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统计大明-第6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慈烺摸着下巴:“可是马车行有成熟的生产线工人,一旦这边技术研究成熟了,进入量产阶段,那么这些工人进行简单的培训就能完成组装工作。”
朱姬润摇摇头:“陛下,这组装工又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招募好人手简单的几天,复杂的半个月也够培养一个熟练工人了。
而这个内燃机马车多久能够出实用的成品?”
朱慈烺看着管事,管事有些犹豫了,朱姬润问道:“三年内有把握么?”
管事的摇摇头,朱姬润又问:“那五年呢?能造出来么?”
管事的想想:“不好说,应该能吧。”
朱姬润摊摊手:“陛下,您也看到了,五年的时间都未必行,而五年的时间足够让皇明车马多亏损两百万两白银,再加上卖厂子能卖的五百万两白银,这就等于亏了七百万还有五年的时间。
如果用这笔钱做点别的,例如修一条从金陵到松江府的铁路,或者从松江府到苏州再到杭州的铁路,这五年的时间不仅能修通还能大赚一笔,以后更是能源源不断的赚钱。
这不比把钱消耗在这没用的产业上要强?
五年之后如果这个车真的跟陛下说的那样成功了,咱们在投资建厂培养工人,一样来得及,这个机器是新的,加工方式是新的,所有配套的机器材料工厂这些都要一点点的建设。
臣估计没有个一年两年的时间根本建不成所谓的生产线,到时候岂不是又是两年的时间消耗,那到时候花七百万修的这条铁路的利润都够给这个产业投资的了,陛下还白得一条铁路岂不是好事。”
朱慈烺有些发愣:“等等,这皇明车马有这么值钱?能卖五百万两银子?”
朱姬润摇摇头:“工厂里的设备不值这么多,但是地皮值钱,陛下当初建设这个厂的时候,京城还只有内城外城,现在京城发展这么快,他的内厂区和外厂区都已经成为了繁华地段。
臣打算把厂子卖掉然后地皮盖成居民区和商业街也一起卖掉,这样产生的总利润可能要突破五百万两银子,但是具体有多少还要进一步估算还有看明年房价的走势。
当然皇明车马的高端马车业务还是有钱赚的,而且作为皇家用车和王室用车的唯一供应商,这个不能卖。
我打算迁移地址从新建厂,到时候新的皇明车马只保留高端马车业务,还有最优秀的技术工匠,以后每年的近利润应该能做到三十万两。
而皇明商号各产业不再从皇明车马购买马车,采用招标拍卖的形式进行购买,又能每年节省六七十万两,这一正一反就是百万两银子的差别。
陛下要是觉得可行那就卖掉,要是觉得不行,那臣还有一套方案,那就是改革,在全国各地建立新的生产基地,把京城附近的工匠分流,然后研制新车型,然后利用自己大厂的优势降低供应链成本,采购更好的物料,还能降低价格,做到比民间马车更低价更优质!
不过要是这么做的话,预计还要投入八百万两银子左右,最后效果如何还不知道。”
朱慈烺被说动了,这确实一正一反差距这么多呢,看着那里终于走起来的内燃机马车朱慈烺终于点头了:“行吧!朕同意了。
时代在进步,人总要向前看,马车最终是要被历史淘汰的,既然早晚要淘汰,那不如早点淘汰。”
朱姬润拱拱手:“多谢陛下支持,那这皇家科学院还有什么是臣可以看的么?”
朱慈烺呵呵一笑:“你要是有兴趣,这里都可以参观一下,这些虽然都是大明的保密项目,但你作为大明最高决策者之一当然有资格知道。
走,朕带你去看看,这内燃机研究区域,不仅有这个马车,还有专门拉货的货车,马车这个是汽油机,那个是柴油机,马车是四冲程,拉货那个是二冲程。
还有就是燃起轮机,燃气轮机是取代传播用的蒸汽机的,还有喷气式发动机等几个衍生项目,不过那些都是比较难度大的,短时间很难取得效果。
那边的是蒸汽机研究院,现在大明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研究院,里面正在搞的是下一代蒸汽机技术,为一万吨以上的战列舰设计的蒸汽机就在这里实验。
那边是电实验室,那个是无线电实验室,就是现在的电报不是有线的么?那个是研究怎么让发电报不用电线就行,那个是电器研究师,现在市面上比较常见的电器灯泡啥的都是这里研究的。”
第1285章 继续卖产业
继续往前走朱慈烺指着前面的区域:“那边是材料学研究区,为大明研究各种新材料,这个区域比较大,有钢铁合金区域,有石油化工区域,有煤化工区域,还有盐化工区域。
那边比较危险平时不要轻易过去,当然危险比较大的实验都在京城之外,那里大多进行一些安全一点的实验,这个安全是相对的,所以不要轻易尝试。”
朱姬润点点头:“臣也很惜命呢!大好的时光等着享受,臣也不想那么早就没了。”
再往钱走朱慈烺指着前面:“那边就是三大基础科学院,物理学院,化学院和数学院。”
其他两个朱姬润还能理解,可是皇家科学院里面为啥要有一个数学院?数学也是科学么?
朱姬润好奇的问道:“数学?数学也需要科学院来研究么?”
