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统计大明-第4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轻甲骑兵一般每个骑兵两匹马,重甲骑兵则需要三到四匹。
这还不包括后勤等需要的驮马,如果全部算上,成立一个骑兵师需要十万匹马才行。
参谋部也真敢狮子大开口,一张嘴三个师,三十万匹骏马,这是想清空他的马场啊!
机会确实是个好机会,不仅沙俄无暇顾及中亚形式,现在跟沙俄掐起来的奥斯曼帝国不是也没有功夫照顾中亚么。
只要大明拿下叶尔羌,很多问题确实迎刃而解。
但是大明真的有能力吃下么?
李通介绍完之后朱慈烺开口问道:“王敢,你怎么看,后勤能支持五个师在西北作战么?”
王敢站起来拱拱手:“目前西北地区因为抗旱修渠又有蒸汽机之助,粮食生产恢复了有七八成,预计今年年底只要陛下在赔给一部分蒸汽机,相信西北粮食生产无忧。
至于牧场,也是一样,西北牧场主要依靠雪山融雪灌溉说以,旱灾并没有想象中眼中。
而且从目前的形式看,大明粮食产量正在飞速提高,即使旱灾持续,中原粮食自给率也正在逐步增加,大明已经不再缺粮了。”
第850章 战还是不战
朱慈烺敲敲桌子:“这些还用你说,我要的是数据!存粮多少,存草料多少,最多能支持多少人作战多久!别扯那些没用的!
明年会怎样?那是明年的事,你先讲讲今年的事情。”
王敢卡壳了一下:“哦,是,目前嘉峪关存粮,五十万石,可支持十万人作战一年之用。
草料一百二十七万捆,可支持十二万匹战马越冬。”
朱慈烺嗯了一声:“贵喜,目前皇明牧场有多少匹战马?”
贵喜躬身:“截止上月底,牧场有马匹一百一十八万匹,其中成年马匹七十六万匹,在孕母马十七万匹,小马十九万匹。
有育成战马三十八万匹,年底有育成战马四十六万匹。”
听到贵喜说战马有三十八匹,军部几个大佬都疯狂的咽口水,尤其是李通和曹文诏更是震惊的无话可说。
陛下竟然如此富有!大明战马数量竟然如此之多!那还等什么?
看着下面一脸期待的众人,朱慈烺嘴角扯一下:“你们一定好奇大明哪来的这么多战马?
这要从四年前对蒙古所有战马禁令和禁止私人部落养马政策。
为了推行这个政策,当年剿灭建奴和科尔沁部所有的牛羊都被用来换马。
这些马可以说是集中了整个蒙古地区所有马匹才攒下来的!
看着挺多,但是别忘了还有军改呢!一个师五千骑兵,基本上就要增加马匹一万五千左右。
整个军改执行完毕之后,估计要消耗马匹二十五万匹以上,三十八减去二十五,就剩下十三万匹了。
军改只是给每个师配齐马匹就行了么?骑兵骑兵,连马都不会骑怎么叫骑兵?
还有牲畜草料,马圈杂粮,后勤补给,特别是后勤补给这一块,每增加一名骑兵至少要增加一辆马车用于补给。
今年征兵应征骑兵的有十八万人,符合条件的只有两万多人,仅仅够四个师军改使用。
你们还想再征募十万骑兵,十万骑马步兵确实能征募到,但是骑兵肯定是不够的。
想法很美好,但是要符合实际情况,降低标准之后,你们能确保培养的骑兵在战场上是合格的么?
如果可以,那朕就放宽条件,给你们把人招募回来,到时候练不成,吃了败仗,你们谁承担这个责任?
打叶尔羌是个好计谋,但是如果不成功呢?把叶尔羌打残了,岂不是更方便准噶尔火中取栗?
如果叶尔羌跟准噶尔联合了呢?
到现在嘉峪关准备草料仅仅够十万匹马使用,明年能准备够五十万匹战马使用的草料么?
