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6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外甥啊,你今天都问了啥?”
  小伙叹了一口气:“别提了,我没有轮到,今天是第一次,发言人只回答十个问题,这前三个问题,由着这皇明日报和皇明民报还有大明故事报三家问了。
  后面七个才让举手发言,谁先举手谁先问。我这不是没有经验,举手慢了,没有抢到。”
  老刘有些着急:“那可咋办?你们不是准备了好几页的问题?这要是没有问道主编回去不说你们?”
  小伙子憨憨一笑:“就十个问题,实际上只有七次提问的机会,哪有那么好抢,大部分去的都没有机会问道不是。
  这个不碍事,虽然我的问题没有问,但是这十个问题也正是我们想问的,所以也不怕没有东西可写。”
  老刘看到茶来了,连忙递给小伙:“那你快喝茶,一会跟我们说说都有哪些问题?”
  小伙子仰头把茶喝了,然后笑了:“七舅,您啊,明天还是看报纸吧,要不然您就今晚上准备一桌酒菜,晚上我来单独给你讲讲,让你提前知道?”
  老刘也笑着拍了他一下:“老舅家可能少你一口吃的,你晚上只管来,我家里还藏了一坛上好的女儿红,今晚给你喝!”
  小伙子跑了,另一个人问道:“老刘,你那女儿红该不会是你闺女出嫁准备的吧?”
  老刘晦气的挥挥手:“去去去,你们懂个锤子!俺女儿好着呢!啥都不懂,一个个都是棒槌一样!”
  另一个提着鸟笼的说道:“不过,老刘,你有这关系,可不能吃独食,晚上跟你那外甥说说,咱们大伙都想听听着新闻发布会到底都讲了啥。
  左右不过是一顿酒菜的事情嘛,这钱我出了,晚上想听的都来!”
  老刘有点不乐意了:“这事不好吧,我这外甥可是干报社的,这要是提前泄露了消息,那明天的报纸谁还买?我可不能坑他?”
  那人端着鸟笼:“切,你啊,就是迷糊,这消息只有你那外甥一个人知道么?个个嘴巴都那么严实么?
  你真以为我们出了这个门就打听不到消息么?
  都是多少年的老交情了,这点小事你担心个啥,再说了,啥能说啥不能说,你那外甥心里能没有一杆秤?嘴上能没有个把门的?
  他一个搞新闻的还用你给把关?
  行不行给个痛快话,不行我们换一家打听就是!”
  老刘尴尬的笑笑:“得来,老哥都这样说了,再说其他就显得我矫情了,行,晚上都来,咱们一起听个新鲜!”


第1266章 镇场高手
  大家都想知道这十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官府又是怎么回答的,所以老刘家的茶馆今晚来的特别齐,甚至有人来晚了没有座位站在那里等着。
  等老刘的小外甥下了班,哼着歌来到茶馆的时候,两三百双眼睛齐刷刷的看着他,他直接额头冒汗,就要跑。
  老刘这个时候出来一把拉住小外甥,这来的可都是熟客,今晚要是没有留住外甥,没能说出点什么来,那就不只是他丢了脸,那还是会影响他以后的生意的。
  外甥看着老刘:“七舅,你这是搞什么阵仗?”
  老刘脸色稍微有点尴尬:“今天是舅舅不对,不该在大家面前吹嘘你参加了这个新闻发布会,不过舅舅这话已经说出去了,当时好多人都在。
  现在大家都想听,我这开门做生意的,也不好把客人往外赶,舅舅这也是没有办法,家里老少爷们还指望这小点糊口。
  你只当是帮舅舅这个忙了,挑些能说的跟他们说说,要是实在不能说,你扭头就走,舅舅也不拦你。
  舅舅这张脸就是掉地上被人踩也不会让你为难,影响了你的工作。
  你看着办就是!”
