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镇海王-第1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知道现在京津地区,即便是房价一涨再涨,买一套一百多平大面积的套房也只需要一千多两银子,也就是说夫妻两辛辛苦苦的干十年,差不多可以买下最昂贵的京津地区的一套房产了。
换算成后世的货币价值来计算,一套房的均价算四万,即便是以100平来算,算四百万,这十分之一就是四十万。
在后世两夫妻年一年除开生活开支之后能够剩下四十万,恐怕也已经要碾压至少很大一部分的人了,也能够过上还不错的生活。
更何况,现在是大明。
现在大明因为有着足够广袤的土地,同时处在全球食物链的顶端,故而物产丰富、物价极低,无论是粮食价格还是其它方方面面的开支都很小,钱依然很值钱。
而且教育方面,不花钱的新式学校还可以给你的孩子包一顿午餐,除非你想要去考科举,读私塾和书院,那就需要很多钱。
这也就意味着,纵然是同样差不多四十万的年净收入了,这个时期的大明人要远比后世的人过的更舒服,是真正的小康生活。
并且后世,大家都不愿意生孩子,因为压力大,人均生育率已经降到了全球最低,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两个的都不算太多。
但这个事情的大明人就不一样了,一直以来都秉持着人多力量大的原则,家家户户都有几个小孩,少的三四个,多的七八个,有十几个的也不要觉得稀奇,都是正常现象。
反正粮食便宜,压力小,使劲生,以前还担心人丁税什么的,现在人丁税也免了,生的越多,对自己越有利,随随便便移民出去,都能够当个小地主。
这就是现在如今的大明,纵然是最底层的普通劳动者,只要辛勤的劳作,依然能够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过上小康的幸福生活。
这就是刘晋为什么感叹这是一个好时代的缘故了。
这样的生活才配得上这个勤劳、智慧的民族。
有尊严、自信、富足。
再想想后世欧美人,他们明明没有我们勤劳,又没有我们刻苦,可是他们却是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一天工作八个小时都嫌多,很多地方都是六小时工作制,到了下午的时候,早早的就下班回家陪孩子去了。
这一周工作五天还不满足,竟然嚷嚷着要实行四天工作制,一年大大小小的假期算下来,一半的时间都在度假之中度过。
即便是这样,他们的收入依然要远远高于我们,社会保障和福利又极度完善,完全碾压了我们。
刘晋以前的时候一直想不通。
凭什么他们可以过上好生活,还如此的懒惰,我们辛辛苦苦却是获得很累。
现在,刘晋终于想清楚了,也弄清楚了。
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们的祖先在大航海时代占据了全球最多的资源和财富,接下来的工业革命、科技发展之中又确立了自己食物链顶端的位置。
所以他们轻轻松松就能够获得庞大的利益,超乎想象的财富,轻轻松松就碾压你,过上富足的生活。
这种差距绝对不是勤劳就能够轻松超越的,它需要时间,也需要机遇,但终究来说,勤劳智慧的民族,它最终一定还是会站立在世界强族之林,站立到世界之巅的。
正如同现在的大明,本身就已经是最强大的国家,多年的扩张和发展,再加上自身的诸多优势,也就造就了现在大明的鼎盛,也同样让大明的普通人都过上富足的小康生活。
坐在四轮马车上面,刘晋的思绪飘的很远、想了很多的东西。
这还仅仅只是留在本土的大明人所过的生活,至于迁移到海外的大明人,他们的生活比起本土的大明人还要更好。
海外、关外广袤的土地,海量的资源,再加上大明的强势,他们的日子并不会比在本土的差。
“奇怪了,人少了很多~”
刘晋思绪翻飞,一旁的王守仁却是发出了惊奇的声音,一下子将刘晋给拉回来。
第1531章 招工难
“人少了很多?”
听到王守仁的话,刘晋很少疑惑,再看看道路上面返城的人群,人流量不小啊,随便看过去都是人,怎么还说人少了很多?
“人不少啊。”
刘晋很是疑惑。
“不,少了很多!”
王守仁坚定的说道:“南京是整个江南目前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工厂、作坊最多的城市,虽然不能和京津相比,但绝对是大明第三大的城市,人口数量超过五百万。”
“所以每年年假前后,返乡、回城的务工人数非常多,两三百万人。”
“今天正是最后的返城之日,在以往的时候,这道路上面的人流非常大,有时候四轮马车都很难通行。”
“可是现在看看这道路上面的人流,虽然不少,但和以往比起来就差了很多。”
王守仁皱着眉头。
作为南直隶布政使,他对这方面的事情是非常关注的。
这年前年后返乡、返城的务工炒的安全可是一件大事,大冬天的赶路,沿途的驿站、官府都需要做好各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所以他都会亲自去过问和安排,每次都还会亲自走一段路来看看各地驿站、官府做的工作如何。
“应该不至于吧,或许很多人提前回来了呢,还有就是现在城市发展很快,很多人在城里买房然后就在城里定居下来。”
刘晋想了想猜测道。
“是有这些可能,但我感觉还是很不正常,这人流量比起以前来少了很多。”
王守仁点点头,可是皱着的眉头依然没有松开。
一个城市的人口如果大幅度减少的话,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这意味着这个城市会很快就进入衰败,没有人就没有一切,有人才有一切,这最简单的道理。
“是嘛~”
刘晋看着道路上的行人,也是微微沉吟起来,自己是没看错什么问题来。
但老王是什么人啊。
他可是这个时代最牛叉的人,他既然这样说了,那肯定是不会错了。
“难道是因为我们对江南本地的资本打击太狠了一些,很多人都担心来南京找不到工作?”
