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镇海王-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晋拿过袋子,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打开袋子一看,看到里面的红豆,顿时就明白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是用来表达相思之情的东西,也是古代女子对自己喜爱之人表达相思之时才会送的东西。
  “秋菊姑娘,还请帮忙问一问婉儿姑娘,最近香山的景色非常不错,不知道她有没有空一起去登山赏秋。”
  刘晋微微一笑,想了想对秋菊说道。
  “我一定将公子的话带到。”
  秋菊一听,顿时就高兴的离开了,很显然刘晋这是对自己家小姐也有意。
  见秋菊离开,刘晋也是忍不住笑了笑摇摇头,穿越来到这个时代,有一副好皮囊,再加上有金手指的帮助,这找老婆看来是不用发愁了。
  这边秋菊刚走,定国公府的管家就来了,送上请柬,邀请刘晋如定国公府商讨水泥厂的事情。
  定国公的管家刚刚走,李贞的丫鬟小翠又急匆匆的来到了刘晋府上,找到了刘晋,将李贞写的书信递给了刘晋。
  刘晋打开了书信,李贞的字迹非常清秀,灵气十足,信中所写的内容虽然只是问一问刘晋乡试的事情,但自古以来,这女孩子主动写信给男孩子所表达的意思自然是不用直说。
  “果然自古以来长的帅就是更好混啊。”
  这让刘晋忍不住心里面感叹一声,有个好皮囊的人,无论男女,无论是在职场上,还是在婚姻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
  这古代选状元都是很有讲究的,除了要求才华横溢之外,这外貌也是很重要的,长的丑的人即便是再有才华也不可能被天子点为状元,状元可是要带领新科进士游街的,也算是代表了天下士子,这长相自然是不能太丑的。
  “刘公子,我家小姐还在等你的回信呢。”
  小翠见刘晋看完信之后在发愣,想了想也是提醒道。
  “哦,请稍等片刻~”
  刘晋回过神来,刚刚他确实是在发呆,无它,这徐婉儿和李贞似乎同时对自己有意思,这让刘晋也是不知道该如何去应付了。
  来自后世的刘晋在这方面可是实在是缺乏经验,所以不知道该如何去应对了。
  对于徐婉儿和李贞,也仅仅只是在定国公府这里见了一面,给刘晋留下的印象是两人都很漂亮,温婉可人,那个给自己当老婆都不亏,但毕竟接触的不多,了解的比较少,这就难以选择了。
  犹犹豫豫,拖拖拉拉的刘晋也只好先写了一份信让小翠给带回去,信上面的内容也是很简单,无法就是写一写在乡试考试时候的感受。
  收到了刘晋的回信,小翠也是兴高采烈的离开,喜滋滋的向自家小姐复命去了。
  “晋哥儿,你好福气啊~”
  等小翠离开,一直跟随在刘晋身边的赵二虎笑着说道。
  “咳咳~你是不是看上这个小翠了,还是看上那个秋菊了?”
  刘晋老脸一红,咳嗦一声问道。
  赵二虎现在眼光也是高的很,过年回家的时候,赵黑山给他介绍了县城屠夫的女儿都不肯去娶,这跟着刘晋,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了。
  听到刘晋的话,赵二虎顿时就更是满脸通红了,堂堂一个七尺大汉都不好意思起来。
  “哈哈~看来是真的喜欢上那个了,赶紧跟我说说~”
  一看赵二虎的样子,刘晋顿时就忍不住高兴的笑了起来,很是八卦的问道。
  “老刘,什么事情怎么高兴呢?”
  不过就在这时,朱厚照也是走了进来,远远就听到了刘晋的笑声。
  朱厚照现在可是刘晋府上的常客了,而且来刘晋的府上,一向都是不喜欢有人通报,每一次都是直接杀到刘晋的面前,不管刘晋是在呼呼大睡,还是在做什么。
  “额,没什么~”
  刘晋尴尬的笑了笑说道,这事可不能被朱厚照知道了,不然以他的性格,多半肯定是要好好的跟刘晋八卦、八卦的。
  “听说你乡试拿个解元回来,是不是要请客吃饭庆祝一下?”
  朱厚照没有注意到刘晋脸上的尴尬,笑了笑说道。
  “请,当然要请,保管殿下您吃个痛快。”
  刘晋连忙笑着说道。
  “这还差不多,你是不知道啊,这宫里的饭菜实在是太难吃了,我都想要将那些厨子全部拉去砍了,同样的菜,炒出来的味道就是远不如你府上的。”
  “这半个月为了不打扰你考试,我都瘦了一圈了,这必须要补回来。”
  朱厚照忍不住跟刘晋吐苦水,吐槽一番宫里面的伙食之后也是开始谈正事了。
  “父皇这边基本上已经答应我们开办盐场的事情了,不过还需要争得朝中大臣的同意,估计到时候还是要你来,我可说不过那些人,到时候肯定一个个都会指责我与民争利什么的。”
  “哼哼,我才不会相信他们的话,一个个冠冕堂皇,就知道什么仁义道德,这仁义道德要是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话那这个世界就没有那么多苦难百姓了。”
  说道这里的时候,朱厚照也是忍不住哼了起来,和刘晋这边接触的越久,他受到的影响也越大,现在对于那些张口闭口就仁义道德的人非常反观,反而对于刘晋这种谈实际利益和银子的人更友好感。
  当然刘晋知道,他这是处于青春期的叛逆期,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很容易受人影响,但同样的在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也是最具有可塑性的阶段。
  人一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基本上也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这也是刘晋为什么经常和刘晋混在一起的原因,因为刘晋要将自己后世的那一套思想观念灌输给他,让他摆脱了原先老旧思想观念。
  “想要让朝中大臣同意我们办盐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有太多、太多的人都和大大小小的盐商有关系,我们办盐场等于是动了盐商的利益,他们肯定会极力发对的。”
  “不过我们并不是没有机会,突破口就是我们一年向朝廷这边缴纳两百万两的税银,国库空虚已久,如果每年能够增长两百万两白银的收入,我想朝中还是会有很多大臣支持的。”
  谈到这事,刘晋想了想也是说道。
  办盐场的难点不再弘治皇帝这里,反而是在朝廷之上,盐可是关系到盐商根本利益的东西,一旦触及他们的利益,必然会再次掀起滔天的巨浪。


第290章 争取武将勋贵实力的支持
  “老刘,你跟我说句实话,我们办个盐场交两百万两银子给国库之后,我们真的还有钱赚?”
