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统计大明-第7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姬润抬头看了一眼:“那道没有,目前收拾出来的诸王旧宅有六处,不够五十一个王爷居住。
然后我又租用了四十五处三进的百姓宅院用于安置……”
崇祯站起来:“什么?租的?又是租的?你这是打算把皇室的脸面都丢尽吧?”
朱姬润丝毫没有觉得自己做错:“回太上皇; 就算不租内城和内城附近也没有那么多地方安置吧?
这次陛下下旨着急; 两边都没有准备妥当,所以只能紧急安置。
考虑到诸位王爷进京都是为了玩……跟皇上和太上皇叙叙亲情顺便瞻仰大明京城的繁华; 这要是安排在玉泉宫太远。
所以臣才把他们安置到内城以及外城靠近城墙的地方。
这本来就是好意。”
崇祯摆摆手:“你不要说了; 这次情况紧急,到这一天了; 来都来了; 再说也没用了,那明年呢?以后呢?”
朱姬润看看朱慈烺,朱慈烺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不关他的事的模样,朱姬润只好继续做恶人:
“太上皇; 以后臣打算让这些王室自己购置宅院; 作为来京的居住地; 包括一应开销等等也都由自己负担; 今年过年只是特例。”
崇祯愣愣的看着:“自己负担?皇室负担不起么?”
朱姬润拱拱手:“是的; 太上皇; 要是每人安置一片宅院; 仅仅这一项开销就要数百万两。
这以后王爷还多着呢; 要是个个都是这么安排; 那开销就大了去了,再说内城也容不下这么多王府; 大家都在内城建大宅王府,那内城的百姓怎么办?
不如让诸王自己负担; 量力而行,有钱的办大宅; 没钱的买小院,小院都买不起的就想来玩的时候租一个。”
崇祯咬牙问道:“那要是租不起的呢?”
朱姬润躬身:“要是连租个院子都租不起; 那还来京城干嘛?不如写封信报平安给陛下和太上皇拜个年就算了!”
崇祯指着朱姬润:“那可是天家亲眷?没钱干脆别来是什么话?
皇上这就是你的大臣对待诸王的态度么?
你好歹也是朱家出身; 怎么一点都不顾念亲情!”
朱慈烺被崇祯点名了,也不好装作不知道:“这个没钱的不让来就过分了!
这样吧,腾出一座王府修建一个诸王馆吧。
穷有穷的过法,富有富的享受; 至少要保证这天家的亲戚有一间屋子住,吃上三顿饱饭。”
崇祯一开始听还挺满意; 诸王馆听着不错,可是越听就越不是味了,什么叫有间屋子住有三顿饱饭?
这个要求也太低了吧?这不就是客栈待遇了么?
朱姬润解释了一句:“陛下,诸位王爷每年都能领到十万两的王室津贴,这个钱数,足够他们过上富裕人家的生活。
如果这么多钱都混到进京连房子都租不起,那肯定是游手好闲,不会经营不懂节俭的人。
若是让这样的人进京,往上肯定到皇宫里找陛下太上皇哭穷要钱。
往下肯定欺压百姓,滋扰地方,那才是丢尽皇家的脸面。
陛下要是允许,您可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崇祯听完这个一时间也没法反驳,其他诸王不说,他自己的饿孩子,就算出去的早的,王室成员也不过一家六口人而已; 一年十万两确实足够挥霍。
但是想想自己的儿孙有一天会落得到京城投亲连个温饱都做不到,怎么听怎么心塞。
崇祯哆嗦着嘴唇:“烺儿!朕前几日跟你一同去京城转转。
看到大明最底层百姓,鳏寡孤独尚且被你安置的妥当,无果腹之忧。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烺儿对待普通百姓尚且能做到仁爱之心,为何对自己的血脉亲属尚且不能给保证衣食?
普通百姓人家逢年过节的时候有亲戚来访,也没有说不给吃饭不安置住宿的吧?
这件事,道理说不通啊!”
朱慈烺沉默了,这事要是在普通百姓家也好说了,谁还没有几个穷亲戚,少来往就是了。三代之内的血亲还有来往,其余的谁认得谁是谁。
但是帝王家就不一样了,稍有不慎,这好不容易裁减王室的成果就会前功尽弃了!
第1436章 帮不了
崇祯想的是将来这些王爷部分是他的孩子,这一部分还不少,虽然孩子多了,亲情淡了,但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儿子以后吃不上饭,到京城要饭都找不到门吧?
而朱慈烺想的确是以后,将来的王爷不止有崇祯的儿子,还有他朱慈烺的儿子呢。
随着大明生育水平的提高,婴儿成活率的提高,以后的王室还有皇室,那生孩子的数量每一个都能破百。
如果不加以控制,那真是十几代人就能创造一个民族。
一个王爷一年十万两,能活的非常滋润。
但是这个王爷要是有一百个儿子呢?一个人只能分到一千两,那也就是富人之家而已。
要是这一百个儿子每人不说生一百个,一人生十个孩子,那每人每年就只能分到百两银子了。
三代之后,这些王室要是不自行裁员,那绝对会立刻破产,上街要饭果腹。
所以王爷要想当的稳,那就要自己掂量自己的实力,该舍弃舍弃,该分家分家。
就算是一人只要十个孩子,那也就是多支撑一代的事情。
更何况好歹是王爷,自然要享受锦衣玉食,怎么会大家把钱平分一起过苦日子?