好战是好事,军队就应该好战,闻战则喜,但是作为参谋长,计划就这么制定?连自己手里什么牌都不清楚就上赌桌,你输的起么?”
李通讪讪的不说话,朱慈烺转身问一边的曹文诏:“曹将军以为如何?朕听说你们上个月还在进行战略模拟,朕听听你们骑兵学院怎么看。”
曹文诏起身行礼之后说道:“禀告陛下,骑兵学院确实进行了多次模拟,结合参谋部的计划臣觉得此事并不是不可行,首先说一下战马问题。
虽然军改需要大量战马,但是陛下也说了,军改并不是一蹴而就,就目前的形式来看,第二批军改急需的也就两个师,极地二师和嘉峪关的第五师。
按照大明军事操典要求,每个骑兵的标准配置是轻骑兵战马一匹驮马一匹,重骑兵战马两匹,驮马一匹。
所以今年军改的马匹需求战马只有一万五千匹不到,驮马就算加倍也只需要三万匹而已。
就算明年再增加两个师,也不过三万匹战马和六万匹驮马。
再说征兵,骑兵要求比步兵高,特别是今年征兵中有一条要求骑兵能在奔驰的马上装弹射击,并且十弹必须中二。
我调阅了征兵卷宗,就算是我们学校的优秀学院也有三分之一因为失误导致脱靶,普通学员更是全凭运气。
骑兵专业的学生尚且是这样,那么那些普通百姓本来摸到枪的机会级不多,更不要说射击成绩了。
而这一考试实战意义不大,现在大明骑兵一般配备两把骑枪,一旦遇敌之后,都是两枪放完之后换马刀拼杀,根本没有装弹需求。
用极端的方式去考察本来就不……科学。
如果把这一条改为驻马装弹射击,那么骑兵通过率至少能增加到五六万人。
再说训练的事情,新兵训练三个月,所有士卒都是一样,进入连队之后,普通步兵有三个月适应期,会安排一些剿匪或者演习半年之后基本上就是老兵。
但是如果以这样的要求来要求骑兵,就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了,三个月甚至都不够和自己的战马培养感情培养默契,臣觉得骑兵适应训练最好改为一年时间。
这样一来,现在招募一个师,等到今年秋季再招募两个师,到明年开战的时候应该就有足够的骑兵可用了。
再说后勤,陛下修了大明驰道,现在已经完工八成,如果加快进度,明年足够完工,牧草收集除了可以就近之外,其实还可以以秸秆等代替,只要精炼准备充足一点,少一些草料完全可以就地筹集。
天山两麓,从古至今都是优质马场,骑兵到那里并不用担心没有草料。
整个作战计划时常一年,但是主要战役都集中在三个月,只要时间控制得当,完全可以让骑兵就近搜集越冬粮草。
所以臣觉得,计划可行。
最关键的是,打下叶尔羌,占领了咸海附近的土地,大明就可以就地种植放牧,连通哈萨克,支持哈萨克人对抗准噶尔和沙俄,把敌人的手段用在敌人身上。
如果任由准噶尔趁机做大,一旦对方做大,大明需要付出十倍百倍的代价才能消灭对方。
一旦对方真的和沙俄联合,那么大明西北边境将会永无宁日。
况且这也符合陛下的路上丝绸之路战略和,百年计划。
一旦大明打下叶尔羌,把触手深入中亚,将会极大的缓解北疆的压力。
臣觉得,往西北运送东西难,但是往北疆运送更难,就算将来运河修通,那么也只能连通辽河、黑龙江和勒拿河,往西还有万里路程需要陆路运输,消耗是西北的两倍以上。
所以往西北多运送一分,就等于节省两分往北疆的运力,开启西北战线,对于大明稳定北疆有巨大作用。”
第851章 棉花产区
朱慈烺尴尬的咳嗽一声,老将就是老将,这是一点都不给皇上面子啊,你说这些我难道不知道么!这不是敲打敲打你们么!
