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封侯-第3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蒋彦先也缓缓道:“张司马说得对,一旦吴阶屯兵和尚原,就有了进攻势态,凤翔的金兵就不敢轻举妄动了,就能比较轻松地拿下陇州,但平凉府的重要性甚至超过陇州,它是泾源道的入口,金兵和伪齐军必然机会死拼平凉府,对我们会是一场恶战,我建议经略使谋定而后动,不要轻易出兵,想好了怎么打,再做好充分准备!”
张晓和蒋彦先都建议联系吴阶屯兵和尚原,陈庆点点头,“我会写一封亲笔信给吴阶!”
第四百九十八章 钳制
陇州被莽莽大山一分为二,箭筈关无疑是沟通陇州南北最重要的通道,这里也是陈庆的崛起之地,但现在,关隘基本上已经被拆除废弃了,杂草丛生中偶然还能看到一点关隘的影子。
过了山谷,再走十几里,便到了陇州的州治汧阳县。
这天上午,一支骡马商队进入了汧阳县,他们便熙河军第二斥候营的探子,和赵小乙的第一斥候营不一样,第二斥候营的成员组成要丰富得多,有年轻人、有中年男子,也有女人,甚至还会有少年和老人。
他们装扮成各种角色,去各个大城刺探情报。
汧阳县不在第二斥候营的探查范围内,所以临时组成了一支商队前来县城。
他们需要探查的情报其实也不多,主要城墙的情况以及驻军人数,汧阳县不是战略之地,无论宋军和金兵都不太重视。
不过当年爆发了箭筈关大战后,金兵也痛定思痛,组织十几万民夫耗时半年疏浚汧水,使原本因淤堵而失去航运价值的汧水又重新焕发青春,河里可以航行千石货船,军队也可以沿着汧水两岸从凤翔进入陇州。
所以陇州和平凉府对陈庆而言,与其说是战略缓冲,不如说是进入陕西和关中的跳板。
商队为首之人叫做吴德群,他年约四十岁,之前也是一名商人,半年前加入熙河军,这次是第一次出来执行任务。
没有任何人会把吴德群当作军人,他长得又矮又胖,年纪又大,绿豆大的小眼睛十分灵活,看起来一脸精明。
在城门处交了税后,他们便进入了县城。
汧阳县勉强算大县,包括城内和郊外约有十万人左右,因为汧水可以进入凤翔,城内的商业还不错,到处是熙熙攘攘的骡马队,很多坐店专门收购西面运来的皮毛、药材等货物。
吴德群这次带来一千张上等老羊皮,在成纪县只能卖两贯钱一张,到凤翔和京兆就能卖到三贯钱,增加三成的获利。
一行人来到一家客栈前,伙计热情接待他们,掌柜安排他们住下。
这时,掌柜走进房间问道:“各位是不是从熙河路过来的?”
“从熙河路过来有问题吗?”
“这两天刚刚有个通知,如果是从熙河路过来的商人,必须要去县衙登记。”
众人对望一眼,吴德群笑道:“我们不是从熙河路过来,是从北面的镇戎州过来,有镇戎州官府的大印。”
“那就好,这几天草木皆兵,传闻陈庆的军队要攻打陇州,县衙十分紧张。”
“难道城内没有守军吗?这么害怕!”
“哎!城内原本有一千守军,这两天又增加了一千守军,可也才两千军队啊!如果对方是几万大军过来,怎么可能守得住?”
“守不住对方也是宋军吧!难道我们不是大宋子民?”
‘大宋子民?’
