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封侯-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百零七章 抢先
  城门处一片狼藉,三家骡马行被抢掠一空,就连几头生病的骡子也被抢走了,一家骡马行的掌柜坐在地上嚎啕大哭,都被抢光了,让他对怎么东主交代?
  但其中一家被抢的骡马行却举止反常,大门紧闭,门口的棚子都被砸坍塌了,却没有一个伙计出来。
  事出反常必有妖,职业的警惕性让呼延雷盯住了这家骡马行,尤其李子恒告诉他们,这家骡马行有西夏人背景,这就更让呼延雷警惕。
  在骡马行背后不远处有一棵很高的大槐树,此时正是初夏时节,浓荫满树,一名宋军斥候就爬在树上向几十步外的骡马行后院望去。
  骡马行后院内也是一片狼藉,满院子都是散架的柜子,伙计们正从屋子里向外清理被砸碎的器具。
  这时,一名伙计抱着一大捆兵器走出来,刚走到院子里,后面有人叱骂,伙计又连忙抱着兵器回去了。
  很快走出一名中年男子,应该是他们的掌柜,他向四下看了看,尤其目光盯向不远处的大槐树,看了半晌,没有发现异常,他才转身回屋了。
  树上探查的士兵像猴子一样爬下树,向大街飞奔而去……
  “你看清楚了,是长矛?”站在大街上看热闹的呼延雷不露声色问道。
  “卑职看得很清楚,是簇新的一捆长矛,大约二十支左右!”
  应该就是二十支了,没有拆封的长矛,一捆就是二十支,显然还不止一捆。
  而且骡马行紧靠东城门,对于城内西夏人夺取城门非常方便。
  但现在已经不重要了,伪齐军撤离,城内只有三百州兵,就看谁下手快,下手狠,才能抢占先机,掌控淮西县。
  这时,一队百余人的士兵列队奔来,头戴圆盘状的范阳帽,身穿紧身布铠,手执红缨长矛,后背弓箭,这是典型的宋朝厢军打扮,恐怕他们除了旗帜变成伪齐,其他一切都没有改变。
  百名州兵迅速接管了城门,城门缓缓关闭了。
  呼延雷当机立断,返回了客栈,他对两名斥候都头刘综和武南山道:“现在要改变计划,不能等晚上在行动,我们必须抢占先机!”
  “可是我们没有兵器!”一名都头急道。
  “骡马行有兵器,现在已时不我待,立刻让弟兄集结出发!”
  这个时候,呼延通已经意识到兵器是关键了,谁先抢到兵器,谁就占据了主动,西夏军探子也一样。
  呼延雷派了两人去监视白川酒楼,他带领其余百名手下在一条背街的小道上疾奔,他们随身只带着战刀和弓箭,其他兵器和盔甲都没有。
  这时天色已经快黑了,一层薄薄的暮色悄然笼罩着县城,军队的突然撤离让县城内涌动着一种不安,城内百姓都早早回家,大街上开始变得冷清,少数行人神色紧张,步履匆匆。
  不多时,百名宋军奔到了骡马行后院墙外,后院有一扇小门,呼延雷给一个都头刘综使个眼色,刘综会意,连忙带着十几名手下向前门奔去。
  时机已经成熟,呼延雷一声喝令,几名士兵翻过后院围墙,从里面打开了小门,众人纷纷拔刀,蜂拥而入。
  众人刚冲进院子,却迎面见两名伙计从房间里走出来,他们看见了宋军士兵,大叫一声,掉头便向房内跑去。
  宋军士兵冲了进去,逢人便杀,下手毫不犹豫,这个关键时刻已经没有什么慈悲可言,哪怕是无辜的伙计,也难逃一死。
  只片刻,店内的二十几名伙计都被杀死,只留下追问口供的掌柜一家,掌柜本人,他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
  士兵从一间屋子里搜出了十捆长矛,两百件宋军皮甲,两百面盾牌,还有战刀和弓弩,这是两百人的装备,初步可以推断城内西夏探子不会超过两百人。
  但呼延雷还是要问清楚,他进房间里,房间里是掌柜一家,掌柜低着头,神情十分沮丧,不时偷偷看一眼自己的儿子。
  这就是心理战了,刚才厮杀时,掌柜拼死保护自己妻儿,呼延雷便立刻意识到他的软肋在哪里?
