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镇海王-第9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弘治皇帝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感叹声。
  身为大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身为天子,虽然手掌乾坤,但也同样被死死的束缚在京城这一亩三分地上面。
  弘治皇帝这一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天津了,除此之外,它连北直隶都没有出过,他很想有一天能够去各地走一走、看一看。
  但他是天子,自然不是想走就能走的。
  但是有了这个铁路就不一样了,以后只要铁路延伸的地方,往来都会变的极其的轻松,出远门也不再会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可以悠闲自在的在火车上欣赏窗外的风景。
  故而弘治皇帝也是萌生了这样的一个念头,想要到大明各地去看看这大明的大好河山。
  “陛下,您的心愿肯定是可以实现的。”
  刘晋一听,连忙笑着说道:“我们大明国力鼎盛,百姓富足,铁路又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大家肯定都非常热衷于投资修建铁路。”
  “相信不需要多少年的时间,我大明的铁路就可以遍布每一个省,据时,天下万民都将受到陛下您的福泽,从此以后出远门就轻松了。”
  “哈哈,朕也是非常期待那一天的。”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高兴的笑了起来。
  “刘晋,你对我们大明的铁路修建的路线有什么好的意见?”
  接着弘治皇帝想了想又问道。
  “陛下,诸公~”
  “我大明南北、东西都非常的大,地域之间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东部多平原,中西部多山区和高原。”
  “在各个方面的发展上,差异也是非常明显,东部和南方明显要比西部、西南、西北这些地区更好。”
  “所以在规划铁路路线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这些因素,同时还要将巩固国家疆土等诸多因素考虑其中。”
  “我大明最合适的铁路路线规划最起码应该是六纵五横~”
  刘晋想了想后世的铁路路线,再结合现在大明的疆域版图,也是在庞大的大明疆域版图上面划出了是一条线路。
  “六纵五横?”
  众人一听,齐刷刷的看向地图。
  “这最北面为什么要弄一条铁路线?”
  张懋看了看最北面的一条东西线说道,这一条东西线,基本上是沿着后世北极熊最重要的东西铁路干线,也就是横穿广袤西伯利亚地区的铁路线。
  “这最北面,地域寒冷,天寒地冻,而且现在基本上没有什么汉人,都是一些茹毛饮血的通古斯野人在生活。”
  “但是我大明的子孙在不断的繁衍,未来的人口肯定会越来越多,必定会逐渐的向着这片广袤的区域发展,而一条贯穿东西的铁路,必定能够带动这片广袤区域的发展。”
  “在这一片广袤的区域之中,拥有着数不尽的资源,单单是林木资源都足以让子孙后代砍伐不知道多少年。”
  “当然,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我们这一辈肯定是不需要修建这条铁路线的,后辈子孙发展到了这里,修不修,他们说了算。”
  刘晋笑了笑回答道。
  后世的北极熊可是靠着这片广袤土地的资源支撑下去的,现在这片土地归属了大明,以后大明人的子孙也是可以躺在上面吃老本。
  这里的资源实在是太多了,石油、天然气、铁矿、煤炭、林木等等,单单是卖资源都可以过的很不错的。
  更何况,这片广袤的土地,其实土地是非常肥沃的,只是因为维度太高,天寒地冻,故而不适合耕种。
  但如果地球气候变暖,这些地区气温变高的话,这片广袤的土地还不知道能够开垦出多少耕地来,养活不知道多少人。
  说的简单点,那就是不要嫌弃土地多,不要觉得现在看似没用的荒漠地区而丢弃,说不定以后就有大用处呢。
  “嗯~”
  众人微微点头。
  “东线这条大家都很好理解,它是从辽东到京津地区,再从京津地区走北直隶到山东,山东到南直隶,再到浙江,过了浙江之后修到福建、广东、广西、交趾、象林。”
  “这一条贯穿南北的东西线路,同时也是一条沿着沿海地区修建的线路,现在我大明发展最好的地区就是这些沿海地区,这一条线路的修建也必将带动我大明这些区域的发展。”
  “当然,如果这条线路修通的话,从最北的辽东到最南的象林,经过了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非常的长了。”
  刘晋笑着解释起上面的一条条线路来,说到最东边的这条南北线路的时候,刘晋自己都非常的期待了。
  脑海中也都在想着,如果这样的线路真的能够修通的话,那以后一定要亲自坐一趟火车去看看沿途的风景。
  从热带到寒带,这一路上可以看,可以玩的地方就太多了。
  但想要修通这样的一条线路,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平原地区还好一些,这山区的话,没有足够的技术,恐怕是很难修通的。
  “这第二条南北线,还是从京津地区出发,北直隶南下到河南,湖北、江西、广东,同样也是贯通南北,往北还可以延伸至草原上。”
  “第三条南北线则是从山西、河南、湖广、广西,往南可以连接上通往交趾、象林的铁路线,往北也可以修往北方草原,利用北方草原的牛羊运输至南方地区。”
  “第四条南北线是从陕西修往四川、贵州和云南,如果以后我们大明得到了缅甸这片土地的话,还可以往缅甸这边修建过去,一直修到印度洋边上,如此一来的话,以后我大明的西南地区出海就不必绕一大圈,而可以直接选择走这一条线路。”
  说到这里的时候,刘晋也是忍不住将目光看向了缅甸这里。
