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镇海王-第5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朝就严格限制汉人拥有铁器,几户人用一把菜刀,可是元朝还不是被推翻了?
后世的白头鹰,他们家家户户都有枪,可是白头鹰是地球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看东西,还是要从多个方面去看。
“对,对,我们又不是要造反,我们仅仅只是为了保护自己,不需要多少火枪、火炮之类的,有个几百杆枪,几门火炮就足够了。”
“在海外之地,又不是我们大明,也是为了我们大明嘛。”
其他人也是跟着直点头。
看到他们的样子,刘晋笑了。
如果真的能够像历史上的欧洲人一样,那这殖民地就会迅速的遍地开花。
等他们尝到甜头了,到时候他们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温文尔雅了,而是会变成一个个张开血盆大口的殖民巨鳄。
至于这些商行拥有武装力量之后,会不会在海外独立建国,或者是回大明这边造反之类的,刘晋就更不担心了。
世界太大了,多一些炎黄子孙建立的国家,似乎好像也没有什么,总比被白皮猪给占了去更好。
而且刘晋都还想着怎么将大明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吸血鬼朱姓王爷给赶出去呢,到时候就可以参考这个模式,让这些朱姓王爷自己去海外,自己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这是自己建殖民地也好,还是自己建国也好。
反正都可以,只要不再大明这边继续吸食大明的血液就可以,到了海外,随便你们怎么折腾,反正也不是大明的地盘了。
他们建国还更好,必然会少不了要吸引大量炎黄子孙去海外,而且都是大明人,这建立起来的大大小小的国家,他也还是炎黄子孙的国家。
后世的日不落帝国,它就是如此,这山姆大叔、澳洲、新西兰、加拿大这些国家,虽然脱离了日不落帝国的控制。
但是他们也都还是日不落帝国人留下的种,是他们的后代,同样亲如手足,只不过以前是约翰牛当老大,后面换成了白头鹰,但依然还是一家人。
如果大明的这些王爷什么的都在海外建国,这也是不错的,或许几百年之后也有个什么地球会之类的,大家一看,好家伙,全是他们老朱家的人,这也是不错的。
便宜自己人,总比便宜外人更好。
第694章 繁荣的琉球
刘晋在淞沪这里仅仅停留了两天的时间,品尝了江南的大闸蟹,也见识了现在的才刚刚开始发展起来的淞沪。
当然最重要的是和江南的这些大家族、大商人、大地主们达成了新的共识,那就是共同推进私人武装商行的合法性。
现在的商行都还是没有獠牙的,到海外就跟绵羊一样,很容易就被人给欺负,这可不行,不符合大家的利益。
必须要允许各大商行在海外拥有一定的武装力量,这样才能够更高的促进殖民时代的发展。
这事情如果南北各大商行齐心协力来完成的话,还是有很大希望能够促成的,不过这事情刘晋就没空去忙了,远征南洋,刘晋估计着今年一年的时间差不多就要在南洋这边度过了。
从淞沪出发,几天之后也是顺利的抵达了琉球。
琉球城,刘晋非常随意的在这里闲逛。
如今的琉球城看起来更不像是这个时代的大明城市,倒是有点像后世的城市。
琉球城内基本上都是水泥钢筋建成的房屋,所有的一切都规划的整整齐齐,一条条水泥马路向着四面八方延伸,马路上来来往往的四轮马车,显得非常忙碌。
仅仅几年的时间,这琉球城就已经相当的繁华了。
“公子~”
琉球糖业的负责人李远山一早就收到消息,刘晋要来琉球,所以也是早早的就回到琉球城这里。
现在他已经不是琉球城的城主了,琉球城已经移交给大明官府管辖,朝廷在琉球这里设置了琉球县,整个琉球是归属福建省管辖。
不过琉球是刘晋他们投资建造的,虽然现在归属官府管辖,但是琉球城这里的一草一木它都还是属于刘晋麾下产业。
这里还是琉球糖业的总部所在地,每年产出来的蔗糖畅销整个大明海内外。
“这琉球经营的很不错,我觉得你不应该仅仅只是一个琉球糖业的负责人,其实也是可以为官一方的。”
站在琉球城的城头,拿着望远镜看向琉球城的四周。
在水泥马路的两边有一个个村楼,炊烟袅袅、人声鼎沸、嬉戏打闹的孩童,悠闲磕唠的老人,还有成群结队的鸡狗,所有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祥和、安逸。
一片片一眼望不到边的良田,有的田里面种植了水稻,但更多的还是成片、成片的甘蔗,这是琉球最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刘晋知道在琉球城这边,经营的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已经不是以前的那种都归属琉球城的模式了。
以前是琉球城负责建城、组织人开荒、种植甘蔗,大家都是领月响过日子的,现在却是不一样了,逐渐的转变,慢慢的变成正常化经营了。
除了这琉球城周围的大片土地还是琉球城糖业的,琉球糖业依然在雇用人种植之外,更远的地方,土地都已经是私人的土地。
都是早期被琉球糖业招募来到琉球的,来了之后就不想再离开了,在这里拥有大量的自己土地和田地,将自己一家老少都迁移过来。
经营的模式也是变了,琉球糖业负责收购大家种植的甘蔗,然后雇佣人来熬制蔗糖,或者是干脆就收购大家的甘蔗炸出来的糖水用来熬糖。
依靠这样的模式,琉球糖业也是迅猛的发展起来。
任何东西都是如此,唯有私人的才是最有干劲的。
