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统计大明-第6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人传我将令,第一团进城防守四门,第二团进城防守各官衙仓库,第三团进城维持城内治安,剩下的四团五团在城外警戒。”
莽达王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已经被孙应元安排的明明白白,就这么的就完了?
被控制在城门口,莽达王眼睁睁的看着整个阿瓦城被明军占领,城内的士卒一枪未放的就被明军给缴械了。
然后一家人都被装上马车,孙应元看着大事已定笑着看着莽达王:“莽达,请吧!”
莽达王脸色一片灰败,大明竟然强势到了如此地步,当真是当局者迷啊。
一直以来,莽达王都错误的以为,大明不过是跟西方那些帝国一样,占领着庞大的领土,但是真正的治理的地方很少。
错误的以为,他能在夹缝中求生然后左右逢源,在次铸造东吁王朝的辉煌。
但当大明的大军一路南下的时候,他才真的明白过来,他所谓的借势,始终不过是镜花水月,在大明的大势面前,这些牛鬼蛇神纷纷逃得无影无踪。
大明紧紧一个师的兵力,让东吁生不起一丝反抗的精神,甚至士卒们压根都没有想要反抗,不知不觉间大明已经渗透到了如此地步。
东吁王莽达坐上了前往大明京城的马车,稳定了阿瓦城的局势之后,孙应元立刻分兵对整个东吁交通要道进行占领。
然后把东吁原本的新军进行重新编组,去占领那些重要的城市。
整个东吁国没有王室被抓出现动荡,仿佛一切都没有变,又一切都变了。
不少人心中升起了小期待,东吁是不是要变成大明的一部分了?
柔佛王国这边,葡萄牙人丢了旧都,海军舰队躲过了火攻之后,草草的对岸上的目标进行了一翻射击之后直接退往了莫卧儿地区。
当郑森带着舰队来到柔佛旧都的时候,战争已经结束了,在没有海军参与的前提下,李信仅仅凭借陆军之力取得了战役全胜。
这让郑森这个总兵官有点尴尬,不过为了大局考虑这个时候还是要先把身后的据点一一拔除了。
整个南洋地区,除了柔佛王朝旧都港之外,葡萄牙人还控制着一部分香料群岛,这对于各藩国来说都是一块肥肉,香料始终是紧俏商品,如果占领了一部分香料群岛,那就相当于有了一个采不完的金矿。
所以这帮人争先恐后的出兵,根本不用郑森怎么安排,大家就一起出手把攻击目标瓜分完了。
等待结果的这段时间,郑森邀请李信一起制定下一战的作战计划,这还是两人第一坐下来好好的谈一谈。
看着海军的巨型海沙盘,李信不得不羡慕,相比起陆军来说,海军因为有大船,船上空间多,所以这样的巨型大型沙盘能够方便携带。
而陆军想要看到这种大沙盘,只能在驻地,或者特别重大的战役上才会花时间制造。
看着海图郑森一副感慨的模样:“李总兵,您这些年指挥大小战争无数,我虽然比你高一届入学,但是轮到战场经验,我还是一个后辈,要多向您学习呢。
我和海军的这些同僚都想听听您对这一战的战略规划。”
第1240章 作战计划
李信感觉这些人不是在跟自己请教怎么打仗,而是想通过请教的名义让自己把战略说出来,然后进行一次从里到外的彻底批判,然后证明他们的正确。
因为没有道理自己刚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他们立马就怂了乖乖的听话了,海军要是就这点骨气,那还打啥仗啊,下海逮鱼去吧!
不过李信也不是怕事的人,这场仗怎么打他还真的就做好了计划。
从下面的参谋手里接过指挥棒:“这一战分为四步,第一步就是攻下旧都港,让葡萄牙人马六甲以东的势力被切割出来,然后分而食之。
这一步咱们已经做到了,各藩国得到这个好处之后,自然更愿意参与战争。
第二步就是莫卧儿地区的葡萄牙人堡垒,看着是解决莫卧儿地区的葡萄牙人,实际上战线前线要放在非洲这边的莫桑比克地区。
因为只有断绝了从莫桑比克过来的支援,莫卧儿这边的葡萄牙人才会因为没有增援支撑不住。
同样的道理,进攻非洲的重点在美洲,美洲的巴西地区是葡萄牙最重视的殖民地,葡萄牙人每年从那里获得大量的黄金、宝石、珍贵木材、香料等等资源。
而非洲的莫桑比克和安哥拉地区在失去了莫卧儿和香料群岛之后,那里将会也变得可有可无。
最后就是从巴西到葡萄牙本土的作战,这个阶段也许会赢,也许会进入谈判阶段,不过只要拿下大明附近的葡萄牙土地,还有非洲的,实际上美洲的那么一块这些藩国已经吃不下了。
吃多了会消化不良的,到时候反而因此不利于大明的后续行动。
整个计划的过程中,藩国海军的扩充是整个计划链条中的重中之重,而陆军方面扩军增加攻坚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整个计划具体要多久,这个完全取决于大明的军舰更新速度,而不是这些藩国的需求。
毕竟大明不可能再自己的新战舰没有生产出来的情况下,把所有的旧战舰都出售。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大明最近拿下了东吁地区,这对于藩国来说既有震慑作用,又容易兔死狐悲,所以这次作战我们要注意方法,尽量不要激化矛盾,为战略大局服务。
我就说这么多,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正。”
李信说完郑森带头开始鼓掌:“讲的是真好!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的么?”
