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包拯很忙-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包拯知道刘美在此,肯定是为了等自己,当即硬着头皮迎了上去。包拯挤出一丝假笑道:“刘公公,没想到今日入宫面圣,居然有幸再次见面,当真是有缘。”''
刘美嘴里哼了一声道:“我原本见包拯你还是一个比较识抬举的人,没想到你却一次次将自己往火坑里面推。我念你年纪轻轻,却是要提醒你。不要以为有了个不大不小的后台,就可以趾高气昂,连皇后娘娘都不放在眼里了!”
包拯听得刘美说话难听,当即知道自己和他已经到了不可回旋的地步,当即也不管是不是会得罪这个刘美,冷笑着回道:“久闻刘公公乃是卧薪尝胆之人,就连自己的老婆都肯拿出来作为攀强附贵的工具,只是没料到刘公公最后连命根子都不要了,当真是让世人自叹弗如。不过包拯却是要问刘公公一句,今日看得昔日枕边人被拥入别人怀中到底是什么滋味?难道刘公公得到今日的龙华富贵,心里当真觉得值得吗?”
包拯这一通没头没脑的话,或许刘美身边的人听不懂,但是刘美自己却心知肚明。他此时脸色被气得铁青,怒目看着包拯,嘴里咬着牙,发出咯咯的响声,仿佛要将包拯的肉放入口中撕咬咀嚼。
刘美此时被气得哑口无言,但是他旁边的一个太监却叫嚣道:“包拯!你到底在说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刘公公要想碾死你,和碾死一只蚂蚁一般!”
包拯却是嘿嘿笑道:“或许刘公公你是一座巍峨的大堤,我就是那卑微的蚂蚁,但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你身上有太多的缝隙,除非你收手,否则任何人都救不了你!”
包拯说完之后却是拂袖而去,留下刘美身边一群面色茫然的小太监。刘美听了包拯的这一席话,却是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嘴里半晌蹦出一句冷冰冰的话:“包拯!你敢公然和我做对!你死定了!”
那被刘美咒骂死定了的包拯,此时如闲庭信步的走到了皇宫门口,早有方凌梅的禁军迎了过来。包拯上了马车后,却是直接对车夫道:“先去开封府衙门!”
方凌梅在一旁看到包拯手中的圣旨,不由得淡淡的问道:“难道你接到了什么差事不成?”
包拯将面圣的经过和方凌梅简要的说了一遍,当说道刘美拦路,包拯怒斥的时候,方凌梅不由得插话道:“包拯!刘美虽然一直都和皇后走得比较近,但是平素并未有什么恶行,刘皇后一直都甚得皇上的恩宠,你今日这要冲撞刘美,难道你不怕他联合皇后日后报复你吗?”
包拯此时心里却是百感交集,他如何会不知道刘美的势力庞大,切不说龙虎堂的势力,就光一个刘皇后,就已经可以撼动朝野,刘家人在朝为官,身居要职者,不再少数。看眼下赵恒皇帝的意思,显然赵恒已经对刘皇后起了戒心。包拯之所以今日公然针对刘美,却是有着其它的原因。
这个原因还要从刘皇后刘娥的出生说起,刘娥父亲刘通是宋太祖时的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刺史,因此刘家举家迁至成都华阳。然而刘娥出生不久,刘通便奉命出征,谁料牺牲于战场上,因刘通无子,家道中落,刘娥的母亲庞氏只好带着襁褓中的幼女刘娥寄居娘家。不知是否庞家穷困,还是刘通生前未敛财产,刘娥虽然身为刺史千金,读书识字,却学会一手击鼗的谋生技艺,善说鼓儿词。
