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5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己之短攻敌之长这可不是优秀的战略,就算打从中亚直插乌拉尔山,斩断沙俄东进的道路,比起在广袤的西伯利亚一点点的争夺要划算的多。
  西伯利亚将成为沙俄的一个失血点,但绝对不是大明的决胜点。
  按照规划打赢了叶尔羌大明建立了完善的防御体系,在这个工业革命巨变的关键时刻,朱慈烺想要稳一手。
  所以就算极地第一师真的北上,大明也不会再扩大战事了。
  九月大朝会上,郑芝龙晋升一等镇海候,作为复兴朝最有希望封公的一批人,眼看着只有一步之遥,郑芝龙确选择了光荣退休。
  朱慈烺知道郑芝龙的打算,对于他的急流勇退朱慈烺也有些奇怪,郑芝龙要是有这个脑子当初怎么会被建奴轻轻松松的杀了呢?
  郑芝龙现在是当之无愧的大明首富,富可敌国的那种富,一次一亿两的孝敬,让其他人只能高山仰止。
  大朝会之后朱慈烺单独留下他吃午饭,郑芝龙紧张的满面红光。
  朱慈烺笑了笑:“以后脱离了军队,就不要送这种重礼了,只要诚信经营守法纳税,朕保你无事。”
  郑芝龙感激道:“陛下能想着老臣,老臣已经感激不尽,臣出身卑微,承蒙陛下不弃,能为大明添砖加瓦,老臣已经无憾了。”
  朱慈烺点点头:“这次旱灾,你们郑家商会出力最多,无论是往南洋移民还是大琉球开发上郑家都是有大功的。
  这次的钱朕本来不打算要了,但是又怕你多想,所以朕就留下了,不过朕也不白要你的。
  锦衣卫在南大陆西南发现了两个离岛,北岛跟大琉球相当,朕把他们命名为新琉球。现在北岛有一部分被划为军事区。
  剩余的部分还没有垦殖公司接管,朕把这里赐给你一部分作为封地,你可以成立垦殖公司进行开发。”
  郑芝龙听罢大喜,皇上赐予封地,这可是子孙万代的财富,他也成为大明第一个拥有封地的爵位。
  这跟他在福建在琉球经营不一样,这些地方他经营的再好,将来陛下把土地交给内阁,内阁派遣官吏,那么他的一切经营都将成空。
  就算是那些已经开垦的土地,也不踏实,没有丈量没有产权证明,内阁认不认都是未知。
  但是这个封地就不一样了,只要自己不犯错,封地就是皇上承认的赐予,谁都拿不走!
  郑芝龙起身:“多谢陛下恩赐。”
  朱慈烺继续说道:“不过朕有言在先,封地内的产出自用是不收税的,但是如果拿出来交易,那交易税就必须按照正常缴纳。
  封地内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得违法大明律,封地内的护卫力量严格按照贵族管理制度不得超限。”
  朱慈烺嘴上说着能容得下,但是想想郑家在福建和大琉球根深蒂固朱慈烺就琢磨着不舒服了。
  这次把新西兰北岛一部分土地赏赐给他,意思就是让他们举族搬迁过去。
  大明现在占据了大量的土地,但是因为人口不足无力开发,大明占领了南大陆,新西兰这边若是不占领岂不是给人留下跳板。
  郑家既然富可敌国就去开发那里吧,那里离大明本土足够远,又足够偏僻,就算将来郑家有了发展,因为周围没有人口,即使将来有啥野心那也只能在南大陆那边跳跳。
  就算到了后世因为人口的限制,那边发展的也就那样。
  郑芝龙被赐予封地的事情虽然引起了轰动,不过人家前前后后送了两亿多两白银的礼物给朱慈烺,这个价格买一块地都够了。
  所以羡慕归羡慕想学学不起啊!
  这件事背后代表的意义足够让不少人激动不已了,既然郑芝龙退休的时候能被赐予土地,那么其他人退休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有这个荣幸?
