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统计大明-第7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财主半信半疑,结果当天夜里他们家各院子就传出闹鬼的事情。
老财主慌了神,求道士找个破解之法,道士先是不应,最后才同意,出了一个主意,说他们阴司之人最忌讳的是错杀和杀有大德之人畜。
他有一法,就是弄一些障眼法的灵符,贴在老财主家的牛身上,让这些牛扮成人,然后恶鬼前来索命。
牛是有的功德的牲畜,阴司不敢轻易杀之,为什么牛有功德?因为它们吃的是草,干的是最重的活,帮百姓干了最繁重的劳力对百姓有功,老了还要被杀了吃肉。
到时候老财主一家躲到外面,最好躲到江上的船上,隔绝身上的气味,这些恶鬼到时候杀了家里的牛,报到阴司,肯定要受到处分。
他在写一封诉状给阎王,讲明这里面的因果,那小吏肯定就会被阎王革职,老财主家就能恢复安宁。
昨夜来的都是探路的,今天来的才是真正的恶鬼,老财主一家必须立刻就走,什么都不要带,院子里也不要留人,免得被恶鬼迷惑说破这里面的计划。
老财主不疑有他,按照老道士的主意,当天带着家人离开,留下老道士在他家做法。一家人躲到了船上一夜。
第二天一早回到家果然家里的十几头牛都横死,然后家里的金银等值钱的东西都跟着不见了。
道士也留下书信说去地府帮他处理此事顺便帮他们讨要被恶鬼们卷走的金银。
老财主还以为是真的还特意给老道士上香祈福。
本来老财主一家都信了,不过他小儿子在县城上中学,回家听了家里人一说,觉得这件事不对头,然后就报了官府。
然后官府听完报案,直接就告知老财主,这已经是本县的第二起了,临县也发生了两起,这伙人就是一群诈骗团伙。
接下来借助锦衣卫的力量这件案子很快有了眉目,然后一帮骗子被抓获。
然后报纸就把这个当初奇事趣闻发了出去,让天下百姓都看看,避免上当受骗。
比起这个借鬼神之名撞骗的,这个接着太上皇名义的就低劣的多了,最起码人家没啥风险,据说人家祖传就是干这个的。
这种骗术在大明乃至前朝一直都有,而且经久不衰,这伙人也是全国各地的游荡,过着奢侈的生活。
这次失手也是因为他们的大当头赌博欠下巨款,所以不得不连续作案,这要是放在以前操作的好,人家不仅不会报官,还会感激他们给他们供长生牌位。
而且他们也只是诈骗,伤人的事情都很少干,而且对于这些地主来说,谁家没有几个银窖和多个藏银子的地点,他们虽然搜刮,也不至于让人因此家道中落啥的,毕竟地主最值钱的地他们也没有办法偷。
这借太上皇名义的就有点坑了,这简直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骗人,这还不如直接抢劫呢,抢劫最还小点,一帮人这是脑子有多抽才能想到这种办法?
现在好了,这帮人主犯肯定要凌迟的以儆效尤,从犯那也都是要砍头的,谋逆无论大小了,抓住一律死罪,这个是没得商量的。
就算他们只是为了诈骗,但是冒充当朱慈烺爹是小,这是离间天家关系,让朱慈烺跟崇祯之间父子心生间隙!其心可诛!
王之谦的纠结点是这些被骗的人怎么处理,这个确实是个麻烦,重了牵连甚广,轻了没有警示作用,而且这个要是判的轻了万一皇上有意见怎么办?
这要是换一个心机深沉的,这就直接按重了判,为陛下表忠心,至于死的人和流放的人那是死有余辜!
但是王之谦不是这样的人,他选择直接问朱慈烺,这个也是朱慈烺比较欣赏他的地方,不怕暴露自己的不足,有事就问,自知之明有时是一个珍贵的品质。
第1296章 皇家旅行团
这个事情朱慈烺也不好直接下重手,正好李若琏也在,朱慈烺直接问他:“李若琏,你觉得这些人该怎么处理?”
李若琏拱手说道:“臣现在是军部的官员,本来不该插手其他事物,不过作为一个曾经的锦衣卫指挥使,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给王之谦说一些经验的。
这些人的处置,不再行为,关键是看其心,你刚才说了,这里面被骗的人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首先是第一种,被威胁的,这种人明显没有造反的心思,只不过是畏惧对方,花钱买个平安,既然无心造反被逼迫,那么自然不好以此定罪,不过其知情不报,也是一罪,至少要罚银。
第二种是投机,这种人喜欢两面下注,首鼠两端,想依靠自己的小聪明谋一条后路,岂不知聪明反被聪明误。
这种人至少也要算个胁从,至少也要服个苦役,或者抓进去判个几年的监禁。
最后一种就是听闻此事直接参与的共犯了,这样的人没有什么说的,该流放就流放,该杀就杀,不杀不足以警示后来者。”
朱慈烺点点头:“李若琏说的对,虽然这些人都是参与了谋逆,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大明现在百姓丰衣足食,何来百姓造反?
不过是一群野心家阴谋家的鬼把戏,这样的人不能姑息,但是那些被胁迫的人,虽然有错,但是身为朝廷,别人被胁迫的时候你没有在身边给予支持和帮助。
等事情结束了,你却要因为这个治罪,你这不就是跟老婆被人非礼了,事情发生的时候你不去保护好,结果事后怪你老婆为啥不反抗?
所以这被胁迫的人的处罚就免了吧,其余的两种就按照李若琏说的处置吧!”
王之谦尴尬的摸摸头:“陛下举的这个例子真是太……有点不雅,臣懂了,臣这就去办!”
