”
  “事情做完了吗?”
  王赋远苦笑一声,“谈何容易,实在累得不行,才回家休息一下。”
  “那赶紧去书房休息,我给你煎茶!”
  贾氏回头喊了一声,“二郎,扶你爹爹去书房休息。”
  “哎!”
  一个少年答应一声,连忙上前扶住父亲,“爹爹,你慢走!”
  王赋远怜爱地拍拍小儿子的头,“去给爹爹开门点灯,爹爹自己能走。”
  少年跑到前面去给父亲开门了。
  “官人,今天傍晚有人来拜访你,说是你的同乡。”贾氏从厨房探头笑道。
  “我的同乡?”
  王赋远愣了一下,他是汴梁人,汴梁人在洛阳实在太多,满街都是同乡。
  “叫什么名字?”
  “没说,只是送来一些汴梁土产,我说你太忙,晚上不一定回来,他说改天再来拜访。”
  王赋远点点头,满腹疑惑地去书房了。
  就在王赋远回家的同一时刻,在王家外面监视的人立刻跑去通知张璐。
  不久,张璐带着几名手下赶来了,张璐的母亲是汴梁人,也算得上是半个同乡。
  张璐敲了敲门,门吱嘎一声开了,贾氏愣住了,自己丈夫刚回来,他就来了,这么巧啊!
  “嫂子,大哥回来了吧!”
  贾氏犹豫一下道:“他刚回来,只是他一夜未睡,刚刚休息,要不……你们明天再来吧!”
  “我们有非常紧急的事情,关系到你们身家性命,你还是把他叫起来吧!”
  张璐的手下强行推开了门,众人直接进了院子,贾氏恼火道:“你们怎么……太无礼了!”
  “娘子,怎么了?”王赋远听到喧哗声,走出来问道。
  张璐看了他一眼笑问道:“你就是军器监的王总管?”“我是王赋远,你是哪位?”
  “在下姓张,做废铁生意的,就是为了你刚得到的那两个铁壳子而来。”
  王赋远脸色一变,冷冷道:“我没有什么铁壳子,你请吧!我家不欢迎你。”
  张璐笑了笑,语气也变冷了,“其实你知道我的身份,也知道我为何而来,你就算不为自己考虑,难道你就不想想两个儿子的命运吗?”
  王赋远呆了片刻,口气开始变软,“你到底想干什么?”
  “这里不是说话之地,还是去里间吧!”
  “去我书房谈吧!”
  张璐吩咐手下一声,便跟着王赋远来到书房。
  只见书房墙上挂满了宝剑,足足有二三十把,张璐拾起桌上一口剑,抽出一截,只觉一股寒气扑面而来,锋利异常。
  “好剑!”
  “那是我父亲最后铸造的一把剑,传给子孙,有人曾出五千贯钱求购,我也没有答应。”
  张璐放下剑问道:“铁壳仿造出来了吗?”
  王赋远注视他片刻道:“你们是西军的探子?”
  “一点没错,在下张璐,西军在洛阳的情报总管,我不想为难你,但事关重大,还是请你如实回答!”
  “铁壳材质虽然粗陋,但厚薄不一,还有里面导管的复杂构造,真不知模子是怎么做出来的?我们研究了一天一夜,都想不到任何办法。”
  张璐稍稍松口气又道:“西军几百名顶级工匠研制了六年时间才造成铁火雷,你们就算破解了铁壳工艺,也破解不了火药的配方。”
  王赋远冷笑一声道:“既然知道我仿造不出来,你们又紧张什么?”
  张璐摇了摇头,“我只是说你暂时研制不出来,不代表一直研究不出来,据我们所知,金国也在研究铁火雷,研究了很多年,很可能你手中的铁壳子送去,他们就研究出来了,你觉得没有这个可能吗?”
  王赋远沉默片刻道:“确实很可能,它的外壳就让我们恍然大悟,我们立刻明白了制造铁火雷的一个关键点,那就是铁质要很差,如果金国那边能想到这一点,很有可能会研制出来。”
  “所以你现在应该知道,我为什么要来找你,你是汉人,如果我们驱逐女真人的大业最后毁在你的手中,你想过自己和子孙要承担的唾骂吗?”
  王赋远叹息一声道:“我怎么会不知道呢?当时我发现了外壳的秘密,折可求问我发现了什么,我没敢告诉他,事关重大,我也害怕,万一女真人因我而掌握了铁火雷,我真的要成民族罪人了。”
  说到这,王赋远又对张璐道:“我也不瞒你,这种铁壳我其实也能造出来,我做了三十年刀匠,我父亲传给我很多铸造秘诀,我第一眼看到这个壳子,我就知道该怎么锻造它,但我也不敢说,和工匠们一起束手无策。”
  张璐的语气也变得柔和下来,他又问道:“目前有多少工匠见过这只铁壳?”
  这个问题很重要,无论是折可求还是其他将领,他们都看不懂这个铁壳有什么特殊之处,但工匠却懂,一看就能明白铁火雷的关键在哪里?
  王赋远想了想道:“连同我一共五个人见过它,我成立了一个小组,这五人都是我的徒弟,我让他们管住嘴,出去乱说要掉脑袋的。”
  “孟小东是其中之一吗?”
  王赋远的脸色刷的变了,这个孟小东确实是其中之一,是他最不省心的徒弟,好吃懒做,整天喜欢和一群狐朋狗友聚在一起喝酒。
  “难道他是你们的人?”
  张璐摇摇头,“他和别人喝酒,泄露了你们得到铁火雷的事情,我们就是从他那里花钱买到了你的情报。”
  “砰!”一拳砸在桌子上,王赋远狠得咬牙切齿道:“亏我对他那么好,他居然出卖我!”
