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8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作为禁卫军的人,去了之后怎么也是个府级的安置吧?


第1655章 德川家的预谋
  大明禁卫军第三师的到来,让倭六国立刻归于平静,朱慈烺得到消息确皱起眉头,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对方隐藏在了暗处反而更不好对付了,但是不派兵也不好,等到这帮人闹起事来固然能一网打尽,但是也费事费力。
  锦衣卫主力现在在查询流放人员事物,最近已经先后有几千人因这件事被捕,更多的人还在抓捕的过程中。
  这个行动最少要半年才会结束,朱慈烺不得不给太子去信,让他调一部分人加强倭国。
  太子那边倒是事情办的有声有色,在一众东宫属于的协助下,在锦衣卫的全力配合下,虽然没有什么大功劳,也能稳定的完成计划。
  朱慈烺这边帮着加强倭国的锦衣卫力量的时候,一封电报从釜山港发往大明的京城,‘故乡的秋刀鱼群又集中了,你们要不要回来尝尝。’
  这封电报是发往京城的一家倭国商号的,典型的一封问候性电报,也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
  这个倭国商号接到电报之后,又往莫卧儿那边发了一封电报:‘家乡的人问你要不要吃秋刀鱼。’
  莫卧儿这边收到电报之后,立刻转送到长崎国的新长崎港。
  倭国等藩国在莫卧儿都有自己的殖民地,大小在一府乃至数府之间。
  对于大明来说这点地方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对于这些藩国来说,这个可是把自己的国土面积翻倍了。
  而且一府之地至少也有十几万乃至几十万人口,山林河湖海,很多东西都能隐藏起来。
  长崎国的新长崎港本来是王子辖地,只是王子听说奥斯曼那边开战之后就带着两千军队坐船走了。
  在他看来,守着这破港口哪有去战场上建功立业来的爽快。
  走之前他把新长崎港交给了自己的管家,一直以来管家无论是经营还是处理殖民地事物上面都帮助他很多,这让他能够一直待在军营,所以王子对他很信任。
  当问候他吃秋刀鱼不吃的电报来了,送到管家手里之后,管家眼中冷眸闪现,把纸条送到灯火旁边,一切都要开始了。
  长崎国和朝日国殖民地交界的地方有一片山林,那里常年盘踞着盗匪。
  每次长崎国这边剿匪他们就跑去朝日国,朝日国剿匪就跑去长崎国,两国一起剿匪他们就躲进深山不出来了,或者流窜到两国深处作案。
  这股盗匪就像是提前能知道消息一夜,这些年来两国对他们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不过这股盗匪还算知趣,抢劫的对象只有当地土著,很少动倭国商人,所以两国时间久了对于这股势力也就睁一只眼闭只眼了。
  因为在这些藩国的各处,尤其是交界的地方,这种盗匪有不少,他们有的盘踞山林,有的流窜作案,有的甚至都是当地百姓扮演盗匪作案,各藩国根本无力管辖。
  这些藩国的殖民地可不像大明那样轻徭薄赋,这帮人好不容易得到一块殖民地,那是恨不得把石头里都榨出二两油来,所以殖民地的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那造反自然是此起彼伏。
  这些藩国的军队数量有限,大明又不时的带着他们到处征战抢新的地盘,所以对于这些占领区,他们的管理就是只要还能收上来税那都不是啥大事。
  再加上有心人的推波助澜,还有有人私下里交易武器弹药和帮忙出售抢掠来的物资,所以这些盗匪是一直存在。
  而这些盗匪中有一部分就是被长崎国这位管家控制的,这个管家对外说自己叫川田忍但是他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德川家旺。
  正是德川家的后裔,德川家旺正是德川家的家老之一,当初因为不再京都,所以那场大火得以逃脱。
  当年吴大海的一场大火确实烧光了京都的德川家,但是德川家为了控制倭国各地还是指派了不少的家臣和家老到各地镇守的。
  尤其是叛军叛乱严重的时候,各地的德川家人占据德川家的一半,后来京都被烧了,德川家和倭国皇室都不再了,这帮人也大多隐姓埋名藏了起来。
  大明六分倭国之后,各国之间忙着政权夺利,在大明的宽仁政策之下,并没有追查他们这些人的下落。
  这些年这帮人又慢慢的汇聚起来,形成了自己的势力。
  并且利用大明重用倭六国的机会,发展自己的武力,在倭六国之中逐渐又形成了不小的势力。
  朱慈烺虽然一直对倭国防备甚深,但是大明上下真的把倭国放在眼里的没有几个,包括锦衣卫巡查制度也跟其他藩国相差不大。
  大明境内的官员熟悉的锦衣卫做事办法之后有了防备,倭国这些人有心防备自然也能躲过追查。
  德川家旺走入密室,写了几个命令绑在信鸽腿上放飞。
  自从朱慈烺重用信鸽传讯之后,大明军中普及,民间也迅速效仿,虽然后来有了有线电报,但电报也不能通往世界的各个角落不是。
  所以现在不仅是大明关内,包括世界各地信鸽传讯都是一种常见的传讯手段。
  故而德川家旺放飞几只信鸽,在新长崎港这样的大城里,丝毫没有人觉得突兀,也没有人会监视他们飞向那里,就算想监视你也得追的上不是。
  放飞了信鸽的德川家旺也在盘算,现在莫卧儿这边各藩国的实力正是最虚弱的时候,他们恨不得把最后一个卫兵派往北非,好争夺那里的利益。
  这对于他们德川家来说正是绝好的机会,先搞乱了藩国,然后在搞乱大明的莫卧儿,到时候不论是藩国还是大明主要精力都会集中到这边。
  毕竟整个对奥斯曼帝国的战役,莫卧儿地区可谓是大后方的后勤基地了,除了武器弹药之外的所有军队后勤几乎都是从这里提供。
  而且莫卧儿地区在大明的经济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明绝对不会允许这里生乱。
  但是大明一定想不到,自己搅乱这里的目的其实还是为了给倭国那边制造机会,这边一乱,倭国那边的兵力肯定会抽调过来吧?