在琉球这里,那些获得田地的人,拖家带口的迁移过来,他们种植水稻、种植甘蔗都都非常的卖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迅速的富裕起来。
他们富裕了,自然而然也是少不了带动了自己乡里乡亲不断的迁移到琉球这里,这让琉球的人口也是迅速的暴增起来。
人口的暴增,琉球这里也是在短短几年之内出现了十多座城市,依托这些城市,甘蔗种植业也是迅猛的发展起来。
琉球糖业迅速调解经营模式,不再是自己来去种植甘蔗,转而收购甘蔗或者糖水,重点则是放在了熬制蔗糖上面,这是琉球糖业目前独门掌握的技术,其他商行纵然是想学也没有办法学会,只能够更多的是种植甘蔗,然后将甘蔗卖给琉球糖业,利润依然相当的可观。
琉球这地方,土地肥沃,雨热充足,非常适合甘蔗的生长,产量非常高,糖分含量也高,即便是最简单的种植甘蔗,大大小小的甘蔗种植园利润也是相当的高。
这也是琉球这边迅猛发展起来的原因,银子才是一切。
短短几年的时间,从大明各地迁移到琉球的人口总数就差不多已经突破二百万了,在琉球城周围更是五十多万的人口。
要知道这都不是官府组织的,都是民间自发迁移过来的,都是那种亲戚朋友带过来的,在琉球这边有了自己的田地,过上了好日子之后,吸引了亲朋好友过来,犹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多的人迁移来琉球。
这一切都是和李远山一开始定下的策略逃不开关系的,他以前负责琉球城的时候,将这里经营的井井有条,蒸蒸日上。
这也是刘晋为什么说李远山能力很不错,可以去为官一方的原因了。
“公子抬举我了~”
李远山一听,顿时就笑了笑,接着说道:“我原本目不识丁,面朝黄土、背朝天,只因遇到了公子,才有了这一番人生际遇。”
“当官,我是从来都不敢去想,祖上八辈子都是农民,我也只是知道穷苦人家最喜欢的是什么,稍加引导而已。”
“一切皆有可能,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刘晋笑了笑说道。
“说说琉球城这边的情况吧。”
“是~”
刘远山连忙点头,想了想说道:“目前琉球城这里已经有十七座城,分别设置了十七县,其中有八座城是我们琉球糖业组织建造起来的,其它九座则是其它一些商行组织兴建起来的。”
“目前琉球十七座城市的人口总数大概在两百二十万左右,主要是来自山西、陕西、河南和福建、浙江这五省。”
“琉球目前这边的产业主要还是以蔗糖业为主,各大城市都周围都有大片、大片的甘蔗种植园,以种植甘蔗为主,其次则是种植水稻。”
“不过在琉球城这里,天津造船厂也是在这里建立了一个琉球造船厂,另外天津水泥厂也是在这里建了琉球水泥厂,目前尚在建设当中,并没有投入使用。”
“但这两个工厂一旦投入使用的话,琉球这边也将拥有自己的造船厂和水泥厂,到时候发展必然会更加的快速。”
“另外因为琉球这里的独特地理优势,是我们大明前往南洋的中转地区,所以在这里远洋贸易也是极为发达。”
“来自大明陆地各省的商行将大量的货物运输到琉球,转手卖给专门出海的商行,这些出海的商行再将货物运到南洋各地去售卖。”
“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路途,所以中转贸易也是非常的迅猛,这河湾港口之中的船只,十之八九都是如此。”
李远山开始缓缓的讲解起琉球这里的情况来。
刘晋一边听也是一边直点头。
琉球这个地方,在后世一直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郑成功从福建这边带了几万人过去才算是得到了一定的开发。
因为一直没有什么人,所以历史上再过几十年,这琉球也是被荷兰人给占了去,最后才被郑成功给收回。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这琉球迅猛的发展起来,有着十七座城、两百多万人口,并且和大陆这边往来极其的密切,大明在这里也是已经设置了十七县,对琉球这里极其的重视。
根本就不可能说让荷兰人给占去,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后面的一系列的事情了。
“这是一个宝岛啊~”
“属于我们大明的宝岛,它越繁荣越好。”
刘晋听完,也是长长的感叹一声。
李远山看着刘晋,实在是不明白他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叹。
这琉球是大明的,这还有什么疑问?
难道说还有人敢来抢大明的琉球不成?
他当然不会明白刘晋的心情,后世的琉球,它寄托了炎黄子孙太多、太多的感情在里面,这或许就是刘晋为什么要大力支持琉球的缘故了。
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为了这片大明永不可分割的土地,为了它永远都属于大明,属于炎黄子孙,为了它不被人玷污,为了它理所当然的是大明的,理所当然的就该和其它地方一样,亲如手足,彼此没有任何的差别。
第695章 琼州
离开琉球,继续沿着大明漫长的海岸下一路南下,再经过了好几天的航行之后,也是终于抵达了琼州。
“终于抵达琼州了!”
抵达琼州,刘晋整个人都忍不住兴奋起来,脑海中都是后世的沙滩、椰子还有穿比基尼的美女,后世的琼州那可是度假的圣地。
不过很显然,刘晋失望了,这个时代的琼州,它还非常的偏远、落后,一向都是流放犯人的地方,著名的海瑞就是被流放到了琼州。
此时刘晋所抵达的海口城,它非常的小,甚至于还不如琉球这里的琉球城,要不是因为大明海军抵达这里,为了方便舰船的进出,提前就来这里修建了一座规模不小的港口,刘晋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