以后大明的货币肯定会贬值,一两银子的购买力会越来越低,能养活的人越来越少。
这就是朱慈烺当初制定这个方案的目的,让王室自己想办法瘦身,自己想办法分家,不用皇上催促。
这些年虽然崇祯私下里给这些就封的王爷一点好处,但是他的孩子太多了,总要考虑个平衡,总要想个以后。
后面还一大帮子呢,他还要养家糊口的,他现在也就只有皇家动物园的营收。
可以预见这帮孩子,将来到了扬州,允许年节的时候进京,肯定有不少混的不好的来京城要钱。
崇祯是真的没有那个本事养活,要是朱慈烺再不管不问,那这帮人真的就成没人要的孩子了。
可是朱慈烺不能管,开了这个坏头,那以后诸王室效仿,后代在效仿,王室子弟过不下去了,都来京城打秋风。
一下子在聚集个十几万,几十万百万宗室啥的,到时候后来的皇帝没有那个魄力还真的不敢动这些人。
而且也将是财政的巨大困难,搞不好再次搞垮大明的又是这帮人。
见朱慈烺一直没有啃声,崇祯也是脸色非常不好:“罢了,如果我的子孙要是生活困顿了,那我就自己解决吧。
哪怕是吃糠咽菜我也不能让他们饿着,其他人的事情我就不管了。
我死之后……那就听天由命吧!”
朱慈烺苦笑一声:“父皇,您不必如此,朕承诺过诸王都有十万两的补贴,这个是不会变的,您的儿子甚至孙子辈就算混的再惨也不会吃不上饭的。
除非他们自己真的是败家成性,那也只是极少数,这样的王爷圈进就是了。
至于后世子孙,可以更当初消减王室一样。
让他们放弃王室封号,脱离皇室宗族,到时候会给他们分一些田地让他们耕种,如果将来没有田地了,会给他们安排一个工作。
当然要是自己好吃懒做,耕田不成,工作不用心,再次困顿,那就不关皇室的事情了,那都是咎由自取。
大明重来不养活这些游手好闲之辈,到时候发配矿山或者荒岛垦荒,那也不会饿死。
至于陛下说的鳏寡孤独,大明并没有禁止皇室领取低保抚恤,如果他们申请,地方政府自然会酌情给予分配的。
虽然吃穿差一点,也不会饿死。
父皇担心的情况不会发生,大明王室消减有今天的成果不易,我制定政策自然要慎之又慎。”
崇祯重重叹了一口气:“这真是板子没有落在自己身上自己不知道疼啊!
当初你进行消减宗室人口的时候,我是全力支持的。
到了今天方知父母没有不盼着儿女能够吃饱穿暖的。可惜自己能力有限。”
朱慈烺摇摇头:“父皇,您可知道,您的孩子加上朕的孩子全部成年,每年紧紧王室津贴,就有八千万两之巨。
您还春秋鼎盛,朕还年富力强,这王室数量在扩大一倍都不是不可能。
如果以后每代皇帝都增加个几千万两,十几代之后,紧紧王室津贴一年都要几十亿。
那个时候诸王真的会吃光内库吃光国库,甚至吃光天下的!”
朱慈烺这么说当然不是危言耸听了,社会财富的增长不是无限的,就像后世的发达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就会遭受瓶颈。
每年要么负增长,要么增长缓慢。
不是他们不愿意劳动,而是生产力只能做到这一步,各种福利也一点点的拖垮他们的潜力。
固然以后大明的财政收入趁着蒸汽机革命和以后的工业革命依旧有一段爆发式增长期。
不过现在的大明已经把生意做到了全世界,即使欧罗巴也不过是在苟延残喘而已。
反过来说就是,大明即使拿下欧罗巴,一统了世界,大明的各项收入也不会像以前一样一倍一倍的往上翻。
按照朱慈烺的预估,就算拿下整个奥斯曼帝国和欧罗巴,大明的财政收入也就顶多到达三十亿到四十亿两左右。
而以后每年的增长可能依旧会维持在百分之十,但能维持多长时间就不知道了。
要知道当初英格兰1840年完成工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也不过六十多年而已。
一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新兴的工业国想要倾销自己的商品,结果碰上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对市场的垄断。
说白了还不是工业增长已经乏力了,蛋糕已经分完了,不能再做大了,只能在现有的蛋糕上进行分割了。
所以当分配不均的时候才会大打出手。
这个世界大明亲自开启了工业革命,因为朱慈烺的开挂,大明的蒸汽机已经普及了十年,朱慈烺自认为不比完成工业革命的英格兰差。
那么大明享受工业革命的成果的日子还有多久?
朱慈烺估计可能等不到他死亡退位,大明就没有能力把蛋糕做大了。
虽然世界一统了,没有世界大战了,但是那只不过是把外部矛盾转化成了内部矛盾而已。
第1437章 后宫问题
最终崇祯也没有能改变朱慈烺的决定,虽然心里不爽但还能理解,他现在不是皇上了,不用站在国家的角度考虑问题了。
所以才能跟朱慈烺要待遇,给儿孙谋福利。
将心比心,要是他当皇上,这样的情况,他也是不敢轻易许诺。
不说其他,当初大明困难的时候,这些王室过年给皇上送礼,他连个回赐都拿不出来的时候,还不是一点没有觉得自己不对。
那个时候宗室比现在还惨,吃不饱,还有禁令管着不让干这不让干那,过的犹如乞丐的又不是没有,从贼的也出现过。
最后崇祯还不是眼不见为净。
后来给宗室的回赐,还是朱慈烺想办法挣钱搞的呢,一开始只有一斤米,一斤盐这些。
那个时候,崇祯就已经觉得已经很给宗室福泽了。
现在在回头看看,那点东西,真的是只够过年的,有宗室还悄悄把东西卖了换杂粮吃,那个时候崇祯不叫嚣骨肉亲情了。
冷场的时候,诸位王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