  就算不抽调,大明继续从关内增兵,那么关内的兵力少了,等倭国那边起事,大明就没有更多的兵力派遣了。


第1656章 战争第二阶段
  当然德川家旺不能只满足于自己当一个棋子当陪衬而已。
  要不然他努力爬上这个高位成为长崎国的大管家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
  山林内收到信鸽传递消息的土匪头子正在那喝酒,看完消息土匪头子眼中闪着幽光。
  这帮住在城里的肥猪还真当大爷是他的手下了?对我呼来喝去?老子想抢哪里还要听他们的命令?这是在想屁吃吧?
  不过对方提供的情报倒是有意思,各藩国兵力空虚?早就听说大明西边在打仗,这帮人肯定是忙着抢东西占地盘去了,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
  那就抢一两个城镇试试?要是这帮人没有反应,那就抢更大的城市,最后占领这里恢复莫卧儿帝国当初的荣光也不是不可能嘛。
  他们可不是沙贾汗的死忠,只是打仗需要一个名目罢了。
  很多人都收到了这样的消息,虽然大家都各怀心思,但既然藩国军队没有了,自己不趁机抢一把那岂不是白白便宜了别人。
  于是乎一夜之间,这些藩国不少城镇都受到土匪的袭击。
  而且范围还不止是藩国这边,就连大明控制下的莫卧儿地区不少地方又出现了动乱。
  消息连夜就传回了京城,因为只是一些小股土匪,并没有惊醒朱慈烺,朱慈烺是第二天上午才看到消息的。
  看到那边动乱突然变多了,这让朱慈烺很不爽,这帮人果然都是一有机会就闹事,没有一个省心的。
  这是本来就不稀奇,从古到今,只要一出现兵力空虚,那么盗匪横行就是常态,朱慈烺也没有想到对方是有预谋的调动大明的兵力。
  当然朱慈烺也没有考虑现在调兵去镇压,当初开战之前,大明就考虑到各地可能因为兵力空虚可能发生动乱。
  所以各地的兵力抽调都是按照安全等级和防守等级来抽调的。
  就像莫卧儿这边,虽然兵器缺乏的时候,大明也仅仅从这边抽调了四个师而已,剩下的八个难道还镇不住场面?
  就算因为莎菲波斯的关系有四个师钉在边境了,但是剩下的四个也足以镇压几十万人的动乱。
  更何况还有二十多万的靖安军在各地镇守呢。
  现在之所以没有出动,那完全是因为,这些乱匪太少了,闹的不够厉害,不值当出动正规军,只需要各地派点靖安军就行了。
  大明这边丝毫不担心,但是藩国那边就麻烦了,他们为了抢北非的好处,在自己的殖民地留下的士卒仅仅五百到一千左右。
  这么点人不要说剿匪了,就是想要保卫自己殖民地的首府都是问题。
  这要是藩国的殖民地都被乱匪占领了,那岂不是成了这帮乱匪进攻大明莫卧儿地区的基地?
  当然让大明出兵帮他们保护自己的老窝?大明还没有那么伟大。
  朱慈烺只能提前告知他们殖民地的情况,让他们尽快调兵镇压了。
  朱慈烺不知道这一切都是阴谋,参与阴谋的这些乱匪也不知道自己正在卷入一场针对大明的阴谋。
  所以大明只是用自己的制度本身来对抗阴谋。
  这对于朱慈烺的制度是一个考验,不过从目前来看大明没有反应也不需要反应。
  仅仅是这样,德川家就已经在拼尽全力了,拼尽全力的想从大明的制度上找到一个突破口。
  倭国那边先动了,结果一个禁卫第三师镇压,立刻乖乖老实下来。
  这半个月,大明国内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大家好像又回到了当初没有打仗的时光。
  尽管奥斯曼帝国那边每天都有占领某地的好消息,不过对于那些名字一大串连知道在哪都不知道的地方,百姓根本不关心。
  因为他们一生可能都不会去那么一个地方,有啥好在意的。
  而朱慈烺等高层看来这些占领不过是第一阶段胜利的延续,占领是必然的,打不过的才是新闻。
  果然如预计的一样,第二阶段的推进并不是那么顺畅,而且有种越来越难的感觉。
  波斯湾战区,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黄得功也失去了所有的耐心,他不打算等了,敌人集结的太慢了,与其这么耗下去,还不如吃下巴格达。
  表面上看,留着巴格达把敌人都吸引过来在一举歼灭是个好办法,但是为啥要把敌人留在城里?
  攻城战巷战可不是啥好主意,黄得功觉得既然要跟对方决战,那也是大明占据巴格达,然后对方从野外进攻,然后大家在旷野上打一场。
  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大明的火力优势。
  所以开战一个月之后,波斯湾战区终于发动了最大规模的进攻,黄得功花了一天不到的时间就击溃了城外的奥斯曼军八万余人。
  但是城内的巷战黄得功打了三天才占据了一半的城市。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正百姓的安全大明打的是束手束脚,对面的人躲在民居之中很难分辨。
  黄得功为了减小伤亡打的是很谨慎,不过好消息是巷战占领过半,尤其是黄得功完成对城内的小方格切割之后,对方的抵抗意志已经瓦解。
  预计再有两天就可以肃清巴格达的残敌。
  奥斯曼那边,经过一个月的战争,奥斯曼终于讨论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