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9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必须服从站位军官的一切命令,从登上战舰的那一刻,你们就不再是一个百姓,而是一个军人。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其余的人都很激动,朱小富也挑了挑眉毛不知道自己会被分配到哪里?
  接着各个站位的军士长过来喊人,看着人一个个的被领走,朱小富一直没有动。
  直到最后副舰长过来:“朱小富?”
  “到!”
  副舰长打量了一下朱小富,真是奇怪,这个士兵为啥会被安排在舰桥上实习?还是舰长点名要的?难道和舰长有亲戚?
  抛开这些杂乱的想法:“走吧,跟我上舰桥。”
  朱小富摸摸鼻子,果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作为新兵蛋子,第一次实习在舰队总部?傻子都知道有问题了好吧?这些当兵脑子还真是不会拐弯。
  到了舰桥,舰长正在安排演习的事务,看了朱小富一眼:“这位新兵就跟在我身边吧,跟着我好好实习,看看咱们大明帝国级战列舰的威力。”
  朱小富立定:“是!”
  舰长哈哈一笑:“不要那么拘谨,来,来,来。”
  看到其他人都奇怪的看着自己,舰长也意识到自己前后反差太大了,正了正身子说道:“一会海军部长要携九国代表登上咱们的舰桥,你们再检查一下自己的军装还有舰桥上的卫生!”
  大家都自觉的干起了自己的活,指令长见没有军令发布就坐在那休息,看到朱小富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就指挥道:“那个新兵,过来,去给我倒杯水,然后把舰桥的地在拖一遍。
  一点眼力见都没有,就知道傻站着,要给自己找活干,别看帝国号这么大,但是舰上一个闲人都没用!懂了没有?”
  朱小富连忙正身:“是,懂了!”
  刚要去忙,被舰长一把拉住,然后舰长瞪了指令长一眼:“喝什么喝,自己没有手不会倒啊!
  这地板干干净净的早上刚拖的,拖什么拖,就知道使唤人,自己懒得跟猪一样。”
  指令长连忙站起来,尴尬的赔笑:“那个我刚刚不是听您说要打扫舰桥的卫生么……”
  舰长瞪了他一眼:“就你会使唤人?你现在去锅炉房铲五百斤煤在回来,下面的士兵铲的我不放心,你去亲自铲!”
  指令长傻眼了:“啊?”
  舰长皱眉:“我的话没有听到么?执行命令!”
  指令长灰溜溜的走了,舰长哈哈一笑,像是无意的解释道:“这个家伙,也没有恶意,他说的也没有错,新兵多干活就能更快的熟悉自己的岗位。你说对吧!”
  朱小富点点头:“是。”
  舰长又接着说道:“当然,你们不属于我们舰上的人员,是隶属于海军陆战队的,在这里只是适应,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知道就行,不必事必躬亲的都了解。”
  其余的人只是觉得舰长今天很怪,但是没有谁会傻啦吧唧的细问原因。
  舰长基本上都在调整整个舰队的队形,主要是藩国海军的编入需要协调他们的战位。
  当然因为各藩国海军都是大明一手带出来的,所以无论在军令上还是旗语灯语信号上不存在任何障碍。
  这些藩国海军的船上也有大明海军的驻舰顾问,调整起来不至于焦头烂额,除了这些还有一些船上的琐事。
  一直到快中午的时候,海军部长和九国王室就登上了帝国号的舰桥,舰长也只是到舰桥门口象征性的迎接了一下。
  至于其他人依旧是各干各的,军事单位在迎接礼仪上有豁免权,其实不止军队上有,一些重要岗位上都有。
  以前也有,例如‘恕末将有甲在身不能全礼’,还有就是例如陛下登上飞机,那驾驶员总不能扔了操纵杆去迎接皇上吧?飞机谁开?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哪怕是皇帝来了,不迎接都不算有罪,而且大明帝国的皇帝一直都不主张搞大规模的迎接活动。
