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镇海王-第6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人有些担忧的说道,说实话,冬天真心不适合作战,太冷了,无论是将士还马匹都很难承受住寒冷的考验。
并且冬天对于粮草运输、后勤保障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现在对西域用兵,其实并不合适。
“废话,我大明将士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横扫四方,连最强大的鞑靼小王子都饮恨而终,这西域瓦剌诸部算什么。”
“没看到报纸上说了吗?”
“西域瓦剌诸部,自从也先死掉之后就已经四分五裂,各部之间甚至于还彼此争夺杀掠,实力最强大的几个部落也仅仅只有几万人马而已。”
“虽然现在是冬天,不利于行军作战,但是我大明在北方草原上训练了五万骑兵,早已经适应了寒冷天气下的作战。”
“在甘肃、陕西、宁夏这里,我大明又有重兵驻守,所有的大军都是新军,不用生产,一心训练,其中就有冬天作战的训练,冬天作战,虽然有所考验,但并不是不行。”
“至于这后勤保障那也无须担心,通往陕西的水泥马路已经修通,四轮马车可直通陕西,此外在甘肃一带,朝廷早已有布局,囤积了大量的粮草,足以保证大军作战所需。”
立即有人非常肯定、自信的回道。
开什么玩笑?
我大明会打不赢?
没看到这几年我大明南征北讨,战无不胜攻无不取吗?
从鞑靼小王子开始,东边的倭国人,南边的南洋诸国,还有辽东的女真各部,我大明横扫四方,又岂会打不赢小小的西域?
“就是,我大明战无不胜攻无不取,区区西域算什么。”
“打赢那肯定是可以打赢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现在的关键是要打多久,会损失多少人,朝廷准备打到哪里的。”
“西域生产棉花和羊毛,这打下西域之后,朝廷又准备如何统治、管理西域,是按照以前的模式,还是说像南洋地区一样,建立种植园的模式,这才是关键。”
有人想了想也是跟着开口说道,提到了大家最关心的棉花和羊毛。
大明上下一致要求进攻西域,你难道真的以为仅仅只是因为吐鲁番兵犯甘肃?
以大明在甘肃这边驻扎的强大兵力,再加上这两年用水泥修建起来的强大城墙,给吐鲁番再来十倍的兵力,它也休想奈何甘肃的嘉峪关。
这只不过是一个借口罢了,一个对西域用兵的借口罢了。
伴随着大明早报的报道,整个京津地区都在讨论大明对西域用兵的事情,心急如焚的纺织厂东家、股东们也是终于松口气。
朝廷终于对西域用兵了,不需要多久,很快西域的棉花和羊毛就会源源不断的运回来,这棉花和羊毛的价格就会慢慢的回落,他们的工厂又可以继续开动马力开工了。
很多商行则是看到了商机,开始着手准备组织庞大的商队前往西域,朝廷打下西域,他们也是可以跟着立即进入这边区域做生意。
甚至于一些专门做奴隶买卖的商行也是急匆匆的准备好,准备跟随大军进入到西域,到时候大军在前面打仗,他们就在后面收奴隶,甚至于准备直接去抢奴隶。
整个大明上下都开始兴奋起来。
北方草原上面,弘治皇帝的圣旨很快就传到了这里,早就已经等待的破虏候杨云带着五万骑兵开始往西域进发。
五万训练一久的铁骑,犹如嗷嗷叫的群狼,他们等待这一天已经等了两年的时间了。
大明皇家海军今年可是大吃了一顿,横扫南洋各国。
这杀敌有降临不说,这抢到的奴隶收益也是归他们所有,此外战场上的缴获,他们也是能够按比例有奖励,就跟出海跑船一样。
在南洋这边征战大半年,出战的将士一个个都大获丰收。
即便是在军营里面烧菜的伙夫也分到了上百两银子一个人,此外在南洋这边还获得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至于那些立功的将士,获得奖励就更多了,甚至于有人原先仅仅只是泥腿子,因为立下大功劳,不仅仅奖励了银子、南洋的土地,甚至于还奖励了几个奴隶。
这一切都已经在军中传开了,这让在草原上一直训练的他们也是心里面火热热的。
因为实行的又是义务兵役制度,服役的时间一过,就要退役,如果不想退役,那就必须要有足够优秀的表现成能够继续留在军营当中。
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战功之上的。
没有打仗就无法体现他们的价值,唯有打仗的时候,才能够体现他们的价值,也能够实现他们的一直以来都想要的。
银子、土地、军功,甚至于是爵位,能不能风风光光的退役回到自己的家乡,这退役之后能不能获得一个好的职务,或者是能不能继续留在军营当中,这些可都要看接下来的表现了。
五万铁骑,十多万匹战马在寒冬之中由东往西朝着西域这边进发,内心之中的火热早已经将寒冷给驱散的干干净净。
每一个看到冲在最前面的破虏候杨云时,那更是热血沸腾。
杨云的事迹早已经在军中传开,成为了大家最好的榜样。
天津大明皇家军校一处草场上。
众多的军官站立的笔直、笔直,身上的军装穿的整整齐齐,头上留着统一的板寸头,一个个目光坚毅,双眼火热。
“建功立业、封狼居胥的机会来了。”
“你们都是我大明勋贵子弟,你们祖上曾经跟随我大明的历代先帝征战四方。”
“今天终于到了你们证明自己的时候了。”
“为陛下尽忠,我大明征战!”
“陛下万岁!”
伴随着讲台上的吼声,一个个军官们也是纷纷跟着大声的喊起来。
“陛下万岁!”
