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统计大明-第5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卢象升等在一边:“陛下,臣还是觉得应当以太祖称帝建立大明的建明日进行阅兵才是最好的时机。
第一正月初四正是年底,百姓都呆在家里休息,能让更多人观看到这个盛大活动,提振大明的军心士气。
第二就是士卒的健康考虑,从训练开始,先后已经出现中暑晕倒事件一千多起,士卒虽然要接受极端环境的考验,但是士卒毕竟是人,人的体能是限的。
第三相对于夏装来说,大明的冬季军装更能体现大明军队的实力,也能展现大明士卒的风采,冬装更好看,更适合阅兵。
第四胜利日固然值得纪念,但是大明值得纪念的胜利日太多了,但是建立大明的日子只有一个,这个更值得纪念。”
朱慈烺抬头看着走过的士卒:“当初选择这个季节阅兵,是因为考虑到士卒过年需要休假,加上各地百姓过年观礼也耽误了别人正常的假期。
现在看来,选择夏天确实对于士兵来说太过辛苦,那就修改吧,从明年开始改为正月初四。
今年的就算了,不要改了,但是训练的时候非必要不要在太阳下暴晒,把训练尽量挪到早晨跟晚上中午增加休息时间。
这些都是百战精锐不是那些新入伍的士卒需要意志力训练。”
卢象升敬礼:“是!陛下,那明年开始就是说明年正月初四就开阅兵么?还有一事要跟陛下汇报,那就是现在大明国土范围太大,士卒来往一次非常困难。
例如非洲地区和南大陆地区的士卒,来到京城需要两到三个月,训练要半年的时间,回去又是两到三个月,这一来一回就折腾了一年。
半年之后又要在派人来,尤其是这一次改时间之后,情况更加明显,八月份阅兵结束,这些距离远的军队甚至都来不及换人来,就算紧赶慢赶的送来,也没有时间训练。
这就相当于无时无刻大明各部队都有至少四百人都不在军中要么在路上,要么在京城训练。
各师为了协调后勤装备入伍退役等问题又在京城派驻了不少办事人员,其规模多的几十人,少的也有十几个。
除了这些之外各师旅在各学校学习的各级军官也占据其军官数量的百分之十五以上。
臣觉得此事不仅导致各师一直处于不满编状态,而且很多人滞留京城,易滋生腐败和勾结现象,还请陛下明断。”
这一次性又抛出一大堆问题,朱慈烺有些应接不暇:“明年正月那次缩小规模,改为百人方队就是。
至于士卒来往浪费时间,抽调四百人的大阅兵五年才搞一次,而每年的例行阅兵不过抽调一百多人,不至于影响战力。
这个抽调士卒进京的过程即是为了提振民心士气,也是对士卒的一种褒奖,同时让远行的士卒看一看大明最新的变化,回去也好跟其他士卒传达,增加大家的向心力。
同样,军事院校学习也是一样,只有新血液的不断更新,不停的把军官送进学校培养,军队才能始终保持常新常清。”
朱慈烺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忠君爱国教育时刻不能松懈,这是防止军阀出现的有效手段。
至于卢象升说的办事处问题,这个好像还真是一个问题,这个后世就是一个问题,现在问题也已经凸显。
朱慈烺没有想到,抄袭了别人的发展道路,现在连别人遇到的问题也一并被抄袭了过来。
沉吟半晌,朱慈烺还是无奈开口:“至于办事处之事,回去之后再议吧,此事牵涉甚广,不可轻忽。”
卢象升倒是不是非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是自从担任这总参谋长之后可是没少受到这些办事处的骚扰,明面上暗地里都是如此,送礼请客更是常事。
看了一遍排演,朱慈烺鼓励了一下大家,就离开了,为了考虑天气问题,整个仪式前推了一个小时。
朱慈烺一直把阅兵当做大事来搞,为的就是要震慑这些藩国。
大明停止对外征战基本停止,但是藩国可是没有消停过,这些人啊很容易打着打着仗就忘乎所以,觉得自己天下第一了。
大明只有一直用强大的军队时刻提醒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藩属的身份。
离开大明军队训练营,朱慈烺又去了一趟藩国训练营,藩国这次来的只是仪仗兵,如果是十年大庆朱慈烺还会要求藩国也派出精锐前来参加阅兵。
对于大明帝国皇帝的到来,这些藩国军队是准备充分的,从昨晚就开始演练。
他们在演练大明皇帝到来观看他们演练阅兵演练的演练,锦衣卫今天早晨,挨个对士卒进行瘦身,挨个对枪支进行检查,确保他们没有可能把纸弹带进演练现场。
朱慈烺看着这些藩国穿着花里胡哨的礼服走着跟大明军队一样的正步,怎么看怎么觉得搞笑,这无疑给京城百姓带来了新的娱乐笑点。
第1029章 调停开始
今天除了参观藩国仪仗队检阅预演仪式之外,朱慈烺还要参加一个藩国领土协商会议。
原本跟大明领土接壤的藩国其实已经不多了,这些国家也不敢跟大明有什么领土争端。
不过随着大明赐地和藩国不断的征战抢夺殖民地,这些国家和大明还有他们之间的领土争端就越来越尖锐了。
尤其是他们之间,在殖民地争夺上经常是兵戎相见,要不是大明拦着,差点就直接国战了。
其中争的最厉害的就是倭六国和高丽了,高丽人这个原本被倭国压制看不起的国家现在也抖了起来。
靠着离大明京城近的优势,各种信息传播商业往来都有优势,加上国内不少人留学大明,他又是一等藩国,所以处处高人一等。
尤其是面对一帮子倭国的时候,欺负这些倭国能让他非常愉快。
