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统计大明-第5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官的解释让朱慈烺很满意,对于军队来说当然不存在浪费了,吃饭排队去,这个排队的先后顺序就是根据他们平时的训练考核等等的成绩来排的。
简单来说训练考核的好,进入的早随便选,随便吃想吃啥有啥,要是训练考核不好,只能吃人家选剩下的。
当然即使训练的不好,营养均衡还是会考虑的,最后剩下的才是炊事班的人吃,吃的时候也要考虑考虑这个菜为啥剩下的最多,到底是什么问题?
这样一来炊事班岂不是太可怜了?没关系,炊事班岗哨等等地方的兵,一般都是大明军队中爱偷懒的,平时训练不积极的,打仗腿软的等等。
再说了,要是让炊事班天天大鱼大肉管饱,那还不所有士兵都想往炊事班挤,那还打不打仗了。
这是驻军的伙食变化,部队野战食品也有了新的变化,口味变好了,哪怕吃了好几年的营养棒,就是那种有盐有糖有肉的那个。
以前为了追求快速的补充营养,都是混在一起,让士卒吃那种甜不甜,咸不咸的棒棒。
现在陈玄给它进行了一个小改进,变成了双色棒,白色的是甜的,红色的是甜的,虽然还是那一根棒子,还是那些配料,这样一改之后,士卒可以选择先吃和后吃,不至于串味,这个深受士卒喜爱。
其余的行军干粮也都有改变重点是增加了加热功能,甚至连泡面都搞出来配发了。
军队的泡面可不是红烧牛肉面只见红烧不见牛肉,那牛肉包里,一包泡开牛肉能占据一碗面的三分之一的量。
陈玄还给每个士卒配发了铁皮饭盒,这个是以前没有的,当然以前也没有那么多钢,也没有这么厉害的轧钢冲压机械。
自从大明的扎钢轨的轧钢机研究成功之后,这种轧薄铁皮的轧钢机就变得一点难度都没有了,冲压机也是,大明的造币厂就能养活冲压机厂不断搞科研了。
所以给士卒配备不锈钢盒饭的条件已经成熟,只不过朱慈烺没有想到罢了。
经过陈玄这么一搞之后,朱慈烺意外的发现,大明新军的满足感突然增加了,百姓参军的热情也增加了,而且这些军用食材和军用烹饪工具的销售也变的更好了。
其实不仅仅是军用食材销量变好,陈玄掌管皇明商号之后,只要是跟食品有关的行业都增长了不少。
例如皇明牧业的招牌产品‘火锅底料’以前只有一种料包,为了方便长期保存和遮盖味道不好多放了盐和辣椒。
老百姓买回去之后只能多加水,稀释盐分。但是那里面的辣椒对于不吃辣的人确一点都不友好。
陈玄改进了配方,一口气推出了十种不同的火锅底料包,重辣、中辣、微辣、清汤、菌菇、海鲜、牛肉、羊肉、独享包、皇室包。
其中前面六种跟以前一样面对的是低端百姓,里面虽然也都有羊肉,但是数量不多。后四种主打的是高档其中牛肉锅底和羊肉锅底里面都是大块的牛肉羊肉,羊是产自蒙古的绵羊,牛则是新大陆的牛。
独享包更是创新的发明了小包装,外面玻璃罐,里面是一个个牛油纸包着的牛油块。买的时候可以一起买一罐,也可以一次买一小包,非常方便。
最后的皇室包则是一种噱头,实际上就是里面放了鲸肉、鲍鱼、海参、鹿肉、鱼翅等等高档食材的火锅料。
说好的皇室包,从发明到现在朱慈烺是一次也没有吃过。
除了火锅底料之外,皇明商号经营的各种各地特产熏肉咸鱼等等也都有了创新,口味更多品种更全,以前被朱慈烺停掉的野生动物捕杀又被陈玄申请放开。
陈玄还创新性的让皇明造船研制了内河飞鱼快船加蒸汽船双动力船,把各地食物转运距离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以上。
朱慈烺万万没有想到,大明蒸汽船的第一次大规模普及竟然是用来运输吃的!偏偏这个生意还做的不错。
这些好不能够体现陈玄的才华的话,有一件事让朱慈烺都佩服,陈玄竟然能把锦衣卫开的赔钱的饭店青楼这些产业都给扭亏为盈了。
饭店能扭亏为盈朱慈烺不意外,对于吃货陈玄来说,那见过的饭店是海了去了,随便看看就能知道问题所在,随便指点一下就能让锦衣卫知道问题出在哪。
但是你一个太监,能把青楼这种生意也搞得有声有色,这就让朱慈烺佩服了!
