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统计大明-第6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然古人总结的没有错,这打天下容易,治理天下真的太难了。
明知道这样做不好,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只能依托这样的制度,直到现在这样牵涉的利益太多,连朱慈烺都不敢轻易去动摇。
今年大明关内地区等级在册的奴隶数量已经突破了三千万,而关外地区各垦殖公司都使用着他们人数一倍到两倍的奴隶或者劳工。
这也是朱慈烺有信心把垦殖公司进行再次拆分的原因,因为他们的劳动力充足了。
但是统计部递交的数据确让朱慈烺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今年上半年大明出现奴隶噬主,奴隶抢劫杀人,等等案件持续上升,有愈演愈烈之势。
当然这种事情其实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就已经屡见不鲜了,尤其是大规模流寇出现之后,各地家丁噬主的事情就很常见了。
反正大不了杀了主子然后当流寇嘛,也没啥大不了的。
不过大明在朱慈烺手里拐了一个湾,流寇被迅速平定,连续几次的提高大明公民待遇,然后又禁止公民为奴。
然后就是强大的兵力震慑,几次大规模处置这些人之后,大明的治安一度恢复良好状态。
现在一切又回到了旧轨道,只不过是原本的家丁闹事变成了现在的奴隶。
关内这三千万奴隶,有一千多万是个工坊的工人,还有一千多万是那些地主买来种地的,剩下的就是那些稀奇古怪的作用,伺候、装点门面、传宗接代等等。
大明目前有严格的控制奴隶的措施,例如没有工坊或者公民签发的工作签证在街上乱逛被逮到那就是关押。
但是当这个数量多到三千万之后,想要挨个检查就变得非常困难了。
就像江河四湾地区,每一个城市都集中着十几万到几十万的奴隶工人,你就算一天只查一遍,那你要找几千个人专门干这个事情。
而且查验的速度还要快,要不然不是耽误工场上班的时间就是耽误这些奴隶自己的私人时间。
而随机抽查这种事情总能被人摸到规律,总有人又侥幸心理,随机这个事情本身就是无法把握,你人多了浪费人力,你人少了起不到震慑的效果。
如果大明出几次大型暴乱会是什么效果?历史上会不会评价这次起义虽然是失败了,但是他沉重的打击了大明暴君的腐朽统治,为大明敲响了丧钟,使得大明的国力耗尽,无力控制其广大的领土
朱慈烺想想都觉得可怕,但是确一直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进一步提高奴隶的待遇?多高他们会知足?取消奴隶制度?怎么强迫这些人来大明打工?靠宣传么?
再说了工业的发展总需要一个原始资本积累的过程,他们不出力,难道靠搜刮大明自己的公民么?既然总要有人吃亏,那吃亏的肯定是别人。
第1142章 外贸许可证到期
十一月中旬的时候,大明对亚里巴里王朝战争全面结束,为了这一战大明准备了五十多天,动员了七万陆军和十几艘战列舰,最后确仅仅打了五天的时间。
比起亚里巴里王朝的结果,朱慈烺更关心的是奥斯曼的反应,开战的第一时间奥斯曼的皇宫里进行过一场争论。
一派觉得应该支持,因为大明占领了亚里巴里王朝之后就能窥视麦加,这是很多人无法接受的。
而反对的人觉得大明离麦加还隔着一片沙漠呢,完全不用担心,再说了大明说的很明确‘任何帮助亚里巴里王朝的人都视为对大明的战争行为。’
奥斯曼怎么能够跟大明打仗呢,就算打赢了,那派人去治理也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毕竟大明太大了,人太多了。
奥斯曼的皇帝依旧是个年幼无知的孩子,太后作为一个主和派和丞相代表的主战派激烈交锋。
这使得整件事从一开始的主战还是主和变成了丞相和太后的权利斗争,大家为了反对而反对,完全失去了争论的意义。
这种无序且无脑的议政让大明无法短时间判断出奥斯曼帝国究竟对此是什么态度。
而民间?民间的百姓很多都不知道亚里巴里王朝在哪?对于这种偏远地区小国发生的战争奥斯曼人完全没有兴趣知道也没有兴趣了解。
奥斯曼帝国沉醉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后和大明的贸易收入之中,因为大明的压力,奥斯曼和欧罗巴有了和解的趋势。
这个趋势主要就体现在贸易上,在这样的契机之下,苏伊士运河能够节省的航程还有苏伊士港和亚历山大港等地迎来的新的发展机遇。
还有北方伏尔加顿河运河的推进,奥斯曼觉得他们就是世界的中心,无论是东方的大明还是西方的欧罗巴全部都要经过他的中转才能展开贸易。
奥斯曼在谋求把货物直接卖到欧罗巴,欧罗巴也希望通过苏伊士运河把东西方贸易连通。
而大明那些藩国的教训还在眼前,连大明都没有信心从奥斯曼手里抢下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在奥斯曼的重视下,欧罗巴人不认为自己能强的过大明。
在这种氛围和认识之下,谈判成为了最好的选择,一时间世界的主旋律从战争变成了贸易,说能拿到通行苏伊士运河的牌照,那么谁就等于坐在了金山上。
没错,奥斯曼人借鉴了大明发放外贸许可证的办法和拍卖会的模式,把苏伊士运河的通行牌照也来了一次拍卖。
这几乎让他们赚回了运河修筑花掉的钱。让朱慈烺当初制定的消耗奥斯曼国力的策略失去了意义,还间接促成了双方的和解。
朱慈烺这个计划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过朱慈烺没有功夫管苏伊士运河了,因为大明的外贸许可证要到期了。
按照原本的计划,这一次外贸许可证到期之后,大明将全面取消外贸许可证制度。
当初是因为大明的海商还很弱小,需要他们一起抱团开拓市场,抱团保护自己,现在这些海商已经有了一定的实力,大明也培养了足够多的造船开船的人才。
计划很顺利,可以全面放开了,不过朱慈烺没有算到大明现在的领土这么广大,也没有算到他的货币超发会这么严重。
这个可是许可证一卖几亿进袋的大买卖,至少能让朱慈烺的货币超发率直接降低十个百分点。
而且如果全面取消外贸许可证,大明要新设多少海关多少税警,还有那些原本只需要给三十六家服务的部门需要扩大多少才能承担的起那么多的海商?
