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封侯-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实际上,他采用了蒋彦先的建议,利用水城这个弱点进城。
郑平也看见三支火药箭飞上天空,他大喊道:“全军撤退!撤退!”
‘当!当!当!’
大船上,撤退的钟声敲响了,和敌军作战的宋军士兵纷纷撤退回大船,但士兵们撤退却没有遭到床弩和神臂弩的攻击,对方也在撤退了。
作战的士兵全部退回了大船,船队也开始向护城河的另一边撤退,很快脱离了战船。
与此同时,在南面的主帅大营内,李纲一夜未眠,负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他希望听到好消息,但又担心陈庆失利的消息传来,就在半个时辰前,他得到消息是,城头守军准备充分,陈庆军队难以攻上城头,伤亡惨重,让他的心都悬了起来。
难道真想折彦质和解潜说的那样,陈庆准备不足而失利?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折彦质冲进大帐,急声道:“宣抚使,陈庆军队已经攻入城内!”
李纲表情似喜似悲,他望着帐顶慢慢闭上了眼睛,一颗心终于落下了。
好一会儿,他脸上终于露出了欣喜之色,问道:“他的巢船战术终于成功了!”
折彦质连忙摇头,“不是巢船战术,巢船战术没有成功,他是攻破了水城门,从水城门攻入城内。”
李纲愕然,“难道他还有两个策略?”
“应该是,而且攻打水城门才是真正的策略,他本人亲自率军攻打水城门,听说是用撞船撞开了水城门的铁栅栏,铁栅栏年久失修,都朽烂了,被陈庆发现并抓住了机会。”
李纲心中略略有些不舒服,不过很快他又释怀,这才是真正的谋将,把战略欺骗做到极致,连自己的主帅都瞒过了,如果他过早告诉自己,说不定自己的军队就会出现异动,从而被对方看出端倪。
这时,帐篷传来奔跑的脚步声,有士兵禀报,“启禀宣抚使,陈庆派人求见!”
“宣他进来!”
很快从账外走进一人,正是斥候营副统领赵小乙,他奉陈庆之令赶来见李纲。
赵小乙单膝跪下行礼,“参见宣抚使!”
李纲认识赵小乙,点点头笑道:“原来是赵将军,你家都统有何事?”
“都统恳请宣抚使立刻出兵,在西城门外包围,务必拦截住敌军逃跑。”
李纲醒悟,连忙对折彦质道:“你立刻率一万军队赶往西城门,拦截敌军逃跑!”
“遵令!”
折彦质接过令箭转身走了,李纲这才笑眯眯问赵小乙道:“赵将军给我详细说说,你家都统是怎么攻破的水门?”
……
郑平军队虽然在西城,但他们撤回了陈庆的西大营,西大营很空虚,只有一千后勤军,若被敌军趁机攻占,后果很严重。
郑平和手下四千军队要守营,便没有去围堵西城门的败军。
董先已经意识到襄阳难保,他便趁陈庆主力从水城门入城的机会,下令打开西城门逃撤,他知道陈庆守西城,他主力在城内,那西城外一定空虚。
董先判断没有错,西城外没有任何军队拦截他们,董先也顾不上攻打陈庆的大营,他当即率领两万大军向房州方向撤离,荆襄守不住了,他得撤军回中原,天子再怎么责怪他,他也认了。
但折彦质率军军队赶到时,大部分城内守军都已调走,他们只拦截住了五千尾军,除去阵亡的士兵,城内便再也没有伪齐军的一兵一卒。
第三百三十五章 追击
陈庆攻入城内的一万三千军队迅速占领了仓库、军营、官衙、城门等要害之处。
但出乎陈庆意料,伪齐军并没有出现溃乱,竟然是有序向城外撤退,可见董先为撤退事先做了大量准备。
尤其让陈庆无法接受的是,董先的撤退中还携带了大量战略物资,所有的袋装火油都被带走,还有火药,至少拿走了近一半的火油和全部火药。
这也是陈庆盯住的战略物资,他命运呼延云将剩余的五千斤火油搬回船运走,其他仓库物资全部封存后交给李纲。
陈庆则亲自率领七千骑兵从北城出了城门,向西追赶而去……
本来董先要撤退,陈庆也并不是很在意,要走也就走了,但偏偏董先把火油和火药等战略资源带走了,这就触动了陈庆的切身利益,他怎么可能容忍?
天已经大亮,董先的两万军队一路西撤,已经距离襄阳约五十里,队伍进入了山区。
这次撤离董先早有准备,他甚至做过预言,他还特地征集了两千头骡子,带走一万袋火油和五千桶火药,其他粮食之类只是携带干粮。
他和陈庆一样,把火油和火药视为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这还都是从前宋朝留存下来的物资,这次荆襄之战,他带走了汴梁全部库存的一半。
别的粮食之类可以种出来,火油火药这种战略物资,齐国一没有原料来源,二也没有提纯的技术,仅有的一点库存就显得格外珍贵。
又走了三十里路,眼看快到中午,不远处有一条溪流,只是表面结了一层薄冰,董先下令全军原地休息,士兵们又累又饿,纷纷跑去取水吃干粮。
董先虽然也很疲惫,但心中还是很畅快,他这次撤退有序,两万主力军队保住了,至少可以给天子一个交代。
这时,一名大将过来道:“卑职刚才去汉江边看了看,江水比较浅,也不宽,卑职建议不用房州了,直接搭建一座浮桥过江。”
“汉水距离这里多远?”董先问道。
“不远,就在北面三里外。”
董先听说只在三里外,便起身笑道:“看看去!”
