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7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使一天能跑十趟,那一趟一来一回也要一个小时,要么只能保证重点炮位进行火油弹覆盖,要么就只能给阵地热身而已。
  毕竟要保持持续不断,那这些飞艇还要分成几波来轰炸,这样能烧的地方就更少了。
  所以这个参谋的计划绝对用一万个现在的飞艇实现不了,要造更大的飞艇,那岂不是说整个计划都要加钱!
  这参谋要么就是数学不好没有计算好,要么就是想坑自己先投资一波,然后后面再说计划需要更多的钱让自己再投资。
  到时候钱砸下去了,朱慈烺已经骑虎难下,不得不被逼着继续加钱,最后养出一支超过这个时代供应能力的空军力量,最后确应为用不起只能当个摆设。
  就算按照一天轰炸五百万计算,朱慈烺也撑不住天天这样炸啊。
  在守军有准备的情况下想要依靠空中轰炸解决问题基本上不现实,二战的时候丑国那么多炸药丢下去,那太平洋上的小岛还不是要一个个打破头的去抢?
  后来在高丽在南越,那么多燃烧弹扔下去,人家下面的人还不是照样活蹦乱跳的跟丑国干!


第1290章 生存或者毁灭
  看来让军部立刻拿出一个可行性方案是不现实的了:“你们继续讨论吧,尽快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军事情报部要多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策动更多的人反对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最好像埃及这样的利益相关方,让他们出手抢下运河控制权,然后在转给大明这样不就解决问题了么?
  还有看看有没有办法阻止对方把运河要塞化的办法,或者留下后门,让我们将来有机会从内部把要塞攻破。”
  留下一连串问题之后朱慈烺直接回宫了,以朱慈烺的才智,想要在没有后世经验可参考的情况下自己想出一个绝妙的点子来解决这个局面,那实在是太难了。
  回到皇宫朱慈烺依旧盯着地图,看了那么多历史,真的到了打这种世界级的大战的时候往往都是一笔带过,个个都用春秋笔法,一章走出国门一句话就一统全球了。
  但是现在真的要做这件事了,朱慈烺才发现这根本就不是一句话两句话的事情,大明每在苏伊士运河困上一天那么敌人的实力就会强上一份,准备也会充分一分。
  要是真的困上三个月半年,那欧罗巴就真的组成联军了。
  实在不行那真的就只能放弃走地中海了,不走地中海大明也没有必要先打奥斯曼了,那干脆以这次让藩国对葡萄牙动手的契机直接干上欧罗巴大陆得了。
  到时候直布罗陀海峡到手,奥斯曼就成为了瓮中之鳖,辛辛苦苦举国之力修了一个苏伊士运河防线,转头发现大明舰队开进地中海了,这防线堡垒啥的白修了!
  只是要是从葡萄牙这边动手,那前面的计划不都得跟着变了?再说了,这近的不打先从远的打,那近的地方咋整?
  苏伊士运河没到手,这帮子欧洲佬在从红海反攻一波破坏大明印度洋的交通线咋整?
  大明要是直接干大西洋的活,就顾不上印度洋这边的事情了,索马里虽然狭窄,但也没有到修个炮台就能看住的地步不是。
  对方可以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来回出溜,大明这边的舰队那是去了大西洋顾不上印度洋,想整个来回那就要三四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这要是想同时在两洋都取得优势地位,那是不是要海军继续加强?是不是造舰计划有的增加,那钱从哪里来?
  欧罗巴现在已经开始仿制大明的尼米枪和尼米弹了,这个可是号称前装步枪的极致。
  它已经可以做到射程上不输于后装步枪了,而且大明后装步枪换装计划也已经泄露,欧罗巴也有人开始研究了。
  毕竟这都已经换装了快十个师了,三四十万人再用的东西,你说人家一点风声都收不到,那除非是聋子瞎子了。
  以大明今天的地位,现在朱慈烺放个屁都有人过来闻闻是什么味道企图判断朱慈烺昨天吃的是什么饭。
  大明是全世界学习的榜样,蒸汽机已经脱去了神秘的外衣,欧罗巴人已经试制成功了!现在阻碍他们普及的是没有产业化!
  技术进步的速度远远比朱慈烺想象的要快的多,朱慈烺以为欧罗巴搞出蒸汽机还要两年,进行产业化也是三五年之后的事情。
  朱慈烺没有料到大明的崛起给予这些欧罗人的压力,也没有料到这些人对于大明的盲从性,他们几乎是照搬了大明的成功经验,而且上来就是学习第二代第三代蒸汽机。
  大明现在必须要有一个决断了,要么就是越早打越好,要么就是接受这种世界多国并存的局面,接受大明仅仅是超级大国而不是地球唯一国家的局面。
  最近朱慈烺甚至都开始试图说服自己,其实有一些敌国也挺好的,他能促进大明不断的进步,促进大明永远不会自满。
  到时候这些欧罗巴国家就像鲶鱼一样,不断的督促着大明进步。
  所以当朱慈烺发现军部始终拿不出合适的方案的时候,朱慈烺着急了,即使多付出一些伤亡也可以,或者干脆把孙传庭招回来。
  与其说朱慈烺想听听孙传庭的办法,倒不如说朱慈烺是想听听孙传庭通过这次欧罗巴之行对于世界局势的最新看法。
  看看这个曾经以一己之力扭转了军部必胜信念的男人又会有什么惊人之言和惊天之策。
  如果孙传庭回来也没有办法,或者他认为大明不可能打赢,那么朱慈烺也就不再追求什么武力大一统了。
  咱们军事不能胜利,咱们还可以搞奇观胜利,文化胜利,金融胜利不是。
  到时候大明一样能够吸光世界的血发展成地球上唯一的超级帝国,这种科技的代差只会越来越明显。
  反正大明现在已经是没有人敢惹的那一个了,到时候谁不服气打谁,东占一点,西瓜分一点,说不定若干年之后就能像秦灭六国一样由自己的儿孙完成这个大一统的重任呢!
