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统计大明-第6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多异族流民,都是因为被工厂赶出或者工厂经营不散之后因为没有积蓄又找不到新工作成为流民,更有一些是跟着家人一起来的,但是又被家人抛弃。
而有些流民只是暂时无业,一旦找到工作就又成为暂住的异族,每天都有新流民产生,每天又都有流民找到活干。
这样的状况,内阁很难做到管理。”
第1149章 新流民管理
朱慈烺原本是打算把这些人全部发配到北疆进行垦荒的,但是听吴启晨这么一说还真的不能这个一下子就决定了。
要是这些新流民一下子都送到北疆去垦荒了,那各地要是缺少劳动力的时候岂不是又面临招募不到工人的尴尬?
朱慈烺敲着桌子:“那要是加强管理,给予最低生活保障,不至于让他们饿死呢?”
吴启晨抬头看看朱慈烺:“陛下,要是这么一来,那很多异族流民就更不会去找工作了,甚至会有更多的异族因为生活不下去跑到大明关内成为流民。
大明对他们太好,有可能造成关内人口压力增大的风险。”
朱慈烺不得不承认,吴启晨说的这个并不是危言耸听,就像后世各种偷渡屡见不鲜一样,大明无法避免,因为人家偷渡是跨国的。
而大明理论上来说关内关外是一体的都是大明的一部分,只要有钱有能力,百姓可以自由流动的,自然就更不存在什么偷渡的问题,人家根本不需要犯法。
只不过大明的领土广大,很多地方的异族在没有别人支持的情况下,自己很难筹够路费,而能一把拿出路费的那些异族,一般也不至于困顿到需要到关内当流民寻找机会。
所以这些人往往都是拿着贷款,或者某个工头许诺的各种天花乱坠的好处来到大明,然后发现被骗,才走上流民的道路。
如果大明对这些流民进行妥善安置,给予最低生活保障,那么对于异族来说,只要进入大明关内了,那就吃喝不愁了,他们还不蜂拥而至。
别看大明现在是不愁吃喝了,那也只是公民不愁吃喝而已,如果在蜂拥进来一两亿流民,大明关内地区也一下子承受不了啊。
现在问题来了,管吧不好管,不管又容易出乱子,怪不得内阁迟迟没有拿出什么好办法,因为这完全就是吃力不讨好。
吴启晨见陛下一时没有说话,他也在思考对策,其实内阁讨论过一种策略,就是把人分等级,按照技术劳动能力对流民进行分级,有劳动能力的进行管理,没有的驱逐。
不过人并不能就这么简单的数据化一概而论,因为很多有劳动力的都是拖家带口,家里至少有一个或者几个没有劳动力的流民。
如果进行简单的管理和驱逐,那无疑是一幕幕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剧,这并不符合大明仁义的形象,也不符合大家的价值观。
看着吴启晨脸色变幻,朱慈烺问道:“内阁没有人提出过稍微可行一点的办法么?”
吴启晨躬身:“前些日子有人提出过效仿宋朝,在流民中征召强壮者编入辅兵或者垦殖公司,这样就算流民想要闹事,因为都是老弱病残,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不过这个办法涉及的事情很多,首先大明垦殖公司不能谁便成立,第二这些流民不具备相应的劳动种植等技能,第三垦殖公司的土地要从皇明商号手里购买等等。
所以整个计划没有通过,后来又有人提出等级划分制度,就是把流民按照劳动能力进行分等,对具有劳动能力的优待,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则驱逐。”
朱慈烺敲着桌子,驱逐这个办法肯定是不行的,赶来赶去这些人最后没有了生活保障就算到了关外地区,一样逃不过成为流寇的命运。
因为关内的土地都是有主的,关外的也是,他们在关内一无所有,到了关外一样一无所有,关内的时候还能依靠好心的百姓施舍,到了关外,连这种施舍都没有了的时候,这些人只能铤而走险。
朱慈烺挥挥手:“这个划分等级并且驱逐是个昏招,往哪驱逐?驱逐到关外不过是给关外增加新的不稳定因素罢了。
倒是这个对流寇中的青壮年进行征募成立垦殖公司道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可以把这个等级划分的主意应用的流民管理之中。
大明虽然禁止异族自己成立垦殖公司和赏金猎人公会,但是并不介意他们加入垦殖公司,现在北疆各垦殖公司不都在扩张招人呢么。
给那边发话,让他们从流民中也招募一些,缓解一下大明的流民压力。当然如果一户人家有一个强壮的劳动力,那么他就可以自由选择是继续等待工作机会还是前往垦殖公司讨生活。”
吴启晨微笑着躬身答应,这看着是两个办法的结合,其实是给流民处置划了线,那些户内没有劳动力的流民流浪于各地,确实除了增加不稳定因素之外丝毫没有好处。现在由垦殖公司接手了这个包袱,内阁的压力也就轻松的多了。
朱慈烺继续说道:“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即使是异族募工,大明也不能不加强管理,内阁拟定一个失业强制保险条例出来。
这些异族在工作期间每月从工钱里扣除一笔钱用作缴纳失业保险,等有一天真的失业,那么就可以从保险里面领取三个月的最低生活保障金。
至于现有的流寇,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妥善的救济,不要让他们老是处于流动状态成为不稳定因素。”
吴启晨考虑了一下,有些不太明白:“那么各地救济的方式呢?是不是需要专门预留一部分资金用于救济?”