  这样看起来的话,云南四川似乎好像离海也并不是很远的样子,主要是被横断山脉给阻挡住了,要是能够拿下缅甸,修一条铁路贯通的话,那就真的不得了了。
  后世的被人死死的掐住了麻六甲海峡,日子憋屈的紧,但要是能够得到缅甸的话,情况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以后世基建狂魔的性格,横断山脉的山再多,恐怕也是无法组织兔子在这里修建铁路、高速公路什么的。
  “也不知道张氏兄弟能不能拿下缅甸,实在是不行的话,就只能够出动大明的军队了,缅甸对大明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拿下了缅甸,这西南地区出海就近了。”
  刘晋想到了张氏兄弟,这对活宝在商行这里上市了一个缅甸翡翠商行,募集了大量的资金,准备一举拿下缅甸,想要占下这里的翡翠玉石资源。
  听到刘晋的话,众人的眼睛微微一亮,以前没想到缅甸这一块,现在一提,顿时觉得缅甸这一块似乎好像真的很关系啊。
  要是铁路能够修到缅甸去,这对于大明来说,意义就太大了。
  联通印度洋,这以后往西可以加强对天竺的掌控,往东还可以威慑暹罗,保护大明的麻六甲海峡。
  “这最后的一条南北,则是放在西域、河中地区,贯通西域、河中的南北,往北还可以继续往广袤的这片区域修过去。”
  “南北线路非常的重要,不过东西线路同样如此,这最北面的已经说过了,它可以贯通最北面的东西地区,往东一直可以修到海参崴这里去,往西甚至于可以修到欧洲去,未来我大明如果能够夺取东欧平原的话,这条铁路都可以一直修到欧洲人的波罗的海去。”
  “再往南一些则是第二条东西线,也是目前看来最为重要的,从京津地区出发,过山西、陕西、甘薯到西域,在贯通西域到河中地区去,绕过里海修到南云省去。”
  “这条线路如果能够修通的话,我大明对于西域、河中、南云省的掌控将会变的空前强大起来,同时也能够带动东西之间的往来,这西域、河中、南云省地区的牛羊和马匹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运输到中原地区,为我华夏子民强壮体魄提供足够的肉食。”
  说完了南北线,刘晋又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起东西线路的规划来,基本上和后世的差不多,但现在大明的版图实在是太大了,都有往西边延伸和扩张。


第1191章 又争起来了
  “陛下,我觉得应该先修通最东边这天南北线路,一来这条线路所经过的地区都是我大明最为重要的地区,税赋重地、粮食产地,二来这条线路所经过地方大部分都是平原地区,修建的成本可以最低。”
  火车上,弘治皇帝和众多的大臣看着地图在讨论着该先修那条干线。
  “陛下,我觉得应该先修东西的干线,修一条从京城到南云省的铁路,加强我们大明对西域、河中、南云等地区的控制,同时还可以继续往西扩张。”
  张懋看了看谢迁一眼,想了想也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铁路修建起来可是非常耗资的,公路和它相比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先修那一条干线也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所以很自然的这些大臣们也是争吵起来,铁路如此重要,关系重大,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
  比如谢迁,他是浙江人,老家在浙江,在修铁路这件事情上,他自然而然是要替自己江南说话了。
  这铁路如果能够修到浙江区,这对于带动浙江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所以他就主张先修到浙江的东部干线。
  而张懋,他就不一样了,他算是勋贵集团的代表了,西域、河中、南云等地都是大明军队依靠武力夺取的。
  在这些地方有大量的土地、牧场等等都是奖励给了军方的这些人,张懋这个英国公在这些地方也是有大量的投资。
  他拥有大量的牧场、棉花种植园、葡萄种植园、酒庄等等,如果能够修通东西的干线,这对于他的这些投资来说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牧场养殖出来的牛羊和马匹可以快速的运输到中原地区来,种植园的棉花、葡萄、酒等等也是可以用很低的成本运回来出售。
  这条干线对于在西域拥有大量投资的勋贵集团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他当然也是要站出来表态的,而且理由也很站得住脚。
  加强帝国对西域、河中、南云等地的控制,这是设计到帝国长久稳定,边疆安全的大事,铁路一通,皇帝这边调兵遣将就非常的轻松快速了,轻轻松松就可以将几十万大军来回调动,而粮草之类的消耗几乎可以忽略了。
  “陛下,臣以为应当先修中路的干线,这东部干线所涉及的地方都是沿海地区,这沿海地区有船运、河运,本就已经非常的便捷了,这铁路干线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但中路线路就不一样了,它所经过的地方,正是我大明传统意义上的中心区域,特别是传统的中原地区。”
  “这些区域人口众多,一直以来都是我大明外迁人口最多的地方,如果可以修铁路的话,这以后人口迁移都可以更加的方便。”
  “同时,这些区域也是我大明最贫穷的区域之一,修建铁路可以带动这些区域的发展。”
  “其三,它位于中间区域,先修中间干线,也有利于铁路网的形成,无论是沟通南北还是联通东西都会更方便。”
  刘健又站了出来,没什么说的,身为河南人的他自然是要为大河南说话。
  这以前修公路也是,最先没有照顾河南,现在修铁路也是,竟然又想要先绕过河南,这坚决不行。
  我大河南这些年可是承受了诸多的重担,大量的人口迁移到了大明的新土,这些可基本上都是靠走路外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