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镇海王-第8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听到任思恒的汇报,这铁轨的宽度能够达到1。6米,这放在后世,那可是属于宽轨铁路了。
  宽轨铁路的好处又不少,运行更加稳定,不易翻车,内部也会更加的宽敞,坐在里面的时候既平稳又舒适。
  当然宽轨铁路比起窄规铁路来,造价要更高,特别是涉及到隧道、拐弯的时候,宽轨铁路的造价就更高了。
  “不错,不错~”
  刘晋笑着连连点头。
  宽一点好啊,宽一点坐着舒服,说不定以后我大明人造的火箭都还可以更大一些呢。
  至于造价高昂,不就是需要银子嘛,这都不算事。
  大明别的没有,就是银子多。
  “呜呜~”
  很快,蒸汽机车就来到了刘晋的身边,并且稳稳的停泊下来。
  “刘公,要不要上去试一试?”
  任思恒向刘晋发出了邀请,邀请刘晋来试一试这个蒸汽机车。
  “好啊,好啊~”
  刘晋笑着登上蒸汽机车,仔细的看了看这个蒸汽机车。
  和后世自己在电影上面所看到的蒸汽机车差别并不是很大,其实就是一个火车头,依靠烧煤加热锅炉,然后利用蒸汽动力来推动机车。
  “走开,走开,我来开~”
  朱厚照兴奋的来到控制室这里,对着驾驶机车的人说道。
  “老刘,扶好了,我要开动了~”
  接着对着刘晋说道。
  “好~”
  刘晋找个扶手的地方抓稳。
  再看看朱厚照,只见他非常熟练的操控几个控制杆,蒸汽机车就发出阵阵的汽笛声,接着开始缓慢的启动。
  伴随着蒸汽机车的启动,蒸汽机车在铁轨上面发出阵阵的声音,蒸汽机车的大烟筒这里时不时发出阵阵的黑烟。
  “哈哈,哈哈~”
  “这感觉太爽了,以后我要当这个蒸汽机车的驾驶员~”
  朱厚照一边驾驶蒸汽机车,一边兴奋的喊道。
  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开各种各样的机器了,蒸汽耕地机、蒸汽机收割机、蒸汽机车,他都非常的喜欢。
  他喜欢那种不依靠任何人力、畜力、水力,而是依靠机械的力量来运行的机器,而且特别喜欢那种控制的感觉。
  “咳咳~”
  刘晋忍不住一阵咳嗦,这黑烟有点熏人啊。
  再细细的感受下这个蒸汽机车的运行,和后世的火车差不多,非常的平稳,没有什么颠簸,速度就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了,习惯了后世高铁的速度,眼前就好像是蜗牛在爬一样慢。
  当然更糟糕的是这个嘈杂的声音以及阵阵被风吹过来的黑烟了。
  “嗯,带着一丝丝煤炭未充分燃烧的香味!”
  刘晋是满脸的笑容,尽管眼前的蒸汽机车还完全无法和后世的火车相比,但放在这个时代,它绝对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机器了。
  “火车来了~”
  “一个崭新的时代终于到来!”
  刘晋的目光看向远方, 仿佛看到大明正在朝着一条崭新的高速道路在不断的前进,走向更加辉煌和繁荣的未来前进。
  “嗯,埃及运河的股票发行看来还是要排在后面了,第一个要发行的自然是火车股票了。”
  接着刘晋就摸着自己的下巴思索起来。
  “这第一条铁路修哪里比较合适呢?”
  “京津应该是最合适的,京津地区现在是大明最繁华、最核心的区域,这里的工厂太多了,连接京津地区的水泥公路现在都已经快被四轮马车给淹没了。”
  “这第一条试运行的铁路还是选择京津线比较合适,不仅仅可以解决京津地区的交通问题,而且还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对于股票发行来说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积累经验之后就可以大规模的募集资金去修建东西、南北的重要线路了。”
  京津线应该比较合适吧?


第1130章 股票与铁路
  弘治十七年的春天过的很快,刘晋非常的忙碌。
  天津证券交易所,大明第一条铁路,还有埃及运河的事情,本身吏部的事情等等,诸多事情忙的刘晋晕头转向,几个月的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刚刚入夏的时候,天津证券交易所和大明第一条京津铁路的事情也总算是忙的差不多了。
  “卖报~卖报~”
  “重磅消息,重磅消息~”
  “朝廷在天津成立大明证券交易所~”
  “京津铁路商行将会成为第一支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商行,任何人都可以在证券交易认筹和购买京津铁路商行的股份。”
  伴随着一丝丝的寒意,京津地区再次迎来新的一天,在京津地区的大街小巷,报童们背着大量的报纸走街串巷,一边走一边就大声的吆喝起来。
  伴随着报童们的吆喝,整座庞大的城市仿佛一下子苏醒过来一般。
  原本街道上还行人稀疏,但很快从一个个角落里面涌出大量的人,这些人迅速的来到这些报童的身边,手里面拿着早已经准备好的铜钱,迅速的将一份份报纸给买走,将这些报纸送到自家老爷的手中。
  再接着街道上的行人就多了起来,有匆匆忙忙赶着去上班的,有悠闲无比,手里面拿着报纸准备去茶楼喝早茶、看报纸,与三五好友谈天论地的。
  还有那一辆辆忙碌的四轮马车不断的在街头行进,上面满载着各种各样的货物,显得非常匆忙。
  沿街的一间间店铺也是陆续有店小二出来,收起门板,开始准备迎接新一天的生意,至于茶楼这里,很早就已经人满为患了,众多的茶客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手里面拿着报纸,喝茶、吃早点,时不时讨论几句,同时耐心的等待着读报先生的到来。
  茶楼的生意算是目前整个京城生意最好、最稳定的了,同时也是整个京城数量最多的商家了,几乎遍地开花,随处可见。
  京城的老少爷们也喜欢到茶楼里面喝茶、聊天,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听一听读报先生解读下当天的新闻报纸。
  报纸的报道,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看法和见解,受限于自身知识和文化水平的限制,不一定人人都能够理解报纸上面所报道的内容。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这个时代读书识字的人太少了,故而才衍生出了读报先生这样的一个职业出来。
  读报先生一般都是学识渊博又见多识广,不仅仅能够看懂上面的内容,更是要能够博古通今,同时还能够举一反三,联系历史和背景来解读。
  唯有如此,才能够对报纸上面涉及到的新闻内容进行深入且详细的解读,让茶客们有所启发和收益,这样才能够带动茶楼的生意,吸引人们每天都来茶楼这里喝茶。
  听雨阁是京城最有名气的茶楼,听雨阁的杨先生,也是京城公认的最厉害的读报先生之一,几乎报纸上的内容,他能够举一反三,引经据典,再集合现在大明的情况讲解清楚。
  故而听雨阁每天还没有开门的时候就已经聚集了众多前来喝茶、听报纸的茶客,等到门一开,基本上都是没有座位了。
  今日和往常也是一样,众多的茶客几乎人手一份报纸,一边看也是一边和身边的人讨论起来。
  “这天津挣钱交易所有什么用啊?”
