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侯-第4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胜非在一旁道:“陛下。微臣认为陈庆这种乱臣贼子决不能纵容,如果刘光世灭不了他,那就让张俊去,或者韩世忠去,十万大军不行,那就派二十万,无论如何……”
  “朱相公等一下再说吧!”
  赵构忍无可忍,打断了朱胜非的话头,现在大家都商讨怎么谈判的问题,朱胜非却跳出来反对谈判,着实让赵构恼火。
  赵构当然知道,朱胜非传达的是太后的意见,但太后考虑的是私人情绪,而绝不是朝廷利益。
  公开宣布陈庆为乱臣贼子,公开宣布他为叛逆,这不就是在逼独立建国吗?简直愚蠢之极的想法。
  所以在陈庆的问题上,赵构压根不就想听取太后的意见。
  “张相公的意见可以参考,免去李回四川宣抚使之职,改任荆湖北路安抚使,代表朝廷出使京兆,先接触了解情况,至于谈判副使可以晚一点再去,由户部侍郎吕祉出任。”
  停一下,赵构又道:“陈庆之事就由张相公负责牵头,刘光世之事由秦相公关注,有任何进展,无论何时,都要立刻向朕汇报!”
  张浚和秦桧一起躬身行礼,“遵旨!”
  赵构又对徐先图道:“江淮这边的战事不能停,徐相公作为知枢密事,江淮这边战事就由你来关注!”
  “微臣遵旨!”
  “都退下吧!朕想独自呆一会儿。”
  众人退下,朱胜非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他知道自己被完全排除在外了,他心中一阵暗恨,那个蠢女人被仇恨冲昏头脑了,连累了自己。
  ……
  李回接受了朝廷委托的任务,从襄阳出发,前往京兆,他走的自然是商州路,穿过商州,进入关中,这天下午,李回抵达了京兆城,蒋彦先亲自到城外迎接李回的到来。
  “阁下就是蒋长史,久仰了!”
  对方可是陈庆手下头号文官,这次谈判恐怕就是和他进行,虽然骨子还是有点瞧不起对方,但李回表现得还是很客气。
  “我奉宣抚使之令特来迎接李公,请随我来!”
  蒋彦先的态度也是不冷不热,很客气,他带着李回进了京兆城,李回笑问道:“太常少卿黄龟年并没有回朝廷,他还在京兆吗?”
  蒋彦先呵呵一笑,“黄少卿出去巡视了很久,去了河湟,甚至还去了河西,昨天才回京兆,等会儿李公就见到他了。”
  “原来如此,天子比较担心他,另外说一下,我已改任荆湖北路安抚使。”
  蒋彦先欣然道:“这样就好,否则还真不好谈下去。”
  李回来到贵宾馆,蒋彦先请他先住下,明天一早双方在细谈。
  内堂上,李回见到了巡视归来的黄龟年,黄龟年在陕西路和熙河路以及河西走廊整整巡视了三个月,这是他的职责,探访民情,了解疆域,和各地官员谈话,途中有些感恙,在兰州调养了一个月,等他回来,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这次我最远去了西海南面,那边是一望无际的盐湖,人迹罕至,又去了河湟巡视屯团,让我怎么也想不到河湟谷地和洮河谷地加起来居然有二十几万汉人了,难怪陈庆的军粮能解决,这两个谷地开发得很好。”
  李回轻轻敲了敲桌子道:“黄少卿,难道不知道陈庆以及把巴蜀攻占了吗?这才是大问题。”
  黄龟年笑道:“我昨天听说了,我还和蒋彦先谈了一下巴蜀的情况。”
  “他们怎么说?”李回急问道。
  “蒋彦先说,攻占巴蜀也是迫不得已,他们有二十万大军,光靠陕西路和熙河路养不了这么庞大的军队,这话我相信,我亲眼看到了,到处是满目疮痍,需要休养生息。”
  “有谈判收回巴蜀的可能性吗?”
