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5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嗣昌笑了:“区区二十万兵也敢炫耀?我大明两百万精锐!踏平西北,你们连轮台都过不去!”
  古契不信:“你这轮台县连个像样的城墙都没有,我们骑兵一口气就能踏平!”
  杨嗣昌看了一眼迪古力:“你们所有的王子都这么白痴吗?”
  迪古力也觉得丢脸:“杨总兵,我们带着诚意而来,奴隶只是小事,不如我们继续谈一谈互市,回去我一定禀告我们大汗,善待汉人奴隶等待大明赎回如何?”
  杨嗣昌摇摇头:“看来,你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如果大明百姓有人在准噶尔为奴,那么准噶尔就永远是大明的敌人。
  只要这个消息传回京城,那么接下来开战将是必然!
  你们现在要么送还这些人,要么就等着大明军队亲自去要!
  到时候鱼会死,但网不会破!”
  迪古力不信,但是杨嗣昌已经送客了,出了大帐,迪古力看了看古契:“二王子,您觉得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古契连忙撇清关系:“这事跟我有什么关系,我是散心的,又不是来谈判的,这事你自己搞定就是,何必问我!”
  迪古力生气的咬牙:“可是,汉人奴隶的事情是你说出来的,大明因此不在谈判,或者真的引发战争,大汗问起,你该如何交代?”
  古契眼珠子乱转:“那又如何?你是不是傻,明人这么在乎这些奴隶,咱们又不在乎,既然手里抓住别人宝贵的东西,那么不用来威胁岂不是可惜!
  你回去跟那个明朝总兵说,不开互市,就杀明人奴隶,不卖粮食,就饿死那些奴隶,要是敢以此开战,我准噶尔汗国必定杀光这些奴隶祭天和明人不死不休!
  我还就不相信,他们会不怕!”
  迪古力幽幽的问道:“如果明人不怕威胁,冒着这些奴隶被杀光的风险跟我们开战,那我们该怎么办?”
  古契一副看傻子的表情:“我不死跟你说了,咱们不在乎这些奴隶,成了固然好,不成也无所谓,能谈就谈,不能谈总要用这些奴隶换一些好处。
  只要最后咱们把奴隶给他们,代价又是他们能承受的,那他们一定会选择忍下来!
  敲诈勒索这种事情我擅长,你要是不行就我来!”
  迪古力很想甩锅给这位二王子算了,但是以二王子这个德行,迪古力还真怕谈崩了,那他就真的成准噶尔部的罪人了。
  但是不得不说古契说的也有道理。
  下午古契正挎着马刀摇晃在吐鲁番的街道上,整个吐鲁番只是一座小城,自从大明占领之后放弃了城墙的经营,整个吐鲁番沿着城市的三个防线呈土字形延伸。
  大明所有的城市都放弃了城墙的修建,当然大明的皇帝陛下也特别发圣旨,要求各地保证城墙的完整。
  所以不少城市都喜欢把城墙内称为内城,城墙外称为新城。
  而新城在建设初期就进行了统一的规划,最起码公共园林这些东西是旧城没有的。
  当然古契并不关心这些,他只关心这街道上有没有青楼。
  正走着远处一派火红的灯笼牌匾上写着‘青莲邀月楼’。古契眼睛一亮妙!妙!妙!
  大踏步入楼,老鸨子热情的把他引入一个雅间,古契哼着小曲眼神乱瞟。
  进房间之后,一个儒生装扮的中年人正在喝茶,见古契来了,随手一挥,曲声响起。
  古契呵呵一笑:“你倒是会享受,这女子也是你们的人?那整个楼里都是你们的人?锦衣卫干这事,听着挺刺激的。”
  中年儒生翻翻白眼:“这位得月姑娘是我们的人,至于楼里,就不是你该操心的事情了。
  今天的事情做的不错,你回去之后尽量主导这次谈判,这会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足够你做很多事情。”
  古契也座了下来:“你们真的会花钱买?就不怕失了大明的体面,堂堂这么大的国家,因为这区区万人的奴隶被威胁,你们也真是奇怪。
  更奇怪的是还是主动把这个短处暴露出来,你们就不怕以后其他国家纷纷效仿?”
