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5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复兴六年一月一日开始,禁绝所有公民之间的长约,所有劳务合同,最高可以签五年,五年之后如果经双方同意可以续签。
  而复兴六年之前的所有长约一律修改成短约,如果有超越正常契约金额的契约费用的,可以通过契约者工作年限扣除,如果依旧不能偿还可以在双方协商的情况下以部分薪资抵账。
  但是原则上不超过十年,而且该工人的薪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薪资水平标准。
  大明律不再承认公民之间的任何的奴仆关系契约,不再承认公民之间的任何形式的义子义女等非血亲关系的契约。
  以后此类案件一律按照劳动契约条例来审判。
  而非公民跟公民签署的奴仆契约受到大明律保护,但是汉人百姓,不论是公民还是非公民,一律不得成为奴隶。
  当然具体的法律条文很多,光是一些判定薪资标准和判定契约金额是否超过正常水平的表格就有一大张。
  反正朱慈烺是把能想到的都想到了,如果以后有什么新情况,那只能到时候再说了。
  大明已经开始从人治走向法治,法律是弱者最后的公平,朱慈烺要带头捍卫他。
  进过上次辩论之后非洲那边派遣不派遣靖安军的事情又搁置了下来,军部那边其实挺着急的,这个涉及到预算,十万人的开销可不是小事情。
  要是能在年前预算上通过,那就省的过完年又申请特别资金了。
  不过吴三桂的话确实让朱慈烺犹豫了,吴三桂不管人品怎么样,他说的确实有道理,这种事情只有一次或者无数次。
  而且第一次之后,后面每一次都能找到必须要用的理由。
  如果朱慈烺不能在制度上杜绝这种事情,那么各地靖安军各族的靖安军都会陆续出现,甚至当大明富裕到一定程度之后,那么军人的素质会不会下降?
  到时候会不会出现靖安军比大明正规军还要强大的情况?到时候会不会更倚重他们?那么有一天这些人突然想闹事了,大明能不能拦住,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拦住?
  这都是一个问题。
  这还不是危言耸听,因为罗马帝国和大唐的历史教训都在那放着呢。
  罗马太远就说大唐吧,在安禄山造反前,难道就没有一个人发现这个问题么?就没有一个人劝过唐明皇不要用这些异族么?
  有!这样的人还不少,但是大唐帝国缺人呐,府兵制度已经崩坏,大唐关内已经没有多余的土地可以封赏给新的府兵了。
  人家跟着你打仗就是为了钱为了地,你要是没有地了,那谁给你打仗。
  唐玄宗有着自己的宏伟计划,在西部跟大食人打,在北面跟回鹘人打,还要压制吐蕃,还要再东北压制崛起的靺鞨人。
  这么多地方用兵没有兵怎么办?只能用异族兵,异族兵好忽悠啊,只要随便给点东西,给点草场就能打发了。
  这些草原要是分给府兵,看看有谁鸟你。
  所以唐玄宗明明知道有风险,但是因为一次次战事吃紧,一次次胜利,还有一次次心存侥幸,最后是越用越多。
  大明将来就不会有那么一天么?聪明人再多又如何,挡不住这些人用着香啊,现在大明的新军就已经是一种高消耗状态了。
  那么以后只会更高,新军用起来越来越贵,在没钱的时候,那么以后肯定有人源源不断劝说用靖安军。
  到最后,会不会被引爆?那肯定会啊!


第1077章 坏消息
  当然不用靖安军就要多花军费,确实挺让人心疼的。
  而如果不用靖安军,那么这支靖安军的安置又成了问题,最后军部给出了一个折中计划。
  因为有一部分靖安军是在当初大明登陆孟加拉湾的时候就已经招募的,这一批人多少都有点功劳。
  如果不能遣散,那可不可以提前退役呢,只要给这些人一个大明公民的身份,然后让他们在莫卧儿担任一些治安工作,甚至可以让他们到大明这边给他找一份不错的工作。
  这也是算是一个勉强说得过去的解决方案了,反正这里的治安管理人员都是莫卧儿当地人,既然普通人能干这些靖安军为啥就不能干。
  有这些成功的榜样,相信这些靖安军也会更加努力为了自己的未来奋斗。
  这一批靖安军有十六万之多,如果全部退役之后,莫卧儿的靖安军的总数就下降到了四十八万人。
  而大明这边的四十万人的驻军就可以抽调回来至少十万。
  朱慈烺打算往非洲再派遣两个师,不能再多了,再多就吃不消了。
  剩下的部队直接调一师一旅往倭国驻扎,最近因为非洲那边的争端,倭六国和高丽已经有了几次小规模的交火了。
  为了防止这群神经病别真的打起来了,所以朱慈烺趁着手里有多余的兵力就派兵镇压一下子。
  奥斯曼帝国那边,因为苏伊士运河逐渐修通,他们也是越发的嘚瑟,特别是因为大明插手英格兰暴乱导致西班牙和欧罗巴各国都回缩了军事力量,
  这让奥斯曼在巴尔干地区喘了一口气。
  而北面大明对于准噶尔和沙俄的惩戒战争直接让沙俄紧张的差点全民动员。
  所以北方战场奥斯曼也喘了一口气。
  这两口气一喘可不要紧,折让奥斯曼把省出来的军力都堆到埃及这边了。
  反正就是坐船从黑海里海运一下而已。
  因为最近这些大明帝国的小藩国们也太闹腾了,在看到大明不会亲自下场之后,奥斯曼决定给这群小家伙一个难忘的教训。
  奥斯曼这一增兵,这些藩国一下子就感觉到压力了,本来他们就干不过,后来经过大明的调教勉强有了一点起色,现在对方竟然增兵了。
  一下子庞大的压力压下,这些人就变得难受了在损失之后自然就相互抱怨相互撕逼,你骂他攻的太突出,他骂你支援没有跟上等等。
  而倭六国个高丽相互看不顺眼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应该说他们从来都没有相互看顺眼过。
  事情顺利的时候,大明还能把他们糅合在一起大家共同发财,这一旦遇到阻碍,这帮人就开始相互推诿,甚至要动手。
  对于他们这些破事朱慈烺是懒得去给他们去判一个谁对谁错,总之就是两个人都不是啥好鸟。
  大明可以容忍你们有点小摩擦,但是谁要是敢乱来,那大明可就要好好收拾你们!
