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7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办法消灭异族就是了。
  反正人是群居动物,又不会跟兔子一样打洞,很容易就消灭了。
  农业部部长听到这个,也是眼睛亮了,这要是允许招募异族猎人,然后还以公民身份为诱饵,相信很多异族都会争先恐后的来干这个苦差事。
  允许异族猎人前来,再加上猎犬和猎鹰的配合,朱慈烺不相信这样都还压制不了兔子的数量,要是再不行,朱慈烺就招募一只五十万人的灭兔军,啥也不干专门杀兔子!
  安排完南大陆的兔子,朱慈烺特意提醒了一下:“中亚地区的土地开发也要抓紧,眼看马上春种的时机就要过去了,今年能种下去多少粮食关系到明年能省多少军费的大事。”
  农业部长开口:“回陛下,目前已经安排当地驻军还有后勤人员努力开垦实现自给自足了,关内地区的百姓愿意移民往中亚地区的不多,还在继续宣传动员。
  实在不行,一个可以由农业部派出农业专家,指导这些异族进行农耕培训,到时候能够缓解一部分人力不足的问题。
  第二个就是从其他地区迁移奴隶过去开垦,或者迁移异族进行开垦许诺开垦多少土地上缴多少粮食可以获得公民身份。”
  朱慈烺敲着椅子,这个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并不是给了多少公民身份大明就有多少公民的,想要从根本上同化对方,那就要从语言,文字,文化上全面占据主导地位才行。
  所以这个最后归根结底还是汉人比例的问题,而不是有多少公民的问题,中亚地区如果不能迁移足够的汉人过去,那就永远不能转化成真正的关内,那也就不是大明的核心。


第1331章 暂缓的攻势
  郑森的舰队行驶在印度洋上,这几个月大明最大的事情就是对准噶尔汗国的进攻了,人们追逐热点的时候几乎都忘记了还有一群人为了大明的战略利益奔走着。
  葡萄牙在南亚的殖民地主要有四个,除了锡兰岛上的一个堡垒之外,在南亚的南部三个重要的河口位置东海岸一个,西海岸两个,还有一个是在一个半岛上。
  本来葡萄牙的殖民点不止这四个的,不过随着尼德兰和英格兰的崛起,葡萄牙的殖民点一直在减少,甚至最大的殖民地巴西都被尼德兰攻击了。
  要不是尼德兰人自己作死,搞出了一个郁金香事件,使得财富大幅度缩水,那么说不定葡萄牙的巴西殖民地就易主了。
  就像锡兰殖民地,就被尼德兰人抢了大半,后来白白便宜了大明。
  对于葡萄牙来说,步步推却固然不是长久之计,但是谁又有勇气破釜沉舟一战定乾坤呢?
  大家明明知道这一切都是大明怂恿的,但是只要没有明说谁也不敢因为这个指责大明什么。
  葡萄牙的策略是通过一个个殖民地的防守,消耗敌人的耐心和实力,让接下来的战争变成拉锯战,也许三五年之后世界局势就变了呢?
