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威龙-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主公,下官冤枉,下官冤枉啊!这些事情下官真的不知,全都是他们背着下官干得。”苗县令指着身后那些衙役们忙将事情推动一干二净,跟自己毫无瓜葛。

    听到苗县令推辞,刘隆顿时大发雷霆,一脚将苗县令踢开,大声怒嚎道“冤枉,冤枉个屁,难道那些百姓们也都冤枉你吗?恐怕要不是我担当并州刺史的话,你的恶行想必更加猖狂吧。”

    刘隆声音越大,苗县令双腿双手更是抖的厉害。见此刘隆更是不悦“看你哪熊样,真想一刀斩了你。”

    “主公饶命,主公饶命,下官不敢了……………。”苗县令向刘隆磕头求饶道。

    就在刘隆不停大骂,大厅两旁各属下一句不吭之时,一名士兵忙跑进大厅朝刘隆单跪道“禀主公,李岩李族长在外求见。”

    “看来定是为这女婿求情来了。”刘隆心中暗道,对其士兵传话“就请李族长进来吧。”

    “遵命!”士兵领命退出。没过多久,只见一花甲老人被两人名男子扶持进来。

    “拜见主公。”花甲老人与两名中年男子上前向刘隆行君臣之礼。刘隆忙上前扶起老者,一脸友善道“李族长年事已高,不用行此大礼。”

    “快,速搬张凳子请李族长落座。”李家在晋阳甚至并州都算是一个大族,刘隆当上这并州刺史之后,少不了李家的支撑。

    苗县令在晋阳当县令以有数年,丁原在任之时,他就以是晋阳的县令。不得不说他有些有才华,只是他的才华却花费在如何收刮民脂民膏,中饱私囊上了。这几年来,没少收取。甚至还对商户等人强买强卖,若不卖给他,定会遭到他的恐吓。

    两年前一户商家因传家之宝被其强买而去,富商心有不甘,忙向当时一名督邮告状。谁知官官相护,当夜这富商就遭到灭顶之灾。曹县令得知此事之后,派其手下假扮山贼将其商家洗劫一空,并将其主仆一家三十六口人全部杀灭。此事后被各官员压下,就不了了知。百姓们心中清楚,对苗县令恨之入骨,只是民又怎会斗的过官呢?一个个是敢怒不敢言。

    除此之外,苗县令背景也不一般,他是晋阳城中李族长的女婿,苗县令家境一般,说不上富裕。倒是人长得俊俏,并且有才华,只是此人太过爱财,一心只想攀龙附凤依附有声望之人。这不,攀上了李家,也使得他是船涨水高当上县令。

    唐岩有二子三女,两个二子分别为李杰、李虎在刘隆帐下当值。两兄弟一文一武行事还算不错,深得刘隆看重,因此,李家才会全力支持刘隆。

    “主公,老夫此次前来并无求情之意,小婿罪有应得,出如此大事,实老夫管教不严。”李岩是个极爱面子之人,此次要不是女儿上门苦苦乞求,他也懒得前来,显得安静。

    “李族长放心,此事刘某定会秉公办理,若苗县令没做过,刘某不会私自定罪,定会亲自将其放之。然苗县令若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之事,刘某定不轻饶。”刘隆语气强硬,看来就算李族长亲自求情他也不会给一点面子。

    “那是,那是。”李族长也从刘隆口中得到答案,见到那没用的女婿,脸色稍有不悦。但事已至此他也没脸在说下去,将近坐了一盏茶的时间,李族长借身体不适向刘隆告辞。刘隆也算对其尊敬,亲自送至到府外,才返回府中,至于那苗县令则让让先押了下去。

    刘隆对李家如此客气,不单单是李家在并州是名望大族。主要是这支李家乃是西汉飞将军李广之后。若刘隆没有猜错的话,四五百年之后,李家更是会出一个了不得的大人物。当然后事就没必要多说,单单是李广之后,就值得刘隆为其尊重。如今更别说李家是全面站在自己这边。

