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7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尤其是陛下一面限制拆分民间商会,臣这边又加强皇明商号的垄断,这让有一部分害怕陛下会大肆掠夺民财。
  而且皇明商号挤压民间商会的生存空间,那么民间商会就会抢夺小民的生意渠道,长此以往,普通小民和小商人再难有出头之日。
  臣担心这种扩张是不是真的是正确的道路。”
  朱慈烺没有听到这个消息,现在想想这不就是后世西方那种资本裹挟一切,底层百姓再难有出头之日的那种社会模式么?
  就算偶尔有成功创业的先例,那不也是一轮轮的投资,一轮一轮的股权稀释,最后让资本大佬参与利益瓜分才能出人头地,否则大佬就会在造一个新的,用资本打败你!
  大明还没有到那个地步,能有人提前看到这个问题足够让人欣慰和警醒。
  当初朱慈烺就觉得皇明商号不应该跟百姓争利,所以推出了纺织业,逐渐改为销售纺织机。
  当时也退出了很多行业。
  朱姬润现在做的,很多都是把以前皇明商号退出的行业又捡了回来,例如进军造船业,这些年大明除了给军方造船之外,商船这一块几乎很少参与。
  就算造商船,那也是趁着军舰建造任务不足的时候船台空着造几艘。
  现在呢,朱姬润通过技术入股资金入股等多种形式大举杀进商船制造领域,每一个地区都扶持两三家大型造船厂。
  这些造船厂的扩张必然挤压其他民间船厂的生存空间,民间船厂没有大船可造的时候,就会挤压更小的船厂的生存空间。
  再例如通过机器技术入股蒸汽机制造工厂,这个虽然是新兴行业,但这就相当于谁想进去就要给皇明商号上供一部分股份,你才能获得技术。
  这又是对一个行业的控制。
  皇明商号一旦插手某个行业,那就是行业的最强者,其余的商会只能吃皇明商号剩下的市场,谁碰到这种情况都不会高兴。
  这种不高兴最后终究会演化成争端,搞不好就是资产阶级造反。
  朱慈烺思考了半天,最后也只能无奈的说道:“现在大明需要钱,内库需要钱备战,暂且就这样吧,等战争结束之后,皇明商号会退出一部分商业,给大家留够生存空间的。”
  朱姬润也认同的点点头:“陛下说的是,呵呵,所以就有人说臣做的事情就像蔡京一样,为了给陛下筹钱无所不用其极!”
  朱慈烺脸色一黑:“你是蔡京,那朕岂不是成宋徽宗了?怎么着朕也修艮岳了?”
  朱姬润嘿嘿笑着:“可是陛下修了玉泉宫啊,他们就说这玉泉宫是阿房宫第二,千古第二大宫殿,陛下在上面花的钱比起当年的阿房宫还要多。
  而且宋徽宗也好大喜功,打西夏,打辽国,打的国内民不聊生,打的水泊梁山江南方腊揭竿而起,最后被金国所灭。
  大明现在也是到处用兵,处处打仗,陛下也是好大喜功,臣就是陛下身边的六贼之一。”
  朱慈烺无语了:“你这都是在哪听来的?六贼?朕听听这六贼都是谁?”
  朱姬润摇摇头苦笑:“这不是快过年了么,臣自己的生意也到了算账的时候,下面的掌柜进京就聊起这个问题。
  他们平时都是在路上行走,走南闯北,见过听过的也多,所以就告诉了臣。
  六贼有臣一个,臣是财贼,还有殿帅府兵贼周遇吉,贼相吴启晨,锦衣贼李若琏,宦官贼桂喜,采访使陈玄。”
  一边的王之谦先是一乐松了一口气,还好没我!
  然后我整个人都不好了,不是!为啥没有我?我才是锦衣卫指挥使好吧!陈玄这个前皇明商号大管事都上榜了,他这个现任的锦衣卫指挥使不配上榜么?