仔细问了才知道,陈玄还是从吃上面入手,办法只有一条,楼里不在给姑娘们管饭了!传统的观念里,谁去了那种地方是为了吃饭呢!
但是如果楼里的姑娘非要让你请她吃饭呢!你看,‘妈妈们抠门到了极致,接不到客人就不给饭吃,奴家饿的好辛苦,好心的大官人能给伦家买一份鲍鱼捞饭么!’
那客人还不乖乖掏钱!
第1003章 辩论进行时
大明工业部部长徐振刚站起来拱手:“陛下,给位同僚,我认为过分激进的追求钢铁产量对于国家是没有益处的。
尤其是在皇明钢铁已经有扩产计划之后,内阁继续投资建造钢铁中心,这是不明智的。
第一就是重复建设对资源的浪费,皇明钢铁建造了四大煤铁中心,八个核心钢铁城市,基本上囊括了百姓对于钢铁的需求,内阁投资钢铁产业明显是重复建设。
第二就是技术劣势难以追赶,皇明钢铁在技术上,科技上,乃至整个体系的联动上都是不可挑战的庞然大物,发明了十多种钢材和八种以上的铁。
而内阁若是投资钢铁厂,这些都要从头研究,你在进步,皇明钢铁也在进步,而且皇明钢铁的体量更大,技术人员更多,进步的更快。
第三就是与民争利,内阁既没有技术,也没有基础,建造钢铁厂只能跟民间钢铁厂争夺市场,不能像皇明钢铁那样依靠新发明争夺新市场,这无疑是与民争利的恶政。”
徐振刚是在赌,他下不下台最后还是皇上说了算,所以他从这个角度切入,就是想获得陛下的好感,反正要是他继续执掌工业部,那么内阁绝对不会插手生意上的事情,至少他们工业部不会插手。
徐振刚坐下之后,负责第二个五年计划工业计划的王明芳站了起来:“陛下,各位同僚,我的观点跟徐相的正好相反。
工业部引领大明工业的发展,要具有前瞻性,工业部投资钢铁工业不仅不会与民争利,也不会跟陛下争利。
首先第一条,工业部投资怎么可能盲目投资?自然是急百姓之所急想朝廷之所想的投资。
民间资本闻利则蜂拥而至,遇到难题就一哄而散,大明并不是只有四大煤铁工业中心和八大钢铁城市附近的市场有钢铁需求。
大明幅员辽阔,缺少钢铁的地方还有很多,例如川蜀,例如西北,例如蒙古,例如北海北疆,还有南洋、南大陆、新大陆、非洲等等这些地方都有钢铁需求。
但是民间资本只愿意投资例如川蜀这样有人口,有市场,交通配套成熟的地区和南洋等等运输方便的地方。
像西北、蒙古、北海、南大陆、新大陆、非洲这些地方确鲜有人投资办厂。
而皇明钢铁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发展四大煤铁中心和八大钢铁城市上,并没更多的精力去关注这些小的市场。
内阁就是要填补这些空白,完善大明的工业布局,这些地方连钢铁厂都没有和谈与民争利,这些地方皇明钢铁照顾不到又怎么会损害皇明钢铁的利益?
