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统计大明-第6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121章 折中方案
卢象升想法是很美好,但是整个计划送到朱慈烺这里的时候,朱慈烺确没有同意。
朱慈烺敲着桌子:“计划做的很好,但是这一下子把他们四个都派过去,这个有点太过了。
而且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四个家伙个个自命不凡,给他们放到一块,会不会出现谁都不服气谁的情况?
在京城有军部有朕压着,他们自然只能乖乖的,但是到了那里谁能管得了他们?
别到最后因为他们的矛盾导致计划出现什么疏漏,那是不是得不偿失?”
这个卢象升还真没有想过,但是被陛下这么一提醒,还真的是非常有可能发生:“是,陛下说的是,那这四个人该怎么安排?”
朱慈烺站起来:“这个朕已经考虑过来,这次的莫卧儿那边就派赛信和王再晋一起前往,赛信的执行力更强,王再晋更有大局观,放在一起能起到互补的作用。
而杨继德这家伙朕打算放他在金山地区,那边需要他这样善用计谋的人去破局。
至于王佐,非洲那边虽然打的热闹,但是确一直没有个重点,王佐做事总能抓住重点,放在那边看看能不能给非洲战区带来不一样的变化。”
卢象升不得不佩服的躬身:“陛下思虑周祥,臣佩服。”
朱慈烺摆摆手:“拍马屁的话就不要再说了,孙应元,行了,就他吧!”
朱慈烺敲着桌子:“眼看这复兴六年已经过半,跟西班牙的谈判也已经结束,美洲那边只剩下英格兰殖民地接收没有完成了,郑芝豹那边出发了吧?”
卢象升拱手:“按照汇报他应该在五天之前出发了,然后大概半个月之后到达。”
朱慈烺眯着眼睛:“现在整个计划只剩下地中海地区无法进入,这个地方要么就从西班牙手里突破要么就从奥斯曼突破。
目前大明已经占据了尼罗河的中上游,现在跟奥斯曼的关系已经很紧张。
前天锦衣卫送来情报,奥斯曼帝国那边打算跟奥地利签署边境协议,咱们想要让他们继续打仗的计划看来行不通了。
而北面的沙俄也打算派出使团获得黑海到地中海的通行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奥斯曼同意的可能性很大。
各藩国虽然跟奥斯曼停火,显然奥斯曼不愿意接受现有的实际控制线停火,不少兵力在埃及地区集结。
现在整个奥斯曼和欧罗巴成了一个乌龟壳,大明只能暴力撬开这龟壳才能吃到里面的肉了。
军部明年在进行一次大推演,看看以目前的优势,大明胜算几何?”
卢象升这下子开心了:“是,臣这就回去准备。”
朱慈烺继续说道:“目前海军高压蒸汽锅炉那边已经取得突破,但是这管道压力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朕跟你说过,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想要推动帝国号这样的大型战舰,必须要在等十年。
现在拔苗助长,解决了一个问题就会衍生出三个问题,等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帝国号都在船坞放成烂木头了,是不是还要换船壳?
现在你跟我说说帝国号在船台停多久了?”
卢象升当然知道:“回陛下,从地块龙骨铺设到现在已经五年了。”
朱慈烺看着他:“造船厂那边给了一个折中方案,以蒸汽动力为辅助,以船帆为主动力,先让船下水用着,蒸汽机在慢慢研究。
听说你们海军部不同意?你们在等什么?还是怕船到手了朕这边就不研究蒸汽机了?”
卢象升弓着身,话您都说完了,我还说啥?
朱慈烺叹了一口气:“你们倒是想的简单,以为无非是船大一点,蒸汽机大一点而已,现实情况确是密封性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以目前大明的机床精度,必须要在提升一个数量级才能达到蒸汽机想要的精度。而这个精度提升机床要更新两到三代才行。
一代机床的更新快了三年,慢了五年八年都有可能,工业是成系统的事情,不是说你拿刀架到工匠的脖子他们就会了。
科学院已经给出研制时间,没有十年很难取得效果,现在你们要么就接受折中方案,要么这个计划就无限期搁置一直到蒸汽机能够实现的时候再重新开启。”
卢象升还能怎么办:“那我们还是要吧?那陛下,我们能不能多造几艘?”