  即使世界局势不变,说不定耗上几年这些国家的耐心耗尽就愿意谈判了呢。
  郑森也很无奈,堡垒攻坚战本来就难打,何况是这种在数次被敌人觊觎之后,还能剩下来的,这样的地方无一不是天时地利占尽的地方。
  而且葡萄牙人为了这些堡垒也是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坚固的不像话。
  大明对于这种欧罗巴风格的堡垒也是很感兴趣,所以要求郑森在进攻的时候尽量要用巧劲而不是蛮干,多研究这样的堡垒的漏洞,为以后进攻积累经验。
  郑森有句麻麦皮想讲,但是军部的意见又不能不听,先后实验了空中轰炸,热气球投掷燃烧弹,爆破筒,火箭弹强袭,炸药包,大型臼炮等等攻击方式。
  虽然每种办法都有不错的效果,但是离抓住敌人的致命缺点总还差那么一点意思。
  这一次要实验的是重炮对射战术,测试一下要多少门重炮才能敲开对方的堡垒。
  正好大明军部打算出售一批一等战列舰给藩国,这一次就让郑森用这批一等战列舰上的重炮来测试。
  郑森指挥着舰队到达指定位置,这里正好是对方阵地上的火炮的最大射程之外,但是确在战列舰主炮的射程之内。
  只不过一艘一等战列舰这种规格的火炮也不过区区四门而已,而且两撤各两门。
  为了提高命中率,战列舰在这个位置开始降帆下锚,五条一等战列舰停船之后五门火炮开始逐一发言,葡萄牙人的堡垒上硝烟是一股接着一股的冒气。
  海军在落帆下锚的情况下,能做到大概命中率是三十分之一,按照大家的印象认为,这个命中率应该是每三十发就有一个回命中。
  但是在概率学上,确并不是这么算的,因为每一发的命中率都是百分之三十,然后相乘之后在用一去减得到的概率低于三十分之一。
  也就是说这个命中率可能是四十发才有一个会命中,而且还得是一艘战列舰这么大的目标,而一个炮位的目标可比战列舰小的多了,关键是你只要没有命中火炮主体,或者引发弹药殉爆,那么这门炮就能快速修复。
  总之就是,这种炮战有的打,双方不来个几天几夜的炮战估计不会分出结果。
  就算战列舰最后赢了,因为火炮射击角度的问题,很多炮位战列舰的火炮是够不到的,还是要陆军上去清理。
  不过没有人敢说个不字,大明军部要统计数据,这帮人只能乖乖的配合。
  想想看准噶尔这么大的一个国家,那是说没有就没有了,那样的草原强国,以前大家都是仰望的。
  曾几何时,大明面对实力还不如准噶尔汗国的建奴,那个时候皇上还是太子,都要准备几年然后才能一战而定。
  现在竟然只需要区区四五个师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灭亡了。
  这些藩国看看自己的那点实力,那真是给大明提鞋都不配啊!
  大明的威严是靠着一场场战争打下来的,不管以往多牛批,现在的大明才是大家真正畏惧的存在。
  郑森也不着急了,慢慢打呗,权当是找乐子了,着急也没有办法,军部那边下了新命令,因为大明对于准噶尔汗国的进攻,为了防止过份刺激欧罗巴各国的神经,军部要求这边的进攻暂缓。
  要给这些人留下信心,要让他们觉得大明对这种堡垒没有办法,要表现出大明不善长攻坚的弱点等等。
  郑森觉得军部是在骗傻子,但是偏偏这边就是有这么一群欧罗巴人就是这么傻。
  看到大明拿这种堡垒没有办法,一个个纷纷开始修筑堡垒,把仅存的殖民地修的固若金汤,一副要跟大明死磕到底的样子。
  而郑森也在不停的试探尝试中总结了一套攻坚堡垒的办法,而且也让皇明军火按照这种堡垒战术的特点研制着新式的攻坚武器。
  例如改进版本的穿甲弹,改进版本的爆破弹,从热气球上扔下的钻地弹,还有改进版本的从液体石油燃烧弹改的固体燃烧弹等等。
  皇明军火还在研究一种陆地上用的大型攻城炮,只不过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进展缓慢,太大,太重,组装困难,运输困难,移动困难等等。
  海军这边一直是大明的弱项,这次把这批一等战列舰出售给藩国之后,大明海军的实力进一步被削弱了。
