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封侯-第4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蔡文焕,你什么都不懂,在这里胡说八道,亏你还是朝官呢?却不站在朝廷立场上说话。”
“嘘——”
有人忽然看见了赵鼎,连忙道:“你们小声点,赵相公在那边呢!”
众人回头,看到了赵鼎和吕青山,都不敢吭声了。
赵鼎端着酒杯笑道:“我没记错的话,这个蔡文焕是去年科举第三名探花吧!”
吕青山点点头,“没错,就是他,这两年他在御史台办案,嫉恶如仇,不讲情面,得罪了太多人,前几天弹劾秦桧公器私用,破格提拔内侄王薄为刑部员外郎,估计秦桧要收拾他了。”
“这个蔡文焕是什么背景?”赵鼎又问道。
“没什么背景,福州人,据说家境十分贫寒,不过我推测可能是蔡家族人?”
“蔡京?”
“只是推测而已。”
停一下,吕青山又笑道:“这次陈庆灭了西夏,按照之前的协议,他应该封王了吧!”
赵鼎点点头,“天子已经下旨,册封陈庆为灵武郡王。”
“我还以为太后和秦桧会坚决反对呢!”
赵鼎冷笑一声,“他们怎么会不反对,太后声泪俱下,说破坏了祖宗规矩,我们都看得出,官家也极为不情愿,原本是要册封为扶风郡王,临时改成了灵武郡王,估计官家觉得灵武郡不是大宋的疆域,封的是异国郡王,你说这种心思有意义吗?难道朝廷不承认灵武朔方不属于大宋?”
“既然官家不情愿,为何还要勉强册封?”
“不是之前签署承诺书了吗?若灭西夏,封陈庆为王,再说,朝廷册封总比陈庆自封为秦王要好吧!”
吕青山呵呵一笑,“最后一句话才是关键!”
“谁说不是呢?现在陈庆的势力之大,北到草原,南到云南,东到汉水,西到河西走廊,他如果不再承认朝廷,朝廷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说到这里,赵鼎长长叹口气,“我就不知道太后和秦桧这么仇视陈庆有什么意义,是想逼他割据自立吗?”
第七百零七章 议和
天子赵构也同样害怕陈庆割据自立,不仅是害怕丢了川陕,更害怕陈庆和金国结盟,同时对大宋发动进攻,那大宋就真的完了。
所以不用任何人提醒,也不管太后和秦桧的坚决反对,他还是果断册封了陈庆为灵武郡王,这里面还隐隐含着他的一个期待,索性陈庆就在西夏立国,把川陕还给自己,他一定支持。
这个期待当然不切实际,赵构也知道,除非陈庆的脑袋被马踢了,他才会把川陕还给自己。
除了陈庆以外,赵构还有一大堆烦恼之事,首先就是御史张致远弹劾张俊贪污军俸,私分战利品。
张俊用大半年的时间才灭了刘光世,军费足足耗用了八百万贯,粮食百万石,偏偏张浚和刘光世一战未打,私下说反了刘光世的两名心腹大将郦琼和王德,这两人一反,刘光世便大势已去,不得不投降。
张致远弹劾内容很犀利,‘一战未打,何来百万贯的伤亡抚恤钱?二十万叛军全部编为宋军,何来八十万贯的叛军遣返钱?十万大军驻军半年,怎么吃掉百万石粮食?’
还有,缴获刘光世库房余钱三千贯,粮食九千石,说刘光世钱尽粮绝,怎么可能?还有几百艘大船到哪里去了?刘光世私人的财物又到哪里去了?
尽管弹劾书上的内容连三岁孩童都知道张俊干了什么?但赵构却批准不了这份弹劾书,他能批准将张俊罢官免职?张俊手上可是有三十万大军,激起兵变怎么办?
陈庆的大军距离临安还隔着千山万水,可张俊的大军就在临安旁边啊!
更何况张俊虽然贪了一点,可对自己忠心耿耿,陈庆倒是清廉不贪,他对自己忠心吗?