  如果大明不在准备世界战争,而是把这些花在战争准备上的钱用来改善大明疆域内的民生,那么大明疆域内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关内关外犹如两个世界。
  这和当初朱慈烺计划的完全是不一样的,当初朱慈烺的计划是占领一块消化一块,最后把所有吃到嘴里的土地都变成大明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是十几年之后再看现在的大明,实际上跟那些欧罗巴的殖民者搞得那一套殖民又有何区别。
  朱慈烺最近心情有点烦躁,当真正越来越近的时候,朱慈烺感觉自己的压力就越来越大。
  朱慈烺亲手把大明拉出泥潭,并不想因为自己一个人的好大喜功在把大明推入万劫不复之地。
  如果大明没有打赢,那么帝国分崩离析之后这些人还会给大明留下什么?恐怕迁移出大明关内地区的那些百姓都会非常凄惨,而一两千万青壮走向战争一旦失败了,那么大明将会失去一代人。
  甚至守的住关内地区守不住都是个未知数。
  五年的时间并不是太久,大明经过了将近十年的准备,就等这最后五年,可是一切真的会像当初想象的那么美好么?


第1291章 孙传庭的环球旅行
  孙承宗这个时候已经离开了大马士革,他听说大马士革钢刀世界知名,特意买了两把带回,一路向南来到了耶路沙冷。
  这个地方作为三教圣城每天来朝圣的人都络绎不绝,路上孙承宗就看到倒毙于路边的朝圣者。
  每次看到这个孙承宗的心情都非常沉重,这不禁让他想起老子的一句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这些狂热的人群已经超出了战争基本的规律,孙承宗记得当今皇上有这么一个论断,当今世界普通军队能够承受的伤亡比例是百分之十到二十之间。
  而精锐军队至少能承受百分之二十以上,真正的王牌即使伤亡过半依旧能做到死战不退。
  另外一种军队也能做到死战不退,那就是有思想有信仰的军队。
  他们可能训练不如大明,武器装备不如大明,国力更是比大明差了十倍二十倍,但是这帮人确是最可怕的,因为他们悍不畏死!
  过了耶路沙冷,下一个目标就是苏伊士运河了,陛下曾经评价这里是世界的咽喉之地,果然陛下的论断是正确的。
  这也是让孙承宗最佩服的地方,陛下就像是一个生而知之者一样,当大家还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争个长短的时候,陛下就开始布局整个世界。
  翻看以前的资料,孙传庭知道当年陛下有个以港口控制海洋,以海洋控制世界的计划。
  其中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就是这个计划上的四把锁,当时陛下要不惜一切代价跟西班牙开战率先抢下直布罗陀海峡和巴拿马地区的控制权。
  这样的话控制世界的四把锁大明就握住了三把,只需要在跟奥斯曼再打一场,把埃及地区拿下,那么整个计划大明就能用最小的计划掌控整个世界。
  这个计划不可谓不雄才伟略,也是当时对于大明来说最容易实现的计划。
  关键就是只要打两仗就能实现全部计划,以大明的国力这两战没有输的理由,也不是灭国之战,是对大明来说代价最小的一种。
  只可惜天不随人愿,这个计划执行的关键阶段,大明出现了千年未遇的大旱,大明战车疾速转向,把目标对准了莫卧儿帝国。
  当时的大明其国力也就是跟莫卧儿相当而已,严格来说莫卧儿帝国的人口比大明还要多那么一点。
  不过大明是为了生存而战,为了碗里有饭吃,上下一心,团结一致终于战胜了莫卧儿。
  大明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例如大明为此产生的赤字到了今年陛下都没有还完,当年打完莫卧儿陛下甚至都无力开始另外一场战争不得不靠发行战争债券来启动对叶尔羌汗国的战争。
  虽然这些钱有一部分是为了买粮食花的,不过粮食买回来再卖给百姓,大明实际上并没有亏损多少。
  总之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旱,让大明中断搁置以港口控制世界的太平洋计划,陛下也宣布进行为期十年的休养生息。
  等大明再次有余力的时候,世界的格局已经大变了,大明的强势入局让世界都惶恐不安。
  欧罗巴反明同盟已经开始酝酿,各国也在做着准备,现在差的就是一个契机。
  这个契机可能是大明对奥斯曼的进攻,也可能是大明藩国军攻上欧罗巴大陆的时候,也可能是大明某次会议的强硬。
  这些欧罗巴国家已经成为一个火药桶,一点就炸的那种。
  说苏伊士运河是世界的咽喉,反正别人的咽喉在哪里孙传庭不知道,但是这里确实是死死的扼住了大明进攻行动的咽喉。
  不拿下这里大明整个军事行动就像被人卡着脖子一样的难受。
  当真的来到苏伊士运河区域的时候,孙传庭确发现这里好像并不是一个适合防守的好地方,地势低洼无险可守,所有的防御设施全靠人工堆砌,东面沙漠,西面是尼罗河三角洲。
  这样的地势即使堆砌的防御力量再多,那也不过是一个平原决战,大明攻下这里真的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这个进度就取决于大明愿意为此付出多大的代价。
  而对这里防守反而不如对这里破坏给大明带来的威胁大。
  当然大明要想通过这里最宝贵的东西同样是时间,大明不仅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