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辽宁1950-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祝我们的共同事业取得成功。”斯大林站起身来和主席碰杯,参加晚宴的两国人员都佩戴着中方提供的同声传译装置,省却了配备翻译员的麻烦。

    在晚宴将要结束的时候,斯大林再次提起了中方之前答应过的让部分苏联访问人员到辽宁省参观考察的事情,主席则不再绕弯子,直截了当地说道:“请斯大林同志放心,我们一定信守承诺,这周时间内就会为你们安排前往辽宁省的列车。”

    斯大林闻言后放心不少,他此行的第二大目的就是接受中方曾经答应过的到辽宁省的参观考察和医疗服务,在看过原历史的相关资料之后,他每天都觉得自己的身体哪哪都有毛病,身边的苏联医疗专家们又查不出什么问题来。既然他已经排除了埋藏在苏共中央的隐患,那么在找到可以继承苏联事业的新领导人之前,他必须保证自己的身体支撑得住。

    于是,在签字仪式过后不久,斯大林和苏联访问团的其他人如愿坐上了前往辽宁省的专列,主席和周总理由于有其他事情处理,并不和他们同行。访问团队前往辽宁省的旅程和之前一样力求低调,中苏两国新条约的签订倒是被两国的媒体进行了详细报道,主席和斯大林都不是喜欢那种喧哗的欢迎仪式的人。这也是辽宁省少数几次迎来另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的专门访问,为斯大林等人准备的医学专家团队对他们即将迎接的患者也感到十分紧张。

    抵达沈阳市之后,斯大林等人受到了省长何仁以及其他几位辽宁省政府的高层干部的迎接,但是他们的注意力全被沈阳火车站本身吸引了。这座建筑的外表和当年的俄式建筑一脉相承,但是内部装潢在经过21世纪20年代的几次装修后充满了科技感,具体来说就是布满了各种大小不一的屏幕。在这个时代的苏联人眼中,结合上之前他们的经验,液晶屏幕越多的地方科技水平越高。

    列车抵达的时间是在傍晚时分,虽然为了避免能源浪费,沈阳市市区的装饰性灯光被严格限制,但是遍地的高楼大厦还是让斯大林等人颇感震撼。不过他们在后续的参观市区的过程中,依旧发现了不少俄式和苏式建筑风格的痕迹,足以表现沈阳市当年作为中苏产业交流重点的地位。

    “其实我觉得,中国同志们的建筑美学还是有待提高。”

    “确实,很多建筑的实用性和环境适应性看起来并不好。”

    几位前来学习经验的苏联专家倒是对沈阳的未来建筑风格抱有比较不同的看法,虽然他们交流时是用俄语,但走在前面的几名中国干部基本也都听得懂。建筑风格大杂烩在中国的大城市也算是老问题了,辽宁省政府的干部们也都习惯外宾对此的评价,因此并没有感到什么不满。

    而在斯大林的眼中,沈阳市市区的城建水平则代表了未来那个时候中国强大的工业能力,仅仅他第一眼能看到的建筑群可能就比此时的整个莫斯科耗费的建筑材料更多了。况且,听毛主席等人之前的描述,这个沈阳市在2025年的中国只算得上是较低一档的二线城市,真正的中国最大城市的规模就更难以想象了。未来的中国人既然有闲心在他们的建筑上搞那些没什么用的、花里胡哨的、并不美观的装饰,那就证明他们的工业产能其实有很大的余裕。

    “何仁同志,你们的建设成果确实令人惊叹。”斯大林对随行进行参观的何仁说道,不过令他感到略微不满的是,身高一米八的何仁需要他略微抬头才能正视。

    “这都是人民的功劳,相信苏联同志们在未来也能取得更高的成就。”何仁谦虚地说道,他并非没有接待过外国领导人,但是斯大林并不在他的想象当中。

    虽然前来接待的辽宁省干部们都表现得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但是他们的内心其实已经波涛汹涌,在场的苏联访问团队成员大多在后世历史上大名鼎鼎,斯大林本人更是传说级的人物。中央只要求辽宁省政府做好接待接工作,至于具体的保密事项在之前已经做过讨论,不会向苏联代表团透露太多信息。他们的参观流程中会包括一些辽宁省的工业企业,以便展现中国向其他国家输出技术的底气来源,另外就是专门准备的未来生活方式展示。

    简单的参观环节结束之后,斯大林被带往位于郊区的一处特别医院,在那里他将接受全面的身体检查并被制定相应的疗养方案。另外,由于斯大林是苏联现行体制下最重要的决策核心,在他身处辽宁省进行疗养期间,中国将为他在莫斯科搭建一个专门的信息平台,用以处理非机密政务。斯大林不能长期呆在辽宁省进行疗养,毕竟苏联国内也处于重要的转型阶段,各种事务都需要斯大林本人做出决断,因此中国将在之后派出一个专门的医疗团队随他们前往莫斯科。

    而在斯大林本人疗养期间,苏联访问团队的其他成员大部分已经搭上了回到莫斯科的列车,中苏两国新条约刚刚签订,国内还有很多事务需要他们进行协调。

    “看来和苏联同志们的交涉比我们预想中的要顺利不少。”主席在中南海的书房中一边看辽宁省政府提交的有关苏联访问团队在辽宁省参观考察的报告,一边和总理说话。

    “没错,我们提供的资料对斯大林同志的冲击力确实不容小觑,真没想到有一天我们和老大哥的位置就对调了。”总理笑着说道。

    “诶,老大哥还是老大哥,人家苏联同志的革命比我们早,也没说当兄弟的不能教大哥做事嘛,国际事务上的大家长作风要不得。”主席也笑着说道。

    中苏两国在地位上的彻底转变让我党的领导人们都感到十分奇妙,就在短短几个月之前,苏联还是新中国在各方面上学习的榜样,是一位严厉的老大哥。但是现在新中国却因为辽宁省的穿越突然就发达了,老大哥也严厉不起来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也不会去做别人的老大哥,我们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还不是能够傲慢的时候啊。”主席笑完后又严肃起来,最近中国一切向好的趋势确实让不少中央干部有点飘飘然,主席觉得有必要在党内强调一下谦逊态度的重要性。