  黄龟年淡淡一笑,“陈庆也不想和朝廷翻脸,能谈到什么程度,就看双方谈判的诚意了。”


第五百八十七章 博弈(十一)
  内政堂,陈庆也在和蒋彦先商量明天的谈判。
  蒋彦先笑道:“明天应该只是试探,李回是从襄阳直接过来,他不可能知道朝廷的底线,卑职觉得,他应该试探到我们的诚意后,反馈给朝廷,然后朝廷再进行商讨,确定方案。”
  陈庆点点头,“既然要谈,诚意是要拿出来的,明天先带他去看看慈兴寺和仁宗庙,然后再和他谈。”
  “卑职建议宣抚使最好先接见李回,然后再去寺院?”
  陈庆想了想笑道:“李回之前和我关系不错,见见他倒也无妨。”
  “那安排在什么地方比较好呢?”
  “就在这里!”
  陈庆指指眼前,“请他早点过来,我稍微见一见他便可以了。”
  “卑职安排好!”
  陈庆又嘱咐他道:“既然明天只是试探,那也不要过早暴露我的真实意图,明天只是表态,一切都可以谈,我相信他们会明白,哪些是我不可能让步的。”
  “卑职明白了,卑职先去准备一下。”
  蒋彦先起身告辞了。
  陈庆送他出门,走回来见赵巧云已经收了茶盏,已经重新替自己上一盏茶。
  陈庆在火盆前坐下,加了两块碳,烤了烤火笑道:“你也坐下暖和一下。”
  赵巧云侧身在陈庆身边坐下,“怎么了?”陈庆发现她有些郁郁不乐,又笑道:“遇到什么不高兴的事?”
  “也不是不高兴,就是有点说不出的难受。”
  “把手给我!”
  陈庆伸出手,王巧云迟疑着把白皙娇小的手放在陈庆宽大的手掌中,陈庆握住她冰冷的小手,笑道:“如果你不愿意暴露身份,那也不勉强。”
  王巧云低下头小声道:“我只是不想成为政治联姻。”
  陈庆柔声道:“除非我不给你任何名份,否则只要我娶了你,朝廷迟早会知道。”
  “那就……让他们迟一点知道,我实在……实在不想成为谈判桌上筹码,官人,我心里很难受。”
  陈庆默默看了她片刻,便点点头,“好吧!我答应你,不过这样一来,你可能就没有盛大的仪式,没有明媒正娶,只能像阿樱和阿莲,敬夫人一碗茶,然后就成为我的女人,你愿意吗?”
  “我愿意,我愿意当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女人,安安静静和官人在一起,我压根就不想什么盛大的仪式,我真的很痛恨帝姬这个头衔,它是我一生也挥之不去的恶梦。”
  虽然王巧云是个很不错的筹码,但陈庆也知道,把她当做筹码,对她确实伤害很大,也不公平。
  而且退一步说,赵构未必会在意这种联姻,毕竟完颜兀术也是他的妹夫,赵构根本不会把这些姐妹放在心上,否则为何这些年赵构根本就不理睬王巧云的存在,甚至连王铣当监军时都没有问过她一句,他只会把她们视为一种耻辱。
  陈庆取过一份报告递给王巧云笑道:“这是杨再兴和刘光世谈判的最后文稿,你再看看有没有问题,若没有问题我就签了。”
  王巧云接过文稿笑道:“我记得谈了一个多月了,是不是在船只归属上拉锯?”
  “你怎么知道?”陈庆惊讶道。
  “我知道荆襄一带船只极其重要,当初官人想把刘光世所有船只都要过来,我就觉得有些不妥,刘光世未必会答应。”
  “你说得没错,刘光世确实不肯答应,一艘大船都不肯给我,拉锯几轮,他终于松口,答应把一般的大船送给我,一共是两百七十七艘,然后给我们四十万贯钱和十万粮食,赎走两万五千士兵。”
  “我今晚好好看一看吧!明天答复官人。”
  赵巧云也回去了,陈庆随即派人通知蒋彦先,明天上午改在官房接见李回。
  ……
  次日一早,陈庆在官房会见李回,两人分宾主落座,蒋彦先也陪坐一旁。
  李回着实没有想到自己在陈庆面前还有点紧张,当年他出任知枢密事,陈庆不过武学的一名学生,这才五六年时间,陈庆就成为一方诸侯,举手投足之间有一种说不出的威压感。
  “安抚使是哪年来京兆的?”
