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镇海王-第15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仔细的看看,其中赫然是有不少都是金发碧眼的面孔,并不是大明人。
自从朝廷严厉禁止买卖大明人之后,再加上大明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这卖儿卖女的事情自然也就越来越少了。
可是大户人家依然还是需用下人、丫鬟什么之类的,怎么办?
当然是从外面购买了,朝鲜、倭国依然是允许买卖人口的,有很多的人卖儿卖女,很多小孩子就被卖到了大明这边,被大户人家给买回去当丫头、下人从小养着、培养训练,另外欧洲过来的白奴也是大家都很喜欢的。
有很多的小女孩也是从小被买过来,当下人、丫鬟什么的给养大大,虽然面孔上和大明人不一样,但其它方面却是地地道道的大明人了。
“小姐,姑爷到了”
这时,有丫鬟急匆匆的走了进来,时辰到了。
很快,整个英国公上下都一阵忙碌,刘信带着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来到了英国公府迎娶张芸。
一番繁琐的礼仪之后,浩浩荡荡的队伍就从英国公府朝着辽国公府前进。
打头的奔驰汽车都有几十辆,浩浩荡荡,紧随其后就是庞大无比的嫁妆。
辽国公这边给出了上千万两银子的聘礼,英国公这边则是给了几千万两银子的嫁妆。
一箱子、一箱子的金银珠宝,让抬着这些箱子的壮汉一个个都大汗淋漓、龇牙咧嘴,实在是太重、太沉了。
古董字画、金银珠宝、玉石翡翠、珍珠玛瑙,所有你看过的、没看过的珍贵物品全部都是成箱、成箱的装的满满的,一字排开,绵延不绝,彷佛是将一座金山、银山都给搬了出来一般,
南洋的十几个种植园、西域、南云省、河中等地区的十几个牧场、庄园、黄金洲这边的几座金矿、银矿、大明各地的几万亩良田。
还有大明各地的几处工厂、几个商行, 大量的股票、房产、商铺等等,光是装这些产业文书的箱子都足足有十几个大箱子。
随便一样都是一笔庞大的家产了,足够普通人世代相传,吃很多代了,然而这仅仅只是最普通的陪嫁财产之一。
“啧啧,不愧是我大明最顶级的豪门了,这陪嫁的嫁妆简直就是富可敌国了,要知道我大明很多的藩国、藩属国,一年的税收都未必有怎么多呢。”
“可不是嘛,也不看看是谁家嫁女儿啊,这可是英国公啊。”
“当然还是要看嫁给的是谁,如果是嫁给普普通通的校尉之类的,肯定是不会有如此庞大的嫁妆了,这嫁给的可是辽国公、当今内阁首辅刘公的儿子,这就完全不一样了。”
“如此庞大的嫁妆,我这辈子都还是第一次见呢。”
“是啊,这随随便便的一样都够普通老百姓几辈子的吃喝了。”
“上次也是刘阁老的儿子娶妻,那场面都已经很庞大了,但是和眼前相比就差的太远了。”
“那个没有任何的可比性,那次是刘公二儿子娶妻,娶还是一个普通商贾的女儿,当然是相差深远了。”
“这要是能够娶到这样一个千金大小姐的话,这十辈子的吃喝都有了。”
“你赶紧去做梦吧,梦里什么都有。”
“啧啧,你们快看,连这陪嫁的丫鬟一个个都是绝色,这随随便便一个都长的如此好看,这个刘信可是有福气了。”
“羡慕嫉妒啊,不过也只能羡慕了,谁让人家有一个辽国公加内阁首辅的老爹呢……”
第1933章 残酷的科举1
刘晋的府邸,书房中。
刘晋正在看书,穿越到这个时代,没有什么太多的娱乐项目,除了看书之外也就是去听听曲子了,不过刘晋是内阁首辅,很多时候需用注意自己的形象。
故而大多数的时候刘晋都是深居简出,更喜欢待在家里面看看书、看看报纸。
穿越之前,刘晋可是没办法静下心来看书的,那个年代是一个浮躁的年代,同样也是一个信息发达的年代,有太多、太多的东西可以大发时间了,能够静下心来看的进书都是牛人。
这穿越过来了,因为缺少娱乐节目,故而也是慢慢的养成了看书的习惯,有时候一看还是一下午的时间,家里面刘晋看过的书也是已经堆满了整整一个书房了。
“哈切”
看着、看着,刘晋突然感觉到有些凉,整个打个哈欠。
“这都已经是大秋天的,马上就要入冬了,你看书就看书啊,还开什么电风扇。”
这时,徐婉儿和李贞走了进来,赶紧把电风扇给关了。
“习惯了,习惯了。”
刘晋笑了笑放下了手中的书。
“来,这碗参汤喝了。”
徐婉儿从丫鬟手里面端过来一碗参汤,然后说道:“马上都是要当爷爷的人了,也不注意下自己的身体,这电风扇入秋之后啊就不要开了,我听人说了,现在医院这里有很多人都是因为开电风扇感冒了呢。”
“我知道,我知道”
“谢谢夫人。”
刘晋笑着一口就喝完了参汤,这长白山纯野生的人参就是不一样,刘晋也是隔几天都要喝一次,眼看着马上就要奔四了,可是却依然强壮犹如小伙子,夜夜拉着徐婉儿和李贞做一些快乐的事情。
“今天可是放榜的日子,相公难道你不去看看热闹吗?”
徐婉儿见刘晋一饮而尽,也是很开心,这可是他特意盯着厨房这边煮的,隔几天熬一次参汤。
“啊,今天就放榜了?”