    李家既然同意刘隆做法,那对刘隆而言少了许多弯路。在接下来的两日,刘隆派刘晔调查苗县令这些年所做之事。当刘晔将一大堆苗县令所做过坏事的证据放在刘隆面前之时,刘隆气的火冒三丈。二话不说就对其下令为死罪。

    第三天午时三刻,苗县令被带到晋阳城集市中当街问斩。顿时满城百姓甚是欢呼,怨声平息。

    “诸位,大家也都看到了,这贪官不除,百姓难以安宁。此事还是刘某亲自发现,其余各县想必也不少。今日招各位前来,就是想想如何解决此事。”城主府会议之地,刘隆与众文臣坐立其中,经过苗县令之事之后,刘隆才知道有些事情不得不解决。

    沮授站起,朝刘隆拱手鞠躬“主公,此事是属下办事不利,才会发生如此之事,还请主公严惩。”

    “不,此事属下也有过错。”刘晔不由也上前请罪道。

    “好了,你二人都起来吧,说真的,开始我还真想骂你们几句,只是想想此事也怪不得你们。毕竟刘家军所用人才实在太少。公与、子杨二人那个不是一天忙到晚,倒是我这做主公的心中有愧。”不管沮授也好,刘晔也罢。要说治理才能还没有谋略擅长,二人所在的才能在与出谋划策。只因刘隆帐下缺少治理人才,不得不将二人给顶上。

    小到县令人才,大到太守等治理官员,刘隆是十分紧缺,并州人才实在太少。

………………………………

第二百七十一章 培养人才(下)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主公当这并州刺史不足一年,除雁门、定襄两郡以外,其余各县官员全都是原丁原属下。并州又是苦寒之地,治理人才实在少之又少,若主公将那些贪官污吏全革职,短时间内并州运作将进入瘫痪。”刘隆大有将那些贪官污吏一一除去,然郭嘉则不同意刘隆意见,忙开口说道。

    不得不说,从古到今这贪官是无处不在,只要有清官就少不了贪官污吏。正如郭嘉所说,若是刘隆一口气将整个并州的贪官污吏全给革职,一时半会儿又去那找人补上,并且找到的人难道就保证今后不会成为贪官污吏吗?

    “哦,那以奉孝之意………………。。”郭嘉所说不无道理,刘隆顿时冷静下问道。

    郭嘉站起,上前走了几步“主公可派一人前往各郡各县督察,并对其各县官员以恩威并施。也可让各官员收敛一二。而同时,主公也可在并州开办学院,为其培养人才。一则可让那些寒门为其所用,二则为主公可培养大批人才,虽短时间不行,数年之后主公就是换下各县县令是绰绰有余。最后一点,主公如此做法,更能得并州百姓之心。”郭嘉是颍川书院出来的,对于书院的重要他是十分清楚。

    刘隆不由沉思起来,正如郭嘉所说,书院在这时代是重点培养人才之地。在东汉末年期间,其颍川书院名气最大。有众多的名士从这里走出,如郭嘉、荀彧、荀攸、戏志才等。可谓是三国时期名士的发源地,算起来,三国的名士十之**都出自这里。

    当然,颍川能出如此多名士,其少地理位置与名门望族脱不了干系。郡属于豫州八郡之一,地处中原腹地,交通中枢,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战国时期,秦兵东来时,很多大的战役都发生在颍川这一区域。东汉定都洛阳,更突出了它的位置的重要性。

    颍川在历史上一直是大郡,自设立以后一直是洛阳、南阳之外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地方。颍川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帝生于此,夏禹建都于颍川。也因此成为中国众多姓氏的发祥地。历史上颍川人才辈出,数不胜数。