掌柜苦笑一声,这个称呼已经有点遥远了。
……
众人安顿下来,吴德群随即派出手下去县城各地打探情报,到了晚上汇总后,他们想要的情报基本上搞清楚了。
城内守军有两千人,军营在西北角,城墙不高,只有两丈三尺,护城河也不宽,只有两丈。
这些情报汇总起来,得到比较全面的信息,次日一早,吴德群用他们携带的信鸽将鸽信发往成纪县。
……
南郑县川陕宣抚司官衙,宣抚使卢法原迟迟没有就吴阶的报告表态,吴阶要求出兵和尚原,但卢法原却不同意,金兵已经不再攻打大散关,双方相安无事,他可不想再惹起事端。
卢法原负手来回踱步,作为川陕宣抚使,他一直想把熙河路重新纳入自己麾下,在张浚主政川陕时,熙河路是属于川陕宣抚司管辖,可到了自己这里,熙河路却独立出去了,这不合规,也不合理。
卢法原着实有点恼火朝廷的决定,居然让陈庆独立了,当然,卢法原也知道,这是朝廷给陈庆的一个诱饵,给了他足够的诱惑,他才会去卖命,一点点收复熙河路。
但让卢法原无法接受的是,现在熙河路收回来了,朝廷却没有把熙河路交给自己,而是派了一名宦官监军,王铣此人他接触过,贪婪无比,这么明显的弱点,如果陈庆投其所好,将他收买了怎么办?
想到前段时间,陈庆将几名自己安插在成纪县的探子遣返回来,卢法原心中就说不出的担忧。
万一陈庆背叛朝廷,官家肯定不会饶过自己,会说自己有不查之责!
但这也怪不到自己的头上,又是谁让熙河路脱离川陕宣抚司的?
卢法原心中很乱,他又看见桌上的报告,出兵和尚原,这个吴阶真是糊涂,被人利用还不知道。
用不到自己时,把自己一脚踢掉,现在有求自己了,又要求川陕军出兵和尚原,天下哪有这种好事?
卢法原铁青着脸,提笔在报告上批下两个字,‘不准!’
……
吴阶拿到了卢法原的批复,居然是不同意出兵,着实出乎他的意料,这次是多么好的机会,如果自己按兵不动,熙河军务必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出兵陇州的计划也会失败。
吴阶当即赶到汉中,找到了卢法原。
“启禀宣抚使,现在金兵兵力不足,不复之前强盛的势头,正是我们逐步反击的机会,我在南面出兵和尚原,牵制金兵和伪齐军,陈庆军队在北面发力,逐步收复陕西路北面,最后双方配合夺取关中,宣抚使,这是我们连续多年苦战才得到的机会,我们不能就这样白白放过啊!”
在卢法原这种精于官场斗争的文官面前,吴阶显然不是对手,卢法原淡淡道:“战略转变不是你我就能决定,必须向官家请示,如果官家同意,那么我们就出兵和尚原,如果官家反对,那就说明时机还不成熟。”
“可是时机成不成熟,只有我们最清楚,前几年金国攻打大散关,财力物力耗费巨大,现在他们疲态已现,正是我们反击之时……”
“吴将军!”
卢法原不耐烦地拉长声音,“对金国作战是官家的全面指挥,我们不能只想到西线怎么样,必须要全盘考虑,现在的对峙局面是官家定下的论调,我们要推翻它实施反击,当然要官家同意才行,我会派人去向官家汇报,你就耐心等候吧!”
卢法原一杆子把决策权推给了天子,着实让吴阶郁闷,他没法再反对,只得起身告辞了。
离开宣抚司官衙,心中感慨万分,卢法原只是比朱胜非好那么一点点,但在重大军事决策上,他依旧不肯放权,像出兵和尚原这种小事情他也要横插一杠子,最后居然还否决了,出兵和尚原一直不就是自己的自定决策吗?他凭什么要反对?