刘娥十三四岁的时候,庞家就把她嫁给一名年青银匠龚美做小妾。刘娥的姿容秀丽,龚美的妻子不能容她,龚美就带着她一起来到京城开封谋生。赵恒当时尚未婚配,听说蜀女才貌双全,便让随从去暗暗物色一名。刘娥随夫抛头露面击鼗挣钱,自有美名在外,为赵恒的随从们所知,龚美得知是王府选姬,不愿放弃,改称是刘娥的表哥,让刘娥入王府。就这样龚美化身为刘美,不过据包拯所知的历史,刘美并非是太监,而且做了很大的官,但是此时刘美却是一个太监,却是和历史有些出入。不过包拯转念一想,现在连包拯都是被自己掉包的,那么历史发生一些变化,也是极有可能的。
不过刚才包拯和刘美的一段对话,包拯却是可以肯定刘美和刘太后有着太多千丝万缕的联系。联想到兰郡主曾经提到的书信事情,记得当初那个兰郡主身边的丫鬟,就说潜伏在皇上身边的人名为娥郡主,刘皇后单名正是一个娥字。那丫鬟提到的龚爷,包拯猜测很有可能就是龚美,也就是现在的刘美!包拯心中有了这些联想,却是让他对刘美和刘皇后更加的提高了警惕。
眼下对于刘娥和刘美的想法,都只是一些猜测而已,包拯知道这些还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不过包拯相信,只要自己继续追查下去,一切终有水落石出的时候。
包拯沉思这些东西,耗时只是半刻钟不到。方凌梅知道包拯在想问题,所以才没有回答自己的问话,方凌梅并不着急,也不想去打扰包拯。
包拯此时整理了思绪后,开口道:“如今包拯已经受了皇上的封赏,虽然是个芝麻大的小官,但是也是皇上钦点的官职。我包拯入朝为官,就是为了和恶人做斗争,即便恶人势力滔天,我包拯也绝对不会退缩!若是惧怕别人的权势而缩手缩脚,我包拯还不如弃官归田!畏惧权势的人或许很多,但是在包拯的字典里,没有这个词。”
方凌梅听了包拯的话,点了点头道:“包拯!你现在一无功名,二来功劳也并不高,皇上赐你小官,就是想让你积蓄高升的本钱。若是这小官做得好,皇上才好委你重任,这样你身居要职也好服众!却是不知道皇上这次给了你一个什么官职。”
包拯将手中圣旨交给方凌梅道:“静真仙子你可以看看皇上的圣旨也无妨,这次皇上让我做开封府通判,我现在就想去开封府探探情况,或许皇上能给我更多的欣喜,也说不定!”
………………………………
第八十章:途遇八王爷
包拯的马车在汴京城的路上不急不慢的走着,有着一群禁军护卫,却是让老百姓不由得避而远之。
包拯的马车此时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半个时辰,就在这时前方传来一阵喧哗之声。方凌梅神色一紧,以为是有人要来捣乱,当即握紧手中的长剑,要出去看看。马车门帘一掀,包拯却是瞥见前面一队官轿人马,正好和包拯的禁军队伍相遇了,此时路面狭小,却是不好避让。''
护卫包拯的禁军头目,此时却是对着轿子道:“前面的人,麻烦退后一下,好让我们的车马先过去。”
那轿子的队伍中却是跑出来一个护卫模样的头领来,他怒道:“你们是什么东西?居然敢让堂堂八王爷给你们让路?”
包拯这边的禁军听得八王爷的名号,却都是一阵惊呼。禁军头领当即回道:“原来是天下贤名、万人敬仰的八王爷。卑职要是知道轿子里是八王爷,定然早早就让道了。既然如此,我们这就让道!”
禁军头领这时候正要指挥人马后退,这时候轿子里面走出来一个温文儒雅的八字须中年人来,包拯只见他长得面如贯玉,相貌堂堂,脸上浮现着极有亲和力的笑容。那八王爷开口笑道:“禁军兄弟人多,哪里会有我们人少却要让人多的让路的道理呢?禁军兄弟,不用后退了,我们只有十几个人而已,而且离那宽敞处也近,我们后退便是。”
那八王爷说完之后,却是直接回到轿子里。那护卫头领听了八王爷的吩咐,却是不再多言,当即八王爷的随从抬了两顶轿子开始后退,到了宽敞处却是让到路边。
包拯的人马当即从八王爷的轿子边走过,护卫包拯的禁军都纷纷称赞八王爷的仁德。包拯不由得细细打量八王爷身边的随从,却是见他们各个两眼冒着精光,浑身爆发者阵阵强者的气息,看来八王爷身边的这十几人,各个都不简单!
