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镇海王-第6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都是明白了。
  谢迁目的很简单,其实无非就是找个借口对西域这边用兵。
  本来今年弘治皇帝就打算对西域用兵的,只是当时南洋诸国跳的欢,所以就先发兵南洋,为了避免两线作战所带来的压力,这才让西域这边再多过了一年的安生日子。
  明年铁定是要对西域用兵的。
  现在又需要棉花,那自然是随便找个借口就行了。
  “陛下,臣以为谢公所言甚是。”
  “瓦剌野心勃勃,想要一统草原,对我大明虎视眈眈,实乃狼子野心,我大明现在国力鼎盛,军力强大,理应抓住机会,解决这一外患。”
  刘大夏也是赶紧站出来表态。
  想到棉花和羊毛的事情,他就心急如焚,没有足够的棉花和羊毛,自己投资的工厂就要倒闭了,到时候养老本就血本无归了。
  “陛下,这西域在汉朝和唐朝的时候都归于我中原王朝,历来都是我汉家之地,现在陛下功盖三皇,德高五帝,武过秦皇汉武,文超唐宗宋祖。”
  “我大明千秋鼎盛,强盛无比,利用重新收回这些故土,在西域设置西域布政使司,驱逐那些占我汉家河山的强盗,迁移我汉家儿女前往西域,恢复我华夏故土。”
  佀钟也是站出来表态。
  嘴上说的都是冠冕堂皇的借口,真正的其实还是为了棉花和羊毛,心里面都急死了,这棉花和羊毛别说断货了,就是价格涨太多了,他们也很难赚到钱,这投资岂不是要打水漂了?
  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当然是和西洋联合商行一样,去天竺这边打下一块地,专门用来种棉花。
  或者是干脆打下西域,在西域这边和南洋一样建种植园,专门用来种棉花,那样的话,棉花供应不仅仅有了保证,同时价格也是可以压到最低,这纺织出来的布匹才具有竞争力,利润也更多。
  听到三人的话,刘晋和张懋微微对视一眼,眼中都看出了彼此的惊讶。
  这些文官们现在比起自己这些武将来似乎好像都还要更加的好战了。
  而且比起武将来,这些文官们是真的很能找借口。
  什么瓦剌对大明虎视眈眈,威胁大明草原。
  什么瓦剌是边患,大明应该趁着自己强大的时候,解决这个边患。
  还有这个佀钟,他更厉害了,说这西域是汉家故土,大明强大了,必须要收回这些地方,驱逐掉那些强盗来,重新汉唐雄风。
  这不仅仅找了借口,而且还顺带着对着弘治皇帝的马屁一顿猛拍,水平厉害的很。
  “哈哈,果然屁股决定脑袋啊~”
  “如果是几年前,这些文官们肯定都是最反对开战的人。”
  “现在好了,大明持续的对外扩张和战争,让他们这些文官也是尝到了甜头,尝到了利益,一个个都好战无比。”
  “反正对于他们来说,大明对外扩张,他们能够享受到好处,又不需要付出什么,军费都是弘治皇帝出,都不需要国库这边出军费。”
  刘晋的心里面也是忍不住再次感叹一声。
  文官们变了,以前坚决反对用兵,就像这个谢迁,他最反对对外用兵了,现在倒好,第一个站出来表示要对西域用兵。
  立场转变太快了。
  当然了,利益是一方面,还有最重要的是大明现在的军力真的非常强大,几次对外用兵,自身的损失都微乎其微,却是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这也刺激了大明上下的好战性。


第791章 弘治皇帝一定是故意的
  刘晋和张懋在感慨,弘治皇帝同样也是感慨万千。
  什么时候这些文官们也变了,原先是软绵绵的羔羊,现在都变成了吃人的老虎了,还是不吐骨头的那种。
  前几年的时候,鞑靼小王子南下劫掠,弘治皇帝想要和鞑靼小王子誓死一战,遭到了朝野上下的齐声反对,这些文官们哭爹喊娘的阻拦弘治皇帝和鞑靼小王子开战。
  用文官们的话来说,他们要抢就让他们抢好了,等他们抢够了,抢饱了,自然而然也就会回去,对于富庶的大明来说,这都是无关紧要的。
  可要是大明和鞑靼小王子开战的话,到时候一旦有个差错,大明明军主力被灭的话,那大明就风雨飘摇了,神州大地甚至于还极有可能会再次沦为异族人的统治之下。
  当时弘治皇帝也是顶住了巨大的压力,也幸亏是刘晋这边通过大明早报募集了大量的银两,在银子和加官进爵的刺激下,明军爆发出强大的战力,这才一举定乾坤,彻底全歼了鞑靼小王子南下的大军。
  这才过去几年的时间,这些文官们都变了。
  不仅仅不再反对对外用兵,甚至于都已经主动提出来要对外用兵了。
  对于这其中的原因,弘治皇帝自然也是知道的清清楚楚,用刘晋的话来说,那就是屁股决定脑袋。
  文官们投资了大量的纺织工厂、水泥厂、商行、种植园等等,现在棉花和羊毛价格飞涨,这严重的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他们自然要想办法来维持住自己的利益。
  西域的棉花和羊毛,他们绝对是势在必得。
  想清楚了这些,弘治皇帝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想了想说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轻言战事,此时还需从长商议。”
  刘晋一听,顿时心里面就忍不住骂了起来。
  弘治皇帝绝对是故意的。
  刘晋很清楚,弘治皇帝是绝对想要攻打西域的,但是偏偏到了这个时候,他竟然说此事需要从长计议,这是故意在吊这些文官们的胃口。
  让你们以前反对我用兵,不知道我的心急如焚。
  现在,我也让你们急,让你们心急如焚,反正弘治皇帝麾下的诸多产业当中,纺织业占的比重非常、非常低,更何况有刘晋在管理,天底下的人都没有棉花,也不可能少了自己的棉花和羊毛啊。
  弘治皇帝真心不急,脸上都带着笑容。
  嗯,现在刚好又是冬天了,马上就要过年了,将士们难道不要休息了?