刘晋一听,顿时微微一愣,这才想起来,今天好像确实是放榜的日子。
这一次的科举考试,主考官是吏部尚书韩文,所以一直以来刘晋也都没有太关心这方面的事情,再加上一直深居简出,对于京城的涌入的大量学子,热闹的诗会之类的也是没去凑热闹。
“我去看看”
想了想刘晋也是换上一身学子服,准备伪装成一个普通的学子,去凑凑热闹。
这三年一次的科举大典可是非常热闹的事情,尤其是当放榜的时候,高中进士的学子们会拿着钱袋子不断的撒钱,无数的人在贡院门口这边抢钱,非常的热闹。
贡院,因为今日是放榜的日子,故而早早的贡院这里就已经人山人海了,有三五成群结伴而来的学子,一个个内心忐忑而焦躁不安。
今年的科举考试,人数实在是太多了,足足有21000多人前来参加科举考试,创下了大明历年科举考试之最。
因为参加考试的举人实在是太多了,贡院这里原本的考棚都不够,所以也是不得不将贡院北面的一片土地进行临时扩建,这才勉勉强强的满足了这一次的会试所需。
21000多人参加科举考试却是仅仅只有不到550个名额,算下来,这个录取率低的吓人,仅仅只有2。6%,也就意味着100个学子当中能够高中的人连3个都不到。
可以说,这也是创了大明历年来最低的录取率了。
这也意味着绝大多数的学子都将暗然神伤,只有极少数的学子能够鲤鱼越龙门,成功的高中。
除了三五成群而来的学子之外,还有大量前来看热闹的吃瓜群众。
京城的老少爷们可是很清楚,今天是放榜的日子,有事没事做的大人小孩能来都会来贡院门口这里,不为别的,就为了能够抢到一些喜钱。
在以往的时候,有人可是一天就抢到了十几两银子呢。
很多小孩子对此更是早早的就准备了,能不能有零花钱买好吃的,全看等下的时候能不能抢到喜钱了。
这没钱的贡士老爷,撒的是铜钱,随随便便的一撒都是一大袋子,一把接一把,地上的铜钱多到捡不过来。
遇到有钱的贡士老爷,那可是直接撒碎银子或者是银币的,几百两、几千两,甚至于有人还上万两银子的撒过,着实是让前来抢喜钱的人开心的不得了。
每一次的科举考试,大家都有两次机会抢喜钱,这第一次就是会试放榜的时候,在贡院这里,几百个高中的老爷撒钱,那场面实在是壮观,铜钱、碎银子、银元就如同下雨一般的砸到你的脑袋上面,那种天上掉钱的感觉,可是三年一次才有的盛会。
第二次抢喜钱那就是在殿试结束之后放皇榜的时候,那个时候一般都是在各大酒店、客栈的门口了。
因为会试选出了中贡士的人,殿试决定这些人的排名,谁是状元,谁是一甲、二甲、三甲什么的。
也就是说会试高中了,必然也都会出现在皇榜上,只是排名的前后罢了,一甲的是进士及第、二甲的是进士、三甲是同进士出身,排名很重要,越靠前以后的前途就越大。
但无论排名前后,只要会试能够高中,这基本上都是能够捞一个同进士出身了,到时候也都可以顺顺利利的去做官了。
故而会试放榜的时候,这些学子们是最紧张的时候,能不能高中,三年的努力是否有结果全看这一天了。
至于殿试的时候,大家心态就好很多了,因为都不用担心落榜的事情了,也就是排名先后的事情。
等到刘晋来到贡院的时候,这里早已经人山人海了,大量的学子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彼此虽然在聊着天,可是却时不时的看看手表,焦急的等待着放榜。
至于抢喜钱的吃瓜群众们则是早早的就已经选好了自认为的好位置,期待着高中的老爷们撒钱的时刻。
一身学子装扮的刘晋手里面拿着一个扇子,面对微笑又显得极其自信的走来,随便找了一个地方也是观察起身边的这些人来。
在刘晋的身边,有好些个学子们在焦急的等待着。
可以看得出来,这些人一个个年纪其实都已经老大不小了,基本上都是三四十岁的年纪,有些甚至于胡子都挺长了,头发斑白了,已经五六岁的年纪了,却是依然还来赶考,没有死了做官的心。
只有极其少数一些二十多岁年纪的学子,这些人算算凤毛麟角了,能够在20多岁就中举前来参加会试的,那都可以算是天才了。
大部分的人在漫长的科举考试道路上都需用熬很久、很久的时间,像文征明的一生,前前后后考了十二次乡试,但都没有中举,三年一次,整整花了三十六年,从十七八岁的少年郎一直考到了五十多岁的老头子都没有中举,可谓是科举考试最好的缩影了。
还有祝枝山,他中举算是比较早的了,他十九岁中了秀才,前后参加了五次乡试才中举,中举的时候都已经34岁了。
这个年纪中举算是不错了,比较正常的年纪了。
接着就开启了漫长的科举考试之路,前前后后一共参加了七次会试,全部落榜,一直到了他儿子都会试高中之后,这才熄了心,最后找关系去当了一个知县,但当时的年纪也已经五十五岁的高龄了。
祝枝山好歹也是考中了举人,补缺还是做了官,当了七品的知县,文征明是真的一辈子都没有考中举人,只是一个秀才。
到了五十多岁的时候,才依靠关系以岁贡生参加吏部考试,被授予了一个翰林院待诏的职务。
很显然,在翰林院这种地方,讲究的是出身,最起码也是要二甲头几名进去才有点地位,最好是一甲进去的。
这文征明连举人都不是,靠着走关系参加吏部考试这才获得了一个待诏的位置,在里面自然是被人看不起,没干几年也就辞官回去了,再也不想着做官的事情了。
刘晋看看身边的这些学子,一个个年纪都挺大了,很多都和自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