赵构是天子,他是以帝王的目光来看待臣子的忠心和贪赂。
张俊贪钱没关系,就怕他不贪钱,不贪钱的军阀一定会贪权,既不贪钱也不贪权的军阀,那一定会贪国。
可惜这些御史不懂啊!监督军阀是要看他们有没有野心,有没有僭越,这才是重点,监督文官才是重点看贪污受贿。
赵构提笔在弹劾书上划了个叉,否决了这份弹劾书。
紧接着,另外一件让他烦恼无比的事情又来了,是户部侍郎吕青山的奏折,朝廷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库存不足五十万贯,已经无法支付下月的三百万贯军俸,希望紧急从各地调拨钱粮。
财力匮乏,庞大的军俸一直就压得朝廷喘不过起来,以前还有四川和荆襄财税,现在四川的财税没有了,荆襄乱成一团,饥民遍地,非但没有一文钱的财税,还需要朝廷拨出钱粮去救济。
偏偏还有江淮的饥民,朝廷收复了江淮,可不仅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反而是饥民遍地,盗贼如麻,像个无底洞一样,每年要朝廷拿天量的钱粮去填补。
难怪越来越多的大臣反对收复中原,一个江淮就把朝廷压得喘不过气来,再加上一个生灵涂炭,凋敝困顿的中原,朝廷还活不活了?
怎么办?赵构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去把秦相公和张相公给朕找来!”
赵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但他可以推给宰相,财政出现危机,这不是宰相的事情吗?当年吕颐浩是怎么解决严重财政不足的,他们可以去取经嘛!
不多时,秦桧和张浚一前一后走进御书房,躬身行礼,“参见陛下!”
赵构摆摆手,“朕找你们来有两件事,首先是关于去京兆的使者,要立刻确定下来,这件事不能拖,最好现在就确定下来。”
“封王非同小可,陛下请三思?”
秦桧还是不甘心,企图再力劝赵构,他知道官家心中也并不愿意册封陈庆。
赵构心情不好,不耐烦地打断他的话,“朕若不封他,他自封为秦王,朕该怎么办?”
“陛下可以宣布他为叛逆,号召天下人诛之。”
身后张浚冷笑一声,“秦相公身为堂堂宰相,怎么想法和三岁孩童一样幼稚可笑?”
秦桧回头怒视张浚,“天子面前,张相公休要胡言乱语。”
“我可没有胡言乱语,若朝廷和陈庆翻脸敌对,金国最欢迎,没有陈庆军队从侧面牵制,金国就会毫无顾虑地大举攻宋,完颜兀术再来一个搜山检海,我们该怎么办?若陈庆勾结金国,同时两面夹攻大宋,我们又该怎么抵挡?”
秦桧哼了一声,又对赵构道:“若敌军来攻,自有我们军队抵挡,我们的将士个个骁勇善战,足以歼灭来犯之敌,不需要……”
“秦相公,朕已经下旨了。”
“陛下可以追加条件,迫使他自己放弃……”
“秦相公!”
赵构着实恼火了,每次涉及到陈庆,这个秦桧表现不是一般的幼稚、愚蠢。
秦桧不敢再坚持了,只得躬身道:“陛下若已决定,微臣自当支持,微臣推荐同知枢密院事折彦质再次出使!”
赵构瞪了他一眼,又问张浚道:“张相公的意见呢?”
“微臣也同意折彦质再次出使!”