  因为新的蒸汽炮舰还在舾装阶段,而新的战舰计划设计的新式战列舰,还在铺设船板和龙骨,离下水至少还有十个月以上的时间。
  所以大明在陆地上的强势,收拾了准噶尔汗国并没有被欧罗巴各国忌惮。
  不过这种情况应该维持不了太久,大明造舰计划虽然保密,但一条条新船下水之后,这种事情能隐瞒多久,那就看锦衣卫的能力了。


第1332章 大明战舰训练海
  为了保密,朱慈烺特意拨款扩大了海参崴军港区的范围,所有的新式战舰的训练都在鲸海进行,鲸海就是后世的倭国海,不过这里从元朝就开始被称为鲸海所以朱慈烺自然不会使用沙俄人取的名字。
  不过因为海参崴冬天会封冻,所以大明又选择了高丽的釜山港作为大明新舰队的冬季泊地。
  而海参崴港和鲸海海域是大明未对外开放的海域,经过这里的只有大明自己的船只,所以只要保住鲸海不被敌对势力探测,那么这些欧罗巴只会知道大明在建造新军舰,但是具体建造了多少训练到了什么地步确不会泄露。
  鲸海的面积足够大明海军完成所有训练了,实在不行还有北面的更大的北鲸海可以用来训练,这一片区域自从被大明控制之后,鲜有外人到来。
  尤其是大明开通辽河和松花江运河之后,这里甚至连来往的商船都少了很多。
  目前这鲸海沿岸只有大明的海参崴港还算是一座大城,而北鲸海就是库页岛北面的那个黑龙江入海口那片海域沙俄给起了个名字叫鄂霍次克海,不过被朱慈烺改为北鲸海了。
  北鲸海也只有一个大城那就是奴儿干城,作为大明奴儿干省的首辅,是整个奴儿干唯一的大城。
  当然这两个大城也是跟该地区的其他城市比的,说是大城,海参崴的总人口不过十几万,而奴儿干城的总人口刚刚过八万。
  这里的环境太恶劣了,生活在这里的多是一些收购商人,他们把这边的皮毛、树木、野味、药材、矿物、渔货等等物资收购打包装箱然后依托海运南下。
  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工业企业,甚至轻工业工厂也只有一些皮毛加工厂和木材厂等等。
  不过随着大明投入巨资在这里修建军港,各种配套的设施也开始修建起来。
  首先就是海军停泊区,然后里面要有修船厂,要有船坞,要有炼铁厂,新式战舰因为都是蒸汽机驱动的,这里还要有一个蒸汽机大修厂。
  为了一个战略隐藏任务,这个原本在大明没有啥存在感的偏远城市突然成为了一个重要军港,各种配套工厂的修建,也让不少相关技术工人迁移到这里,使得海参崴的人口短时间突破二十万。
  而釜山港区因为被定为大明海军锚地,为了保密需要,所以方圆几十里内都被圈为禁区,这让本来就不宽裕的高丽地区百济国雪上加霜。
  失去了釜山港,百济国甚至连首都都要迁移一下,但是大明爸爸需要,百济国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为了安抚高丽,也为了最大程度上发挥釜山港和海参崴港的作用,大明从辽东到釜山和海参崴港的铁路也开始动工,公路已经处于最后的修建阶段。
  而随着大明和高丽三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三国对大明的向往也越来越强烈,甚至有不少人选择偷渡大明的方式来获得留在大明的机会,甚至成为流民都在所不惜。
  尤其是整个东北被划为关内之后,大明的基建倾斜还有各种基础设施的投资,让高丽三国的百姓羡慕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明明只有一条河的距离,对面的人丰衣足食,孩子上学免费,青壮年可以做各种赚钱又轻松的工作,老年人可以在一起钓鱼闲谈。
  而他们确只能为了沉重的赋税每天起早贪黑的劳作,闲暇的时候慌忙捕鱼挖野菜充饥,孩子别说免费上学了,就算是想出钱上学都没有人愿意教。
  不过复兴十一年开始这种情况似乎有了改观,大明教育资源能够满足自身需求之后开始往临近的藩国进行倾斜。
  首先就是教师,大明每年会派出高中和大学里的自愿者前往这些藩国支教,当然紧紧限于文学,艺术,经济,文化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