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镇海王-第16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赛最终以帝国理工大学队胜利而结束,比赛一结束,顿时周围的观众就开始纷纷的散去。
  但是刘清他们这些足球队员则是纷纷被自己的粉丝们给缠住,有的要签名,有些大胆的女生甚至于主动的去找这些球员们递送情书。
  刘清无疑是最受欢迎的一个人,比赛一结束立即就围了一群女生上来,一个个热情的找刘清要签名,还有人则是当起了喜鹊替人送情书什么的。
  新学的发展,自由恋爱也是在新学里面兴起,大家对此也是见怪不怪的了。
  “哼哼~”
  李月自然是最不开心的一个了,守在刘清的身边,用警惕的目光看着一个个过来找刘清要签名、送情书的,但却是又不能够当着众人的面直接就拒绝,只能够生气的都着嘴。
  没办法,刘清实在是太受欢迎了,算是这帝国理工大学的校草了,不仅仅是这帝国理工有人喜欢,隔壁的一些高校也都不乏有主动追刘清的人。
  “刘清,能不能也给我签个名。”
  就在众人逐渐的散去时,南洋公主找了过来,有些紧张而胆怯的问道,整个人的心就如同小鹿一般在乱撞,扑通、扑通的,紧张的不行。
  来到刘清身边的时候,脸都变的通红、通红的话,羞的不行,低着头不敢直视刘清。
  “当然可以~”
  刘清笑着回道,再看看眼前的南洋公主,也是眼前一亮,眼前这个红着脸的同学还真是长的很漂亮,是难得一见的美人,比起李月来竟然还要更漂亮不少。
  至于旁边的李月,此时此刻则是警惕无比,因为眼前这个人长的很漂亮,关键是这声音也很温柔,很有杀伤力,还红着脸,搞不好要抢走自己的刘清。
  “你就是李月吧?”
  南洋公主被刘清看着,顿时就更羞了,然后再看看警惕的李月,也是问道。
  “我就是李月,你是?”
  李月一听,也是点点头,然后奇怪的问道。
  自己不认识对方啊,她竟然认识自己。
  “我叫朱秀箐,很高兴认识你们两个。”
  朱秀箐红着脸,声音很细、很细的,显得极其害羞。
  “朱秀箐啊,我也很高兴认识你。”
  李月一听,仔细的想了想,自己学校貌似没有这个同学,难道是隔壁学校的。
  此时此刻,她当然不会知道眼前这个朱秀箐就是当今的南洋公主,关键是还要过来抢自己的刘清,不然的话肯定是高兴不起来的。
  “你们有空吗?”
  “我想请你们一起喝喝茶、聊聊天。”
  朱秀箐红着脸,鼓足了勇气的说道……。


第2043章 真的有小冰河期?
  皇宫乾清宫尚书房内,弘治皇帝正在仔细的阅读从大明乃至全球各地发电回来的关于目前全球气候的信息。
  同时在旁边还有一份各地官员以及史官们整理出来的东汉末年、唐朝末年五代十国时期关于自然气候的记载内容。
  仅仅只是几天的时间而已,相关的信息就已经汇总完毕,并且也是第一时间内就送到了弘治皇帝的手中。
  “北黄金洲大平原地区遭遇大寒潮,连贯穿南北的大河都全部冰冻,甚至于都影响到了蓬来湾这里!”
  弘治皇帝拿起自己书桌上面的地球仪,找到了北黄金洲大平原的地方,仔细的对比起地理位置了。
  “连蓬来湾都霜冻了,这可是属于亚热带地区了。”
  弘治皇帝微微吃惊。
  “北半球地区的气候普遍下降的极为厉害,黑土省这边都已经零下几十度,天寒地冻,欧洲各国这边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冷气候,有大量底层百姓被冻死。”
  “唯一不受影响的地区是天竺大陆,来自北方的寒冷气候全部都被青藏高原所阻挡住了。”
  “但是天竺大陆这边正在遭遇前所有为的干旱气候,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下月了,如果一直持续到明年年初的话,天竺大陆这边可能会爆发大规模的饥荒。”
  “南半球这边也是遭遇了极短干旱天气,南非洲地区的殖民地、藩国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干旱气候,南黄金洲大草原草木枯黄,大火连连。”
  弘治皇帝仔细的看着,这些都和刘晋所说的一样,此时此刻全球都在遭遇极端的气候,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都遭遇严寒,南半球则是遭遇了旱灾。
  看完这份资料之后,弘治皇帝又开始看起相关的史料记载了。
  “东都洛阳阳春还在降霜,河南南部地区当时还有柑和桔,但后来全部消失,魏武冬日练兵,淮河全部冻结,可以直接过马车。”
  “东汉末年瘟疫频发,几乎每隔两三年的时间就会爆发一次大规模的瘟疫,死伤无数。”
  “极端天气频繁,暴雪、寒潮、霜冻、冰雹导致连年颗粒无收、欠收,活不下的百姓纷纷揭竿而起,烽烟四起。”
  “唐朝末年,连年干旱,夏日降雨极少。”
  “唐前中期在长安城内有种植柑橘,到唐朝末年全部死亡。”
  “冬天异常寒冷,六月伏日,寒。”
  “干旱、黄河决堤、蝗灾肆虐,赤地千里、民不聊生,易子而食!”
  弘治皇帝看着史官们寻找出来的相关一些记载,脸色都忍不住大变起来。
  如果这样的极端气候真的发生在大明朝的话,大明朝的结局会比东汉、唐朝更好吗?