“那就定折彦质出使京兆,朕再说说今天的第二件事,就是要谈一谈财政问题,朝廷负担沉重,已经入不敷出,荆襄的巨大财政缺口,江淮成了我们填补钱粮的无底洞,到处饥民遍地,盗贼横行,还有每个月三百万贯的军俸开支,再这样下去,朝廷连给百官支付俸禄的钱都没有了,两位相公给朕想想办法。”
秦桧作为右相,这个问题他早就考虑过,他躬身道:“荆襄那边问题不大,减税降赋,休养生息几年就能恢复,关键是江淮,两边不断拉锯战,以至于百姓无法耕种,一旦错过耕种,就意味半年粮食无着,朝廷就得不断掏钱补贴,这就像人的身体,伤口不愈,出血不止,军俸压力大同样也是因为战争,陛下,恕微臣直言,当我们国力负担不起战争的时候,最好还是停止战争,和金国议和。”
说到底,还是要议和。
张浚想反对议和,但他又不知道该怎么反对,秦桧说得也没有错,既然财力支撑不了战争,那就只能停止战争,否则就是穷兵黩武了,张浚保持了沉默。
赵构负手来回踱步,说他不想议和那绝对是假话,他北攻的要求很简单,夺取江淮,让江淮成为长江乃至江南的缓冲地带,现在目标已经达到,他就不想再向北攻了,尤其想到中原的满目疮痍,想到中原的民不聊生,会让他们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他就更不愿意了,眼下这个关口,能议和他当然求之不得。
“议和能成功吗?”赵构问道。
“陛下,微臣认为可以成功!”
“说说理由。”
秦桧胸有成竹道:“微臣认为有两个理由,第一,目前是完颜昌在金国掌权,完颜昌是温和派,一向主张议和停战;
第二,西军攻灭西夏,下一步必然会威胁中原和河东,金兵严重受到牵制,无力南攻,金国朝廷也会考虑和我们议和。”
张浚直翻白眼,这个秦桧也很清楚嘛!陈庆军队牵制住了金兵,还以为他真的啥都不知道。
赵构看了一眼张浚,“张相公同意议和吗?”
“陛下,微臣建议在大朝上讨论一下,如果百官都不反对,那么议和就是众望所归。”
第七百零八章 凯旋(上)
西军在西夏大胜,灭亡西夏的消息在一个月前就传到了京兆城,京兆满城欢腾,数十万百姓载歌载舞游行,把胜利的喜悦推向了高潮,也使陈庆的个人威望达到了顶点。
就在全城沉浸在胜利喜悦的关头,陈庆的第三个孩子出生了。
时间一晃过了二十天,胜利的笑容还没有从人们脸上褪去,一场大雪悄然而至,喜庆的京兆府变成了冰天雪地的世界。
外面冰天雪地,房间里却温暖如春,赵巧云躺在床榻上聚精会神地看一份牒文,旁边摇篮里,一个粉雕玉凿的小婴儿睡得正香甜。
赵巧云坐月子已经二十天了,实在百无聊奈,索性又帮夫君批阅牒文。
这份牒文是坐镇四川的兵马使郑平所上,他在牒文中陈述,荆湖南路盗贼横行,百姓处境凄惨,民不聊生,而朝廷却不闻不问,希望宣抚使司同意他出兵去荆湖南路一带剿匪,拯救百姓于水火。
郑平的提议事关重大,宣抚使司无法决定,便把它转到陈庆府中,希望夫人定夺。
当然,蒋彦先、周宽、张妙三人都批示同意赈济荆湖南路饥民,但是否出兵剿匪却不是他们能决定的。
宣抚使陈庆不在,决定权就在夫人吕绣手上,而吕绣自然又会让赵巧云帮忙考虑。
这时,门帘开了,吕绣从外屋走了进来,指指外屋低声道:“乳娘睡着了。”
赵巧云点点头,“乳娘一夜未睡,累坏了,我让她抓紧时间睡一会儿。”
吕绣摸摸孩子的小脸蛋,笑道:“比她姐姐胖多了,她姐姐二十天的时候,还像个小瘦猫一样。”
赵巧云也笑道:“她们姐妹只差一岁,等长大了,就有玩伴了。”
“哎!我那个太调皮了,简直头大。”
“说明她身体健康,好事情。”
“也只能这样想了。”
吕绣笑了笑又道:“有个好消息,大军从西夏南撤了。”
“大姐,不是西夏,是灵州府。”
“我又忘了,总是习惯说西夏了。”
吕绣笑着自嘲一句,又问道:“这份牒文怎么样,今天蒋长史又派人来问了。”
“这么急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