朱慈烺思考了其中的得失之后才开口说道:“算了,这个救济的事情我会吩咐皇明粮号进行。
原则上只要不饿死冻死人就行,这人最后还是要靠他们自己,需要设定一个红线,如果半年的时间没有找到新的工作,那么这些流民就要被强制加入北疆的垦殖公司。”
吴启晨认同的点点头:“那现在的这些流寇就适用此规定么?是不是把其中半年无业的送往垦殖公司?”
朱慈烺摇摇头:“不可不教而诛,就以条例颁行之日开始计算,半年的时间没有找到工作在进行遣送,给他们以适应的时间。”
吴启晨想想没有什么可问的,就躬身下去:“那臣去制定相应的制度去了。”
第1150章 否掉军部预算
没有了孙传庭的牵制,卢象升的预算案算是彻底放飞了自我,嚣张的朱慈烺都有点看不下去了。
放下预算案朱慈烺敲着桌子:“我是怎么跟你说的,明年的预算最多不能上涨超过百分之十,你这是多少,简直是翻了一番啊!”
卢象升丝毫没有感觉的不对:“陛下,按照往年的规矩,这种大规模换装一般走的是特别预算,就像当初新军改革那次,都是另外立的预算陛下亲自批准的。
所以臣觉得这次的换装应该也算特别预算,出去换装这一块,剩下的军费完全是按照陛下的要求增长百分之十。”
朱慈烺呵了一声:“特别预算?谁告诉你明年有特别预算的,没有,这装备你想换就给朕改预算,不想换也没有人逼着你们,就这么着吧。”
卢象升没有动:“陛下,明年内阁的税收预算可是增长了一大截了,这皇明商号应该也不少增长吧?”
朱慈烺翻翻白眼:“还增长?知不知道内阁税收为啥增加一大截,就是把黑龙江北海以南都划入关内。
那是朕拿内库的钱在铺贴内阁,所以内阁才能实现的增长,同时朕的内库确大幅度萎缩了。”
卢象升这才反应过来,好像真的是这样,看看陛下:“那陛下,您在各学校开设课程让军官熟悉新装备,这些人到了部队确发现根本没有新装备,那他们不就白学了么?
这学了不用,时间一长不就忘记了么?”
朱慈烺敲着桌子:“朕不允许你们换装了么?是你们自己不好好制定预算案,错过机会,告诉你,今年的预算就这么多,多一两银子都没有,不要想那些有的没的,抓紧回去修改预算!”
卢象升不死心:“陛下,那禁卫军总是您的护卫部队,这个换装的钱您总要批吧?”
朱慈烺摇摇头:“那你就说错了,大明的每一支军队都是朕的护卫队,朕一视同仁,禁卫军是各军优中选优。
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身份高所以高贵,而是因为他们比其余军队更强,承担更重要的职责,所以才成为禁卫军。
所以军队是一个整体,整体军费就这么多!”
卢象升嘿嘿笑着:“陛下,加一点吧,明年至少要装备十个师的新军吧?这个军费规模根本不够装备采供啊,就算一年十个师,全部换装完毕也要十年呢。”
朱慈烺叹了一口气:“为什么你们总以为换装就是把装备换一换就行了?
新装备,新战法,自然就需要新的兵力配置,新的后勤设置,新的作战思想,这些东西要是不改变,你装备一百个师,那也不过是换汤不换药。
朕看来,明年先装备两个师,探索出装备、火力、武器、兵力、后勤补给等等的最佳配置才是头等大事,上来就搞十个师,长个头在肩膀上难道只是为了好看么!朕看你的脑子现在都不知道用了!
还有海军军舰的所有扩大计划也取消了!”
卢象升啊了一声:“陛下,去年您不是还批准了五十艘么?今年怎么又停了?”
朱慈烺点点他:“你天天看后装炮好!后装炮妙,难道你就没有发现大明的军舰都过时了么?所有的军舰的火炮都是前膛炮,这已经是过时产品了。
既然火炮更新换代,那么整个军舰就必须跟上步伐才是,巨舰大炮的时代到来了,中线布局,主炮互击,那才是以后的方向。”
卢象升也激动起来:“是啊,要是把后装炮装上军舰,那就不用来回推拉了,那海军战舰的射术就一下子提高了一大截。
还有射击距离的增加,以后侧弦炮就改成陛下说的那种大主炮了,那铁甲舰也可以建造了么?”
朱慈烺呵呵一笑:“还铁甲舰,你还航空母舰呢!现在装甲战列舰都还搞不定,还想铁甲舰,什么时候动力系统能驮着军舰跑出三十节的航速你什么时候再想铁甲舰吧!”
卢象升疑惑的抬头:“可是新的后装主炮必然对海军战舰的结构提出新的要求,普通木材已经不能满足海军主炮的结构需求,船只从木材变成钢铁不是必然么?”
朱慈烺看看卢象升:“这话是朕说的,难道朕不知道,你急有什么用,这个变革需要时间,造船厂需要实验。
总之新的战舰订单都取消了,想造船等船厂的消息吧。
这样一改之后,是不是预算案就简单多了?
你好像增加,我告诉你,今年莫卧儿和亚里巴里王朝的战争增加的特别预算没有从你们明年的预算里扣就已经便宜你们了!”
对方要不是皇上卢象升就已经骂上了,这战争都是突然发生的,凭啥让他买单?不过对方是皇帝,这话也不好说。
想想军部那帮人这也想要,那也想要,军费不够恨不得权陛下把皇明商号卖了给他们筹措军费,但是他夹在军部和皇上之间受气。
朱慈烺看着卢象升赖着不走,也不想搭理他,军部每年都搞一份不可能被批准的预算已经是一种常态了。
这些人都是闲的,大明的军费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加,不仅不能增长,朱慈烺还打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