朱慈烺摇摇头:“不行,现在正是技术革新的关键时期,在大量制造过时的风帆战列舰是对资源的浪费。
不过你也不必担心,今年蒸汽货船使用的蒸汽机已经成熟,改进之后已经能用于三等战列舰作为主动力。
明年新式的蒸汽三等战列舰可以列入采购计划,我想给你们批准三艘,海试完成之后,后年就一次给你们批准十二艘。”
听着这个数字卢象升有些挠头,他们已经有飞鱼级的改进型战列舰了项目了,现在又有了三等战列舰项目。
只是这样的船只能作为区域舰队的主力,不能作为舰队决战的主力。
卢象升能怎么办,陛下已经很久没有批准给海军造新船了,明年能批三艘也是个好消息不是。
把卢象升劝走朱慈烺无奈的摇摇头,他当然也想利用代差武器吊打这些欧罗巴国家,只是这代差哪有那么容易实现的。
如果朱慈烺能耐心等个二三十年这个也不是不能实现,但是从目前的形式来看,尽早结束战争对大明乃至对世界都是好事。
现在打仗的事情已经交给军部去策划了,朱慈烺现在主要是在思考,如果真的实现了大一统,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当好这个球长。
大明人口已经到达极限,对于这些欧罗巴国家最好的办法就是恢复其城堡邦国制度。
那么大明将会又获得一大票的藩国。
成为球长之后,如果治理大明,如何治理这些藩国,这些都将是重大挑战,如果能在有生之年完成对地球的梳理,星辰大海是不要想了,但是走完整个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是非常有希望的。
第1122章 长平的婚事
复兴六年八月,准备了三个月之后大明第三条和第四条铁路正式动工,京城往天津的火车也还是试运行。
新火车运行每小时五十里,从京城到天津仅仅需要五个半小时,真正实现了早晨去晚上回来。
本来朱慈烺是打算再次尝试一下的,但是禁卫军这边不建议,因为防卫压力太大,速度太快,没有经验不知道怎么保证安全。
朱慈烺想想也是,毕竟尝鲜可没有小命重要。
八月份还有一件大事,大明有线电报线路从京城铺设到了扬州,从这里将架设四座过江铁塔,把电报线路连接到镇江,然后从那里分支。
往西到金陵,走马鞍山安庆九江南下,一直到广州,往东走苏州一路铺设到松江府,往南走湖州到杭州,然后沿着海岸南下最后也连接广州。
从连云港到徐州的线路也已经铺设完成,而从徐州向西北的线路刚到开封。
北疆的线路还没有铺设到河套,到了河套之后这里也会分成两支,一支继续往西直到金山,另一路往北连接北疆和北海。
比起铁路建设,电报线路算是比较快的了,预计再有三年整个关内地区的电报网络就能建成,等到下一个五年计划就是把整个线路延伸到各个边疆。
八月份淮河降大暴雨,河水暴涨,导致蒙洼等地区数个县被淹没,皇家家拨款五十万两白银救灾,大明皇太子殿下捐出自己的零花钱为百姓救灾。
朱慈烺的儿子,大明的太子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赢的全国的欢呼。
朱慈烺倒是挺喜欢这个儿子的,也挺同情他的,长得也太快了,今年朱慈烺不过二十岁,儿子都已经快三岁了。
时间过的太快,小太子不知不觉的就已经会跑着喊父皇了。
等大明进行最后决战的时候,小家伙应该正是从少年到青年的时代。
可以说他很幸运的能够亲历大明的最后一场大战,甚至朱慈烺都有计划让他亲自上战场感受一下战争的气氛。
到时候这位经过战火的洗礼小太子将会是最好的继承人,只要培养的当大明就不至于走上错误的道路。
但是朱慈烺自己也知道他太年轻了,再过二十年他也不过四十岁而已,儿子确已经二十二了。
四十年之后朱慈烺六十岁的时候,才是太子继位的最佳时机,四十二岁的太子应该学会了怎么掌控这个国家,也能沉着冷静的面对各种问题。
不知道这位太子能不能等到了,因为四十多岁的太子确实历史上都少有。
中秋节的时候,朱慈烺一家在玉泉宫过的,经过六年的建设,今年七月的时候整个工程也全部完工。
整个玉泉宫工程朱慈烺前前后后投入了三千二百万多两白银,为历代宫殿之最,反正是打着孝顺太上皇的。
只是今年朱慈烺在抱着儿子前来,总有一种自己以后也会住在这里的感觉。
所谓的隔代亲,崇祯和张皇后看到朱慈烺的孩子都非常喜欢,也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们才有机会见孙子一面。
听着小家伙背古诗,崇祯难得的露出了笑脸:“尊宝,听说你把零花钱都捐出去了?好棒啊!爷爷再给你一些好不好。”
尊宝抬头来了一个大笑脸:“不用了爷爷,我娘……母后已经又给了我一大堆,我又花不完,你的钱还是留着你花吧,买糖葫芦吃吃。
你要是没钱买糖葫芦,我可以给你一点,爷爷,你要么?
你看,我带钱了,是不是一会就可以逛庙会了?”
张皇后把小太子抱起来:“你还惦记着庙会呢,上次你可是吃了不少棉花糖,粘的脸上衣服上都是,这次不能再吃了。”
“不嘛,要嘛,奶奶你要是不给我买,我就不疼你了。”
张皇后哈哈大笑:“好好,买,但是这次就只能吃一点点。”
朱慈烺笑着说道:“说道庙会,长平跟马万春的事情父皇和母后觉得如何?”
崇祯望着远方:“马家世代忠烈,夫战死而妇替,秦良玉朕曾在平台赐诗,马万春之母张凤仪更是因为剿贼战死于河南。
由此忠臣良将当不辱没长平,只是这将军战于沙场,长平该如何自处?
若是因为长平让马万春留守京城,岂不是大明又缺一良将?”
朱慈烺笑笑:“大明不缺良将,马万春也还行吧,马家长孙马万年将继承爵位,而这儿子确是个后勤人才。
所以将来跟长平成婚,马万春应该会留在后勤部或者在大学任教,不会担任前线武职,父皇母后尽管放心就是。”
崇祯听到这里就没有意见了,把目光转向皇后,张皇后问道:“就是不知道这马万春性格如何,长平这孩子平时性格比较温婉贤淑,若是在家受了委屈肯定憋在心里。”
朱慈烺嗯了一声:“这个我自然知道,锦衣卫已经调查过了,马万春小时候因为父母一直不在身边都是跟家中女眷一起长大,性格跳脱一些。
因为出生在武将世家,所以自幼就练习弓马,后来其母战死,他跟在奶奶秦良玉身边,因为受到秦将军熏陶,所以对女性还是很尊重的。
当然锦衣卫会持续关注,如果将来要是夫妻闹矛盾了,我这个当哥哥的自然会替妹妹做主。”
崇祯夫妻相互看看,两人都没有再说话,朱慈烺笑着说道:“那就这么定了,十月份选个黄道吉日就把事情办了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