曹文诏见皇上咳嗽有话要说,自觉的闭上嘴,看着朱慈烺。
朱慈烺沉默的看了一眼李通:“你们负责招募新军,这样的情况怎么没有见你汇报?”
李通连忙拱手:“回禀陛下,不是我们视而不见,而是大明骑兵总数只有三个师九万多人。
每年只能招募两万余人来实现新旧替换,其实这个……是故意的。”
朱慈烺嗯了一声:“也就是西征所有条件都具备了?内阁有什么话说?”
赛伯温一直在默默听着,见朱慈烺问起,赛伯温站起来:“回禀陛下,就今年的形式来看,大明粮食已经趋于稳定。
开启西北战事既然对大明国家安全如此有利,又是人心所向,那么内阁肯定全力支持,积极配合。
不过臣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当不当问……”
朱慈烺眯着眼了然,一开始听赛伯温竟然支持,他还有点惊讶,果然三句话不说,就暴露了他的本性。
所谓欲抑先扬,老套路了。
朱慈烺也不接话,你爱说不说,还等着朕来一句‘爱卿尽管问咋地?’
赛伯温发现朱慈烺没有接话的欲望,就看向其他人,其他人也一副你尽管说我们听着就是的表情。
赛伯温知道自己这个反战派一直让军部讨厌,也脸皮厚了:“臣想问,如果百姓一直好战,期待大功大胜的消息。
这次可以灭叶尔羌,下一次可以灭准噶尔,将来可以灭沙俄,那么以后呢?
总有一天这些大国都消杀了,那么大家拿什么安慰民心呢?”
朱慈烺眉头一挑:“可是如果地球上的大国都没有了,百姓还会要求大胜么?”
赛伯温拱手:“百姓不想大胜,但是用什么能满足民心呢?”
朱慈烺看着军部的人:“你们打这一仗是为了民心么?”
军部的几位相互看看,嘴角上翘李通开口道:“我们只为上报君恩,抚民是内阁的事情,如果做不好,那是你们的责任1
赛伯温摊摊手:“我们想要安抚百姓,但是百姓要吃饭,要吃饱饭,要吃好饭!甚至还想吃肉呢1
军部几个人虽然不高兴,但是灾荒年谈打仗,饿着肚子打仗确实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
赛伯温在问到:“今年的蝗灾才刚起,明年的旱灾还在持续,明年会不会起蝗灾还不一定呢。
还有,嘉峪关一卫可以守,高原也只有一条河谷通道,准噶尔不占据葱岭,何谈进入莫卧儿帝国?
就算他能够进入莫卧儿帝国又如何?去少了,不够大明打的,去多了,从嘉峪关到其王庭可比莫卧儿距离王庭近多了。
只要他敢往南袭扰,大明一路直插王庭,再来一个单于夜遁逃也不是不可能,何来战线数万里的忧虑?”
碰到懂军事的,李通的那些危言耸听就真的变成危言耸听了,说了这么多,还不是军部想打仗。
李通被问的哑口无言。曹文诏也不说话了,悄悄看着皇上。
朱慈烺没有说话。
赛伯温继续说道:“期初这个消息陛下交给参谋部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商量一下对策。
臣以为沙俄既然可以支持准噶尔,大明也可以支持哈萨克人和布哈拉人,既可以扯准噶尔和沙俄的后退,布哈拉人还能扯莫卧儿人的后腿。
大明现在缺粮食,但是不缺铜铁茶盐丝绸棉布,只要给他们的足够多,这些人肯定愿意为大明拖延敌人的。
再说叶尔羌,叶尔羌已经遣使来大明愿意向大明称臣纳贡,愿意和大明修好。
只要大明给予一些好处,对方愿意开放贸易,成为大明的藩属,只要用心经营,就像前几年的高原,大明天军到处不费一枪一弹得其土其民。
将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