  郑芝龙干过什么?不就是不断的送钱么?要军功没有军功要政绩没有政绩,陛下既然能厚赏郑芝龙,那其他有功的凭啥没有。
  朱慈烺再次开启封赏赐封地的模式,让有机会拿到爵位的官员将军都期盼起来,尤其是封地管理法的制定,更是坚定了大家的信念。
  皇上总不能为了郑芝龙一个人成立一个法律吧?
  原本那些觉得皇上对爵位封赏太过吝啬的人,现在都闭嘴不说话了,要是没有封地,一个侯爵不算啥。
  如果一个侯爵都代表着一块封地,那么这个爵位的含金量就太高了。
  郑芝龙退役之后,受刺激最大的就是郑芝豹了,当初陛下把郑家分割成两部分,郑芝龙的保守作风影响了郑芝豹,使得同为总兵官的郑芝豹也变得尽量低调。
  现在郑芝龙功成身退,剩下郑芝豹不知道自己是该继续低调还是好好表现一波了。
  低调能混个善终,但是很明显他现在爵位才一个子爵而已,就算将来退休,也未必有封地,就算有那估计也比郑芝龙的小好多。
  想要高调做事,可大明现在的海战模式已经变了,再也不是跳梆作战的那种海盗式战争。
  郑芝豹现在连炮舰都指挥的不明白,更何况是现在最流行的战列线决战战术了。
  再看他的南海舰队,周围一群大明小弟,一个比一个老实,南边虽然有欧罗巴殖民地,但那是龙牙舰队的管辖范围。
  郑芝豹唯一能够的到的只有菲律宾,不过大明显然近期乃至后边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跟西拔牙开战的准备。
  想要混功劳都混不上,平时只是巡视一下航线能有啥功劳?
  至于送钱?郑芝豹还真没有郑芝龙有钱,当初分家的时候郑芝豹更看中军舰和小弟根本没有从郑芝龙那里分到多少生意,几千万两他能凑的出,但是过亿就为难人了。


第928章 西南乱起
  朱慈烺正在看军部的调令文件,桂喜兴冲冲的从外面进来:“陛下,给您道喜,轮台县附近的煤矿已经找到了。”
  朱慈烺对此并不意外,后世西北的煤矿储粮并不比山西少,能在轮台县发现煤矿也是朱慈烺开挂的一部分。
  放下文件:“这样一来,无论是蒸汽机还是铁路修到那里都不用担心燃料的问题了。
  目前张掖和哈密也发现了煤矿,三个煤矿连成一线将来铁路就从这三个地方过。”
  大明这两年机械工业爆发式发展,机床数量已经突破了三千台,当机器开始生产机器之后,大明的工业开始进入狂飙发展期。
  紧紧今年上半年大明就完成蒸汽机制造两千余台,全年预计能完成五千台蒸汽机制造的任务。
  明年新的蒸汽机厂扩建将完成,到时候蒸汽机制造一年将迈上一万台的大关。
  越来越多的蒸汽机取代了重复的体力劳动,有些人就在那说,蒸汽机的发明会不会导致很多体力劳动者失业,最后让大明陷入动荡。
  朱慈烺听着这个论调很熟悉,后世机器人自动化机器普及的时候不少人也不是发出这样的疑问么?
  未来会不会朱慈烺不知道,但朱慈烺知道大明现在肯定不会。
  轮台县发现煤矿,加上哈密的煤,还有莎车的煤,三个煤矿足够稳定西北的民心,也稳定了当地的土地价值。
  就算莫卧儿地区的棉花再好,那也不如在西北纺纱织布运到中亚划算,西北的棉花棉布在沿海确实争不过松江棉和莫卧儿棉,但是在中亚地区绝对争不过西北棉。
  而现代棉纺织工业是用机械的,机械是要蒸汽机驱动的,蒸汽机是烧煤的,如果西北没有发现煤炭,那么从中原运送煤到西北,那绝对是开玩笑一样。
  现在煤矿有了,蒸汽机可以开动了,那么整个西北就变成了优质的棉田,不说其他收入,种一季棉花,一亩地就能挣一两多银子,那最起码土地在出售的时候也要值这个价格吧?