  听到刘晋再次提到两百万两白银的事情,朱厚照忍不住再次向刘晋问道。
  在他看来,这盐虽然赚钱,但是一个盐场的产量始终有限,这一下子交了两百万白银给国库,还能够有多少的利润可言?
  “你还不相信我?”
  “这晒盐法一出,它的产量会是现在产量的百倍、千倍,到时候我们发愁的就是盐的销路了。”
  刘晋笑了笑,很是自信的说道。
  后世全球各地的盐场都是晒盐,产量庞大无比,不仅仅满足食盐的需求,更是能够满足庞大的工业用盐需求,产量绝对不用担心。
  而且刘晋都已经选好地方了,办盐场的地方就在后世的长芦盐场地区,这个地区滩涂非常的多,并且平坦开阔,一年当中又是晴多雨少,再加风也大,是最理想的晒盐之地。
  “那就好,只要不亏本就行。”
  “哼~哼,早就看那些南方的盐商不顺眼了,次竟然还敢针对我,看我这次釜底抽薪,将你们打回原型。”
  听到刘晋的回答,朱厚照忍不住狠狠的说道。
  次的事情可是让朱厚照深深的记在心里面,自己好不容易搞点产业,想要赚点钱,这些人都盯来,更是想要以此来限制皇权,这是绝对不能忍受的事情。
  现在案子越查越深,浮出水面的人也越来越多,已经可以明确知道的就是南方的盐商、徽商、大商人等等参与了这事。
  弘治皇帝之所以会同意刘晋和朱厚照办盐场也是有打压南方盐商的意思在里面,盐铁专营,国库没有得到什么利益,他这个皇帝更是捞不到什么好处,至于普通的老百姓也是吃着昂贵的盐。
  几乎所有的好处全部都到了这些盐商的嘴里面,关键是这些盐商得了好处竟然还将手伸进了朝堂,还想要限制皇权,这就绝对不能忍了。
  不过弘治皇帝也是知道,纵然是杀了一批盐商,只要这个制度还在,依然还会有新的盐商冒出来,所以才会试着来尝试做一些改变。
  “殿下,想要顺利的开办盐场,光靠我们可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刘晋想了想也是对朱厚照说道。
  这是刘晋一直以来奉行的一个策略,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让大家参与进来,特别是武将勋贵集团的参与。
  因为人多力量大,只有更多的人在新的事务尝到了甜头,获得了利益,这支持新事务的力量才会更大。
  “详细的说一说~”
  朱厚照一听,顿时就眯起了自己的小眼睛。
  “我们办盐场就要各个方面都受益,朝廷可以收到巨额的税赋,老百姓可以吃到更便宜的盐,另外也要让更多的商人能够跟着我们赚到钱,同时也要让更多的人去开办更多的盐场……”
  刘晋想了想缓缓的开口说道,和朱厚照详细的商量起下一步的行动方案来。
  ……
  定国公府后花园的湖心岛之中,徐光祚和刘晋正一边喝茶一边聊着水泥厂扩产的事情。
  当初英国公张懋非要拉着刘晋和他们三个国公爷合作办水泥厂,这水泥是建筑业必不可少的神器,再加有京津水泥马路作为示范,一下子就让水泥成为炙手可热的东西,需求量非常大。
  朝廷这边大规模的向各大水泥厂订购水泥用来兴修长城和关隘,边镇地区的城墙、防线等等,这种来自官方大大订单,毫无疑问基本落入了几个大水泥厂的嘴里。
  天津水泥厂、张氏水泥厂、周氏水泥厂、四海水泥厂、三公水泥厂,这几家水泥厂都从这块巨大的蛋糕面分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块。
  除了官方的大订单,民间的订单需求也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水泥来修路建桥,建房,特别是京津地区,需求量非常的庞大,让大大小小的水泥厂生意非常的火爆,订单接不完,供不应求。
  “我觉得扩产是必须要扩产的,不过我们却是没有必要在京城这边扩大产能了,我们可以开分厂,在大明各地开分厂。”
  “水泥的需求各地都会有,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只会越来越多,京津地区的水泥厂太多,大大小小的水泥厂足足有百家,京城激烈。”
  “但是在大明的其它地方,现在办水泥厂的还比较少,我们可以在其它地方开分厂,满足各个地区对水泥的需求。”
  听完了徐光祚关于水泥厂扩产的计划,刘晋想了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天津水泥厂现在也是已经停止在天津这边的扩张,进而向大明各地开办分厂,第一个分厂就准备选在南京这边,目前也是在筹备之中。
  “我也有这样的想法,这水泥需求量大,运输费占比比较大,近一点还好,这远了话,可就不太好运输了。”
  徐光祚听完刘晋的话,想了想也是点点头表示了支持。
  他看到水泥的巨大市场前景,也是在这个方面投入了巨资,前段时间也是向刘晋这边出售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