包拯马车一路驶过,却是到了八王爷的另外一顶轿子面前,一阵微风拂过,那轿子窗帘拂动。包拯一眼撇去,却是看到了一个让包拯暗暗惊奇的人。
等到包拯的队伍完全和八王爷的人让过之后,包拯的马车继续往开封府而去。方凌梅见包拯神色异样,当即问道:“包拯,莫非你刚才和八王爷一个照面又有什么发现不成?刚才那后面的轿子窗帘拂动之际,我却是没有看清楚,里面到底是何人。”
包拯此时笑道:“即便仙子看到了里面的人,也定然不会认识她,她是我在顺昌府见过的一个人。眼下我可是和她有深仇大恨,只是没想到她现在居然和八王爷在一起,难道她和八王爷有什么关系不成?”
包拯自己对自己发问,方凌梅听了包拯这一席话,知道轿子里面的人自己并不知晓,既然人不是自己熟知的,方凌梅也不去多问。
包拯此时喃喃道:“没想到传说中的八王爷,如此性格随和,而且温文儒雅,完全一派君子作风。看来日后该和这八王爷好好接触接触。”
方凌梅此时却是淡淡的开口道:“包拯!你若是想得到皇上的重用,却是最好离这八王爷远一点。虽然八王爷生性适淡,温文儒雅,但是也正因为这一点,让他在朝廷的威望极高,在很多时候朝廷群臣更是一副以八王爷马首是瞻的派头,在皇上龙体安康之时,这些显然并无伤大雅,所以八王爷一直都得到皇上的重用。然而如今皇上龙体欠安,朝廷之中的大臣更是和八王爷越走越近,当今皇上见了这种情况,又怎么会不对八王爷起戒心呢?”
包拯听了方凌梅的一番分析,不由得点了点头。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八王爷的罪过,可能就是他太过贤明了吧。包拯知道世间有很多人假仁假义,能隐忍很久,八王爷到底是假仁假义还是真正的贤明,只有日后和他真正打过照面,才能知晓。
马车就在这时候停了下来,那个带头的禁军头领,当即对包拯道:“大人!开封府衙门已经到了。”
包拯和方凌梅两人下了马车。包拯仰头一看,却是见到一座偌大的八字开大门,门口两座威风凛凛的石狮。门楣上却是几个闪亮的三个镏金大字“开封府”。
包拯带着方凌梅直接往开封府内而去,却是被门口一个衙役拦住。那衙役道:“这里是开封府衙门,闲杂人等不准乱闯。”
包拯看着那衙役此时面不改色,却是有些暗暗称奇。那衙役明明看到自己是被禁军蜂拥而至,此时居然还敢来拦自己,看来这开封府衙门,真的不是普通的地方官府可比,就连看门的衙役都是见过市面的人物。
包拯正色道:“我乃皇上钦定的开封府最新通判!难道我还不能进去不成!”
包拯说着就从袖中拿出那两卷圣旨。那衙役看见包拯的圣旨,当即恭敬的道:“既然是新上任的官员,那么请大人随我来!”
包拯被那衙役领着,往衙门里面而去。包拯踏入衙门之后,却是看到一个庄严肃穆的偌大公审大堂,大堂上首的正中,正是摆着一张黑木长桌,长桌上摆着惊堂木和令签,还有文房四宝。那衙役此时奔入内堂,显然是去通知里面的官员。
在那长桌之上,却是有一个巨大的镏金牌匾,牌匾上写着几个大字,正是“明镜高悬”。包拯环顾着四周,却是见四周摆着各种审讯的刑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