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镇海王-第4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户部没钱,那大明朝廷就没钱,这样可不行,必须要找一个人将户部给搞起来,将国库给充盈起来。
  “刘晋呢,把他找来~”
  弘治皇帝对着萧敬吩咐道。
  “是~”
  萧敬连忙点头,对着小黄门吩咐道,很快就有小黄门急匆匆的离开皇宫去宣刘晋进宫了。
  “你们觉得让刘晋去户部怎么样?”
  弘治皇帝想了想对着众人问道。
  “臣以为不妥,大明军制改制正在推行之中,刘晋去了户部,我这边军制改制就难做了。”
  英国公张懋第一个站出来直摇头道。
  刘晋可是他的得力助手,有刘晋在,军制改制办的顺顺利利,弘治皇帝很满意,大明的军力也是在迅速的提升。
  原先的军户们也是很满意,因为脱离了军户这个贱籍,军户变成了农民,再也不用忍受百户、千户们的压榨了,而且后代子孙们也是可以去考科举了。
  “臣也以为不妥~”
  “佀公虽然没有太大的功劳,但掌管户部也是有苦劳的,没有犯什么错,就这样换掉的话,恐怕群臣不服。”
  内阁首辅刘健也是站立出来表示反对。
  “况且户部尚书一职位列六部九卿,位高权重,刘晋虽才华横溢,但比较还是比较年轻,前不久才升从三品,现在又升正三品,是不是太快了一些。”
  李东阳也是跟着说道。
  他们都以为弘治皇帝是要将佀钟给换了,让刘晋来当这个户部尚书。
  “陛下,臣以为不妥。”
  “一来刘晋在五军都督府负责军制改制,正是关键的时候,一旦调离,恐怕影响军制改制。”
  “二来,刘晋还是太年轻,现在就位居高位,恐怕天下群臣难服啊。”
  谢迁更是着急的表示反对。
  开什么玩笑,让刘晋来掌管户部,这还了得。
  这天底下就没有刘晋做不出来的事情,让他来掌管户部,这商人、士绅、大地主之类的都别想有好日子过了。
  换谁当户部尚书也不能换刘晋来当这个户部尚书。
  “你们觉得不妥,可是朕却觉得户部也如同我大明的军队一样,已经到了必须要改制的时候。”
  弘治皇帝看了看众人,笑了笑说道。
  你们越是反对,朕偏偏就要将刘晋弄到户部去,现在换掉佀钟可能还有点急,但可以先去做个侍郎嘛,干上几年,干出成绩了,到时候再将佀钟换掉就可以了。
  眼前这个佀钟,弘治皇帝是越看越不满意,恨不得现在就让他滚蛋。
  尸位素餐的家伙,和以前的周经一样,天天就知道盯着自己的内帑,天天就知道喊自己勤俭节约、轻徭薄赋。
  自己以前是信了他们的话,可是老百姓的负担却是越来越重,大明的那些商人、地主、士绅却是越来越肥。
  最后是他这个皇帝穷的叮当响,下面的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最终却是将这些大地主、大商人、大士绅撑的饱饱的。
  嗯,户部必须要改。
  趁着现在大明局势良好,必须要将这个局面给改过来。
  这征税不能只是征收老百姓的税,商人、地主、士绅的税也是必须要征的。
  国库也是必须要充盈起来,朝廷没有钱,它就什么事情都办不成,最后损失的还是他老朱家的威信。
  听到弘治皇帝的话,众人顿时就沉默了。
  弘治皇帝显然是真的很不满了。
  想一想也是,想办点事情就说没钱。
  要是以前的弘治皇帝就算了,他们总是能够想办法给怼回去的,让弘治皇帝老老实实的勤俭节约、轻徭薄赋的过下去。
  可是现在,显然是不行了,弘治皇帝有雄心,启用了厂卫,什么事情都知道,而且也是知道了有钱好办事,对于国库空虚是极度的不满。


第606章 税收的作用
  刘晋正在家里面奶娃。
  额,其实奶娃都是次要的,毕竟天气怎么冷,老婆孩子热炕头的。
  这大雪天,宅在家里,自然是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这突然被弘治皇帝宣进宫,可想而知此时此刻刘晋的心情了,那是极其的不爽。
  古代的真是没有人~~~权啊,皇帝想干什么就敢什么,这当臣子的,累死累活。
  现在官升到了从三品,又被封了辽东侯,天天上早朝都已经让刘晋后悔死了,现在还是不是昭进宫,这日子,总之就不是人过的日子。
  “以后一定要忽悠朱厚照改朝制,这每天早上三四点起来,谁受得了。”
  “怎么也得要改到八九点上早朝才比较合适。”
  “还有天天上早朝,屁事没有,一大堆鸡毛蒜皮的小事,耽误怎么多人的时间,这以后早朝应该要改成一个月上几次就可以了,专门商量重要的大事。”
  一边往宫里面赶去,刘晋的脑海中都在想着改变早朝制度的事情。
  在弘治皇帝手中肯定是没戏,想都别想。
  弘治皇帝就是个工作狂,天天上早朝,上完早朝还要找重要大臣们开小会,有时候下午的时候还要开晚朝。
  简直就是不是人。
  大臣们其实也是怨声载道,不过也没有办法,面对如此勤政的皇帝,也只能够给弘治皇帝戴上一些勤政爱民的高帽子。
  弘治皇帝是典型的那种,治国没有什么手段和天赋的,只能够靠着不断开会、开会来听一听下面这些大臣们怎么做事,显示自己很勤奋、很重视的样子。
  历史上真正厉害的皇帝,又几个会天天如此劳累的?