这句话好像一个信号,下面的人一下子摩拳擦掌,李信也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首先一个参谋举手:“我一个问题,那就是敌人不会按照我们的预想作战,要是敌人在我们打安哥拉或者巴西的时候从地中海走苏伊士运河来到东亚抄我们的后路怎么办?”
李信笑着说道:“这个完全不用担心,苏伊士运河那里有大明的锦衣卫,而在埃及地区还有各藩国的军队驻扎,如果对方企图从苏伊士运河增援,那么藩国海军完全可以从索马里海域进行拦截。”
另一个再次举手:“那要是对方不从地中海,在我们进攻非洲的时候,他们绕过美洲,从太平洋地区发动绕后进攻怎么办?
要知道葡萄牙虽然殖民地都是围绕着穿过非洲好望角来到东方的,但是这并不代表葡萄牙人没有环圈航行的能力。”
李信笑着说道:“这个也不用担心,环球航行听着美好,但是在没有补给,没有后勤的情况下,对方远征而来,能剩下几成战力?
大明的军事情报部实力遍布全球,葡萄牙人根本做不到绕过大明的监视来偷袭我们的背后,而且这次参与的国家众多,一两个国家被偷袭并不会影响大局。
只要到时候全歼了来犯的敌舰队,被袭击的损失还是能找补回来的。”
另一个再次举手:“那要是对方不在前线带着,而是派出大量的军舰做破交作战呢?
因为藩国的军舰数量是跟大明的造舰速度相关的,所以藩国不可能有足够的军舰同时应对前线和后方的两线作战。”
李信笑着继续说道:“这个问题我还是跟刚才绕过太平洋一样的回答,这不是全球作战,不是世界大战,我们的敌人只有葡萄牙自己。
如果葡萄牙派出舰队破坏藩国军队的交通线,那么他们在没有后勤基地,没有补给的情况下不能持久,最后一定会被消灭。
最后葡萄牙人会发现,做这一切都不过是无用功。”
下面的人开始议论,这种大战略本来就很模糊,挑刺也只能从这方面来挑,大家已经挑到具体的战术问题了,结果还是没有难住李信,这个时候就想不出其他的大问题了,小问题纠缠又显得他们海军小气干脆不如不问。
李信眯着眼看着海军参谋,看着郑森还在那眯着眼笑着就问着:“郑总兵有什么问题么?”
郑森呵呵笑着:“我呢就一个小问题,小小的问题想请教一下。
李副总兵官可能不太了解我们海军的作战方式,我们海军并不是跟陆军一样以点线面一点点的胜利,攻城拔寨取得势力范围的。
海军作战讲的是战列线决战,也就是大家上来就把所有的主力都压上,然后进行大决战,赢者通吃所有,输的人已经失去所有海军,再打下去也不过是拖延对方的登陆速度而已。
这个时候一般都会选择和谈,或者直接投降了。
以目前各藩国的海军数量来看,葡萄牙人的舰队数量和武装商船数还是有优势的。
如果发生这样的海军战略大决战,李副总兵觉得应该怎么办?海军应该怎么打?
还是用火攻么?
如果万一藩国联合海军战败了,那还怎么执行您的四步走战略?”
李信脸色有点发黑,果然,这肯定是为了对付自己,还小小的问题,这特么都把我的整个作战计划从底层否定了,剩下的还有啥,就剩下纸上谈兵了呗!
海军参谋部那边也是松了一口气,好家伙差点被李信带沟里去了,是啊,李信这指挥的很陆军啊,我说怎么这么别扭呢,原来是不像海军的作风!
第1241章 大明的仁慈
现在问题就是,藩国联军手里的军舰数量实际上是不如葡萄牙人的多,打海上大决战,那是打么?那是被打好吧。
当这样的问题交到陆军手里,办法非常简单,防守呗,防守反击呗,但是交到海军手里,大海上怎么防守?
你要是缩在港口,就会成为某存在舰队,人家把你往港口一睹,剩下的大海都是人家的。
到时候你的地盘人家谁便占,你还没有任何办法。
郑森抛出这个问题并不是只为了给李信一个下马威,这也是整个海军的焦虑,大明的海军战力本来就没有经过检验,没有跟世界第一流的海军硬碰硬打过。
然后大明海军的学生,到底学到了大明的几成本事,大家也不知道。
老师的水平不知道,学生学会多少也不知道,这样的军队能拉出去以弱胜强?大明海军自己都没有这个自信,何况是学生。
而且海洋这么大,敌人可能从非洲来,也可能从苏伊士运河过红海而来,更可能从美洲绕道来,你除非躲在港口不出来,要不然,根本就没得防御。
这些藩国的领土并不是相连的,失去联盟海军的保护,真的是被对方一个个敲掉。
如果郑森是葡萄牙的指挥官,自然会选择这种最优解,而对于藩国军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购买大明的军舰。
而大明第一批并没有打算卖多少,也就是一百艘不到的战舰,因为再卖多了,大明自己的就不够用了。
新的一批买卖要等到新的战舰造好之后才行,这个时间怎么得也要一年半以上吧?
那么这一年半的时间,不要说搞什么四步走了,能守住现在的胜利成果并且保证各藩国的安全就不错了。
大明最高决策层跟李信就是犯了一样的认知性错误,总以为海战是可以分阶段打的,等打到最后,大明的新战舰也造好了,藩国的海军也练好了,然后就可以决战了。
实际上对于欧罗巴国家的观念来说,打陆战之前先要打海上大决战这已经成为惯例,尤其是这种领土互不接壤的国家,海战赢了就赢得一切。
郑森抛出问题,不仅为难住了李信,也为难住了所有人,李信看着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