  呼延雷冷冷道:“到了这一步,你就算给我否认什么,也没有意义了,我们可以做个交易,你告诉我想知道的,然后我饶你们一家。”
  那女人用党项语叽里咕噜给丈夫说了几句什么,掌柜狠狠回了她几句,房间里又沉默了。
  一名懂得党项语的士兵低声对呼延雷低声道:“那女人说,我们死了没关系,但儿子还小,他不能死!”
  “掌柜说什么?”
  “掌柜说,这些汉人不可信!”
  呼延雷冷笑一声,一挥手,“把女人和小孩带走!”
  士兵上前一把抓住女人和孩子便向外拖去,男孩顿时吓得哇哇大哭,女人惊恐万分,尖叫不已。
  掌柜暴怒了,“你们这群混蛋,把儿子还给我!”
  他冲上前想抢回儿子,却被士兵狠狠一把推倒,锋利刀尖顶住了他的咽喉,掌柜不敢动弹,只得绝望地看着儿子和妻子被带走。
  呼延雷望着他淡淡道:“我们是宋军,是陈都统的军队,说话从来都是一言九鼎,你若信不过我们,我也没有办法!”
  掌柜盯着呼延雷眼睛半晌,他终于低下头沉声道:“你想知道什么?”
  ……
  西夏人早在两年前就开始在陇西县内布局了,他们在县城派驻了一百五十多名探子,在城内分成三个点,白川酒楼、骡马行和一家皮货商铺,平时几十名西夏探子冒充伙计掌柜在这三家店铺内活动,但还有百名探子在城内租房潜伏。
  西夏人当然是想夺取陇西县,夺取巩州,但他们也忌惮金国的禁,不敢明目张胆夺取巩州,他们在耐心等候机会。
  整整等待了两年,当完颜兀术的大军在甘泉堡战败,仓惶撤走后,西夏人便意识到,夺取巩州的机会来了。
  西夏人当然也知道,陈庆战胜金兵,他下一步必然是向西扩张,所以抢在陈庆之前夺取陇西县,便成为当务之急。
  只是一个偶然的土匪事件,暴露了西夏军队藏身在巩州的秘密,陈庆也当机立断下手了。
  西夏军探子的首领叫做李伏定,他本名叫拓跋伏定,改汉姓为李,是白川酒楼的东主,他在白川酒楼旁租了一座大宅子,宅子里就隐藏着五六十名西夏探子。
  李伏定已经得到伪齐军撤离的消息,这让他立刻意识到机会来了。
  白川酒楼早早关门了,一百多名西夏探子已聚集在酒楼内,他们在等待夜幕降临,然后夺取东城门。
  李伏定心中有点忐忑,他刚刚得到一个消息,李家的庄丁下午入城了,有一百人左右,如果是平时,他可能不会在意,但偏偏在这个关键时刻,一百人入城意味着什么?
  “将军,要等到一更时分吗?”一名手下问道。
  李伏定一咬牙道:“不等了,先去骡马行取兵器,立刻夺取城门!”
