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侯-第4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常想想道:“我为后援军更合适,那支军队不支,我就派军去支援。”
  李堪是想让自己儿子李苛为后援军,既然韩常不愿意为左翼,他也没有办法,只得命儿子李苛率三万军为左翼,韩常的两万协从军为后援军。
  刚布下大阵,李察哥的五万大军铺天盖地杀来,尘土飞扬,遮天蔽日,两支大军在一旁呐喊声中轰然相撞。
  韩常冷冷地望着李堪军队的后背,他回头和几名大将点点头,韩常拔剑大喊:“大军跟我上去!”
  他率领两千军队奔跑在前面,后面两万军队跟随着他们向李堪大军的后背杀去……
  ……
  兴庆府,李良辅站在城头上来回踱步,不安等待着前方战况的消息,他是反对出兵和李察哥决战的,他认为没有必要,只要大军坚守不出,李察哥拿兴庆府没有办法,但韩常非要让李堪出兵,李堪居然也听信了。
  李良辅虽然没有出兵,但他心中总有一种不妙的感觉,可他又说不清楚,到底是哪里不妙?
  他只是隐隐感到,今天李堪恐怕有点凶多吉少。
  这时,几名侍卫奔了上来,行礼道:“李将军,天子醒了,让你立刻去觐见!”
  啊!天子醒了,李良辅急问道:“天子情况怎么样?”
  “我们也不清楚具体情况,只是来传令,夏侯总管应该知道。”
  李良辅来不及吩咐众将,立刻上马向皇宫奔去,在台阶前,侍卫总管夏侯良迎了出来,“李将军快跟我来!”
  “天子情况怎么样?”
  夏侯良摇摇头,“很不妙,御医说是回光返照,恐怕要交代最后遗言。”
  李良辅心中一惊,加快脚步跟随夏侯良进了后宫,很快来到天子的病房前,侍卫搜了他的全身,把宝剑和匕首都留在外面。
  夏侯良一摆手,“李将军请吧!”
  李良辅放轻脚步走进了房间,只见房间里有一座很大的屏风,却没有看见天子的病榻,他忽然发现四周居然没有窗户,一回头,后面的门竟然已经关上了。
  李良辅暗叫不妙,就在这时,从屏风背后冲出来二十几名刀斧手,一拥而上,举起锋利的斧头向他劈去……
  夏侯良站在门外,听见里面传来李良辅凄厉的惨叫声,他得意地笑了起来。
  恐怕所有人都想不到,拼命抓凶手之人才是真正的下毒者。
  理由也很简单,夏侯良几年前就被李察哥收买了。
  这时,门开了,李良辅血淋淋的人头被扔了出来,夏侯良拾起人头对手下笑道:“走吧!我们去军营颁旨。”
  半个时辰后,夏侯良在军营颁布天子旨意,“李良辅勾结宋军给天子下毒,证据确凿,现已伏诛,特令夏侯良出任侍卫军都统军,三万侍卫军皆受其节制。”
  李良辅虽然对天子忠心耿耿,但他毕竟出任侍卫军副都统军才几个月,远远没有建立自己的党羽,夏侯良才敢肆无忌惮的杀他,还拿着他的人头来军营宣旨,他根本就不怕军队哗变。
  夺取了军权,夏侯良随即命令两万军队全部回营,城门守军改为自己的手下。
  万事具备,他耐心等待李察哥的到来。
  这一刻,大军兵败如山倒,李察哥的大军全军压上,杀人如麻,李堪亲眼看见儿子李苛被韩常一刀斩杀,李堪悔恨交加,只得长叹一声,在绝望中横剑自杀。


第六百九十八章 决战(一)
  李察哥大军进兴庆城三天后,陈庆终于得到了详细的报告。
  大帐内,一名从兴庆城逃回的斥候都头萧元向陈庆以及众将汇报兴庆府的情况。
  “李察哥是晚上进城的,跟随他进城的有四万士兵,烧杀抢掠整整一夜,直到天亮才停止下来,天亮时,东城门开了,不知道多少百姓逃出城去。”