  进入舰桥,海军部长上来就想跟朱小富打招呼,朱小富连忙退了一步,对方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改为跟大家一起打起了招呼。
  一个帝国海军的部长,进入舰桥上来先跟一个新兵打招呼,这算什么事?傻子都知道有问题好吧。
  现在的海军部长叫杨平泰,当年参加过大明对奥斯曼帝国的最后一战,在当初的帝国号上担任过炮手。
  现在已经是七十七岁高龄了,身体依旧健硕,不过今年也是他任上的最后一年,明年开始海军部长就要换人了。
  杨平泰的名字是太平洋的翻过来,他爹取这个名字的时候应该就有大抱负。
  因为他出生的时候是还是崇祯九年,那个时候能知道太平洋是什的么的,那一定是了不得的人物。
  作为帝国崛起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的一生经历了大明帝国海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飞跃。
  当初也不能说没有,只不过那个时候还叫水师,后来陛下才改水师为海军。
  那个时候大家还操着小船,福船都是主力舰了,七十多年沧海桑田,老部长经历了太多,所以眼中的光芒睿智而沉稳。
  倒是一大帮藩国王室能有机会登上大明最强战舰的机会并不多,又是舰桥重地,一个个都是这看看那瞧瞧,看着一副贼眉鼠眼想要偷东西的架势。
  舰长跟杨平泰介绍了舰队准备情况,还有编组情况,以及演习的既定方案。
  演习方针简单来说就是,两国宣战,大明海军携带藩国海军寻找地方主力进行决战,战胜之后炮轰对方港口。
  主要考验舰队和藩国军舰的协调能力,还有整个舰队在海上寻找敌人,组织作战的能力,以及攻击港口的能力。
  在朱小富看来,说白了,还就是宣誓武力,让这些藩国土包子看看,大明海军的战力有多强火炮有多猛。
  一个个不要有事没事的瞎蹦跶,在瞎几把搞,下一次这样的炮弹就会落在你们头上!
  听完之后舰队就朝着预定海域行驶,然后他们就去参观食堂会议室这些地方了。
  至于更机密的地方这些人也看不着,也就是带着去食堂吃吃饭,然后在会议室休息休息而已。
  接待完这些人舰长也招呼上朱小富:“走,我带你去吃午饭。”
  说着就拉着朱小富朝着军官餐厅走去,朱小富也没有拒绝,这几天天天吃的都是士兵餐确实想换换口味了。
  两人找了一个小包厢,舰长点了两个菜,然后把菜单递给朱小富:“想吃什么随便点,我请客!”
  朱小富也不客气直接点了四个自己爱吃的,一边的服务水兵心里奇怪但是面上也没有什么表示,这小兵还真不客气。
  舰长让点菜就点菜,不仅点了,还比舰长多点了两个,真不把自己当外人啊?确实,这一看就不像是外人。
  门关上之后, 舰长才松了一口气:“殿下,您在船上没有受委屈吧?”
  朱小富笑笑:“没有,大家都很好,团结友爱,我很喜欢。”
  舰长点头:“那就好,那就好,您要是有什么不满意的,可以直接来找我,我一定给你解决。
  还有那个指令长是不知道您的身份,平时他性格就是大大咧咧的,但是真的没有啥坏心眼,我以我的人格保证。”
  朱小富眨眨眼:“难道在你眼里我就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小人么?
  这天天看我不顺眼的多了,我难道还要每天找个小本本记上等着将来报复不成?”
  舰长跟着哈哈一笑:“那怎么可能,人家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您肚子里还不得能停下一艘航空母舰啊!”
  两人继续聊着,朱小富问道:“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你当兵多久了?”