  无论如何,他必须要抢占先机。
  李伏定带着一百多名黑衣探子浩浩荡荡向东城门处的骡马行奔去。
  就在这时,迎面奔来了一百名身穿盔甲的宋军,正是呼延雷和他的手下。
  他正带着手下杀向白川酒楼,没想到冤家路窄,他们竟然在大街上遭遇了。


第四百零八章 假匪
  呼延雷从掌柜口中得知,一共有一百八十名西夏探子,其中二十四人在骡马行,其余二十几人分布在白川酒楼和塞北皮货铺,然后一百人则分布在城内三座院子里。
  今晚他们将在白川酒楼聚集,夺取东城门,更重要是,这些西夏探子手中只有短剑,兵器都存放在骡马行内。
  呼延雷见对方只有短剑,立刻判断出对方就是西夏探子,他大吼一声,“杀——”
  百名宋军手执长矛盾牌向对方杀去,西夏探子手中只有短剑,他们躲无可躲,挥剑向对方杀去。
  两支队伍在大街上激战起来。
  大街上的激战惊动了守卫东城门的数十名州兵,但没有人敢上前,他们心里都有数,贸然上前过问只会引火烧身。
  激战没有延续多长时间,双方实力悬殊太大,西夏探子固然是精锐,但宋军斥候同样是精锐,兵器的巨大差距使西夏探子根本就无法与之抗衡。
  很快西夏探子被杀得节节败退,尸横遍地,一百五十余人已经被杀死八九十人。
  李伏定见势不妙,大喊一声,“撤退!”
  他率领剩下的数十人仓惶向西门方向奔逃,但跑不到十几步,忽然从斜刺里杀出一支军队,截断了他们的退路,蹲在地上一起放弩箭,弩箭密如疾雨般射向黑衣西夏探子。
  一些箭矢穿过人群,射向后面的宋军斥候,宋军斥候连忙举盾抵挡。
  这一轮弩箭将西夏探子射杀了大半,只剩下七八人,李伏定也身中七八箭,当场惨死。
  呼延雷率领宋军斥候一拥而上,将剩下的七八人包围斩杀。
  “你们是什么人?”呼延雷高声问道。
  虽然这支军队帮了大忙,但呼延雷还是有些疑惑不定。
  “呼延将军,是我们的人!”李子恒身穿盔甲笑着走出来。
  原来是李家的两百庄丁,看起来和宋军没有区别,比州兵的装备强多了,人人带弩。
  “是李衙内,多谢!多谢!”
  李子恒走上前歉然笑道:“庄丁没有经历过实战,都很紧张,我看你们都带着盾牌才下令放箭,没有伤着弟兄们吧!”
  “还好!”
  呼延雷理解了,西夏探子很凶悍,这些庄丁还真不一定挡得住,若被对方抢了兵器,必然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呼延雷又道:“李衙内命令完全正确,现在我要去县衙,李衙内是否愿意和我一起去?”
  李子恒点点头,这也是他父亲的意思,州兵是本城子弟,吴善是吴家长子,可以免职缴械,但最好不要有杀戮。
  “我跟随呼延将军一起去,我会劝他们投降!”
  “我们也希望不流血!”
  数百名士兵小跑着向县衙奔去。
  ……
  暮色中,一支千余人军队正急急向陇西县的东北方向行军,队伍中还跟着数百头骡驴,驮负着布匹和铜钱。
  这支军队正是从陇西县撤离的一千伪齐军,他们有两条路可以撤回关中,一条路是走东北方向,横穿秦州前往德顺州,最后从平凉府进入泾源道,或者走六盘关进入泾源道。
  另一条路是沿着渭河走直线,一直走到凤翔府,但走渭河线要穿越陇山,唯一能走的路则必须经过成纪县,对一千伪齐军而言太危险了。
  穿过秦州的东北官道主要经过鸡川县,走百里不到就进入德顺州,那边还有给养,相对成纪县要安全得多。
  这支伪齐军当然选择了相对安全东北线,但东北线也有一个严重的隐患,就是容易遭遇从甘泉堡过来的宋军。
  当然,甘泉堡是从另外一条官道过来,位于他们目前所走这条路的北面,但谁不知道宋军会不会兵分两路呢?
  士兵们已经急行军走了五十多里,早已疲惫不堪,双腿就像灌了铅一样,越走越慢,一千人竟拉长成三里。
  三更时分,队伍经过一条山谷,两边都是黑压压的松林,松林下方则是灌木丛。
  队伍停下休息,后面的士兵拼命向前赶,唯恐耽误了宝贵的休息,很多士兵躺在地上,便动弹不得。
  就在这时,松林忽然传来一阵清脆的梆子声,‘梆!梆!梆!’声音十分急促,紧接着密集的箭矢射向山谷里休息的伪齐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