  中年儒生沉默了一下:“陛下口谕‘人命关天,比起体面,给这些人留条生路更重要。
  即使有人效仿,也代表同样其他人也能因此获得生的希望,这个钱大明出的起。”
  古契细细品味了一下这句话:“说的真好,不愧是大明的皇帝陛下,这次雪灾我们损失惨重,我的部落里的粮食还够一个多月,要是再没有补充就要驱赶老弱杀种畜了。
  大明的补给什么时候能到?”
  中年儒生肯定的说道:“大明现在最需要的是马,为此愿意给出高价,你只要准备足够的马匹,就能换到粮食盐茶甚至铁器。
  如果能搞到汗血宝马或者沙俄的好马价格更高。”
  古契眼睛一亮:“那能不能买到火器?我的人手还是不如老大的多,如果有了火铳我也能跟他掰掰腕子。”
  中年儒生笑了:“火器自然有,你可以鼓动那个迪古力让他用汉人换火器,你提前从其他部落换一批汉人回来,到时候每个汉人换给你两把火绳枪或者一把燧发枪。”
  古契哈哈笑着:“好!好!大明果然够朋友!”
  中年儒生端起茶杯:“那么就预祝二王子早日登上大汗之位了!”
  古契听到这个就心中冒火:“老大那边现在跟沙俄走的很近,我爹也糊涂,大明虽然强大,但是至少还有藩国。
  沙俄虽然距离远,但是沙俄确是见一个吞并一个,从那些家伙的做派,俨然一副要吞并准噶尔的架势。
  若是我为准噶尔大汗,我一定带着准噶尔成为大明藩属,为大明开疆拓土击败沙俄。”
  中年儒生脸上没有一丝表情显露,长时间的喜怒不形于色让他变得有些阴沉,沉默着听完古契的保证,他点点头:“大明也会支持殿下。”


第970章 红颜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李岩接到调令心里一阵苦涩,从一个战区总兵官竟然降级为一个小国的军事咨询,还被命令回京述职。
  李岩觉得自己是被针对了,一定是卢象升对付他,接到圣旨,李岩草草收拾了行装,坐上锦衣卫的飞鱼快船回京。
  上船的时候看着慢船的锦衣卫,李岩突然想起段瑞安跟他商量的事情,莫不是因为自己参与了锦衣卫指挥使的换届所以才被降职?
  一定是了,陛下是最忌讳军政和锦衣卫之间合谋的。
  李岩假装不经意的以开玩笑的口吻问道:“你们段镇守使去哪了?我好歹也是一任军区总兵官,难道不应该他来送行么?”
  船上的锦衣卫看看他:“段镇守使也接到了调令,已经出发前往非洲,所以不能来送行。”
  李岩只觉得浑身冰冷,如果只是他被调动,那么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现在段瑞安也被调走,那就很说明问题了。
  李岩甚至怀疑他回京之后会不会直接被下昭狱?
  京城内,新年的气氛已经非常浓郁,过了祭灶之后朝廷基本上已经停止了各种办公,各部门除了留守人员其余的都回家过年去了。
  朱慈烺正在后宫跟皇后和几个妃子赏雪,外面桂喜犹豫的上前:“陛下,周遇吉求见。”
  朱慈烺自然知道周遇吉来是为了什么,想了想:“你带他去观鱼台,朕一会就到。”
  皇后体贴的问道:“陛下要是有事可以先走,国事为重,我们姐妹在这就好。”
  朱慈烺嗯了一声:“我去处理些事情,你们先在这边玩着。”
  朱慈烺到观鱼台的时候,周遇吉已经等着了:“周爱卿许久不见,是来给朕拜年的么?”
