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统计大明-第5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定国走了一趟之后敏锐的意识到一个问题,大明在非洲的兵力很空虚,总共八万的兵力却要防守比关内总面积还要大的领土。
如果没有外敌还好,一旦有欧罗巴国家跟大明争夺或者支持这些部落跟大明打游击,那么大明将会在的丁字行辖地很容易被切割。
为此李定国还上书给朱慈烺提出了这个问题,他建议从索马里修一条铁路到几内亚湾,然后把这条铁路尽量北延伸,跟尼罗河航道连通起来,往南可以直达好望角这一纵一横对大明有无数好处。
第一就是能够让大明除了红海苏伊士运河之外,有一条新的路线,从索马里走铁路到尼罗河沿岸,在从尼罗河到达地中海。
这在将来的苏伊士运河争夺中将为大明取得优势。
第二个好处就是大明从索马里连通了几内亚湾,让整个非洲的陆路通道通畅,使得一部分货轮不必绕道好望角就能实现货物的运输。
第三个依旧是军事上的,有了这一纵一横的铁路,能方便大明快速调兵,使得大明在这里能用更少的兵力办到更多的事情。
后面还列举了很多,不过让朱慈烺最感兴趣的还是,从索马里到尼罗河的铁路设想,如果有了这条铁路,大明确实能跳出苏伊士运河的束缚,至少大明把战线拉长到奥斯曼会顾此失彼的地步。
如果有了尼罗河通道,奥斯曼就不能从容在苏伊士运河附近布防,至少大明随时可能登陆他身后的任何地方。
对于这种改变战场形式的建议自然上交了军部推演,目前的推演结果来看,这条建议有用。
到达几内亚湾的李定国就收到英格兰陷落的消息,其他人都觉得大局已经难以挽回的时候,只有李定国还在积极奔走,他不认为大局已经崩坏到不能挽回。
经过他的反复游说,加上皇上的指示,非洲总兵官陈阶同意派两千士卒给他,然后他又前往欧罗巴跟欧罗巴地区的大使取得联系,说动了几位国王允许他征募雇佣兵。
欧罗巴的三十年战争已经逐渐明朗,这对于各国已经是精疲力尽,纷纷想休战休养生息,但是对于那些雇佣兵来说,他们可不都是这么想的。
如果各国都不打仗了,那么他们这些雇佣兵干嘛?回家种地么?种地哪有打仗舒服?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愿意出钱雇佣他们打仗他们自然非常乐意,李定国这一趟带来的钱不多,但是作为锦衣卫千户官,一个地区的锦衣卫主官,他应急调动几十万两白银的权限还是有的。
在欧罗巴紧急雇佣了三千雇佣兵,还有一部分商船就浩浩荡荡的杀向英格兰。
这一路并不顺利,英格兰陆战打的火热,但是海军确没有多少损失,大量的议会议员手里握着武装商船自然不会愿意这么一支干涉舰队进入英格兰辖地。
李定国这次又耍了一个手段,首先在诺曼底海边扎下营帐继续大规模的招募雇佣兵,并且购买雇佣商船战舰,一副要大举干涉的样子。
另一边确化整为零,把这十条船悄悄的在爱尔兰地区集结,然后等着英格兰那边的消息。
李定国刚到爱尔兰就听到一个好消息,李信已经成功把查理二世救出,不过因为兵力不足,已经躲进了山里。
从当时的情形来看,只要不傻这个时候对方一定会快速朝威尔士突进然后先建立据点,李定国也跟增援舰队商量,等对方遇到阻击的时候,舰队正好登陆给予支援。
结果左等右等,没想到还真的遇上一个傻蛋,查理二世竟然作死的要进攻伦敦。
当时李定国已经做好准备,打算另外扶持一个代理人,自己从头开始了。
没想到李信竟然在那种情况下突出重围,一路磕磕绊绊的来到了普利茅斯附近。
这才有了李定国希望李信能占领一处港口好让舰队靠岸的事情。
其实李定国的意思并不是让李信打下普利茅斯,只是让他占领一个渔港就好,没想到李信还挺给力的,直接占领了,这无疑给他接下来的计划提供了更大的缓冲空间。
第1053章 我不同意
搞定了查理二世,李定国晚上跟李信还有支援来的两个营营长一起吃了一顿饭。
按照规矩,以后这英格兰地区,军事上面李信说的算,情报上面,李定国说的算,两人相互协作,把议会这帮叛乱剿灭。
不过经过一天的观察还有前期收集的情报,李定国对于李信这个人确有自己的想法。
总的来说,这个人太软了,儒家思想的荼毒,说好听点就是儒将,说难听的就是好好先生。
就像是这次查理二世夺权事件,李定国用脚趾头想也没有想到,李信竟然能把指挥权丢了,能让查理二世整出进攻伦敦的事情来。
这指挥权都能丢,李定国这怕这家伙后边再出什么事毁了陛下的大计。
李信对于李定国的了解就是这人年轻,杀性重,干锦衣卫的心里阴暗,看着不像啥好人。
不过这援军是李定国说服非洲总兵官要来的,这雇佣军也是人家李定国用锦衣卫的身份申请的,显然对于这些英格兰之战有自己的想法,李信也不是不听劝的人,想听听李定国的想法。
上菜的外人都出去之后,李信先端起酒杯:“首先感谢大家不远万里前来支援,我先干为敬了。”
说完直接仰头一口喝完,李定国也端起酒杯:“李总兵是不是好久没有喝到大明的酒了所以要先找个由头?”
