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6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头点头开玩笑的说道:“呵呵,虽然你说的有礼,但是怎么听着像看不起老年人的样子?我们讲过去,没有我们的过去,能有现在的你们。
  你现在能在这说书讲礼,那都是当年我们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太平天下,当年建奴入寇京城……”
  老刘连忙止住:“老哥,你先不要说你的历史了,咱们还等着听接下来的问题呢,你的话等明天咱们坐下来再慢慢聊。”
  小外甥也是尴尬的拱手:“我说错话了,罪过罪过,我可没有看不起各位的意思,就是口误口误。
  那咱们接着说,这第六个问题是一个军报的记者他的问题是‘内阁对于藩国雇佣大明赏金猎人参与到他们对葡萄牙的战争怎么看?’
  这个问题就涉及到最近的一个事情了,占城王国因为海军力量不足,所以雇佣了一支大明的赏金猎人担任运输护卫任务。
  结果这支赏金猎人碰到了葡萄牙的武装商船,因为船上的火力不足,所以最后被对方强行逼停,然后葡萄牙人因此非常不满,认为大明参与了这次战争,扣押了这些赏金猎人作为人质。
  这个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按照军部的意思,赏金猎人虽然是民间组织,但是他们并不是无国籍组织,而且成员中有一部分为大明公民,军方觉得应该给予救援。
  有一部分朝廷官员就觉得,这些赏金猎人既然接取了战场上的战争任务,那么就不能作为普通公民看待,应该视为军人。
  而赏金猎人是为占城国效力的,所以占城国应该出面营救,而大明本身没有参与战争,如果因为赏金猎人的被俘而参战,那以后大家有样学样,那还了得?
  然后军方觉得这些人是弃大明百姓的安危于不顾,是自私自利的表现,内阁一部分人觉得军部是挟持民意,有勒索内阁强迫开战的意思。
  所以这个军报在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直接问出这个问题,等于是向内阁发难,让他们当着大明全体百姓的面解释以下这件事的立场。
  不过这位发言人的回到很官方,他说:“赏金猎人是下属于军部后勤部的一个半军事组织,作为内阁,自然是有保护每一个大明公民的义务,但是军事组织和半军事组织的事情一直都是军方自己处置。
  对于赏金猎人公会是否应该参与他国战争,这个是公民自己的权利,据我说知,大明并没有禁止公民参与他国战争的法律,既然法律没有禁止那就是允许的。
  而军部作为赏金猎人的管理机构,更应该回答你的问题,并承担因为他们的管理疏漏所引起的一切后果。””
  这个回答有推诿责任的意思,不过人家说的好像也有理,这赏金猎人是军部管的,没有事的时候你是想咋干咋干,出了事情你怨这个怨那个?
  要是真的跟我们有关系,当初派他们去的时候你怎么不问我们?
  这个回到能不能让大家满意,那就要看个人观点了,不过军部这一逼问,确实让内阁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通过前面的六个问题,大家发现这新闻发布会,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隆重,泄露什么重大国家机密啥的,这不就是普通的问答么?
  小外甥继续说:“这第七个问题是一家江南报纸问的,是关于税收的‘未来五年大明税收会有什么改变?大明会继续向商人加税么?’”
  这个问题一说出,大家都来了兴趣,要知道现在大明今天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商业税的征收,大明免征了农业税,那剩下的不就是工业和商业税了。
  现在不少工厂和商户都抱怨,原材料进厂收一次税,加工出厂收一次税,然后销售环节再收一次税,这光税收就占据了成本的百分之三十,税收负担太重了。
  而江南作为大明一直以来的财税重地,最关心这个也是肯定的,京城百姓更关心的是,税收会改制么?


第1270章 第八个问题
  老刘的小外甥说完这个问题之后故意停顿了一下,然后才开说说道:“发言人这次说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大明拟定增收个人所得税。
  发言人说道:“大家抱怨物价过高的问题,内阁也注意到了,原则上大明的税率是不会再增加了,而且个别税种因为利润比较薄弱,跟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还会降低税率。
  大明不会增加商税,但是将会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这个对于普通百姓没有影响,征收的标准是年收入一千两以上的,收百分之十,五千两以上的收百分之二十,一万两以上的收百分之三十,五万两以上的收百分之四十,十万两以上的收百分之四十五。
  大家之所以能在大明做生意赚钱,正是因为大明为大家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还有安全的环境,大明私人合法财产受到大明法律的保护不被侵犯,但是各位也理应为大明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各位年收入在一千两以上的群体和家庭总资产超过五千两的群体,在看到新闻之后就可以到税务部去登记财产了,在崇祯十一年以前登记的财产,将不会被追缴税收,而在崇祯十一年之后的收入,则需要开始交税。
  没有登记且没有交税的财产将不受大明法律的保护,如果有虚报、漏报、瞒报、谎报等情况的,除没收财产之外,还将会处以罚没全部财产,和最高全族流放荒岛等处罚。
  个人所得税还承担着调节百姓收入,让大明公民能够公平的享受到大明发展的成果,大明的强盛离不开每一个公民的付出。
  所有税收将取之于少数公民而用之于更多的公民,另外大明还要开征房产税避免因为炒房子导致房屋供需紧张。
  房产税为百姓每人五十平不用交税,超过部分将每年征收房屋总价值百分之二的房产税。
  其中有爵位的公民,勋爵可以再减免一百平方,男爵再减免两百平方,子爵减免四百平方,伯爵减免八百平方,侯爵减免一千六百平方,公爵减免三千二百平方,王室减免六千四百平方。”
  我觉得这几项税收是陛下想实现天下大同的一次尝试,多收富人的税用在穷人身上,这不就是劫富济贫么?