众人齐声的喊道。
很快,众多的军官就开始迈着统一整齐的步伐,背上自己的行军包,骑上战马,朝着西边进军。
山西太原一处军营这里。
巨大的操场上,几万大军站立的整整齐齐,头上带着毡帽、身上穿着厚实的棉衣,棉衣外面再穿着盔甲,脚上穿着雪地靴,手上穿着保暖的手套,背上扛着火枪,腰间别着刀剑。
一个个体格健硕,身材高大,面色红润,精神饱满。
他们正在举行誓师大会,即将前往西域,参与对西域的大战。
“大明万岁,陛下万岁~”
伴随着几万将士齐声的怒吼,很快,几万大军犹如滚滚的江水一般,迈着整齐的步伐朝着西边行军。
大明皇家军校这边培育出来的是军官,普通的良家子第当兵那是义务兵,普通的兵员,当然,如果表现出色,同样也是有机会去大明皇家军校进修,进修完毕之后就可以成为军官,想要成为高级军官就必须经过大明皇家军校的培训和教育。
这就是大明新的军制!
对于这些普通的士兵来说,他们或许并不渴望能够升官,但绝对渴望能够发财,因为在这方面,每一个人的机会都是平等的。
杀敌越多,奖励越多,银子、土地、奴隶都不是问题,现在都已经形成了明文的规定,这也是大明军力强盛的一个重要原因,有点类似于秦朝的军工制,但又有很大的差别。
……
京城,新成立的大明医学院这里。
吴云屠、张志刚、李安源三人看着聚集起来的两百多个学生,整个人也是紧张无比。
大军出征,必然会有所伤亡,自然而然也就少不了他们这些大夫。
刘晋这边也是已经下了命令下来,大明医学院这边这一次也是要借助这个机会,派一些人随军前往西域,一方面是治疗受伤的军官,另外一个方面则是顺带着可以研究医术,特别是外科手术。
大明医学院这边才新成立没有多久,招募到的学生现在也仅仅只有五百多人,这其中虽然大部分都是各个地方医馆学习过的学徒,但也有不少是纯新人。
带着这样的队伍随军前往西域,说实话,三人其实也慌的很。
第803章 总有人去背锅的
京城通往陕西的水泥马路上,一支规模浩大的大军正在行进,骑在高头大马上面的刘晋心里面有太多、太多的苦楚无处诉说。
自己这是招谁惹谁了啊。
在南洋征战了大半年,热出了翔,现在好了,大冬天的,才休息两月,老婆孩子热炕头还的小日子才没过几天,又被弘治皇帝派出去领兵攻打西域。
自己是户部侍郎啊,可不是五军都督府的将军,老张在家里面享清福,却是把自己给派出来去西北苦寒之地吃苦受累。
“老王,我们这难兄难弟的,南洋打完又来征战西域,别怪兄弟我,我也是没有办法,不拉上你,我心里慌得很。”
刘晋看了看身边的王守仁,这位同学骑在马上,四平八稳,神采奕奕,似乎好像并没有和刘晋一样,有诸多的抱怨。
“刘兄这是看得起我,所以才会向陛下举荐我,才有机会让我施展平生所学,自古以来,无数人都梦寐以求能够有一个这样的机会。”
“我谢谢刘兄都还来不及,有怎么会怪你。”
王守仁的言语之中微微有些激动。
尽管是一个文人,但是老王他算是明清几百年最牛叉的人物,没有之一,被后世诸多的牛人尊为圣人,这绝对是因为老王确实是牛叉。
格物致知,心学的集大成者,学究天人,都已经上升道探究真理大道的地方了,远不是刘晋这样的俗人能够相比的。
带兵打仗对于老王来说也是小意思,这几年也是南征北讨,打过倭国、踩过南洋诸国小丑,也是杀过女真鞑子,只要是他领军,那都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取,关键是他一个文人,每次都还冲在最前面,让无数武将汗颜。
“那就好,那就好~”
刘晋顿时就连连点头,自己虽然是穿越者,但还是一个俗人,比起老王来,这境界上就差的太远了,也幸亏是穿越者的一些优势,否则怎么可能和老王有交集?
“刘兄,你为何让人沿途插上一些各种颜色的彩旗?”
老王看了看前方道路,白雪皑皑,寒风呼啸,这样的天气行军,确实是非常不利,所幸的是这水泥马路已经修好了,可以直接从京城这边通到陕西,否则单单是如此寒冷的天气,从京城到甘肃,再去攻打西域,都还不知道要多久的时间。
水泥马路的两边,刘晋让人沿途插上了很多的彩旗,彩旗飘飘,在一片雪白的事情当中显得极其的鲜艳。
“老王,在一片雪白的世界当中,如果我们的眼睛长时间的看雪,很容易就会得雪盲症,让人沿途插上这些彩旗,也是为了转移大家的眼睛的注意力,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防止雪盲症的发生。”
刘晋想了想说道。
这一次是刘晋全权指挥对西域用兵,王守仁和杨云辅助,刘晋也是慌得很,自己和赵括之流其实也没相差多少,纸上谈兵还行,真要是指挥行军打仗,那还是太嫩了。
但弘治皇帝就是信任刘晋,其次这个时期的明朝也是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将领,特别是在新式武器运用、作战方面,估计也没有人比刘晋更懂了。
再加上刘晋这几年也是南征北讨,多岁也是已经积累了很丰富的作战经验,所以选来选去,弘治皇帝也好,朝廷上下的大臣也好,都觉得刘晋来指挥这二十万军是比较合适的。
所以这二十大军的指挥权最终落到了刘晋的手上,刘晋慌啊,于是就拉上了老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