  “政和元年吧!那时跟随童贯攻打西夏,我驻兵京兆,还是一名指挥使,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感觉京兆也没有什么变化。”
  陈庆摇摇头笑道:“京兆肯定有变化,被女真人和伪齐国军队占领了八年,除了这座宣抚使官衙因为完颜娄室和完颜昌喜欢,没有被摧毁,其他和大宋有关的官方标识都被抹去了。”
  “好像京兆城墙变高了。”
  “京兆城墙其实是我下令增高的,金兵不会甘心陕西路失陷,一定还会大举反攻,未雨绸缪,我必须把京兆城防御做好。”
  李回眉头一皱,“如果陈都统把战场放在京兆城,恐怕对关中会是一个毁灭性打击,金兵所过,寸草不留。”
  陈庆淡淡道:“我只是防备万一,当然不会把战场放在京兆城,请安抚使转告朝廷,西军正全力备战,绝不会让陕西路重新落入金兵手中。”
  ……
  陈庆会见李回的时间不长,也没有涉及到谈判之事,从府衙出来,蒋彦先又陪同李回来到了位于城东的慈兴寺,慈兴寺是宋仁宗赵祯为生母李氏所修,寺院内还有一座宋仁宗的祠堂,当地人叫做仁宗庙。
  寺院住持慧明方丈特地率领僧众出来迎接李回的到来。
  李回望着寺院的大牌匾,‘敕造慈兴寺’居然是宋仁宗的手笔,有些惊讶道:“这牌匾居然还在?”
  慧明方丈合掌道:“安抚使有所不知,金兵攻陷京兆,慈兴寺一样遭到破坏,我们把牌匾藏起来,但建炎二年寺院失火,牌匾不知所踪,可能是救火时被人拿走了,宣抚使率军入城后,重新修复了被烧毁的观音阁和仁宗庙,还出重金在民间找到了牌匾,重新挂在寺院前,宣抚使的恩德,我们寺院僧众都感激不尽。”
  蒋彦先在一旁笑而不语,李回忽然明白了对方带自己来慈兴寺的意思,这块牌匾就是证据,陈庆绝没有背叛大宋的意图,否则这块牌匾就不会挂在这里了。
  他们又来到前庭左侧的仁宗祠堂,也就是仁宗庙,里面有宋仁宗的塑像,一看就是新塑造的,方丈也是这样介绍,旧塑像八年前就被金兵捣毁,这是宣抚使入城后重新塑造,功德无量。
  李回在仁宗塑像前跪下,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
  他起身对蒋彦先道:“贵方的一片苦心我理解了,看来朝廷传闻宣抚使野心勃勃,割据自立,背叛朝廷,这些谣言并不属实,我如实会禀报朝廷,贵方确实有诚意谈判。”
  蒋彦先微微笑道:“主要是陕西路地处西北,和临安相距甚远,自然交流不畅,所有由误会很正常,我们进驻四川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绝非想割据川陕。”
  李回欣然道:“既然如此,我愿意听长史的解释!”


第五百八十八章 博弈(十二)
  下午时分,双方正式在宣抚使官衙进行了第一轮协商,黄龟年临时出任李回的副手,陕西路这边是蒋彦先为主使,他的副手是户曹司主官苏纪,另外还有负责记录,负责准备资料的官员,每一方都有五六人。
  蒋彦先不慌不忙道:“我们出兵主要是两个原因,众所周知,在抗击金兵的大业上,向来是川陕一体,陕西路出人,四川各路出钱粮支持,正因为有强大的后勤支援,西军才一次又一次击败了金兵,杀敌数十万,虽然我们收复了陕西路,但人口凋敝,百姓饥寒交迫,陕西路所有的财富都被金兵和伪齐军盘剥一空,羸弱之极,必须休养生息,让百姓慢慢恢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