  你们这些文官以前总说这些当兵的是丘八,现在不正要靠这些丘八去给你们打西域,抢棉花和羊毛回来?
  弘治皇帝这是打定注意了,不管了,先缓一缓,让他们也急一急。
  棉花和羊毛现在都还有一些库存,应付这个冬天完全没有问题,真正难的是开春之后,到时候大量的工厂投入开工,再多的羊毛和棉花都不够的。
  听到弘治皇帝话,谢迁、刘大夏、佀钟、李东阳、刘健等人顿时纷纷微微惊讶,接着则露出来着急之色。
  从长商议?
  从长商议个毛线啊,国家大事不都是大家伙一起讨论下,然后上早朝走个形式就定下来了嘛,还从长商议个锤子啊。
  你是不急,我们急啊,没有棉花和羊毛,我们的工厂怎么开工,怎么赚钱?
  我们可是将自己的养老本都砸进去了。
  还从长计议,这都已经火烧眉毛了,还慢慢商议。
  而且弘治皇帝一直以来不都是喜欢对外用兵吗?
  怎么一下子就变了性了,竟然还从长商议了,这葫芦里面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几个大佬的脑海中急速的思索起来,有人不动声色,仔细沉思,有人却是着急的站出来说道:“陛下,真的不能再等了。”
  “现在棉花和羊毛还有一些库存,大家能够应付一二,真要等到棉花和羊毛都用光了,那到时候价格岂不是要涨到天上去,即便是纺织出布匹来恐怕也是没有任何的利润可言了,这对于我们大明的纺织业绝对是灭顶之灾啊。”
  刘大夏忧心忡忡的说道,心里面那个急啊,自己的养老金啊,这要是真的砸了,以后自己吃西北风了?
  “是啊,陛下~”
  “现在发兵攻打西域,以我大明将士之勇猛,不需三月即可打下西域,刚刚好到了那个时候,差不多是开春的时候,棉花和羊毛正好可以供应上,不至于对我大明的纺织业造成巨大动荡。”
  佀钟也是跟着站出来喊道。
  他都已经算好了,现在出兵,三个月时间内拿下西域,到时候有源源不断的棉花和羊毛进来,等开春之后,又可以在西域这边模仿南洋模式,建立大量的种植园,专门用来种棉花。
  “陛下,这棉花和羊毛关系到的可是大明千千万万人的生计,事情已经到了十万火急的地步了,切不可再缓下去了。”
  谢迁也是着急的说道。
  弘治听完微微点头,接着看向刘健问道:“刘爱卿,你怎么看此事?”
  “陛下~”
  “臣以为谢公、刘公、佀公所言有理,棉花和羊毛关系到大明整个纺织行业千千万万人的生计,朝廷理应尽快出兵攻打西域。”
  刘健想了想也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嗯~”
  “张懋,你怎么看?”
  弘治皇帝又看向张懋,给了张懋一个,你懂的眼神。
  张懋眼睛微微一亮,顿时就读懂了弘治皇帝的意思了,这是要缓一缓,让这些文官们心急如焚的意思了。
  于是张懋想了想便道:“陛下,诸公,臣以为,对西域用兵乃是大事,切不可草率行事,理应做好了完全准备之后再进兵西域。”
  “西域的瓦剌可不是南洋小国,瓦剌骑兵众多,在广袤的西域来去如风,如果他们不愿和我们正面作战的话,我们极有可能会劳民伤财,没有办法一举荡平西域。”
  “再者,现在已经是寒冬,西域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对我大军行军、作战都极为不易,更何况年关将近,将士们也都渴望能够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
  “所以臣以为,现在不宜对西域用兵,应该等到明年开春,天气回暖之后再对西域用兵。”
  张懋是什么人啊,他可是弘治皇帝肚子里面的蛔虫,弘治皇帝一个眼神,他就读懂了。
  而且他也是用了以前文官们反对弘治皇帝用兵的理由,什么劳民伤财之类的,这些以前可都是文官们经常用来怼弘治皇帝的说词。
  “嗯~”
  弘治皇帝脸上带着笑容,满意的点点头。
  张懋还真是懂自己,也不枉自己对他信任有加。
  “张公此言差矣~”
  “正因为现在是冬天,我明军行军、作战困难,瓦剌人同样也是如此,而且冬天的时候,他们往往还聚集在一起,只要找到他们的聚集地,一举歼灭,拿下西域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至于说年关将近,将士们想要回家过年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现在我大明需要他们去征战,这国家大事和个人之间,我想我大明将士应该是知道该如何去选择的。”
  刘大夏连忙站出来反对道。
  “靠~真是死的说成活的,什么都是这些文人们说了算。”
  听完刘大夏的话,张懋心里面也是忍不住骂出来,这些文官,尿性都是如此,一个个能够写一手锦绣文章,这嘴巴又是极其的能说会道,自己这些武将勋贵怎么可能玩的过他们?
  “太子,你怎么看啊?”
  弘治皇帝淡淡的点点头,然后又看向朱厚照问道。
  “儿臣以为,冬天出战西域确实是对我明军不利,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也符合兵法上的用兵之道。”
  “连我们自己都不想冬天出兵作战,瓦剌人自然也是不会想到我们会在冬天对他们用兵,此时出兵的话,必能打瓦剌人一个措手不及。”
  “但西域寒冷无比,天寒地冻,大军出征的话,对我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