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第一狠人-第2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灯光在暗夜里显得很亮,但是长孙皇后的目光比灯光更亮。
 皇后不但目光很亮,整个人也显得极其精神,明明她已经困得眼圈发黑,然而目光却带着一种睡不着觉的晶莹。
 但见皇后双手不断推搡,不依不饶的招呼着人,普天之下能让皇后招呼的有谁呢?自然是大唐的皇帝李世民无疑。
 “陛下,臣妾犯愁啊!”
 皇后还在用手不断推搡,终于把一个睡的跟死猪般似的男人推醒过来,据说天下的男人都有起床气,李世民这种男人的起床气自然更加严重,但是皇帝没敢发火,反而满脸无奈的躺在床上,不知为何,皇帝的语气竟然有种想死都死不了的憋屈,无比心酸道:“观音婢,朕求求你行不行?这才四更未到,你能不能让朕好好睡一会,再过一个更点,朕就要起床上朝啊。”
 皇后哪管皇帝憋屈,一见皇帝醒了立马欢喜起来,这一刻的皇后更显精神,暗夜中睁着忽闪忽闪两只大眼睛,急急道:“陛下,快点帮臣妾琢磨琢磨,臣妾急的一夜没睡好,人家犯愁都快愁死了……”
 “这又是闹哪一出啊!”李世民一脸无奈,努力睁开睡眼惺忪的眼睛道:“渤海国府的赐建之事,工部被你们追着已经在日夜赶工,短短三十日不到,房梁已经上完,朕昨日刚刚招来段纶问询,据说剩下就是一些收尾的零工,这等于臭小子的府邸已经建完,随时随刻都能搬进去入住,房子已经建成了,观音婢你还有什么事情又要闹。”
 “陛下,不是房子的事!”
 但见长孙皇后压根不关注皇帝的满脸睡意,反而再次用手抓起皇帝胳膊,急急道:“是成婚,是大婚,咱家侄儿马上就要大婚,可是这个大婚快把臣妾给愁死了。”
 李世民微微一怔,皇帝脸上的睡意稍稍减退,忍不住道:“大婚怎么了?按照礼仪一步一步去办就是了!这段时日你们一群贵妇一直在商量,就连朕也跟着出谋划策很多次,咱们不是说好了么,按照商量的礼仪去办。”
 “是要按照礼仪一步一步去办啊?可是臣妾愁就愁在这个按照礼仪去办……”皇后仍旧抓着李世民胳膊,脸上分明写满了忧愁。
 李世民再次一怔,脸上的睡意更加减退,忍不住再道:“礼仪怎么会让你犯愁?交给礼部操办便是了。”
 “那怎么行?”
 长孙皇后眼睛一瞪,声音不由自主高昂起来,语气甚至有些气愤,忿忿道:“这可是臣妾侄儿的大婚,臣妾可不放心让礼部操办,臣妾是个当伯母的人,四弟就他这么一根独苗……”
 忽然语气一黯,喃喃道:“四弟他,和我最亲。那孩子的孩子,怎能让他大婚不够风光。”
 这话说的有点拗口,但是李世民仍旧听懂了,所谓的四弟,正是李元霸,而那孩子的孩子,自然就是李云无疑。
 听到皇后提及李元霸,李世民的表情不由自主也黯然起来,这一刻皇帝脸上再无睡意,猛然腰杆一挺坐了起来,目视皇后道:“你说,朕听,到底犯愁什么,朕这个做皇帝的帮你一起办。”
 皇后这才满意,用手抱住了李世民的胳膊。
 两口子面对面坐在床上,四目相对显得有些古怪,然而皇后压根没在意这份古怪,反而急冲冲道:“首先,纳彩。”
 仅仅四个字,李世民眉头便是一皱。
 所谓知妻莫若夫,他和皇后乃是二十多年的老夫妻,两口子不需要太多交流,皇帝已经知道了皇后话中的意思。
 难怪皇后会觉得犯愁。
 这个纳彩确实让人头疼。
 什么是纳彩?