  朱慈烺哈哈一笑:“那是不是还给你们起花名什么的?”
  朱姬润摇摇头:“那道没有,有花名的那不是梁山好汉么,我们是对应六贼给安排了职务。
  臣就相当于蔡京,周遇吉就是高俅,吴启晨就是梁中书,李若琏就是童贯,桂喜就是李彦,陈玄就是朱勔。”
  朱慈烺更是乐了:“这一点也不严谨啊,这周遇吉应该对应童贯吧?六贼里面好像没有高俅吧?”
  朱姬润嗯了一声:“可能是因为童贯是太监吧,他们觉得太监就应该对应李若琏那样的,至于高俅虽然不是六贼之一,但是他名声大。”
  确实,只要听评书的可能不知道六贼的名字,但是没有人不知道高俅是谁。
  对于这个事情朱慈烺本来想一笑置之的,但是想想这件事要是一直这么流传下去,搞不好真的让天下百姓觉得满朝官员都是民贼呢!
  看了一眼一旁的王之谦:“这件事好好查查,看看是民间笑谈抱怨还是有人故意为之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王之谦刚刚就想好好查查,想把编这个的揪出来,问问他,为啥没有他王之谦!
  现在陛下让他查他就更要查清楚了:“是,臣这就安排人调查!”


第1425章 生来不同
  大明的小学放假实在腊月十五号,开学实在正月十六号,正好一个月的假期,对于孩子来说这一个月的快乐时光有二十七八天。
  有那么两三天不快乐是因为要补作业。
  大明太子同学,放学收拾好自己的课本,背上书包走出校门,校外一男一女两个锦衣卫扮作他的父母来接他回家。
  校门口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但是当坐上马车之后,两个人瞬间就把慈祥的笑脸换做了谄媚:“太子殿下,看你好像不高兴的样子?”
  太子翻翻白眼:“高兴个屁啊!十篇作文,三十篇日记,所有生词写三遍,数学更是过分,课本上所有的数学题都抄一遍,还有语文数学各十张试卷。
  这还过个屁的年?直接天天在家写作业算了!”
  两人面面相觑:“要不,我跟你们老师打个招呼?作业不写了?毕竟您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做,日理万机的怎么忙得过来?”
  太子摇摇头:“算了,我还不想挨揍,这是要是让父皇知道了,那就惨了,反正老师又不是对付我一个人,大家都要写。”
  两人也不好接话,太子安慰之后又嘟囔了一句:“可是别人可以抄啊!我抄谁的?抄了不会挨揍?嗨!倒霉!”
  太子看看窗外:“回宫吧,听说皇爷爷和皇奶奶在皇宫内呢,我得去给两位请安。”
  马车缓缓往前,不一会就到了皇宫,太子也没有换衣服直接去了仁孝宫,朱慈烺也正好在这边陪着崇祯聊天。
  太子躬身行礼:“孙儿叩见皇爷爷皇奶奶。”
  崇祯哈哈一笑:“孙儿快起来吧,我刚刚还和你爹念叨你呢,这是放假了?”
  太子躬身:“正是,从腊月十五开始到正月十六开学,放假一个月。”
  周太后上前拉过太子:“好了,在家不要拘礼,跟个小大人似的,慈烺,你也真是的,太子读书,就应该找最好的老师好好的教。
  要是嫌太子孤单,这不是还有各位皇弟皇妹陪着,再不行招一批伴读也是可以的,你干嘛非要让他在外面读书?在外面能学什么?”