而倭国显然不认为自己是失败者,至少在高丽面前,不是,当初若不是高丽求大明帮助,对方早就成为倭国的一部分了。
现在倭国虽然一分为六,但是其每个藩国的军力实力都是跟高丽相当的,也就是说,双方的实力跟地位不仅没有逆转,在倭国看来,他们的实力还上升到了高丽的六倍。
虽然六国之间自己也不是十分友好,但面对高丽的时候,这六国的观点都是一致的,凭啥这舔狗能够成为一等藩国,不就是靠着进贡新罗俾获得宠幸。
大明有一股复古风潮,学习并超越汉唐盛世是大明当先君臣乃至民间集体的追求,要不然皇上也不会取年号都是复兴历了。
复兴历既有复兴大明之意,也有复兴大汉民族,复兴汉唐盛世的意思。
在这种风气带动下,大唐流行的昆仑奴、菩萨蛮、新罗俾就再次流行起来。
昆仑奴自不必说,现在大明已经到到了昆仑奴的老家,这些昆仑奴被阉割之后,其身高体壮,是内宅重体力活的好手,这也是大明少有的官方允许的阉奴。
以前大明把南洋的土著和莫卧儿来的那些黑一点的人也称为昆仑奴,但是后来报纸上考证,昆仑洲就是现在的非洲,所以这些南洋土著和莫卧儿人身价暴跌,成为了一般奴仆。
至于菩萨蛮,相传唐宣宗大中年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她们身上披挂着珠宝,头上戴着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让人感觉宛如菩萨,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萨蛮曲》,于是后来《菩萨蛮》成了词牌名。
这个女蛮国具体所在已经无从考证,但是大明商人嗅到商机之后,把中亚地区和其余地方符合大明审美的蛮族女子装扮成菩萨蛮的模样出售,生意还不错。
而新罗俾这个则自动被高丽人继承,并且宣布就是自己的历史,所以高丽人把国内经过培训的女子输送往大明,获得了很好的市场认可。
相比于新罗俾的名声,倭六国,觉得他们的国家的女子在服从性和伺候人的能力上有过之而无不及,更何况他们的某种文化更昌盛,懂得的姿势更多,理应比新罗俾更受欢迎。
可惜理想很美好现实很丰满,正因为她们懂得姿势多,这些倭女就成为青楼最欢迎的一种女子,而普通的人家,谁家要是有一个倭女,往往会迎来同伴嘿嘿嘿的笑声,一脸你不对劲的表情。
因为这七国是最先受大明训练新军的,文化上也是对大明的汉文化接受度最高,同时位置又近,历史遗留问题又多。
所以无论是在莫卧儿还是在现在的北非地区,这七国打的跟战国时代似的不可开交。
原本大明对于这件事是和稀泥的态度的,按照朱慈烺的话说,他们矛盾越深,就越需要一个裁判,而大明居中调停的位置才更不容易撼动。
但是从六月大推演之后,大明发现,依靠自己的力量好像确实很伤国本,而大明消耗的时候这些藩国从中渔利的后果就是,大明可能要在打完世界大战之后,再打一次平叛世界大战。
面对这种推演结果,军部认为,应该调整藩国策略,让这些人能够团结一心的同时更加被大明掌控。
至少要让他们自己的矛盾不至于尖锐,以至于出现打仗的时候拖后腿甚至投敌。
所以从七月开始,趁着这次大庆,各藩国不少重要人物都在京城,皇上令理藩院对这些疆域争端进行谈判调节。
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在大明的强制干预之下,这些问题要么被解决,要么被压制下来。
而朱慈烺来参加这次会议,就是见证一下这些国家之间缔结和约,约定边界问题。
有了朱慈烺的见证,如果这些国家再不识趣闹下去,大明可是要动手的!
在朱慈烺的威慑下,各国乖乖的签字,签字完成之后,朱慈烺高兴的挥手:“这次能在大庆日之前完成缔约,使得上下一心这对大明,对各藩国,乃至各藩国百姓来说都是好事。
完成签约以后,大明将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监督调解各国之间的争端,敌人还在一旁虎视眈眈,自己人确在内斗,怎么一致对外?
在北非战场上你们的表现朕一直在关注,可谓是一团糟,各打各的,各国被攻击的时候不帮忙就算了,有的还扯后腿,不少仗明明在努努力就能打赢。
因为害怕别人渔翁得利,中途退兵,你们这是打仗么?你们这是拿自己国家士卒的生命给人家练兵啊!
这种情况必须得到改变,大明虽然不方便直接参与你们的战斗,但是大明一直在指导你们,军事观察员和教官团你们为什么没有好好利用?
还有,你们打了这么久,难道不知道苏伊士运河再有两年就要贯通了!贯通了苏伊士运河之后,整个奥斯曼就能整合全国的资源和军力,到时候不仅陆地上你们更难打甚至海上也会遇到劲敌,别以为打败了奥斯曼的红海舰队就觉得自己很强了!
奥斯曼真正厉害的是地中海舰队和黑海舰队!哪怕波斯湾舰队都比红海舰队强!”
第1030章 你们难道不买点什么
苏伊士运河,在朱慈烺的谋划下,已经开建五个年头了,得益于资金不缺,奥斯曼高层的持续支持,进度一直很顺利。
尤其是这两年,埃及的边境屡屡受到骚扰,奥斯曼发现如果苏伊士运河开通确实有利于作战,能把奥斯曼四海的舰队连成一体,这可不止是壹加壹等于二。
所以从去年开始奥斯曼征发了更多的劳工,最多的时候同时干活的人有五十万以上,按照工期计算最多两年到三年的时间就能贯通。
后世这条长度仅仅四百多里的运河修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