当大明外贸许可证只有三十六张的时候,海关的船队只需要核对这三十六家的船号,统计这些商船造出来到底是挂靠在哪一家,然后坐等这些人上门申报税收,谁敢偷奸耍滑,那可是起步十倍的罚款。
如果全面开放,每一个海船都是一个老板,甚至一条船有几家的货,这增加了多少工作量?
关键是所有的沿海港口都要设立税关,因为以现在世界的复杂形势,从大明的任何地方都能跑到国外去。
近的地方有吕宋,南洋还有荷兰和葡萄牙的一些堡垒和殖民地,往西莫卧儿地区那些欧罗巴人的殖民堡垒更多。
非洲也是一样,几乎每一个大一点的河口都有其归属,新大陆更不用说,大半都被欧罗巴人占着,所以海关出关设在那里?那里都可以出关。
而大明的关外地区其实税关是并不多的,只有一些缉私和巡查的税关人员在活动,报税全靠自觉和抽查。
三十六家花了大价钱拿下的许可证谁也不希望因为偷税漏税被取消资格,更何况每次都是十倍起罚,罚一次都是重大损失。
如果该外全面的开放,这些人还会自觉的报税么?那简直是不可能的。
孙传庭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当初承诺的税改海关税收的改革刚刚开始设想人就被发配到莫卧儿去了。
现在朱慈烺不得不又从新开始挠头自己来,首先海关税收具有调节作用,能够通过调节关税的多少来引导商人把大明需要的商品运进来。
海关税如果和大明内部税率平衡,也就意味着海关的调节作用消失。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会导致大明稀缺的东西更加稀缺。
例如铜,大明一直在发现新的铜矿,虽然没有完全自给自足,不过比起当初那种稀缺的状态要好上不少。
大明需要铜的地方太多了,有线电缆、铜币铸造、工业零件、电动机、发电机、电线、等等。
这还不包括为下一代武器的子弹壳和炮弹壳的储备。
大明现在并没有普及电力,没有普及不代表没有,随着为大明化工设计的第一台蒸汽发电机投入使用,大明的电力工业就从实验室阶段迈入了实用阶段。
各种电力设备电磁实验室可是搞了整整十年,不说其他简单的电动机和点灯电扇这些那都是可以实用的,就因为铜不够没敢放开了造。
第1143章 自己动手
正因为大明的铜受到管制,是高价稀缺物,所以有的是能工巧匠研制更高价的铜器,就算是普通的工业制品在欧罗巴等国眼里那也是天朝的潮流。
因为进出口的管制,欧罗巴国家不能把他们的铜矿石和铜锭在大明随意出售,只能卖给皇明商号,所以皇明商号有价格话语权。
如果放开管制,谁便进出口,那么必然导致世界铜价的上涨,大明的工业和铸币就无法获得廉价的铜矿。
还有就是粮食这种东西,粮食大明现在产量上来了,价格持续走低,如果没有了出口限制,那么必然有人做倒卖的生意,粮食可是战略物资,掌握了粮食就掌握了决胜的基础。
科技的发展从来不是一蹴而就,想要跨越式发展,总是容易扯着蛋,就像明明知道电力才是后世的主要能源方式。
大明的电磁学也经过朱慈烺开挂的指点发展了十年,不说其他,钨丝是最好的做等材料,这个爱迪生实验室两千次实验才总结的经验朱慈烺张嘴就来。
电力从直流电,大明也不用爱迪生和特斯拉争吵。
但是发电机水轮机不是主流,火力发电的蒸汽轮机才是,蒸汽轮机的前提自然就是要有一定的蒸汽机技术积累。
还有铜矿的开发,还有绝缘材料的开发,还有高压输电技术,变压器技术,等等。
在火帽研究出来之后,后装枪出现,后装火炮也就跟着出现了,火炮射速增加了,但是大明用不起,且不说爆炸药的价格,即使爆炸药降低到实用的价格大明依旧用不起。
以一场战役计算一枚火炮平均备弹三百发,大口径重炮每发炮弹重六十斤左右小型炮的炮弹也有十多斤,一门炮就需要九吨的弹药,不说和一战二战动辄几万几十万门炮比。
大明目前的编制每个师都有一个炮兵团,炮兵团加上各团直属的小炮有六百门,以二十个师参战的重要战役为例,那就是一万两千门火炮。
这还没有算单独的重炮师,战略炮兵等等呢,要是全部换成铜壳的后装弹
那么光炮弹就有十万吨,以战场的上的运力一辆车能拉一千斤就不错了,没有优秀公路的情况下,两轮马车才是最好的运输方式。
那么这九万吨的炮弹就需要二十万车才能运到前线。
这还紧紧是炮弹,还没有算到其他物资,例如机枪每分钟射击六百发子弹,一场战役备弹最少也要五六千吧?五六千也就够一挺机枪敞开了射击十分钟的时间。
一发机枪子弹的重量是半两,六千发就是三千斤一点五吨。一个师最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