  舰长连忙回到:“我名字叫古千秋,是复兴三十年从帝国海军大学毕业入伍,复兴……”
  朱小富连忙摆手:“就是随便聊聊,你可别给我报简历啊……”
  舰长也乖乖的闭嘴,不一会菜上来了,两人正准备吃,外面响起敲门声,舰长连忙去开门:“哎呦,部长,您怎么来了,快请进!”
  部长跟他点点头:“小古今天表现的不错,阅舰式指挥得当,再接再厉。”
  进去之后,杨平泰立刻给朱小富敬礼:“海军部长杨平泰见过太子殿下。”
  朱小富摆摆手:“不要拘礼,吃饭没有?过来吃点?你不是跟藩国王室在一起么?怎么有空过来?”


第1673章 鸣镝射马
  杨平泰高兴的坐下:“我把他们安排好就过来了,殿下放心有外交部的人陪同呢,不会怠慢了他们。”
  朱小富点点头看了一眼:“老将军喜欢吃什么?古舰长,麻烦您去喊人把菜单在拿来一下,让老将军点两个爱吃的。”
  古舰长连忙站起来:“不麻烦,不麻烦,我这就去。”
  杨平泰拱手:“谢谢殿下体恤。”
  古舰长出去了,不一会拿着菜单进来,杨平泰也不客气,点了两个菜,大家继续坐着聊天。
  朱小富好奇的问道:“这次搞那么大的阵仗是干嘛?这环球走一圈这些欧罗巴各国都要瑟瑟发抖吧?”
  杨平泰呵呵笑着:“因为三件事,第一个是最近有藩国企图越过大明单独和欧罗巴诸国建立外交关系,倭六国企图拜托大明单独发行货币。
  第二欧罗巴地区的德意志国提出放缓军备竞赛,努力发展经济,在经济上追赶大明之后再进行军备扩充。
  第三个是英格兰国宣布开建第一艘水上飞机母舰,起国内也出现设计航空母舰的呼声。
  所以陛下打算进行一次全球威慑战列舰巡航,让这些国家知道谁是主子谁是仆人。
  通过这个行动给欧罗巴各国制造压力,让他们把军备竞赛继续搞下去。”
  朱小富眉头一挑:“这倭六国是一点都不消停啊,真想搞他们一下子!怪不得这次要在镇倭城附近进行联合演习。”
  杨平泰眼睛一亮,但是想到自己的年龄,等太子登基,这一战铁定没有自己的份了,到时候自己还在不在都说不定呢。
  杨平泰收拾心情:“这也是历史遗留问题,这些年随着诸藩国和欧罗巴的文艺大爆发,其自认为引领了世界的潮流,无论是艺术还是演艺等都远超大明。
  这些藩国在地中海都有领土,所以有人就觉得欧罗巴才是世界艺术的中心,大明只是一群只知道武枪弄棒的武夫。
  所以这些年欧罗巴和诸个藩国走的越来越近,大明也是没有办法。”
  这里面的隐秘朱小富是知道的,为什么大明的文艺事业落后于诸个藩国还有欧罗巴诸国。
  这跟大明当初的国策有关,太太上皇的时候,他老人家曾经下过一道圣旨,那就是禁止大明境内随意开设这种文艺学校。
  并且鼓励诸个藩国发展这些,但是大明自己确不发展,大明以科技发展为基本国策。
  这就导致了大明文艺事业的落后,但大明从上到下都有一个共识,多牛批的绘画大师,多厉害的音乐天才够一炮打的不?一炮不行那就两炮!
  这些年欧罗巴依靠着抄袭大明的工业革命成果,逐渐拜托了贫困饥饿的状态,这人一吃饱了,各种想法就多了,这新文艺复兴不就来了。
  这里面肯定有大明推波助澜的效果,锦衣卫肯定没少忙活。
  总之不管是大明的藩国还是欧罗巴都出现了一种崇尚明星的氛围,孩子最大的梦想已经不再是当科学家为国家做贡献。
  而是成为明星,站在聚光灯下万千人欢呼喝彩,那才是人生。
  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