  朱慈烺呵呵笑着:“学民间疾苦,学百姓生活,这样以后在做出决定的时候才能真正的站在升斗小民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
  来,跟爷爷奶奶说说,这半年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太子抬头想想:“回父皇,这半年儿臣最大的收获就是老师告诉我们读书是唯一改变阶级的方式,只有好好读书才能出人头地。
  哪怕就是上战场当兵,如果没有知识,不读军校将来也只能当大头兵。
  儿臣就觉得读书实在太重要了,班里的孩子都在努力读书学习,希望能够考更好的成绩,学更多的知识。”
  崇祯笑着说道:“读书当然有用,而且你身为大明皇太子,自然要为天下表率,学习成绩可要全校第一才成。”
  周太后也点点头:“读书是好事,不过不能太累,要注意劳逸结合,说什么全校第一,只要老师教的掌握了就好。”
  太子看了看朱慈烺:“可是父皇说我不必读死书,平时要多看,多听,多想,成绩中游偏上就好。”
  崇祯皱眉看了一眼朱慈烺,教孩子谁还不想孩子样样最好?这朱慈烺是怎么教孩子的?
  朱慈烺摸摸鼻子解释道:“读书可是一个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博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那是不停的督促,导致孩子们的学业繁重。
  根本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学习成绩好,将来可以当科学家,可以当医生,可以当老师但是确当不了作家,当不了艺术家,当不了名将,就像熟读兵书的赵括。
  当然也当不了大明的皇帝,毕竟选大明的皇帝可不是谁成绩好谁上的。所以太子要具有一些别人不具有的品质。
  就像这次太子能领悟到读书的重要性,那么现在就可以告诉他教育公平的重要性了。
  既然大家都把这个当做人生的出路,进步的阶梯,那么身为上位者就要把这个公平保证好,不要让百姓失望,甚至绝望。
  教育公平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教育资源的公平,一个是考试升学机会的公平。
  这些都太复杂他还听不懂,以后有机会在慢慢教他。”
  朱慈烺对于太子寄予厚望,并不是他多优秀,而是要尊重立长的传统,对于太子的培养上,他也没有什么经验,以前一个是没有过孩子,二也是没有培养过太子。
  崇祯和周太后听完沉默了一下,教育孩子的事情他们不好瞎掺和,尤其是这个孩子还是大明的太子。
  周太后摸摸太子的头,太子听的似懂非懂忍不住问道:“父皇,那我的寒假作业可以少写一点么?
  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都影响我干别的事情了。”
  朱慈烺摇摇头:“那肯定不行,老师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让你们巩固以往的所学,同时脑子里还记得那些学过的知识。
  要是不布置作业,那一个寒假你还不把书本上的学的东西忘光了。”
  一家人就像普通家庭一样聊着生活琐事,太子把学校碰到的一些趣事跟崇祯和朱慈烺进行分享。
  直到其他的孩子也放假了都来行礼,聊起天太子才知道,只有他有寒假作业,其余的弟弟妹妹竟然都没有!
  无奈的叹着气,他从出生就跟别人不一样,一直以来母后就告诉他,他以后要成为大明的皇帝,要把整个大明六万万百姓扛在肩上。
  大家都指望着他吃饭呢,所以他要学的东西比其他弟弟妹妹的多,要懂礼仪,要守规矩,要这要那的。
  其实他想跟母后说,他不想当太子,他想跟弟弟妹妹一样每天无忧无虑的快乐玩耍。
  以前说过,结果是屁股开花。
  当皇帝有什么好,父皇每天又看不完的奏章,处理不完的军国大事,每天忙来忙去的。
  不过有什么办法,他生来就是太子,无法改变,母后还偷偷告诉他,这个世界上谁都可以撂挑子不干了,唯有他不行,他要是想不干,没有人能容的下他,只有死路一条!
  虽然他还不太懂,但是母后不会骗他。


第1426章 靖安军的归宿
  对于太子心里的吐槽朱慈烺不知道,不过太子抱怨累的事情他早就知道了,累有什么办法,谁不是这么过来的。
  小孩子嘛,贪玩是天性,这要是真的跟朱慈烺一样三四岁就开始努力,整天废寝忘食的为大明的未来殚精竭虑,那就不是小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