    “是的,我们自己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现在也没那个闲工夫去当别人的大家长哦。”总理点点头说道。

    随着将来中国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增强,如何避免“国强必霸”的魔咒便成为了重要的问题,只依靠领导人个人的高瞻远瞩注定不行,这种事情和党内管理一样要从制度设计上杜绝出大问题的可能性。中苏两国确实对调了位置,但是新中国绝不能走上苏联的老路子。

第180章 新年礼物

    对于这段时间里一直藏在东京郊外的日本内阁而言,东京湾的水雷被清除算不上什么特别好的消息,毕竟限制外来船只进入日本的港口的主要原因已经不再是那些水雷了。联合国发来的通知和日共组织的活跃基本上给了吉田茂等人最后一击,让本就萎靡不振的日本政府彻底变得自暴自弃起来。他们知道联合国发给他们的通报意味着中国即将亲自对日本军国主义余孽出手,到时候无论如何反抗也改变不了结局。中国方面拒绝了他们以非武力对抗的方式解决当前矛盾的请求,明显是将整个日本政府视为仇敌。

    日本政界曾经将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视作救命稻草,但是在东京湾核爆事件过后西方诸国无一例外地忽略了日本在国际上的存在,并默认了中国对日本所做的一切行为。这种情况使得日本这个国家像是彻底地从地球上消失了一样,除了极少数旅居国外的日本人还在尝试呼吁国际社会关注国内“备受迫害”的状况之外,没人会提起有关日本的事情。

    长达三个月时间的海上封锁和冬季的寒风使这个国家几乎耗尽了物资储备,即使中国方面不直接插手日本国内事务,他们也会在不久之后发生大面积的饥荒,这片狭小的国土根本养不活如今这么多的人口。现在日本四岛上物资最充裕的组织大约就是得到了中国暗地里支持的日共组织,他们以大量来历不明的粮食安顿了处境困窘的失业工人,而吉田茂内阁并不知道中国提供给日共的这些粮食都是之前朝鲜战争中在日本外海俘获的美军补给船只和商船上的东西。

    不过即使在这种情况之下,日本国内依旧有大量的死硬分子看不清形势,其中以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那一批人为最。被公认为中国人首要目标的裕仁天皇和他的弟弟朝香鸠彦已经躲到郊外的皇室专用防空掩体当中了,他们几乎每隔一天就向吉田茂询问外面的情况,在等待中国军队登陆的过程中惶惶不可终日,彻底失去逃跑手段的他们只能躲一天是一天,不过他们的生活起居依旧是有极大的保障的。而战争时期的那批幸存军官,虽然也都躲到乡下的宅邸当中,但是吉田茂等人有听说他们有人在乡下编练民兵,打算抵抗到底,然而没多少人愿意相信他们的抵抗决心,否则他们一开始也不应该躲到乡下去,更不应该在六年前向美国人投降。

    最近一段时间里,日本内阁所处的秘密底下堡垒的保卫部门,一支直接向内阁负责的使用美军遗留装备的小规模军队的指挥官和吉田茂报告过有关于附近出没不明武装人员的事情。虽然所有人都清楚这应该是那支曾经在东京市中心搞出大新闻、袭击靖国神厕的日共的城市游击队在搜找政府要人的位置,但是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忽略他们的存在。虽然日共组织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由之前的地下活动状态转为登堂入室地控制基层,但日本的正牌子政府对他们没有什么办法,就算要打也打不过他们。

    在东京市区的一处建筑物内,日共组织的一小批成员正在讨论他们之前被赋予的任务。一名身穿工装服的男子首先发话,他将一副地下建筑物的设计图摆到了众人中间的桌面上并说道:“这就是内阁使用的地下堡垒的扫描图纸了,不得不说中国同志们的这种扫描仪真是神奇,只要有人进去走一走就能绘制出这么精确的图纸。”

    为了对大多躲藏在东京市区外的二战时修建的地下防空设施中的日本高层人物,我党在请求日共帮忙寻找底下设施的入口的同时,给了他们一套最新的便携式雷达扫描仪,以获取底下坑道的构造信息。

    “可惜我们的这条内线只能动用一次,不然的话我们还能试试看直接把吉田茂那些人抓出来。”另一名日共成员看着这份精确到令人赞叹的图纸,颇有些遗憾地说道。

    “没什么好可惜的,毕竟中国同志们想要亲自动手,我们没必要介入当中。”穿着工装服的男子回应道,中日两国的共产党已经协商过,中国将把裕仁天皇和其他与侵华战争联系颇深的战犯带走,而日共则自己去处理国内的那些大财阀、大官僚集团。

    我党在联合国通过重新开展东京审判的决议之后,立刻着手组建新的东亚国际军事法庭,并联合苏联修改之前主要由欧美国家制定的国际法。这一消息很快也被传到日共组织当中,使他们的大多数成员感到无比兴奋。

    日本共产党的革命活动已经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其基层组织的建设在获得我党的指导之后颇有建树,日本社会广泛接受社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