  “权贵们的情况呢?”张晓问道。
  “回禀司马,各个权贵府是重灾区,几乎无一幸免,祖仁巴里和夏金风都被杀了,人头挂在府门口,他们妻妾都被抢进军营,所有财被抢掠一空,李堪府和曹府也一样。”
  坐在角落的曹保宗顿时脸色惨白,虽然他的妻妾子女都逃出来了,但府中侍女还在,不少侍女和他还有露水情缘,如果她们还在府上,肯定也难逃一劫。
  “曹将军,李察哥为何对权贵那么狠,他不要权贵支持他吗?”陈庆在一旁问道。
  曹保宗苦笑一声道:“应该和一份名单有关,要求天子处决李察哥,七十四名大臣权贵在名单上签了名,天子才决定佯病封监国,骗李察哥回京,这份名单李察哥应该拿到了。”
  “那西夏天子的情况如何?”陈庆又问萧元道。
  萧元连忙躬身道:“回禀都统,具体情况没有人知道,但有很多传闻,说天子已死,不过天亮时,有消息说李察哥已自封监国,但太子没有登基,太子的生死也不知。”
  陈庆点了点头,李乾顺死不死已经不重要了,只要天子永远处于重病状态,那太子就没有登基的希望,李察哥就大权在握,甚至天子和太子已经死了,只是没有公布消息罢了,这种可能性更大,在某个时候宣布天子和太子死在宋军之手,他能就顺利登基了。
  “李堪的军队情况如果?”杨再兴问道。
  这也是众人关心的主要方面,所有将领都挺直了腰。
  “晚上进城的军队只有四万人,都是李察哥的军队,没有李堪的军队,第二天我特地去了城外的军营,以打听亲人的理由贿赂了一名士兵,他告诉我,李堪的九万大军投降了四万人左右,其他的要么被杀死,要么逃回家了,李堪父子已死,人头给三军示众了。”
  这时,大帐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陈庆,陈庆点点头,对众人道:“正如我之前的承诺,保证士兵回家过年,现在时机已经成熟!”
  ……
  两天后,二十万宋军开始浩浩荡荡北上,如果包括灵州的五万守军,那么这次决战,宋军投入了二十五万大军。
  三万头骆驼驮负着粮草跟随在大军后面,雪地上还有五千头骆驼负责拉雪橇,雪橇上摆放着各种重型攻城武器,以及火油、火药、兵甲、帐篷等等军用物资。
  从鸣沙县向北都是平原,有厚厚的积雪覆盖,非常适合雪橇滑行,就不用在寒冷的黄河冰面上滑行了。
  决战并不是直接拿下兴庆府,而先清理外围的城池,主要是静州、怀州、顺州、定州等四座城池,这些城池人口都不多,多的有一两万,少的只有几千,最远的是定州,有两万人口。
  事实上,这些城池除了定州外,西夏朝廷都已经放弃了,守不住还浪费兵力,不过,李察哥可不是这样想,他反对放弃任何城池,他掌大权后,立刻将投降的四万军队分别安放在四座城池内,每座城池一万军队。就算最后守不住这些城池,他也要用军队牵制宋军,消耗宋军兵力。
  这天上午,二十万大军抵达了灵州,粮草辎重也同步抵达。
  二十万大军到来,灵州城内显然就无法容纳了,更不用说还有天量的物资,还要防止被破坏,寻找一个新的后勤重地就势在必行了。
  中军大帐内,刘璀指着沙盘给众人介绍几座城池的情况。
  “距离我们灵州城最近的是静州城,城墙周长约十六里,大小只相当于中原一座普通县城,人口更少,只有一万余人,另外还有一万驻军。”
  陈庆沉吟一下问道:“人口少是本身人口就少,还是把人口迁移走后的结果?”
  “都有,本来人口就只有三万余人,迁走了两万人,就只剩下一万人了,但他不是最少的,最少的是怀州,只有六千余人……”
  “等一等!”