朱慈烺算算日子,崇祯最近就要回来了,按照行程,崇祯今年要赶在八月十五之前回来,然后陪着他的孩子们一起过中秋节。
毕竟一年三个大节对于大明来说还是挺隆重的,崇祯虽然想在外面多玩,但是家里还有一大堆老婆孩子,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父亲,崇祯还是不希望孩子过节感到孤单的。
崇祯这一趟玩的是相当高兴,从扬州出来之后,又去逛了苏州杭州,然后转到金陵,之后去黄山。
崇祯也是神清气爽,直接登上了黄山主峰,这个时代名山大川可没有后世那么多的保护设施也没有山路石阶啥的,能够爬上去,这体力都是不错的。
这跟几年前差点死掉的时候简直不是一个模样了。
朱慈烺也在八月初就搬回了皇城,避暑之旅结束,朱慈烺记得后来建奴的皇帝都喜欢去承德避暑,朱慈烺决定等以后手头宽裕了,修一条路过承德的火车站,然后夏天也考虑去那边避暑去。
玉泉宫虽然也不错,不过离京城太近了,没有啥出游的感觉。
八月十五就要到了,皇家庙会又准时开始,自从李亨准许各位皇子公主在皇家庙会街开店以后这边即使不到庙会的时候,也逐渐繁华了起来。
玉泉宫虽然没有多少人,但那也是一个常住人口两三万人的行宫,人数堪比一个小县城,而且这些人都是公职人员工资还都不低。
所以论起里面的人的购买力来说,那比起一般的县城还要高一点。
大明有一个规矩,那就是选妃不能出自门阀世家,或者将门,这是为了外戚干政。
所以大明的妃子皇后大多都是小户人家的孩子,所以这些人也都不是那种五谷不分的大家闺秀,有些人甚至还亲自动手做过买卖或者做过手工活。
当朱慈烺允许他们在玉泉宫内做生意之后,这些人立刻被激发了自己的天性,各种生意都开始在皇家庙会街出现。
而且朱慈烺也言明了,这个是为了培养皇子公主们的生存能力,将来自己到扬州开府了,别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
所以这些孩子的母亲教起来也用心,毕竟这本钱都是她们自己的月奉和孩子的零花钱,由不得她们不小心。
这边从早点油条豆浆,到刺绣针织,还有百货日杂都有人在经营,俨然已经是一个小城的模样。
所以现在这皇家庙会俨然已经成为了一场商品交易会,也是皇宫内的宫女太监的狂欢,尤其是皇宫内那些平时没有机会出宫的人,都可以在庙会这些天得到假期去玉泉宫逛逛。
朱慈烺觉得这样也挺好,也就没有禁止。
值得高兴的是,崇祯出去游山玩水之后,这生孩子的节奏速度果然降了下来,从二月到现在成功怀孕的只有六个,基本上每月一个而已,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至于这次的谋逆案,朱慈烺真的没有放在心上,现在各藩国王室朱慈烺都敢放出来游山玩水了,害怕一个被锦衣卫重重保护的崇祯。
今年下半年,第一次皇室旅行团正式成立,第一次没有走太远,安排的线路是苏州杭州加上金陵的秦淮河等一个月的行程。
原本以为不会太多的报名人数直接突破了三百,最后算下来,每人紧紧出钱不到四百两就能享受这个旅游团,这让没有报名的人都后悔了,原本以为会很贵。
没想到竟然这么便宜,一帮人纷纷摩拳擦掌打算明年春天再有旅行团一定报名。
这帮王爷出笼,破坏力也是相当恐怖的,当然也是因为锦衣卫没有经验,等熟悉了操作之后在,这帮人就好管的多了。
首先是消费能力,跟进锦衣卫的统计,这三百多人,一次旅游就花出去了五百万两白银的钱,平均一个人一万五千两还要多。
据说买东西的船都是每天五艘的往扬州运回,一副土豪进城买买买的模样。
而且这帮人到秦淮河的时候,尽然把秦淮河上的花船都快包圆了,当真是有钱任性。
虽然因为嚣张跋扈惹出了一些乱子,不过最后经过锦衣卫的出面调停,王爷们也是乖乖赔钱道歉,总体上还是可控的。
第1297章 天赐良机
朱慈烺听完锦衣卫的汇报,觉得这孙传庭这不是开窍了么,你不是反战么,现在也知道为大明出主意了?
不过听完这个计划,朱慈烺也跟周遇吉有一样的担心,这样一整不就搞成大决战了?
要是能直接进大决战状态我还用你们出主意?堆死对面就是了。
军部最近也在推演这种可能性,大明数千参谋,不可能只有一两个人能想出这种妙计,要说急智这些人可能比起一般人要厉害。
不过要是把这个计划延长到数年甚至十年,那么大家一起努力完善的计划,肯定是排除了各种可能之后的最优解。
正当朱慈烺在琢磨这件事的时候李若琏匆匆进来了:“陛下,有大喜事,准噶尔人正在讨论西迁之事,有一部分在讨论投降大明的可能性。”
朱慈烺也站了起来:“哦!竟然有这种事!”
李若琏双手递上电报:“陛下这是半个小时前从轮台发来的电报,这件事可能性非常大,准噶尔很可能要分裂成东西两个部分。”
朱慈烺接过情报仔细看了一遍,原来这个事情还要从大明和沙俄签订了金山地区的合约开始算起。
签约的时候沙俄为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西线跟波兰和立陶宛联合王国作战,出卖了准噶尔的利益。
而失去了沙俄的支持之后,让准噶尔人自己独自面对大明,实际上他连大明的一个战区都抵挡不住。
这种全身心防备,全民皆兵的状态极大的扰乱了准噶尔人的正常生活,要知道每年到了秋天牧区可是要准备草料越冬的。
很多人都只看到草原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