这一刻,吴阶深深感受到了文官的钳制之苦,难怪陈庆死活不肯加入川陕宣抚司,从这一点来说,陈庆又是何等幸运,何等明智。
第四百九十九章 防备
没有了吴阶军队的配合,陈庆不得不改变方案,他们原本出兵五千轻轻松松夺取汧阳县,现在他不得不考虑凤翔的援军,不得不硬加一个围城打援的策略。
陈庆原本是两线同时进攻,同时拿下平凉府,现在只能考虑先拿下陇州,巩固战果后再考虑攻打平凉府,可这样一来,平凉府那边就有时间准备了,他必须耗费更大的代价,才能拿下平凉府。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出兵和尚原动作,它代表的意义却十分重大,将彻底改变局势,可偏偏这个小小的动作,卢法原就是不肯拿出来。
陈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但有一点他能肯定,自己驱逐几名探子离境,一定影响到了卢法原的决策。
转念一想,这样也好,自己费尽心力拿回的陕西诸州,他就别想再要回去。
陈庆当家改变策略,暂停了出兵平凉府的计划,把出兵平凉府的计划改为夺取陇州,陈庆亲自统领两万大军向陇州方向杀去。
……
完颜喝离撒十分防备宋军东进,他在陇州各地布满了探子,宋军刚进入陇州便被金兵探哨发现了,立刻用鹰信向凤翔府汇报。
此时完颜喝离撒就在凤翔府,他接到鹰信,心中十分重视,他在凤翔目前有五万大军,一万女真兵配四万齐军,其中三万人部署在渭河南岸,防止宋军出和尚原。
还有一万人分别驻扎在凤翔各县内,他手中有一万机动部署的军队。
尽管吴阶的宋军并没有出和尚原,但难保他后面不来,完颜喝离撒便命令驻扎在汧水上的一千士兵火势增援汧阳县,又命令千夫长完颜铁头率领一万大军前去增援汧阳县。
这天下午,陈庆大军路过箭筈关,他在南面松林内拜祭了当年阵亡的将士,一晃过去了四年多,早已物是人非,只是陈庆当年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率大军重新夺取包括箭筈关在内的陇州。
“都统,卑职觉得对方放弃箭筈关,很不明智!”杨再兴沉声道。
陈庆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大小陇山从德顺州东北部一直向南延伸到秦岭,将秦州也隔绝在西面,只有渭河冲开一条通道,将秦州和陇州联系起来。
而陇山的一条支脉又将陇州一分为二,箭筈关便是穿越这条支脉的重要通道,宋军出陇山攻打陇州,如果金兵修复箭筈关,宋军北上汧阳县就必须先攻打箭筈关,以箭筈关峡谷的险要,宋军未必能攻打下来。
只要一千人就能抵御宋军攻打陇州的计划,但偏偏金兵放弃了箭筈关。
陈庆笑了笑道:“或许金兵没有想到我们这么快就开始东进了吧!”
旁观高定道:“如果我们夺取汧阳县,要不要重新箭筈关?”
陈庆还是摇摇头,“箭筈关对我们没有意义,金兵要攻打秦州,他们会沿着渭河出兵,他们要攻打汧阳县,也会沿着汧水北上,箭筈关只是防御我们有用,所以与其重修箭筈关,还不如在南面的渭河上修建一座关隘。”
众人连连点头,刘璀笑道:“现在我才明白什么金兵和伪齐军对熙河路不感兴趣,一条陇山完全把熙河路和陕西路隔离开了,那边属于另外一个区域,无法和陕西路连为一片。”
陈庆微微笑道:“有这方面的原因,相对于人口贫瘠的熙河路,金兵更想要沃野千里的巴蜀平原,所以他们大量的资源就投到攻打巴蜀上去了,现在金兵屡攻屡败,锐气已尽,开始转为守势,他们就更没有精力投放的熙河路上了。”
“请问都统,那我们现在攻打陇州时机是否成熟?”杨再兴沉吟一下又问道。
这也是很多大将的共同心思,他们认为刚刚夺取了熙河路,至少应该修养一两年再出兵,加上吴阶军队又不肯配合,众人都认为攻打陇州时机还不成熟,这可不是杨再兴一个人的想法,一半以上的将领都有这个想法,包括郑平,他也反对这个时候出兵陇州。
陈庆索性把众将聚拢起来,对他们道:“我知道在坐至少有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