  小外甥也是一脸苦涩,这个舅舅不愧是开茶馆的,这好话歹话都让他一个人说了,说的是给他留台阶,讲的是仁义无双。
  实际上这话里面一句话是一个坑,小外甥这个时候要是扭头走了,那以后名声也就臭了,大家都是玩文字工作的,谁还不知道谁肚子里的那点花花肠子。
  小外甥呵呵笑着:“那今晚这顿饭可是不好吃啊!七舅啊,我能让你为难,行,那咱们就一起聊聊。”
  老刘也是松了一口气:“得唻!有你这句话,舅舅这张脸算是保住了,你放心,你舅妈在后面忙活,一会菜就上来,咱们先喝茶。
  我这边前几天拖皖南的朋友从黄山太平湖那边的的猴魁老坑弄来了二两好茶叶,一直没有舍得拆封,这可是我的镇店之宝。
  今个你给舅舅长脸,舅舅也不吝啬,给你泡一泡这太平猴魁!现在那边可是划为太上皇的行宫区,皇上和太上皇都喝这个茶。
  现在别说一两二两,你要是身份不够,一钱两钱的老坑猴魁都搞不到,你舅舅对你可舍得?可对得起你?”
  小外甥嘿嘿笑笑:“这个可是好东西,行,那就拖舅舅的福,今天咱们也尝尝这好茶叶,看看这太平猴魁到底好在哪!”
  这时提鸟笼的哪位不乐意了:“好你个老刘,有这种好东西藏着掖着,不给我们这些老客户尝尝,怎么我们是出不起钱?还是没有照顾你的生意?”
  老刘嘿嘿笑着:“几位老哥稍安勿躁,稍安勿躁,今晚我既然拿出来,那自然是要让大家尝尝鲜,为了这个我还特意从前门外大栅栏那边请来一位茶道高手大家。
  姑娘也在后面候着,各位且一边欣赏这茶道一边听着我这小外甥讲事情,岂不是妙哉。”
  看来老刘也不是个一般人,他这是要把这次事件打造成他们茶馆的招牌来的,也可能是防止小外甥要是真走了留下的后手。
  如果小外甥真走了,那么就把这茶道高手请出来,太平猴魁一出,这些老色批……老茶客肯定能够稳定下来情绪。
  这大栅栏可能大家都不太了解,但是这里后世有著名大八条胡同那可是很有名气的。所以这边请来的茶道高手,那不就是名妓登台么,没有消息听其实也没有啥了。
  现在自己这个外甥没走,人也来了,茶也有了,这不就是一个盛事,这以后这些茶客聊起茶来,都会不自觉的提起今晚,那更多人就会慕名前来,这茶馆的生意能不好么?
  再说了,这今晚提鸟笼这位可是说好了要请客的,有人出钱,请大家喝茶,老刘怕啥茶贵不是,正是这样的机会才好把茶叶拿出来。
  小外甥坐定之后,一脸期待的看着后面,老刘笑了一下,果然是年轻小伙血气方刚,这名妓有啥好看的?