  西北地区预计可耕地在五千万亩左右,紧紧这些地都卖完就能卖五千万两以上。
  除了耕地,西北最大的资源是牧场,天然牧场约六亿亩以上,这些牧场足够卖出一亿两以上的高价。
  再然后还有各城市里的土地房屋商铺,还有各种矿产资源,总之这些财产只要销售得当卖他个三四亿两银子没有问题。
  例如这三座煤矿,皇明商号就用自己的五千万两战争债券换来的。还有接下来为了修路朱慈烺还规划购买不少于三千万两白银的土地囤积。
  加上盐铁等专营买断费用,朱慈烺大概要出一亿两白银。
  朱慈烺之所以愿意花钱,就是要为战争债券站台,既然整个叶尔羌都是用战争债券打下来的,那么债权人就有资格享有收益权。
  连皇上都要掏钱买,让其他人也都放弃耍手段的心思。
  同样连皇上都花大价钱购买了,足以证明这边的潜力,大家还犹豫什么!
  为什么明明已经出现人力不足的窘境还要大力开发西北?正是因为朱慈烺想把这里打造成争夺中亚的前进基地。
  至少粮食草料这些东西,不用再从内地运来,将来火车通车只需要把人跟武器弹药送到,那就能打仗了。
  所以这几个月朱慈烺都在盯着西北开发的问题,首先嘉峪关的路已经开始朝着敦煌和哈密延伸。明年年底这条路就会修到轮台。
  铁路方面,试验铁路还在铺轨阶段,通州到京城距离不远,不过需要验证的东西很多,例如闸道设计、涵洞设计,桥梁设计,道口转向开关等等。
  火车研究室已经保证了,年三十之前一定能开行第一列火车。
  等试运营两个月没有问题之后,大明的陇莎县铁路就要开始铺设了。这条铁路会分出三个支线,第一个是从济南到天津的济天线,第二是从西安往北到河套的西河线,还有从吐鲁番往北到轮台的土伦线。
  在这条铁路铺设的同时,从京城到天津的铁路也会开始铺设,从京城往北到北海城乃至北疆城的双北铁路。
  从京城往南过武汉到广州的京广铁路。
  这一纵一横,使得西北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偏远边疆,大明南北东西的货物都能运送到那里,
  以前朱慈烺没有觉得基建有多重要,遥想当年汉武帝没有铁路没有基建不一样打的大宛国投降。
  后来登上皇位渐渐的明白,没有基建打赢容易,想要守住自己的胜利果实就难了。
  曾经大明辉煌的时候永乐皇帝完成了万国来朝,但是因为没有基建,没有稳固的利益,最后这些地方啥也不剩。
  路修到哪里你的统治就能延伸到哪里,大明可以在数万里之外打仗,但是面对西北乡邻的叶尔羌大明一再犹豫,最后甚至不惜借债才完成战争准备。
  综合算下来,大明打叶尔羌的消耗竟然跟打莫卧儿相当了。
  但是打莫卧儿大明获得了多少利益,打叶尔羌又才多少?
  要是换个皇帝一听此地如此鸡肋,那干脆不要了吧!也就是朱慈烺这样对土地有执念的不划算也要打!最后才拿下这块地方。
  桂喜见这个好消息虽然不算惊喜确让皇上紧皱的眉头松开,他也欣慰的退到一边。
  朱慈烺继续看调令,脑中分析这些调兵的方向目的,有时也会抬头看一眼墙上的巨幅大明地图,那上面有各部队的驻扎地。
  看完调动没有问题,朱慈烺在下面签字,然后继续看下一个。
  这是西南地区锦衣卫送来的报告,西南地区因为山地第一师被调走,原本已经安稳的土司势力之间相互仇杀争地盘之类的事情又开始愈演愈烈。
  有时候为了一个水源这些土司能调集数千人,男女老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