  “除了孟小东,还有谁会出卖消息?”
  “应该没有了,干我们这一行,嘴严最重要,孟小东本来也不错,但他有个毛病,喜欢喝酒,我早就说过他,迟早会栽在这个酒上。”
  张璐点点头,又问道:“如果折求可来逼你呢?”
  “我可以仿制一个外表完全一样的铁壳,但铁质会很高,我会把真的铁壳交给你们,然后我在火药上做文章,就说火药配方需要时间,我会尽量拖时间,实在不行,就说火药配不出来。”
  这个办法不错,把真的铁壳换出来,只要能瞒过折可求,这个危机就能解除了。
  “如果王总管能把真的铁壳给我,我会向雍王禀报你的功劳,至于那个孟小东,你尽管放心,我们绝不会给他告发你的机会!”
  ……
  张璐告辞走了,王赋远呆坐在书房里,对方的最后一句他听懂了,恐怕孟小东凶多吉少,但如果不杀他,自己和家人的性命都会丧送在他手上,孟小冬已经出卖自己一次,他一定还会向折可求出卖自己第二次。
  这时,妻子贾氏进来道:“官人,他们是谁?”
  王赋远叹口气道:“他们确实是来挽救我们的,如果他们不来,一旦城破,不仅我小命难保,我的两个儿子也会一辈子抬不起头。”
  ……
  从王赋远家里出来,张璐对几名手下道:“把那个孟小东干掉,最好让他失足落河溺死。”
  停一下,张璐又补充道:“再给他家人两百两银子,让他们给我闭嘴,告诉他妻子,若她不肯闭嘴,当心她儿子的性命不保!”


第九百七十六章 疑阵
  定禅寺靠近帅府不远,它在洛阳众多寺院中只能算中等,但它也有个洛阳城之最,那就是它有洛阳最高的塔楼,一座高达五丈的木制楼阁,叫做楞伽塔,元丰年间修建,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
  不过这座塔楼已被征为军用,成为军方的鹰塔,鹰塔一般都使用城内最高建筑,用来接收发送鹰信。
  但洛阳没有鹰,只有十几只信鸽,和汴梁保持联系。
  三更不到,余守忠带着几名手下攀进了定禅寺的围墙,一个黑影迎了上来。
  “怎么样?”余守忠急问道。
  “都搞定了,我在酒水里下了药,都在睡熟中。”
  黑影是余守忠的手下,叫李慧明,装扮成一个头陀,买一套二手度牒,起个法号智光,昨天上午花十贯钱在定禅寺挂了单,又花几贯钱接下了给楞伽塔守军做饭的差事。
  “他们没有怀疑你?”
  李慧明冷笑一声道:“定禅寺的和尚都穷疯了,只要给的钱到位,方丈都能让你当!”
  “带我们去塔楼!”
  李慧明带着余守忠向塔楼奔去,很快来到楞伽塔院,是一座很大的院子,有几间平房,是仓库、马房和厨房,李慧明就住在这里,专门给十几名士兵做饭。
  余守忠忽然想起一事,又问道:“我让你问鸽奴的事情,你问了吗?”
  李慧明连忙道:“我下午特地问过了,信鸽都在这里,一共十四只,他们已经有五六天没有向汴梁发信,也没有收到鸽信,据说完颜兀术不在汴梁。”
  李慧明带着众人轻手轻脚上了塔楼,二楼鼾声如雷,十几名士兵都住在这里,晚上喝了李慧明替他们搞来的酒,毒是没有,但能让人沉睡次日中午。
  片刻,他们来到五楼,李慧明指了指一扇门,小声道:“两名鸽奴就住在里面!”
  余守忠见门上有门锁,便给手下使个眼色,手下会意,取出一把事先准备好的佛门金刚锁,将房门反锁起来。
  鸽笼就在顶部阁楼,能听见鸽子咕咕地叫,两名手下飞奔上去,不多时便听见‘扑腾!扑腾!’的声音,很快就安静下来。
  两名手下奔了下来,手中拎了一串鸽子尸体,点点头道:“都干掉了!”
  “我们走!”
  余守忠一挥手,带着三名手下先一步离开了定禅寺。
  李慧明把鸽子尸体稍微拔毛处理了一番,也随之逃离了定禅寺。
  ……
  次日一早,有人在漕河中发现一具尸体,立刻报了官,知县周煌带着一群衙役过来查看,尸体捞起来,很快有人认出死者,叫做孟小东,是一名工匠,家就住在附近,此人嗜酒如命,有钱就去喝酒,估计是昨晚喝醉酒回来失足落水。
  周煌随即让仵作验了尸,身上没有发现任何伤痕,也没有遭遇打击勒喉的迹象,死者面部青紫、肿胀、双眼充血,肚子里灌满了水,这些身体迹象证明是溺水而死。
  不多时,衙役把死者妻儿找来,出人意料,妻儿很冷淡,没有失声痛哭,似乎对孟小东的死毫不关心,也不想申诉报案,旁边有人告诉知县,这个孟小东喝醉了就回家打人,妻儿经常被他殴打虐待。
  既然家人不愿申诉报案,知县周煌也不想多事,随即认定孟小东是意外失足溺亡,让家人替他收尸,他带着衙役走了。
  孟小东的妻子给了仵作十几贯钱,请他给孟小冬买一口薄皮棺材,送去西城角的乱坟岗葬了。
  倒是他儿子在知县走了后,才跪在父亲面前嚎啕大哭起来。
  孟小东妻儿表示失常当然有原因,昨晚半夜,几名凶神恶煞的大汉来家中把孟小东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