  再看大家,竟然没有一个人想起问消息的事情,大多都朝着后面乱瞟。
  老刘哈哈一笑:“那就请柳姑娘给大家表演这茶道了,请……”
  后院,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子掀开帘子款款走出:“各位客人有礼了,小女子柳如烟,人微技拙,贻笑大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众人听这说话犹如溪水潺潺流入心窝,犹如霓裳羽衣拂过脸颊,真不愧是大家。
  柳如烟上台拿起茶罐:“据奴家所知,这太平猴魁乃是绿茶类尖茶,其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因为产于太平县猴坑、猴岗一带,故此茶称为“太平猴魁”。
  实际上这种茶是当今陛下亲自开发,以前只是作为贡茶的一种,只不过经过数年培育之后,茶品之名誉已经享誉大明。
  这次太上皇外出游玩,陛下孝心,所以在这太平湖边猴坑猴岗一带修建了皇上避暑行宫,为太上皇避暑之用。
  这太平猴魁最好的茶品就被包入这皇家园林之中,外人再难窥到,有人说这茶沾染了天子龙气,喝了强身健体,提神醒脑,有大滋补。
  所以这太平湖附近不少人家都有生产,那些地方的猴魁都被称为新坑茶,这猴坑猴岗的猴魁就称为老坑茶。
  因为在天子行宫内,所以这些茶叶非皇亲国戚勋贵高官,就很难获得这老坑的猴魁了。
  奴家也只是有耳闻,未见过实物,今日托刘掌柜的福气,能一睹皇家行宫内才有的绝品好茶,当真是奴家的荣幸。”
  柳如烟一边泡茶一边介绍这太平猴魁,这些东西有些人知道,但是大多数人还真的不知道这茶还有这样的说道。
  因为这太平猴魁可能没有西湖龙井,碧螺春这样长久的历史,产量也不高,所以要不是特别懂茶的人可能都不知道有这种茶叶。
  听着她说话是一种享受,看着她优美的泡茶动作又是另一种享受。
  老刘不禁感叹不愧是救场的后招,这果然是有镇场子的功效。


第1267章 柳如烟的人生
  小外甥也被这姑娘的气质所倾倒,暗自感叹这次七舅也是下了血本了,这样漂亮的大家,要是没有个百十两银子,怕是请不出来吧!
  不过作为今晚的主要人员,这位姑娘也是给自己暖场的,这让他顿时有种被重视的感觉,当真是佩服自己。
  姑娘把茶倒好,因为人多,泡了七八次才让大家一人得了一小杯,不过大家这次是出奇的君子,一个个斯文禽兽一样的做派,生怕给姑娘留下不好的印象,就好像自己好好表现姑娘会看上他们一样。
  唯独小外甥自己得了一壶,姑娘亲自用紫砂壶烫好交到他手里:“小奴家也是好奇的紧,这官府都回答了哪十个问题。
  小奴家就在这里给公子端茶倒水,听个新鲜可好?”
  小外甥嘿嘿的笑着:“可以,行,姑娘请,您就做这里,各位请了,久等了。
  今天我也是有幸,代表我们报社参加了这次的官府第一届新闻发布会,因为是第一次,所以之邀请了在京城有分社的报社,我们报馆正好是京津地区的报纸所以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这次参加的有两百六十三家报纸,据官府说,往后人数会逐渐增加,到时候就会提高准入门槛,必须是发行量超过五万份的报纸才能参加。
  大会一开始,官府的人就出来跟大家介绍了一下会场的规矩,先由皇家报纸各问一个问题,下面就是举手提问,谁先举手谁先问。
  还有一些其他的规则,我在这就不一一跟大家说了,想必大家对于这些条文类的东西也不喜欢。
  接着就是皇明日报提了第一个问题,皇明日报问的就是‘最近听说第三个五年计划两次都没有通过审核?能说一下原因么?’
  这个问题也是最近流言最多的,所以发言人直接就介绍了‘这次计划没有通过,是因为一些关于粮食种植和粮食交易的条款设计不合理,不能体现大明按劳分配的公平性和救助贫困的仁慈性。
  陛下要求对这些条款进行修改,希望计划能普惠更多的百姓。’”
  听到这个,大家都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原来是因为这个,市面上传的这么邪乎,结果就是因为这个,所以一个个的都瞎传啥!这都是陛下的仁慈!
  柳如烟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这个说法有些空洞啊,具体哪个条款有问题,有什么样的问题那是一点没有提啊。
  不过这已经足够糊弄大多数百姓了,她可不是平头百姓,每天到他那里玩的高官可是有不少,这些青楼女子岂是消息要比这些平头百姓灵通的多。
  据她所知,这次两次没有通过第一次是因为陛下不满内阁制定计划汇集了更多的异族,所以要求内阁把钱投入到大明公民身上。
  第二次的消息还没有传出,不过绝对不是这个说的希望条款惠及更多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