朱慈烺哈哈一笑:“你当他们在研究一加一么,他们研究的数学都是非常高深的东西,万事万物都有规律,万事万物都可以用数学来计算。
数学可以说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没有数学物理化学怎么确定计量怎么设计机器,小到一个钉子大到一艘战列舰处处都离不开数学。”
朱姬润哦了一声:“这样确实厉害,臣长见识了。”
朱慈烺看着这个庞大的科学院:“现在大明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有三分之一都加入了皇家科学院的各实验室,以后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这个比例会降低但是这里的总人数确不会降低。
皇明商号每年投入巨资进入皇家科学院,而皇家科学院每年也回报给皇家商号众多的新技术,新产品,这就是一个良性的互利关系。”
朱姬润看着这里来来往往的人流忍不住问道:“陛下这里有几千人吧?”
朱慈烺想了一下:“那恐怕不止,这里上半年的时候已经有超过三万人了,这次暑假有吸收了一批应届学生,这边的人数应该有三万五千人不到。”
朱姬润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臣就在想,皇明商号有这么多的人在不停的研究,应该每天都有新的成果出来吧?
那么这些成果皇明商号都用上了么?能用的完么?”
朱慈烺哈哈笑着:“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皇家科学院每一项成果都会进入评估,如果是皇明商号自用的,那就会交给皇明商号。
如果认为皇明商号用不上,那么就会交易为各商会,到时候从各商会换回相应的股份,这个也是皇家科学院一项重要的经费来源。”
朱姬润摇摇头:“臣以为这远远不够,臣请把皇家科学院的研究成果交给臣来运营,还有可以调动一部分科学院研究力量的权利。”
朱姬润的话让朱慈烺沉默了,皇家科学院虽然一直靠着皇明商号养着,但是两者并没有从属关系,实际上皇家科学院严格来说,他跟朱姬润还是平级关系。
因为皇家科学院的人事任命都是朱慈烺亲自负责的,只不过因为皇家科学院一直在大明存在感不高,因为朱慈烺直管外人不知道,所以才会给人一种他属于皇家财产一部分的错觉。
把皇家科学院的一部分权利交给朱姬润,这就相当于扩大了朱姬润的权利,也扩大了皇明商号的权利,这跟朱慈烺当初的意愿可是不相符的。
沉吟了一番朱慈烺直接问道:“你先说说你要这些权利想要干什么,朕在考虑是否让你管这些。”
朱姬润也没有扭捏:“臣初步的计划是,从新认定一下皇明商号以前的技术的价值,卖出的有合同就不谈追回的事情了。
但是有很多技术皇明商号独享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些技术可以继续出售一波,这个即赚钱了,又能促进民间的技术进步,对于大明和陛下都是有利的。
第二个就是臣觉得既然皇家科学院有这么多科学家,那全部消耗在这些长期的项目上有点浪费了,这些长期项目要做,但是闲暇之余也可以干些别的。
民间不少工坊和商号,想要搞科研但是没有这个技术也没有这个条件和人员,皇家科学院有技术,有条件也有人员,但是没有那么多需要研究的项目。
如果皇家科学院能够以收费的形式帮助这些民间工坊商号进行一些研究,那么这无论是对于皇家科学院的人才资源利用还是对于这些民间商号的技术进步都是有利的。
这样也更容易让皇家科学院找到研究的方向,毕竟这百姓需要什么,大明最急需的是什么,你只有贴近百姓才能清楚,臣看这很多研究项目厉害是厉害,就是有点不贴近百姓。”
朱慈烺沉吟了一会:“你说的也有道理,这样吧,我让皇家科学院的院长跟你合作,你们一起把这一块搞好,你更擅长商业上的事情,他呢对于科研更有把握,你们一起做事,如果有什么不能决定的再问朕就是。”
朱姬润高兴的拱手:“谢陛下,对了还有一事,陛下,大明蒸汽机已经发展到第五代,那是不是可以把前几代蒸汽机制造技术出售给民间的工坊了。
虽然技术一直在进步,但是前一代的蒸汽机也不是没有其市场,如果能把这些技术出售出去,培养更多的蒸汽机制造企业,那么大明的工业发展岂不是又能加速了么?”
朱慈烺有些不能适应了,怎么又是卖东西,这朱姬润上来其他事没有搞多少,这东西确卖的呼呼叫的。
蒸汽机这个事情其实朱慈烺一直打算培养一批蒸汽机制造企业,只不过这玩意实在太赚钱了,朱慈烺一直不舍得丢,不要说第四代蒸汽机了,就是第三代蒸汽机都还能挣钱呢。
当然现在的第三代已经不是当初的第三代,而是改进后的第三代,经过适应性改装的第三代。用后世的说法那是三代加型号。
现在朱姬润竟然毫不犹豫的要卖掉,朱慈烺有点不舍得:“这些机器并没有过时吧?为何要出售?皇明商号难道不能生产么?”
朱姬润解释道:“陛下,这些虽然赚钱,但是第五代更赚钱不是,皇明蒸汽机作坊因为有很多这样的老旧生产线,所以其本身资产负载大,上新设备新工艺的积极性就不高。
而且过多的工人在从事这些低端的机器制造和各种改进,大明的五代蒸汽机的各种改进型就出不来,也没人造。”
第1286章 大明最赚钱的生意
朱姬润说的这种想象,这个不就是历史课本上说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为啥先在德意志完成的原因么。
因为英格兰和法兰西提前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取得了丰富的殖民地建设了大量的工厂。
工厂主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自己的工厂,不愿意革新机器,而拥有的庞大殖民地又使得他们不必担忧生产的货物卖不出去,这样就失去了革新的动力。
现在没想到仅仅十年而已,大明的蒸汽机生产更新换代竟然会因为老式机器生产线而影响了效率,关键朱慈烺竟然没有发现。
现在想想还真是这样,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