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8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除了赌陛下的人品不会亏待有功之臣的后人之外,还是他对自己实力的自信。
  身为总参四杰之一,杨继德相信陛下一定不会让他埋没,他这样的人才陛下怎么会一直放在北非这边吃灰呢。
  李信摇摇头:“那你有没有想过一点;如果大明跟欧罗巴开战,欧罗巴为了拿回战场优势,他们最好的做法是什么?”
  杨继德疑惑:“应该是想办法切断苏伊士运河,迫使大明只能从陆路补给或者走海运长途补给,增加大明的后勤压力吧。”
  李信呵呵笑了:“在地中海里,欧罗巴人大概率是搞不定大明的舰队的,何况还有藩国舰队的协助,这种情况下;对方有很大的可能会走陆路。
  一旦它们选择走陆路,欧洲大陆太远了走不通,对方会走哪里?
  很大的概率对方会通过北非,企图从北非下手向东推进占领或者破坏苏伊士运河。
  首先北非这边作战的主力是藩国军,藩国军的战力跟他们相当,人数上也不会太多,欧罗巴人不至于打不过。
  再次就是因为这边地形平坦但是两边一边沙漠一边海洋,战术上更加灵活激动想要堵截难度更大。
  地中海的宽度不大,而且海上风浪也小,也就是说敌人可以从任何地方抢滩登陆。
  这样的战场复杂,而且重要性确不亚于主战场,我要是进内阁,这个地方还是用你最合适,因为你已经有经验了。
  唯一的缺点就是,功劳可能不大,毕竟只是附属战场,主要是防止敌人从这边突破的。
  所以你觉得陛下会对你重用;但要是留在北非就是一种重用呢?你不后悔么?”
  杨继德摸着下巴:“其实这个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嘛;敌人想要通过这边打我;我还想通过这里打他们呢。
  首先这直布罗陀海峡这里,只要我能拿下,那么欧罗战场就再次被一分为二。
  没有了北方支持的地中海根本无力抵挡大明的进攻。
  敌人能随时从任何地方打我,我也能从任何地方进攻他们,最后谁打谁还不一定呢。”
  李信呵呵笑了:“你有这个自信就好,只不过你带着的毕竟是藩国军,陛下允许不允许他们参加这一战还不一定呢。
  到时候要是陛下不允许他们参战你该怎么办?”
  杨继德对这个倒是很自信:“陛下一定会让藩国军参战的,因为欧罗巴地区需要新的力量来填充,这样才不至于让他们拧成一股绳。
  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一旦联合起来就会成为大明最大的威胁。
  最有利的办法就是往里面掺沙子,然后在分割他们,就跟他们过去的城邦一样。
  以后世界统一了,地区有且只能有一个中心那就是渤海湾区,任何人都不能改变这个结果。”
  这个事情确实跟杨继德说的一样,欧罗巴肯定要被压制的。
  按照大明的战略构想,一直以来都是把欧罗巴视为头号大敌的。
  一开始大家并没有把他们当回事,但是陛下一直这么重视就让大家不得不把这件事放在心里。
  通过这些年的研究发现;欧罗巴确实是大名不可轻视的敌人,从种种迹象表明;欧罗巴这些年一直处在快速的上升期。
  从大名的经验可以看出;一个上升期的文明,会把很多问题掩盖,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多问题都不用出手,发展本身就把问题解决了。
  强牺读牺。欧罗巴这些年的实力还在不断的成长,如果没有大明的干预,欧罗巴甚至能够发展成仅次于大明的另一个世界中心。
  而且从其抢掠全世界来武装自己的趋势来看,长期的激烈竞争必然会催生出一个领导者文明,过程中虽然会有流血牺牲,但最后淘汰弱小走出来的文明一定是世界级的。
  如果朱慈烺听到李信的分析一定会忍不住点赞,因为后来欧罗巴的成长确实如李信猜测的那样,两次世界大战差点就决出了一个世界级的文明出来。
  可惜最终这些国家棋差一着,被新大陆那批殖民者摘了桃子。
  只不过如果你反过来想,其实新大陆那个家伙何尝不是欧罗巴分离出去的一部分呢。
  他们最后取得了争霸的胜利,成为世界级的文明,这不正是跟李信的预言一模一样么。
  李信站起来:“既然你已经决定要去处理藩国问题,我也不拦你,抛开这些其他问题不讲,确实用你来担任藩国军主官是最合适的。”
  李信也不犹豫,直接写下任命,李信就成为了,藩国军事顾问团团长。
  军事顾问团制度一直是这些年大名管理藩国军队的名义,名义上是顾问,但实际上藩国军都默认这个机构的领导地位。
  这个职位在大名的军事机构中根本不是实际职位,只是一个名义上的虚职,但是一直以来大家都把这个顾问团团长当做半个总兵来比较的。
  因为凡是当过藩国顾问团团长的人最后都至少是总兵官了。
  杨继德高高兴兴的上任,坐上飞艇第二天下午就到了负责给藩国军提供物资的大明后勤部驻地。
  杨继德到的时候这帮藩国军的主官都在来的路上,离得近的已经到了,因为来之前杨继德已经给这边发消息让他们通知藩国主官来开会,信鸽比飞艇又快了几个小时,所以有人提前到了。
  制大制枭。对于大名来说,管理藩国军一直都是一个麻烦的差事,没有多少人愿意,虽然说有机会升任总兵,但不经过这一步,直接在各战区当副总兵也能升任总兵不是。
  而且军队中的这些将领也不是个个都善于搞外交处理人际关系跟国与国的关系。所以这个活看着挺气派,一个人管十几个国家呢,但是实际上愿意出头的人并不多。
  但是对于藩国来说,这个职位那就是他们头顶的太上皇啊,没有人管着他们心里不踏实啊!总感觉自己像是被大明遗弃了一样。
  现在有人管了大家就踏实,再听说是杨继德,这个可不得了,杨嗣昌的侄子,大明参谋部新四杰之一,号称新的战略大家,不得了不得了!