  周遇吉拱拱手:“陛下,臣是为李岩之事而来,此事虽然虽然有互通之嫌,但是一切都是为了大明,还请陛下从轻发落。”
  朱慈烺倒是有些意外,原本以为周遇吉会敲敲边鼓,或者隐晦的打听一下,没想到周遇吉说的如此直白。
  朱慈烺笑了笑:“从这就可以看出,当初周爱卿推荐李岩确实一心为公,朕心甚慰。”
  周遇吉没有接话,他还等着朱慈烺发话呢,朱慈烺示意周遇吉坐下:“你我君臣从相识到现在已经十年,吃饭喝酒次数很多,只是今年越发的生分了。”
  周遇吉呵呵一笑:“臣通过这一战也是深感自己能力不足,不能适应大明的巨变,所以在学校好好的学习了一段时间。
  只是这新战术新战法新武器层出不穷,臣感觉老眼昏花,越来越吃力了。”
  朱慈烺吩咐桂喜:“上些酒菜,我和周爱卿共饮几杯。”
  朱慈烺看着外面的雪景:“今年京城已经下了三场雪了,这几年都没有这么大的雪了,河南山东那边上报积雪厚的地方已经两尺多了。”
  周遇吉点点头也是一连感慨:“是啊,大明终于挺过来了,这一切都是陛下应对得当……”
  朱慈烺呵呵一笑:“这是咱们一点点抢回来的,大明能挺过这场灾难,军队当计首功,而你主持了对莫卧儿帝国之战,当是首功中的首功。”
  周遇吉连忙低头:“全赖陛下坐镇指挥,臣不过是陛下的一支马鞭,陛下往哪指,臣就往哪打就是。
  再说,国家正是最困难的时候,臣贸然开战,不仅在饥荒时期没有给国内供应一颗粮食,还大量消耗了民力国力,罪该万死。”
  朱慈烺正要接着说话,酒菜到了,端起酒杯:“不要听那些报纸瞎说,这一战的意义又是他们能够明白,来,喝酒!”
  周遇吉想起自己刚刚说自己老眼昏花的话陛下并没有接话,这个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说陛下也觉得自己已经老了?那是不是要主动引退?
  周遇吉喝了一杯酒:“陛下,臣在军校近一年,深感精力不济,加上家中老母尚在,臣乞骸骨,告老还乡。”
  朱慈烺再次沉默,然后忽然笑了:“‘红颜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周爱卿你对这句诗怎么理解?”
  周遇吉心中一紧,这句诗怎么理解,这诗有毒,他不敢理解。
  朱慈烺又继续问道:“那周爱卿对‘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又是怎么理解?”
  周遇吉再也坐不住了,慌忙跪在地上:“臣有罪,罪该万死!”
  朱慈烺哈哈哈的笑了:“朕岂会不知道你所想之事?怎么难道非要朕给你们发丹书铁券免死金牌你们才会放心?起来吧!”
  周遇吉抬头谢恩之后站起,朱慈烺也跟着站起来,看着已经结冰的湖面:“寒冬来临,鱼儿就减少活动藏在冰层之下,只等来年开春万物复苏再出来活动。
  是不是像你一样?当年李靖是不是就是这么干的?”
  周遇吉只能默然以对,朱慈烺笑着说道:“今年过年,朕要在玉泉宫陪太上皇过,朕和太上皇有约定,等到大明国家稳固,百姓安居乐业之后,太上皇就可以出玉泉宫,游历大明的大好河山。”
  周遇吉心中一动,这个时候皇上提起太上皇,是不是说朕连太上皇都能容得下,更何况是你?
  朱慈烺继续说道:“你和曹爱卿,为什么打赢仗之后被召回来放在学堂当老师?
  不少人都觉得朕是怕你们功劳太高,其实朕视你们为国之重器,让你们回来是想让你们韬光养晦,他人好一鸣惊人。
  须知国之重器,不可不察也,不可轻易示人也。
  你们若长期留在边关,被敌人熟知,他日战端一起,敌人必定针对你们制定战法战术,就达不到威慑的效果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