 纳彩是古代成婚的第一步。
 搁在后世人的认识,勉强可以理解为提亲,但又不全是提亲,因为提亲只是纳彩的一部分。
 所谓纳彩,包含好几个步骤。
 此时屋内一灯如豆,皇帝两口宛如世间所有的长辈一般满脸犯愁,好半天过去之后,李世民才迟疑开口道:“纳彩一事,首先就得提亲,臭小子的提亲虽然属于走过场的情况,但是这个走过场也不能太过马虎了。”
 “是啊是啊!”
 皇后忙不迭失点头,急急道:“要找辈分极高的人,要找举足轻重的人,可是,臣妾犯愁的第一点就是这个,咱们去哪里找那么多辈分高的人……”
 说着停了一停,紧跟着道:“您也知道,咱家侄儿一次要娶七个,虽然妻子们的地位有高有底,但是娶亲之前的提亲不能有先有后,否则就会失了礼仪,传出去会让天下人耻笑。”
 李世民忍不住点头,下意识道:“最主要一点,这事会写进史书,朕很害怕后世之人骂朕,说朕连侄子的婚礼都办不好。”
 “对对对!”皇后再次急急点头,道:“臣妾也是这个意思。”
 两口子大眼瞪小眼。
 又是好半天过去之后,才见李世民以一种不确定的语气道:“若说辈分高的人,咱们皇室也不是没有,朕此次带领满朝文武一同前来,幸好也有几个皇族长辈跟着来。”
 说着看了皇后一眼,介绍道:“比如宗正寺的大宗正,比如河间郡王李孝恭,这两人都是李云的长辈,大宗正甚至还是朕的长辈,他俩完全可以负责提亲,保证没有人感觉礼仪不够重。”
 “但是大宗正和李孝恭只能提亲两家……”皇后忍不住开口,掰着手指头道:“剩下五家,怎么办?”
 李世民不由皱眉,语带思索道:“虽然一起迎娶七个,但是妻子只有六人,毕竟第七个乃是妾侍之首,按理不应该算作家里的正人。”
 长孙皇后顿时脸色一拉,怒声拒绝道:“那可是卢家的嫡女,您连个正人的位子也不肯赐下吗?虽然那丫头只能做妾侍之首,可是臣妾打从心里没把她当外人。”
 李世民连忙改口,道:“朕也没把她当外人,毕竟这丫头实在太可怜,严格说起来,她还是朕的外甥女呢。好吧,她也赐正人之身,让臭小子按照娶妻礼仪对待。”
 皇后这才满意。
 不过随即又是愁容满面。
 李世民同样愁容满面。
 因为,目前只找到两个辈分够高的人。
 皇帝两口子再次大眼瞪小眼。
 又是好半天过去之后,忽然皇后眼睛微微一亮,语带试探道:“要不,让公公他老人家也辛苦一次?”
 李世民顿时一怔,愕然道:“父皇乃是臭小子的爷爷,世上哪有爷爷亲自去帮孙子提亲的说法?”
 皇后却持不同意见,急急道:“臣妾觉得此事应该,毕竟父皇要去提亲的丫头非同小可,陛下您可莫要忘了,阿瑶的身份可是不太一般。”
 李世民恍然大悟,下意识道:“你指的是她姓杨?”
 皇后郑重点头。
 李世民面上现出踟躇表情,最终还是缓缓颔首表态,轻轻道:“这事,朕亲自去说,想必父皇他老人家不会推辞,毕竟这是咱们李家欠他们杨家的……”
 李家欠杨家的!
 这话从一个皇帝口中说出,分明带着一种莫名的古怪,这种话实在太过吓人,也许只有皇帝和皇后独处的时候才会说出。
 两口子商量到现在,总算凑齐了三个提亲的辈高之人。
 但是,还需要四个人去提另外四家的亲。
 这时李世民似乎受到启发,忽然道:“既然父皇可以去提亲,那朕这个做伯伯是不是也可以去?朕乃堂堂天子,去谁家都是大给面子。”
 说着看向长孙皇后,紧跟着又道:“你也可以去,毕竟是响当当的一国之母。”
 皇后连忙掰着手指头计算一下,欢喜道:“这样就可以提亲五家了!”