  原本以为年底了各方都该安静了,没有想到英格兰那边传来了坏消息,艾克赛特丢了,李信和李定国俩人已经在艾克赛特西面的山里从新建立了新的阵地,但是具体能守多久还不好说。
  根据情报显示,艾克赛特之所以会丢是因为先丢了艾克矛斯,议会军那边炮击并占领了这个港口,然后从两面一起进攻艾克赛特,然后在城下点燃炸药炸塌了城堡。
  英格拉的问题让朱慈烺很头疼,大明支援了一批之后,后面想要突破议会军的海军防线就难了,不仅突破难了,大明非洲地区的殖民地还受到了对方的威胁。
  根据议会军那边的线人的说法,议会的目的很简单,他们已经知道了他们的国王把新大陆的那几块殖民地卖了。
  然后克伦威尔就提出通过海军前出让大明后续的补给支援跟不上,同时也迟滞了大明军队进攻新大陆殖民地的准备。
  因为大明如果想要进攻新大陆殖民地,那么就必须要走非洲的港口,所以只要截住了非洲的军港,那么大明就无法安全出兵前往新大陆。
  事实上克伦威尔的计划是对的,也是成功的,大明的非洲舰队根本打不赢议会军的海军,尤其是有情报显示,荷兰已经倒向了英格兰的议会军。
  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这个时代而言,不算大明,如果没有大明参与,这两位都先后击败过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导致了西班牙海上力量的真空。
  这两位是目前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海军和世界第二海军。
  现在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要联合起来跟大明干,大明怎么不感觉到空前的压力。
  好在荷兰还知道他们的香料群岛贸易航线还在大明的眼皮子底下,所以荷兰虽然倒向英格兰议会,但是没有敢亲自下场。
  大明自然也愿意保持这个状态,因为大明不想引发世界大战。
  所以在没有支援的情况下,让李信和李定国打胜仗确实强人所难了。
  他们已经退无可退退过那片山林后面就是普利茅斯了,这是查理二世最后的据点了。
  目前大明正在争取法兰西的支持,让他出兵跟大明一起驱逐英格兰议会暴乱。
  但是法兰西的情况也很复杂,虽然当时法兰西答应了,可以让大明在这里雇佣士兵干涉英格兰暴乱。
  但是当大明逼迫查理二世签署割让新大陆殖民地的时候,法兰西的态度就变了。
  因为法兰西在新大陆可是一直跟大明在争夺殖民地的,五大湖的北面,密西西西比河的西岸,到处都是大明的殖民地。
  好么,现在大明竟然还要英格兰的殖民地,那岂不是把法兰西的殖民地进行了全包围了。
  这样的协议法兰西怎么会高兴,就算要继承这些殖民地也应该给法兰西继承好吧。
  况且法兰西人又不傻,他们也没有能力跟英格兰议会军的海军较劲,这些年光在欧陆上打仗了,哪有时间发展海军,现在海军水平跟英格兰议会军的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所以参与不了,要是能参与他们早就参与了还能轮到克伦威尔在那嘚瑟!


第1078章 可共富贵呼?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过了腊八之后,京城西便门外白云观门口的庙会就越来越热闹了,尤其是进入复兴历之后,西便门外的房子已经快延伸到宛平了,这里已经不是城外。
  所以内城外城的百姓都会到这里逛庙会,烧香等等。
  朱慈烺跟崇祯夫妇像是一般的游客一般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崇祯夫妇更是看着什么都稀罕,啥都没有见过,看到耍猴的都能站半天。
  这也导致了一个上午,一家三口连一条街还没有逛完。
  朱慈烺看了一眼身边的贵喜:“饭安排在哪里?”
  贵喜弓着身:“就在前面的得月楼。”
  朱慈烺嗯了一声然后转头看向崇祯夫妇:“爹娘,咱们先去吃饭吧,都中午了,吃完饭我们在接着逛如何?”
  崇祯意犹未尽的看着那个耍大枪的:“我看路上不少人在买那炸糕糖饼啥的,不如我们随便吃一点,然后边走边吃,也是一种趣事不是。”
  朱慈烺脸色都黑了:“爹娘,安全为重,这路边摊怎么能安心1
  周皇后白了他一眼:“怎么吃不得,百姓吃得,我们怎么就吃不得?又没有人知道我们要来,还能有什么?”
  崇祯也点点头:“是啊,不放心让锦衣卫他们看着就是了,最多我跟你娘我们俩在街上吃,你自己去酒楼就是了。”
  朱慈烺连忙说道:“这哪有把你们扔在街上我自己去吃饭的道理”
  崇祯也不答话,就是不想去酒楼,什么山珍海味他没有吃过,他现在就想体会一下市井小民的快乐。
  崇祯看着那人把大枪耍的虎虎生风,百姓们一阵阵叫好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