  我觉得这些政策非常好,陛下当真是亘古未有的圣明天子,我等普通百姓有这样的皇帝当真是幸甚!”
  柳如烟看着大家热烈的讨论着大明的税收政策,感觉自己就是个局外人,是啊,大明的财富是公民创造,所以要全体公民共享,她们这些非公民,付出再多又有什么用?连被提及的资格都没有?
  看了一旁的侃侃而谈的记者,这位不知道得知自己是异族连公民身份都没有的时候会不会看不起自己?
  对于房产税这事,提鸟笼的这位就皱起眉头,这个事情看着有点麻烦啊,看来还是要让家里的小子们多要孩子,要不然这每年光交税都要多少。
  这个话一没有说清楚,那收税,家里的人口是光正妻算,还是家里的人都算,那妾室算不算?要是算的话,收的多了,那不如多纳几房小妾。
  接着小外甥继续说道:“这第八个问题是大明学报的人问的“大明什么时候能够普及高中教育?”
  新闻发言人说“大明不会普及高中教育,而是在初中毕业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技术教育机会,让百姓家的孩子能够学到更多实用的技能,走上社会即进入工作岗位。
  至于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将会是为国家选择适合人才的通道,但不是唯一的通道,大明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一个清洁工,一个泥瓦匠也有他们的价值,学报不应该只盯着高中和大学。
  接下来五年,大明将会继续完善大明技能教育,完善技能考级制度的科学合理性,继续创办更多的技术类学校。””
  这个问题的结果跟大家想的还真的不一样,这些年来,各行各业都在疯狂的高薪招募大学生招募那些研究人才。
  以至于不少百姓都以为,成为大学生,成为研究人员就是新学的最好出路之一,毕竟几千年的读书当官的观念在,读书要么当官,要么就挣大钱。
  现在内阁确告诉他们读书为了将来更好的找活干?我要找活干我去当学徒不好么?用得着这么多的知识?
  对于这个一开始小外甥也不懂,不过回了报社之后为了让他更好的把文章写出来大家跟他普及了一下这里面的道理,这会不正是拿来装逼的时候!
  小外甥微笑着说道:“各位是不是在疑惑,我当个技术工人还需要上学?上学不就是为了当官或者当研究员科学家挣大钱的么?
  其实并不是,以后这当技术工人也是需要学历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以前造房子,那房子的形象都在工匠的脑子里,那需要一辈子的经验才能把房子建好。
  现在很多官府的房子造之前都要画图纸,然后计算各种问题,你要是不读书,不要说设计房子了,就是图纸放到你跟前你都不认识。
  再有大家都知道,现在比较厉害的技术工人是操控机床的,操控蒸汽机的,这些都是技术工人,人家一个月能拿十几两银子,有的甚至更多。
  这样的东西,不是你看一眼就会了,而且机床和蒸汽机这些东西,两三年就变个样子,甚至一年就换个样子,你要是没有学习能力,不认识字,怎么学?总不能天天拜师学艺吧?
  所以想要当技术工人挣大钱,最后还是要学知识,有了知识,有了系统的理论学习,你以后再遇到各种机器就能知其所以然又知其运作机理,即使外形再改,那也是万变不离其宗。
  大明以后就需要更多的这种高级工匠,而那些低级的普通工匠,有那么多非公民正等着干呢,你的孩子要是不读书,将来就只能跟非公民一起找活干,不仅不挣钱还累,竞争还多。
  到时候还没有面子,谁愿意这样是不是?”


第1271章 买茶叶的
  “这第九个问题是一个叫做民生日报的报纸问的他们问‘大明未来五年有没有继续扩大关内规模的计划?’
  这个问题一下子把新闻发言人问住了,他沉默了一会才说道:“目前内阁并未拟定相关计划,关内地区的扩充需要陛下亲自圣裁,所以这个问题我无可奉告。””
  听到这个下面的人都笑了,大明谁不知道,关内是内阁的管辖地,而关外则是皇家的私产,已经有两届内阁首相因为想动皇上的私产而黯然退场了,现在谁还敢提?
  尤其是现在的这位首相还是一个坚定的皇权派,对皇上崇拜而且盲从,所以内阁不会有人参合关内地区扩大的事务。
  老刘的小外甥继续说道:“这最后一个问题,发言人把机会给了一位藩国报纸的记者,当时这个记者就问了“大明的藩国想要加入大明实在太难了,甚至多次申请都不能成功。
  内阁是不是能出台一部法令,让我们藩国能够按照条文一条一条的去执行,最后成功加入大明的大家庭?”
  然后发言人笑着说道:“你这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而是一条建议了,你的建议我已经收到,我会交给相关部门去研究,关于这件事的最新进展和最终结果,欢迎你继续关注内阁的新闻发布会。”
  这样十个问题就结束了,发布会也到此结束了。”
  下面的人听的意犹未尽,怎么跟自己期待的不一样,这些问题有些解了自己心中的疑惑有些确跟自己想知道的没啥关系。
  大家有的坐下来继续讨论,有的则直接喝完茶回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