 还剩下两家。
 李世民下意识去捏下巴,不断思索道:“弟妹是草原圣女大祭司,身份肯定是足够的……”
 长孙皇后瞬间发散思维,忍不住脱口而出道:“翟让是瓦岗寨的大龙头,又是咱家侄儿的大师伯……”
 两口子四目相对,忽然一起大笑出声。
 七个提亲的长辈,这就算是凑齐了。
 阵容太吓人了啊!
 提亲第一人,大唐开国帝王,李渊。
 提亲第二人,大唐当代皇帝,李世民。
 提亲第三人,大唐一国国母,长孙皇后。
 提亲第四人,草原突厥至尊,圣女大祭司。
 提亲第五人,瓦岗寨大龙头,隋末天下第二反王,翟让。
 提亲第六人,大唐皇族宗正寺寺卿,手中掌握的是皇族管理之权。
 提亲第七人,河间郡王李孝恭,这货虽然是个滚刀肉,但却是当世皇族的权利派,不但手握兵权印把子,而且还是当代皇族的执法官(李云是下一代)。
 就这七人,随便一个都得吓死人,结果七个人同时出场,为的只是帮李云大婚去提亲。
 而提亲,仅仅是纳彩的一部分。
 古代比现代更讲究门当户对,提亲一方出动这样超级的阵营,不知女方那边将会怎么应对,皇帝和皇后突然又有些犯愁了。
 ……
 ……从今天开始,大婚剧情开启,每章都是大爽点,保证剧情离奇让大家猜不透,注意我的口吻,猜不透,山水就是这么自信,嗯哼……
第344章 【声势浩大的提亲】
 古代和后世不同,古人对于一些规矩看的极重,七女尚未嫁给李云,自然不能住在一起,尤其是眼下快要到了大婚之时,女孩们越发注重矜持和影响,能回娘家的,赶紧回娘家,不能回娘家的,也得单独住。
 其中又有几个女孩连娘家也没有,她们便自己搭了个草棚子作为暂时的家。
 总之都是独处,再也不肯抛头露面,大婚之前她们谨守着礼仪,这不仅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矜持,主要还是给夫家带去最诚恳的尊重。
 女孩们迎来的第一个礼仪,就是纳彩。
 ……
 河间郡王今天的步子有点拽。
 如果套用后世一句话,那就是‘八爷步,啤酒肚,走路像个螃蟹,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哪怕他是当朝第一王爵,但是谁看了他的拽样子都想打他。
 一大清早,街上的小商贩刚刚出摊,忽然听到前方雷声滚滚,又见地面之上尘土狼烟,眨眼间,一队明光皑皑的将士轰然而至,仿佛推土机一般在横扫街头,人仰马翻,毫不喧闹。
 “啊哈哈哈!”
 将士狂奔之际,街上百姓只听一个粗犷声音得意大笑,道:“乡亲们,得罪啦,本王乃是李效恭,有想跟着看热闹的一起来,啊哈哈哈,千年难遇啊,来的都有好处……”
 笑声宛如夜枭,带着一股子张狂,这队精锐无比的将士转眼远去,远处街面继续被弄得人仰马翻。
 而李效恭的笑声一直嚣张不断,迈着那个六亲不认的步伐更加欠揍了。
 如此阵势,横冲直撞,肯定有人不喜,咬牙怒哼一声,道:“不是说渤海城最重规矩吗?这等耀武扬威的事情怎么还能发生,吾很气,很生气,吾要去衙门里告状,他们必须赔偿吾的货物……”
 这人说话磕磕巴巴,含混不清的汉语里面隐隐还夹着西域口音,他脚下是一个掀翻的摊子,摊边全是狼藉一地的货物,看起来这人是生气自己的摊位被那群将士掀翻,所以才会当街发出要去告状的愤慨。
 可惜……
 “呸!”
 街面上突然想起好几个啐声。
 但见几个老百姓同时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望着他骂骂咧咧道:“你这胡子是不是想死?有种你去衙门告状试试看?信不信你根本走不到衙门口,你敢抬脚我们就敢打死你。”
 那胡人登时一愣,随即有些恼怒道:“你们汉人,这么不讲理么?”
 “呸!”
 百姓们又是一口唾沫,这次赫然直接吐到他的脸上。
 然后只见一个中年汉子冷哼两声,指着他道:“汉人讲理,但是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