  “上面不是说的很清楚嘛,主要就是用来交易股票的,而这个股票就是一个商行的股份,花钱卖了股票,就等于是这个商行的股东、东家了。”
  “还有这样的好事?”
  “那可不,上面不是写的很清楚嘛,你仔细看看这一段,是不是这样?”
  “只不过这在天津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商行,都是非常大的商行,动辄都是上百万两银子,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投资,分享收益,所以将这个股份拆分成了百万股,一股一两银子,人人都可以买几股,投资这个商行,等商行赚到银子了,到时候就可以将赚到的银子拿来分红。”
  “你凭借手中的股票就可以获得相应数量的分红了。”
  “这一两银子就可以当东家?”
  “一两银子这也是东家,只不过是小小小小东家而已。”
  “这股票还可以买卖,有人会买吗?”
  “谁知道呢,说不定就有人会买呢。”
  “反正我是不买,这一个商行动辄几百万两银子的资本,别说一两、十两的,就是一千两、一万两银子,那也是小股东,在大股东面前,根本就说不说话。”
  “也是,不过报纸上面也是写的很清楚了,小股东和大股东的利益都是很重要的,大股东虽然有说话权,但也不能因此剥夺了小股东的利益。”
  “搞的怎么复杂,有什么用。”
  “还是等下听听杨先生是怎么解读的吧。”
  “还有这个什么京津铁路,这又是什么鬼?”
  “铁路,铁路,不会是用钢铁来修路吧,那需要多少钢铁啊,即便是从京城修到天津,所需要的钢铁也是天文数字吧。”
  “你好好的先看完,这上面不是写的很清楚吗?”
  “这京城机械研究所利用蒸汽机研究成功了蒸汽机机车,蒸汽机车可以用来行驶,但需要修建专门的铁轨来行驶。”
  “这铁路啊就是专门用来给蒸汽机车行驶的道路,因为是铁轨,所以才叫铁路。”
  “这火车啊,其实就是蒸汽机车,因为是烧煤炭、冒黑烟的,所以才叫火车。”
  “这火车有什么用啊,看这报纸上面说了,他们要募集200万两银子用来修建京津铁路,这两百万两银子也太多了吧?”
  “火车大家都没有见过,谁也不知道怎么样,这一下子就投资两百万两银子,有人会傻乎乎的去买他们的股票吗?”
  “是啊,是啊,这火车是什么样,到底有什么用,大家都不知道,这就向大家募集资金,让大家去天津证券交易所买什么股票,这不是开玩笑吗?”
  “这一股就要一两银子啊,这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可不是铜钱,一个月辛辛苦苦做事也赚不到几两银子呢。”
  “别人会不会买,我不知道,反正我是绝对不会去买的。”
  “我也不会买~”
  “这股票听起来似乎很不错,差不多是拿银子去入股做生意,只不过以前是大家熟人之间合伙做买卖,现在改成了是向所有人公开募集资金,一起或者做买卖了。”
  “这熟人之间做生意都还要看信誉,还要看股本的大小,你要是小东家,根本就说不上话,被人坑了都没地方哭。”
  “现在还搞出股票来,一两银子一股,还真是不知道怎么想出来的。”
  “这银子投下去,指定就是打了水漂。”
  “说是说的很好,可以到年底的时候参与分红,鬼知道会分几个铜板给你,甚至于一分钱都没有。”
  “说的没错~”
  “就是,就是~”
  整个听雨阁都在讨论着报纸上面所报道的两件大事情。
  “啪~”
  就在众人讨论之际,坐在最中间的一个四方桌上面的读报先生杨先生来了,只见他醒木重重的一拍,整个听雨阁的人都立即停止了讨论,齐刷刷的看向他,静静的等待着他开始解读今天的报纸。
  “今天的报纸报道了两件大事,这是两件足以对今后我大明产生重大影响的大事!”
  杨先生喝口茶缓缓开口。
  一开口就让听雨阁内的茶客们忍不住微微睁大了眼睛。
  在大家看来,今天报纸上面报道的两件事情其实并没有什么太过稀奇、重要的,却是没想到在杨先生看来,这两件事情竟然会对整个大明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