不多时,董先带着一群将领来到汉水岸边,和襄阳那边宽阔浩荡的汉水相比,这里的汉水确实狭窄得多,也就比护城河宽不了多少,若是春夏季节,这里或许水势很大,水流湍急,但现在是冬天,这里的水势低了很多,水流平缓。
有士兵拿竹竿试了试水深,高喊道:“也就三尺深!”
河边只有三尺深,那河中心最多也就一丈深,看样子也不过二十丈宽,如果这里能过江当然好,就不用绕远路去房州了。
“这里浮桥怎么搭建?”董先问众将。
统制丁文岚笑道:“元帅,做浮桥很简单,就是去砍树,把它绑成木筏子,然后前后连接起来,放入江中,再把它们两段在陆地上固定好,现成的浮桥就做成了。”
董先点点头,对丁文岚道:“你率五千弟兄去砍树做浮桥,渡河成功,我记你大功!”
“遵令!”
丁文岚带着五千军队去山林砍树去了。
但就在丁文岚的军队走了没有多久,一名探子飞奔而来,急声禀报道:“启禀元帅,南面十里外发现宋军骑兵,约有七八千人!”
董先大吃一惊,立刻起身喝令道,“传令全军集结!”
听说有七八千骑兵,整个队伍都慌了,纷纷起身集结。
这时,董先也看到了远处的黑点,密密麻麻,不知有多少?他心里明白,宋军的骑兵只有一支,那就是陈庆的骑兵,他们竟然追来了。
一名将领上前道:“元帅,有点奇怪,按理宋军应该趁我们休息的时候偷袭我们才对,他们居然没有这样干,是不是想趁我们渡河之时半渡而击?”
“元帅!”
一名指挥使飞奔而来,手中拿着一封箭信,“这是对方射来的一封箭信!”
董先连忙接过信,只见信皮上写着,‘岳、鄂镇抚使,都统制、荆国公陈庆致伪齐元帅董先。’
果然是陈庆写来的信,他连忙打开信细看,半晌,他苦笑一声对旁边的围拢的一群大将道:“他让我们把火油和火药全部留下,就可以放我们离去,否则……”
“否则会怎样?”大将们都问道。
董先叹口气,“他绰号人魔,你们说他会怎样?”
出乎意料,将领们都没有跳起来大喊大叫,而是出人意料地一致沉默了。
大家都知道,两万军队和七八千骑兵作战,基本上没有取胜的可能,而且他们现在处于败势,拖都会把他们拖死。
董先看出了众人的意思,一个个归心似箭,都不想打了。
他沉吟片刻,叹息一声道:“陈庆的要求也不算高,火油、火药都是身外之物,带不走也就罢了,这样吧!我派人去和他谈一谈,我估计他也不想打。”
……
陈庆并非嗜杀之人,他的任务也并非灭亡伪齐,他当然也要考虑成本,董先的两万军队不是溃败,而是一种撤离,这种军队士气和战斗力都还在,就算他歼灭了这两万人,他自己也要付出两三千骑兵的代价。
他可不想把自己宝贵的骑兵损耗在这种毫无意义的战斗上,所以只要对方肯把火油和火药留下,陈庆也可以放他们一条活路。
这时,士兵带上来一名文吏,年约三十岁左右,长得很斯文,一看就是读书之人。
文吏躬身道:“在下韩休,是董元帅帐下参军,奉元帅之令,来向陈都统确认一些事情。”
陈庆冷冷问道:“你家元帅需要确认什么?”
“如果我们把火油和火药交给都统,都统是否就调头离去?”
陈庆点点头,“前提是要把所有火油和火药交给我,我可是在仓城核对过数量的,一万袋火油和五千桶火药,少一袋少一桶都不行。”
“如果交出当然是全部,留一点也没有什么意义,我家元帅说,会连同两千头骡子一起交给都统,条件就是都统立刻离去,我们各走各的路。”
“可以,我可以答应!”
韩休行一礼,转身走了。
杨再兴有些担心地对陈庆道:“放走他们,恐怕没法向宣抚使交代。”
陈庆淡淡道:“你要明白一点,我们从巴陵北上本身就没有接到任何命令,宣抚使只是希望我们能北上支援,我们北上的每一场战斗都是我们自己决定的,包括我们攻打襄阳,现在来追赶董先军队,都和宣抚使没有关系。”
杨再兴轻轻叹口气道:“卑职明白都统的意思,我们是一支独立的军队,和其他湖广军队不一样,卑职只是有点担心,朝廷不会一直容忍我们的独立,长此以往,恐怕会对都统不利。”
陈庆微微一笑,“你不用担心,张俊、刘光世、韩世忠、岳飞他们都是独立的军队,在解决完他们之前,还轮不到我们。”
杨再兴还想再说点什么,但他也知道现在讨论这个问题没有意义,便不再多言了。
半个时辰后,数百士兵赶着满载火油和火药的两千头骡子过来,把它们交给了陈庆。
陈庆确认火油和火药无误,这才率领大军掉头东去。
董先军队连夜渡过了汉水,向北方撤离,数天后,李纲军队收复了房州、均州、邓州,随州以及光化军等失去。
这场延续了两个月的荆襄之战,最终以伪齐军的惨败而告终……
第三百三十六章 交换
伪齐军的兵败也留下了海量的物资,光粮食就有五十万石之多,当然,这些粮食有二十万石本身就是荆襄各州县的官粮,被伪齐军全部调集到襄阳,除了粮食外,还有钱三十万贯、白银五万两、布帛三十万匹以及帐篷、兵器、锣鼓、军旗、马匹等等天量的物资。
这次攻打荆襄,几乎耗费了伪齐军一半的库存物资,最后几乎都成了战利品。
接下来怎么分配这些战利品就是一个大问题,先后参加作战的荆襄各势力包括荆南镇抚使折彦质、随州镇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