  那个就真的未必了,人如果都活不下去了,哪里还会管那么多。
  连年的灾荒,饥饿的百姓什么事情都是做得出来的。
  “如果不是这些年来进行改革,大明国力强大,百姓富足,真要是出现这样的情况,恐怕就真的是凶多吉少了。”
  “我大明朝怕也是难逃王朝更迭的命运了。”
  弘治皇帝放下手中的资料,整个人都陷入了沉思。
  在农业社会几乎是真的要看老天爷赏饭吃,风调雨顺,自然日子就好过。
  可是要是出现大规模的灾荒,一年两年的话,还不会出太大的事情,可是要是连年灾荒不断,各种各样的灾害轮番上阵,再加上天灾人祸的话,那就真的要出大问题,改朝换代也都就不稀奇了。
  “小冰河期!”
  弘治皇帝嘴里面念叨着刘晋给出的名词。
  “极端的寒冷,来年的干旱等等,真要是和以前一样的话,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弘治皇帝想起来弘治十一年的大雪,那年冬天极其的寒冷,北方几省遭遇大雪,冬天的时候就不知道冻死了多少人。
  到了第二年的时候直接就爆发了大饥荒,天子脚下的北直隶都到处饿殍遍野,瘦骨嶙峋,还不知道饿死了多少人。
  当然,当时也是有人祸的原因在里面,粮商们故意囤积粮食,哄抬粮价,还有就是和官员勾结,建朝廷粮仓里面的粮食给倒卖掉所导致的。
  后来刘晋从朝鲜这边运粮过来,以工代赈的方式,这才逐渐的稳定了局势,将这场灾荒给度过去了。
  这还仅仅只是一场大雪所引起的,如果要是各种灾害轮番上阵,连续几年都大规模干旱、蝗灾、异常寒冻的话,那后果真的就不堪设想了。
  按照大明以前的情况来说,到时候必然烽烟四起,百姓民不聊生,再加上外部敌人的入侵、骚扰,这大明朝内部的那些粮商、贪官污吏的人祸,这大明朝能挺得住吗?
  弘治皇帝发自内心的自问起来。
  “幸亏是这些年来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对外扩张,否则真的是无法去面对这样的情况。”
  弘治皇帝很快就庆幸起来,庆幸自己支持刘晋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和对外的持续扩张,将大明庞大的人口不断的迁移出去,分散看来,极大的缓解了人地矛盾,拥有了更多的土地。
  同时工业和机械科技发展,也是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机械化的耕种方式,大量的土地得到了开垦和耕种,粮食产量暴增,现在一年的粮食产量足够大明吃上十年。
  此外就是交通的发展,大量铁路、公路以及火车、汽车的出现都极大的便捷了各地之间的往来,纵然是出现了灾荒,也可以迅速的从各地调集粮食、物资。
  而不会像以前一样,南方有大量的粮食,可是要运到北方的话,十斤粮食运过来的时候可能都剩不下一半,并且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绝对不允许大明出现这样的事情!”
  弘治皇帝想清楚了这些,也是握紧了自己的拳头。
  东汉末年和唐朝末年的景象绝对不能发生在大明身上,一旦出现这样的事情,到时候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大明王朝的延续与否都已经变的不重要了,或许到了那个时候,又是一场灾难,一场汉人的浩劫。
  就如同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样,北方的汉人几乎都要死绝了,唐朝末年和五代十国的时候,那更是少数部族入住中原,汉人变成两脚羊的时代。
  “小冰河期又如何,人定胜天,只要有充足的准备,即便是小冰河期也是一样可以战胜的。”
  “现在我大明一年产出的粮食足够我大明人吃上十年,更何况还有大量海外的殖民地和藩国,朕就不信了,我大明无法躲过这个小冰河期。”
  弘治皇帝站立起来,走来走去的不断思索着。
  他还是有底气的现在大明朝的情况比起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好很多、很多,国库充盈,有用不完的银子。
  政治清明,大臣们当中虽然有不少的守旧派迂腐大臣,但是大多数的大臣也都算是正直之辈,也都是治国之能臣。
  最关键的还是因为大明朝现在有着足够强大的家底,广袤的国土,先进的耕种、生产方式,再加上便捷的交通等等。
  这些都让弘治皇帝有足够的底气来应对小冰河的一切问题。
  不就是大范围的干旱,连续几年的粮食绝收嘛。
  没关系,我大明一年种出来的粮食足够老百姓敞开肚皮吃上十年,即便是连续多年绝收都没有问题。
  再者还有耐干旱的番薯、玉米、土豆这几种高产农作物,绝对不用担心吃不饱的问题。
  真正需用担心的还是人祸。
  自古以来最可怕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就如同弘治十一年的灾荒一样,明明是可以迅速的调集粮食去赈灾的。
  可是偏偏那些粮商为了一己之私利,故意囤积起来哄抬粮价,还将朝廷粮仓里面的粮食都给蛀空来。
  由此可见,最可怕的莫过于人祸了。
  “来人~”
  想到这些,弘治皇帝喊道。
  “陛下~”
  有小黄门赶紧过来听候旨意。
  “立即召集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五军都督府都督前来尚书房议事!”
  “是!”
  小黄门一听,也是连忙去传旨。
  也不知道是出什么事情了,天子今天已经开过小会议了,这下午的时候竟然又要召开小会议,肯定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不然是不会下午的时候继续开小会的。
  要知道如此多年来,弘治皇帝很少在下午的时候还召集大臣开会的,而是留时间给大臣们办公,也给自己批阅奏疏的时间。


第2044章 我还想嫁女儿给他呢
  弘治皇帝在思索着关系大明接下来几十年,甚至于上百年时间的大事。
  这种关系深远的大事,弘治皇帝也是没办法轻易就做出决断的。
  因为根据刘远的奏疏内容,如果真的按照刘远所说的去办,大明朝可能每年都要犹如几千万两白银在其中。
  如果真的和刘晋所说的一样,处于小冰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