刘晋心里面如此想道。
但很快又否定自己的这个结论,因为虽然对江南本地的大商人、大士绅、大地主、大家族进行了重击,查封了大量的工厂和作坊。
可是南京这边并不是人人都如同曾清、蒋丞、张元霆他们一样,为了整倒王守仁,故意联合起来不发工钱导致工人闹事。
这里大部分的工厂、作坊,特别是那些中小型的工厂,依然还是遵循了和大家的约定,在年前的时候足额将工人们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的工钱给发了下去。
毕竟对于大部分的中小型工厂、作坊的东家来说,他们所考虑的东西是如何盈利,如何赚钱,根本就不敢上升到要和布政使这样的封疆大吏作对的程度。
至于纳税这种事情,按照规章制度来就行了,北方佬他们都可以按规章制度来纳税,一样可以做大、做强,一样可以赚大钱,为什么我们南方人就不行?
他们和张元霆、曾清、蒋丞等这些顶级的大家族、大豪门、大商人、大士绅是不同的,他们不敢做这样的事情,也没有能力去做这样的布局。
所以就必须要老老实实的去依法做事,该发的工钱一文不少的发下去,要是不发工钱,工人一闹事,官府介入,他们关系网不够的情况下,到时候恐怕就完蛋了。
这就是大部分中小工厂、作坊、商行东家的心思和做法。
他们能够做的就是依法做事,赚取属于自己的合理利润。
而中小型的工厂、作坊才是主流,也是数量最多,雇佣人数最多的,这也是为什么去年年底前的工人暴乱只有几十万人的缘故。
这几十万工人都是那些大工厂、大作坊的工人,如果是整个南京的工厂、作坊都一起搞事的话就不是几十万人了,那就是百万人了。
带着这种疑惑,刘晋和王守仁的马车也是很快就回到了南京这边,只是还没有进城,在进城的道路上面就看到了很多人在哪里招工。
“招工了,招工了~”
“紫金纺织厂招工了,包吃包住,宿舍是新建的楼房,干净整洁,还有夫妻房提供。”
“一个月给五两工钱,年底发工钱的时候再多给一个月工钱,总共发六十五两银子。”
一个身穿紫金纺织厂服饰的伙计拿着铁皮喇叭在路边大声的喊着,同时在他的身边,还有十几个伙计穿着同样的服饰,拼命的向路过的人主动打招呼,问问要不要去自己工厂这边务工。
“老乡,进城务工啊~”
“来我们资金纺织厂,宿舍都是全新的,如果是夫妻一起的话,我们还提供夫妻房给你们。”
“紫金纺织厂?”
“小厂啊?”
“是,是,我们厂是不大,但也不是小厂,算是中型厂子了,去年有一千多工人呢。”
“一千多人的工厂还不是小厂?”
“你们老板叫什么,哪里人啊,去年有没有给大家足额发工钱?”
“我们老板叫夏良昇,是扬州府人士,在扬州那也是大户人家,大家可以放心,去年在我们长上班的工人,可都是一文不少的拿到了自己的工钱,不信可以问问身边有知道我们厂的人。”
“谁知道呢,去年金陵水泥厂、纺织厂这样的大厂都没给我们发工钱,要不是最后王大人出面,我们都白干一年了。”
“是啊,是啊,要不是王大人,我们都白干一年了,还有人要工钱被打残废了呢。”
“我今年是不打算进厂了,这南京啊,没几个有良心的东家,不给工钱就算了,还打人,我再也不给他们做事了。”
“等下我就坐船去淞沪,听说淞沪这边有很多北方人开的大厂子,待遇好、信誉也好、东家对我们工人也好,我早就想去淞沪了。”
“我也是,我也是,兄弟,等下一起去呗,我有兄弟就在淞沪这边做事。”
“行,一起去,一起去~”
“几位老乡,几位老乡~”
“我们紫金纺织厂虽然不是大厂,但是我们东家对大家也是很不错的,这不新修了宿舍,还特意照顾夫妻,留有夫妻房呢,这工钱也给大家提高了,何必非要去淞沪,多花路费不说了,这淞沪我也是知道一些,未必就比南京好。”
“那些北方东家毕竟是北方人,真要出什么事情,亏钱没钱发工钱了,他们拍拍屁股就走了,我们找人都找不到,但是我们本地东家就不一样了,都是老乡,走的人走不了庙不是。”
见他们要走,紫金纺织厂的伙计顿时就急了,赶紧说道。
“去,去,别拦着我们,我们赶着去坐船呢。”
“北方东家好不好又不是嘴巴说了算,大家都有眼睛去看,有心去感受的,最起码他们年底工钱给的足,不像你们南京人,不给工钱就算了还打人,鬼才给你们做事。”
“就是,就是,我很多老乡都直接去淞沪了,有些干脆今年去出海,大家都说了,再也不给你们南京东家做事了。”
几人丢下几句话,径直朝着南京码头这边走去,那边有船只往返淞沪,可以快速前往淞沪。
“老乡,进城做事啊?”
“来我们紫金纺织厂吧,待遇好,宿舍好,伙食也好。”
紫金纺织厂的伙计见状也是无奈的叹口气,接着又满脸的笑容的去招人。
只是似乎好像进城的这些人都不是来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