  聪明的皇帝都知道抓住重要的事情来做,其它的无关紧要屁事学会放权到下面,这样自己才不会累,又能够真正治理好国家。
  什么事情都要一把抓的皇帝,往往都是累的半死不活。
  大明太大了,即便是海清河宴、国泰民安,它每天也还是有数不清的事情要处理,一个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
  嗯,刘晋都决定了,以后肯定要忽悠朱厚照,他肯定会是一个懂的劳逸结合的皇帝。
  来到弘治皇帝的乾清宫,顿时就觉得舒坦无比。
  “陛下~”
  来到弘治皇帝的书房,刘晋看了看弘治皇帝和众大佬的脸色,双方刚刚似乎在争论不停,刘晋心里面也是不断的猜想起来,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免了~坐吧。”
  弘治皇帝微微点头,让人端来凳子。
  “刘晋,你觉得朝廷征税一定会民不聊生吗?”
  弘治皇帝看了看刘晋想了想问道。
  刚刚谈到将刘晋调到户部去任职的事情,弘治皇帝和几个大臣争论来争论去,就争论到了要不要征商税上面去了。
  弘治皇帝自然是想要征商税的,朝廷没钱,什么事情都办不成,不征税怎么行,总不能以后都拿自己的内帑来补贴国库吧。
  至于谢迁、刘健、李东阳他们则是比较反对征商税,认为国家施政应该以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为基。
  这加征税收,不管是什么税,它最终都会落到老百姓的头上,导致老百姓民不聊生,滋生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最终动摇江山社稷。
  听到弘治皇帝的话,刘晋顿时就微微一愣,然后就觉得脑袋有点大了。
  这种涉及商税的事情,简直就是要人老命啊。
  大明的商人都已经牛的不行了。
  自己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大明的这些商人都敢去算计皇帝,就差手中有兵权来造反了。
  也就是这两年,弘治皇帝对江南士林不断打压,狠狠的打掉了他们的力量,不然,大明的这些商人谁敢惹。
  上至朝廷的王公贵族,下至地方的大员,到处都是他们的人,用口水都可以淹死你。
  听到弘治皇帝的话,其他人也是看向刘晋,想要看看刘晋的意见。
  “陛下,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来,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民?”
  “其次这征税要开征的是什么税?”
  刘晋看了看弘治皇帝,脑海中迅速的思索起来。
  弘治皇帝叫自己过来,又是问起这个事情来,那肯不是无的放矢,必然是有事情要自己去做的。
  自己毫无疑问是要站在弘治皇帝这一边的,弘治皇帝的意思是要征税,那自己就要支持征税。
  “哦~那你说说什么是民?”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笑了笑说道。
  “陛下,诸公~”
  “农民是民,这商人也是民,士绅他也是民,但传统意义上来说这民就是最底层的老百姓。”
  “最底层的老百姓,往往拥有非常少的田地,甚至于大部分的人连田地都没有,但是他们不仅仅要承担朝廷这边的税赋和徭役,同时也还要承担地主、士绅的剥削。”
  “如果我们对他们加征税收的话,他们肯定是会民不聊生的。”
  “历朝历代,每当改朝换代的时候,土地往往集中在少数地主和士绅的手中,没有土地的农民却是承担了大部分的税收。”
  “在这个时候对这些农民征税必然会让这些本就难以生存下去的农民被逼上造反的道路。”
  “所谓民不聊生就是由此而来。”
  刘晋想了想缓缓的开口。
  听到刘晋的话,众人也是微微点头。
  以往文官们反对征税,基本上也是拿这个事情来说的,弘治皇帝也知道下面底层老百姓的艰难,所以每次讨论到征收商税的时候,最后都会被这个给劝住。
  他怕这税最终转移到了老百姓的头上,导致大明的老百姓日子更难过。
  “看来刘晋也是反对征税的~”
  “也是,他麾下那么多产业,如果要认认真真的去征税,那他要交多少银子。”
  谢迁顿时就笑了,刘晋反对征税就好说。
  他去哪里任职都没有关系,原先是担心刘晋去了户部之后就开始征税,这让他很担心,现在看了,完全是多余的,刘晋拥有的产业太多了。
  “不过,朝廷要运转,国家要发展,它没有银子肯定是不行的。”
  “只有朝廷手里面有钱、有粮,它才能够维持住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有力量去发展强大的军队来保家卫国,也有力量去赈济灾民。”
  “税收取之于民也是用之于民,最终也是为了整个大明的百姓服务。”
  接着刘晋的话锋一转,也是谈到了税收的重要性。
  “说得好~”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高兴的说道。
  他就是这个意思,朝廷没有钱,什么事情都办不成,这当然不行。
  他弘治皇帝征税也是为了大明,为了朝廷,并不是为了他弘治皇帝自己的享受。
  “另外税收也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平衡~”
  “大明最底层的农民,他们没有田产却要承担大量的税赋,遭受剥削。”
  “而地主和士绅、商人,他们拥有大量的财富和天地,却是往往不需要纳税,短时间内没有什么事情。”
  “可是时间一长,整个国家就会缺乏平衡,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一旦有天灾人祸,必定烽火四起。”
  “最终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底层的老百姓,一旦烽火四起,地主、商人、士绅同样也是要受到牵连。”
  “所以通过税收,我们可以对有钱人、有田地的人多征收一些税,对没有田产和穷人少征收一些税,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平衡。”
  刘晋继续说下去,谈到了平衡,在后世其实是公平,不过在这个时代自然是没有什么公平可言,说平衡是比较合适的。
  “荒谬~”
  “历朝历代都优待士大夫,士绅免税,这是历朝历代的传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