  陈庆笑着打断刘璀的话头,“继续说静州城,攻打难度如何?”
  “静州城不高,只有两丈,没有护城河,城墙比较老旧了,是夯土建造的城墙,卑职觉得直接可以用投石机把它砸塌,当然,也可以用攻城槌撞开城门。”
  陈庆看了一眼刘琼,刘立刻心领神会,上前一步道:“卑职愿领兵夺取静州城!”
  陈庆欣然道:“我给你三万人马,两万步兵和一万骑兵,一百攻城梯,二十辆投石机战车,一根攻城槌,火油火药各一千桶,两天内给我拿下静州,可以接受战俘!”
  “卑职遵令!”刘琼接过军令走了。
  众人急了,纷纷请令攻城,陈庆摆摆手笑道:“先听刘统制介绍完,我会给大家攻城的机会。”
  刘璀又继续道:“怀州城、顺州城、定州城和静州城大小差不多,城池防御构成也几乎一样,我感觉就是用一个模子造出来的,不同的是人口数量,定州人口最多,五万人左右,怀州最少,只有六千,顺州和静州一样,四座城的驻兵都是一万人。”
  陈庆点点头,“那就按照既定方案来,清除周边,最后围攻兴庆城,各位抽签吧!”
  陈庆在三张纸条上写了怀、顺、定三个字,和一堆空白纸条混在一起,让众人抽签,刘璀抽到了顺州,李慕清抽到了怀州,唐骞抽到了定州。
  陈庆对三人道:“你们自己决定攻城方略,我还是两个条件,第一,两天时间,第二,可以接受战俘。”
  他见众人有些不解,便解释道:“西夏的矿藏比较丰富,我们需要人力开采,战俘最合适不过,甚至可以把他们编为矿户,靠采矿为生。”
  众人一起行礼,“卑职明白了!”
  “当然,前提是对方愿意投降,如果不愿意投降,负隅顽抗,那就格杀勿论!”
  三人领令走了,陈庆对一旁的高定和杨再兴歉然道:“机会就三个,只能下次再说了。”
  张晓在一旁笑道:“其实还有一个机会,我们攻打定州,李察哥很可能会派兵支援,那么截杀这支援军就有必要了。”
  定州位于兴庆府北面,又是李察哥的老巢,他很可能会派兵救援,那么截杀他的援军倒比攻打定州重要。
  陈庆对二人微微笑道:“要不你们二人再抽个签?”
  高定叹口气,“这个机会让给老杨吧!他眼睛都快喷火了,我怕我抽到后,他会一剑宰了我。”
  杨再兴哼了一声,“你知趣就好!”
  陈庆笑着点点头,“杨统制先做个方案,我们探讨一下!”


第六百九十九章 决战(二)
  李察哥的大权兴奋期嘎然停止,听到宋军二十万大军北上的消息,李察哥开始紧张起来,虽然在他的意料之中,但这一天真的到来时,李察哥还是十分担忧。
  乌延蒲卢浑率军东去后,至今未归,从时间上算,他还没有到太原,就算他马不停蹄赶回来,恐怕也来不及了。
  自己能坚守城池多久,能坚守到乌延蒲卢浑率三万援军赶回来的那一天吗?李察哥没有一点信心,但他又没有选择,总不能现在就放弃兴庆府远遁吧!
  李察哥并不畏死,到了他这个年纪,怕的是身后的名声,他当然不可能放弃兴庆府,既然不能放弃,那又该怎么守住它?
  李察哥着实后悔,当时他排挤异族之时,也应该下达保护令,保护一些重要人物,军器监的百余名汉人工匠因为是汉人而被赶出城,尤其首席大匠贾侗,全军被乱军强行赶出城,不知所踪。
  这百余名汉人工匠的离去,导致很多大型防御武器都造不出来了,比如大型投石机等等,没有人关心这件事,直到今天李察哥今天才发现这个大问题,让他追悔莫及。
  李察哥叹口气,兴趣索然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