再说科技优势,陛下早就已经把粗钢配方授权给各民间大厂,这证明陛下心胸是开阔的,是站在整个大明的利益整体考量。
所以各钢铁厂拥有了自己的炼钢技术之后,也进行了各种有益尝试,民间并不是一无所有,不少钢铁厂也研制出了不少优秀的配方。
内阁需要的不是大而全,初期只需要小而精的精通一种或者几种钢材工艺,这个可以通过联合研发,可以通过购买,甚至可以寻求皇明钢铁的支持等等办法来获得技术。
只要能养活自己,自然就能慢慢发展壮大,然后把更多的利润投入研发,皇明钢铁引领大明未来,内阁补充这些市场缺口的同时还能鼓动百姓往需要的地方投资岂不是一举多得。”
大明四大煤铁工业中心分别是京津工业区、松南杭长江工业区、珠江湾红河湾双湾工业区、大孟加拉湾工业区。
而八大钢铁城分别是永平、邯郸、莱芜、鞍山、马鞍山、佛山、红河、孟西八个,八分城市,五个位于四大工业区,剩下的邯郸和莱芜因为开发早,鞍山则是因为储量大。
皇明钢铁目前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在这些地方,而其余地方则开放给民营经营。
但是像西北等地方,要路没路,要人没人,他们确实不敢盲目投资,皇明钢铁又觉得开发这些地方投入和回报比例还不如在四个工业中心继续建炉子高。
实际上朱慈烺并不反对内阁参与商业竞争,也确实跟王明芳说的一样,内阁能填补朱慈烺想要搞确没有精力搞的地方。
例如包头这个地方,后世的包钢可是重要的特种钢生产基地,普通钢材产量也很大。
关键是以后铁路从这里往北之后,包头的钢铁能就近支援整个蒙古和北海地区,往北更是能直达北疆城。
这一块现在看着无力可图正是因为交通问题,民间资本肯定想着等路修通在搞。
只有内阁或者皇明钢铁这样的庞大资本集团才能不计较一时得失,在那里扎根打基础。
还有西北也是一样,轮台城和哈密城附近都发现了煤铁矿,一样是短期收益不高民间不愿意投资。
其实西北地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以后大明往中亚这里一定会大发展,战争一定需要大量钢铁,但是民间资本怎么敢保证十年之后战争开启朝廷一定会从他们手里买钢铁?
谁又敢肯定十年之后一定会开战?就算开战就一定从这里开始?
但是这些对于内阁来说都不是事情,首先皇明商号的采购内阁可以谈,就算军部不用,西北地区那么大的地方,以后进军中亚,内阁总需要投资吧,有钢铁需求先从自己厂里买那是肯定的。
而十年时间民间资本不愿意进行那么长周期的投资,内阁确无所谓,内阁等的起。
其实这一切计划就是在朱慈烺授意之下制定的,朱慈烺怎么会反对?徐振刚的算盘显然是打错了。
朱慈烺还希望内阁的钢铁厂能像一条鲶鱼,搅动皇明钢铁一家独大的局面,垄断既代表着丰厚的利润,同时也代表着体制变得臃肿官僚化,主观能动性下降,创新性减缓。
而内阁这些年改革之后,已经开始适应了量入为出的预算模式,以后内阁的钱越来越多,自然不止搞一些行政事物,投资一些项目,让钱生钱,同时还能降低执政成本岂不是更好。
第1004章 合适和不合适
辩论第1节 ,王明芳得一分,接着进入第二块,工业发展方向的辩论,徐振刚再次站起来:“陛下,各位同僚,大明目前正在进行蒸汽革命,陛下努力推进工厂蒸汽机动力化。
这这样的大背景下,内阁应该以蒸汽机应用为主要指导方针,而不是以蒸汽机制造为主要方向。
众所周知,皇家科学院对于蒸汽机的革新已经到了第四代,而皇家科学院都表示整个技术已经处于瓶颈,很难短时间内取得突破,除非材料实验室运气好,发明更好的材料。
既然蒸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