李信也不生气:“哈哈,确实,这半年我可没过啥好日子,这次是尽半年来第一次喝酒。”
李定国看着烧着火的壁炉:“冬天要来了,这边的冬天怎么样?能不能给咱们争取些整备的时间?”
李定国来的时候已经看过资料,这时候问,一个是看看李信的水平,一个是给这两位营长普及一下这里冬天的情况。
李信苦笑摇摇头:“这个就不要想了,这边虽然纬度很高,但是冬天确并不是很冷,最冷虽然有零下,但时间不长,到了腊月之后这边就能回升到零度以上。
基本上全年不影响军队作战,甚至连周围的海洋都不会封冻,咱们根本没有时间修整,估计最快三五日,最慢七八日对方的先遣部队就会到达。”
李定国点点头:“这个克伦威尔究竟如何?是不是真的很厉害?”
李信对于这个还是很自信的:“克伦威尔的水平如果放在大明应该能胜任一个二级参谋吧,他之所以能够成功,也不过是在这个岛国,没有什么像样的人才而已。
这样的海岛国家,国土面积狭小,往往势力强的一方很容易造成滚雪球效果,而若的一方确很难翻盘。
因为地方太小了,基本上很难搞什么战略优势,在这里战术就是战略。”
李定国其实也看不起这个所谓的英格兰军事天才,好像这个头衔还是皇帝陛下起的,大明上下都很重视,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
结果拿过来情报一看,就这?
指挥的军队所谓的模范军,一开始几千人,后来几万,最多的时候现在也不过四五万而已,打的仗都是万把人的战役。
也没有看到啥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他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议会钱多,装备精良,士卒是职业军人经过了系统训练。
而查理二世就是一个即将破产的皇帝,领着一群发不掉工资的雇佣军,那些士卒的军事素质不能说不强,只能说是完全没有吧。
最后一战,之所以战败完全也是因为议会军有一万四,国王只有七千多,就这国王还差点打赢了——如果查理二世说的是因为马的事情是真的。
不管怎么说,这样的一个所谓的军事天才跟李信都是没法比的。
李信那可是当过大明莫卧儿南部战区战区总兵官的人物,最高的时候手下统带的兵力将近八十万。
而李信无论是战略组织能力还是战术指挥能力完全都不怵这个军事天才。
作为天朝上国的区域指挥官,对于这种海岛国家的所谓军事天才,他们有着天然的心理优势。
也就是皇上反复强调这是一个军事天才,大明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等等,大家才高看他一等仔细的研究他。
而且李定国还有一件事没有说,得益于朱慈烺早就吩咐关注这个人,所以克伦威尔身边还有大明锦衣卫的人的。
这个事情李定国没有必要告诉李信:“目前克伦威尔已经到了伯明翰,正在回伦敦的路上,因为消息的不对等,那边刚刚得到普利茅斯被攻破的消息,但是消息的内容是这边只有三五百人。
他们还不知道咱们的增援已经到达,对方很有可能第一批到来的部队不超过三千人。
因为议会那边已经收到了欧罗巴大陆正要组织干涉军的消息,所以需要克伦威尔回去开会商讨对策。
也就是说,第一波敌人不仅数量不多,而且克伦威尔也不会前来,咱们可以搞一个小战术,把这部分人吃掉,然后拿下爱特萨克,这样咱们的纵深空间又大了一点。”
小地图也有小地图的坏处,不只是克伦威尔玩不了战略,李定国和李信也是抓瞎,伦敦距离普利茅斯不过区区六百里而已。
这要是大明这八百里加急还不够跑一天的,这个距离相当于天津到张家口,相当于京城到常山,搞啥战略,人家就是从伦敦派兵也就是十天不到就到了。
战略玩不了,军队又没有人家的多,后勤补给后面能不能送过来还不一定,李定国只能多给李信出出主意,多在战术上想想办法了。
李信点点头:“咱们确实要打这么一仗,如果没有一场胜仗,这里的百姓估计都不敢支持查理二世了。”
李定国吐槽了一句:“你还指望这个查理二世能帮的上忙?能不添乱就不错了,咱们拿下爱特萨克,还是指望用大明新军打一场漂亮的大胜仗,然后扭转战局吧!
我觉得只要你指挥得当,咱们的两个营加上海军四条船上的一千多水手,打对方一万人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有了这个大胜,咱们下面才能好好规划下一步。”
李信确不赞同:“咱们不能冒这个险,也不能把这么多的大明士卒的生命置于险地。”
第1054章 财锦动人心
朱慈烺也没有想到李信能在这种形势下还能把人救出来,虽然这个消息已经是二十天之前的了,但是朱慈烺相信李信一定能带着查理二世逃出生天,毕竟名声在那摆着呢。
同时收到了非洲那边李定国的消息,这家伙已经带着增援出发了,那这次不就妥了吗。
要是这两个人一起上还带着两千增援还搞不定,那么朱慈烺就真的只能放弃了。
这两个可是能掀翻大明的人物啊,区区一个海岛还不是小问题。
这个时候再部署什么战略战术,估计消息送到那边,人家战争都结束了,所以朱慈烺只能放权出去。
这不禁让朱慈烺又想起李定国出的修非洲铁路的想法,索马里这个地方大明已经占领,但是要是想铁路线路最短,无疑是从红海岸直通尼罗河才是最佳方案。
因为如果从索马里南部开始,那么就要穿过或者绕过埃塞俄比亚,闯过那里是高原山地,没那个技术,绕过的话,这一绕就是上千里,还要进沙漠。
而想要从红海修一条铁路连通尼罗河,最合适的地点是赛法杰港到基纳,而这个地方已经非常接近西奈半岛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