    特别是汉代,也就是东汉末年,各地难与以其相比。私学遍布中原各地;尤其颍川最盛。许多名士大儒都设馆授徒。

    “郭嘉说的是没错,只是这学生好找,老师难寻。以我们并州之地,难以跟颍川相比。”颍川名士多,其大族更多,其中陈氏、荀氏、钟氏、韩氏、郭氏等等,可谓豪族、名士最为集中的一郡,然如今的并州根本不能与其一郡相比。

    郭嘉曾也为此事为难过,从颍川让那些大族迁移并州是不可能的事情,向这些豪族大氏,一个个都为颍川人为荣,又那会有人迁居异乡。

    “主公,嘉可知有四人,一为卢植卢子干,二则是郑玄郑康成,三乃管宁管幼安,四就是蔡邕蔡伯喈。”郭嘉一开口就是这四人,四人的名字在场众人也都听说过,然这四人哪一个不是大腕,想请动他们其中一人可比登天还难。

    “这………。,奉孝是不是说笑了,此四人那一个不是通古今学,当世之大儒。别说刘某请不动他们,就是朝廷也难以请动其中三人。并且此三人根本不知去向,隐居何处。”蔡邕如今在长安当值,就不用多说。其余三人就根本与世隔绝难以知晓,一个个隐居何处他刘隆到此时都不知去向。

    “主公,除蔡邕之外,其余三人嘉还真知晓。在两个月前,嘉以让子杨派人去打探过。卢公自董卓罢官之后,其人则在上谷郡的涿鹿县定居。而管宁则在黄巾之乱之时,就与同县好友邴原等避居辽东。此时正庐于山谷隐居。至于郑玄本隐居徐州,然让主公意想不到是不久之前,他人以到并州……………………………………。”郭嘉早已掌握消息,慢慢道来。

    蔡邕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之人,其书法与文学上真谛还少有让与之相比,学问渊博,见多识广,可谓旷世奇才。如今位居长安,拜左中郎将一职。

    管宁乃管仲之后,渊雅高尚,确然不拔,可谓高士也。如今避难辽东一处乡下山区,因崖结庐,凿丘为室,开荒种田,隐居于此。黄巾之乱之时,大数中原避难者闻管宁之名,前多来居之,未及一年,此地即成邑镇。

    至于卢植与郑玄,二人可谓是师兄弟,师出马融。名震海内,二人曾都受过牢狱之灾,郑玄更是三番四次推去朝中任其的官职,他的儒家经典可算‘小统一时代’。

    如此了不得的四人,刘隆想召集来并州,想必难以。就算郭嘉高顺他明确的地址他也难以做到,以眼前状况,更不能上门一一拜访。

    “主公,卢公与你甚有交情,而且他隐居上谷跟隐居并州又有何两样,如今主公并不是让其来并州为官,而是来并州授徒教学,想必他定不会拒绝。并且当初主公还是他的救命恩人。”郭嘉在救命恩人四字上加重道。

    “就算卢公会来并州助我,那以他一人也不够啊!加上他年事已高,我也不想让其操劳。”对于卢植他刘隆只能用敬佩二字,当初要不是他,也不会有如今的刘隆。

    “这有何难,只要卢公能来,那郑公也就走不了了。再说,崔琰还是其学生。”郭嘉早已有所准备,将自己心中计划慢慢讲给刘隆听。

    在郑玄来到并州之时,郭嘉就让其崔琰好言说服自己老师,就算不行也要将其多留几日。而在让刘隆写一封书信,并郭嘉亲自带一支人马前往上谷邀请卢植。只要卢植能来并州,那郑玄也就别想离去。

    “呵呵…………,奉孝想的还真周到,郑玄与卢植不单是师兄弟,二人还是无话不谈的好友,胜似兄弟。有卢植做说客,郑玄想走都难。”刘隆动动嘴笑道。

………………………………

第二百七十二章 蔡琰蔡文姬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刘隆与众手下商议结束之后,就去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