第1643章 战场态势
  藩国军到齐之后,杨继德先让各自汇报了自己的兵力数据。
  这次参战的有十三国总共兵力还剩下一万八千人,多数是还有半个团多的兵力而已。
  比起刚出发的时候的四五万,这些人确实也没少占领地盘。
  杨继德挂上战场形势图:“目前,大明主力在苏伊士运河,波斯湾和高加索地区。
  未来的一段时间,大明将通过亚细亚半岛和爱琴海两路直捣伊斯坦布尔城。
  总参的命令是需要你们协助大明控制埃及地区亚历山大港以西的地区;从这里一直到大西洋海边都将是你们的猎场。
  现在谁愿意参加?愿意的不动,不愿意的举手,不参加的守好自己的领地,不要在越界进攻。
  一旦发现不参加大明行动的藩国越界,那么其余诸国共击之。
  从今天开始藩国军没有我的命令不准调动,不准随意进攻;更不准相互攻击。
  发现一次罚一城;取消一次参战机会。”
  杨继德并没有给他们耍什么心眼;也没有画什么大饼,因为没有必要,这些人必须也只能按照大明的命令做事,谁反对,直接不带他们玩就是了。
  顾问团团长好像不太好说话的样子,这光有惩罚怎么没有提奖励的事情?
  杨继德这个时候都想拿一個羽扇来摇摇了,谁能拒绝当诸葛亮的诱惑。
  地图上压力山大港以西的城市名称和兵力已经标注了清楚,杨继德指着地图:“大明预计还有五天左右就能拿下苏伊士运河。
  到时候所有的补给都能通过运河运到地中海边,你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拿下亚历山大港,为补给的到来扫清障碍。
  这一战的奖励就是后勤补给物资的分配权,后勤物资的分配将按照你们贡献的多少来决定。
  现在我来分配各部的任务……”
  杨继德没有先处理这些国家之间的矛盾,也没有停下来了解情况。
  在他看来,这个时候就应该让他们动起来,在运动中不断的调整,有矛盾的分开行动就是了,不听话的路上在敲打。
  与其坐下来跟他们好商好量;不如在路上快刀斩乱麻;杨继德要的是胜利,至于藩国内部的事物,大明可从来没有要求他们团结一心一片祥和。
  在大明把主要精力放在苏伊士运河和开罗的时候,用藩国军拿下亚历山大港就非常有意义了。
  拿下了苏伊士运河和开罗,在拿下亚历山大港这里,奥斯曼就没法在埃及登陆了,也给藩国军下一步的行动准备了一个后勤基地。
  整个北非海岸线长度比大明从连云港到中亚的距离还要长,数万里的路途不可能一个港口就能够的。
  不过因为大明海军的战略目标并不是西进,杨继德只能在占领亚历山大港之后等待藩国海军舰队到来之后在去谋求新的港口,到时候再把亚历山大港交给大明。
  杨继德倒是不害怕这帮人会赖着不给,首先亚历山大港虽然是埃及地区的第一大港,但放在地中海也就那样而已,这里并没有完善的修船造船能力,只是一个普通港口而已。
  藩国军需要大明在这里建一座修船厂以维护他们的战船,也需要大明的支持才能获得足够的补给,因为不止是补给物资在大明手里,苏伊士运河也在。
  整个北非海岸线有几万里,没有海运的支持;藩国军根本无法作战;这不仅大明知道藩国自己也知道。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他们自己没有那个本事呢。
  对于藩国军来说,奥斯曼帝国也是势均力敌的对手,当年大明放手不管的时候,他们跟奥斯曼帝国在埃及地区的碰撞可是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甚至要不是大明出手,他们都会被赶回海里,更不要说去占领运河了。
  这次战役也是大明陆军部队承担了主要的进攻任务,他们只是捡一点边角料进攻一些小城而已。
  剩下的地方都需要他们自己动手了,甚至有些地方都不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前途如何大家心里都还没底。
  在杨继德调兵遣将的时候,黄得功确在挠头不已,这帮奥斯曼人的效率实在是太慢了。
  原本指望他们花上十天半个月把兵力集中到巴格达然后一锅烩了呢。
  结果他这边锅都准备好了,对方的增援还在不紧不慢的在路上,比起预计的速度慢了一半。
  好在最近一段时间,黄得功的主要精力都被跟莎菲波斯的边境兵力布置和阿拉伯半岛上的进攻行动牵扯,要不然这边就不等了直接开打了。
  莎菲波斯那边的谈判一直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对方就一个拖字,也许并不是故意拖延,对方的朝廷做事一直都是这样低效。
  总之莎菲波斯吵了这么十多天,还是一点头绪没有,大明的使者也不着急,只要他不倒向敌人对于大明来说就是成功的了。
  奥斯曼那边也派出了使团,穿越了波斯湾战区和高加索战区的中间地带,即将抵达莎菲波斯境内。
  这让黄得功非常舒服,从自己面前过去,那不是打自己的脸么。同时也有点抱怨杨嗣昌进度缓慢。
  奥斯曼那边之所以能这么快的派出使者,是因为他们是谁便从边境抓的壮丁,根本不是从伊斯坦布派出的。
  否则黄得功觉得自己一定能给拦下来。
  莎菲波斯现在争吵的很激烈,总参的意思是不要过分刺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