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4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家人面面相觑,李氏紧张的拉着李石头:“咱们卖粮票不会官府也说咱倒卖粮食吧!”
  李石头努力让自己不至于腿软:“怕个熊!要是有咱们,这会官府的人就来咱们家了!”
  正说着外面一个锦衣卫跟着镇皇明粮号的掌柜的:“看编号就是这一家,李石头出来!”
  李石头吓得脸色发白,两股颤颤的往外挪:“镇长……大掌柜……你们……你们有事?”
  镇长看了看他俩生气的骂道:“谁让你们卖粮票的!真是猪油蒙了心!枉费陛下一番苦心!我们镇上怎么会有你们这样的人……”
  李氏哭丧着脸:“我们也不想啊,但是二癞子强迫我们的……他赖在门口不走,我们没有办法啊……”
  皇明粮号掌柜的看看两人:“李石头,李氏,家中小孩三个,倒卖粮票五十斤,没收非法粮票,另外从下个月开始粮票赔给消减五十斤。
  来看看这些编号,是你们家的吧,没问题按手印吧!”
  李石头嘴唇打颤:“还……还画押啊……我们不会被抓起来吧!”
  镇长指了指他俩:“你们给我小心点,下次再犯强制给你们移民喽!这次念在初犯,扣发粮票作为惩戒!”
  两口子突然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哎,是,惩戒的好,我们就是猪油蒙了心,才会坐下这种蠢事。
  镇长,我们一定改,一定不会再犯。”
  镇长摆摆手再去下一家,两人回到屋里,李氏呜呜的哭了:“狗日的二癞子,你咋不去死!这下害苦我们了!”
  李氏一哭孩子们也跟着哭了,一下子屋里演奏其交响曲。
  李石头被哭的心烦意乱:“闭嘴!坏事娘们!不就是少发五十斤粮票么!以前能过,以后咋就不能过了!”
  李氏一想也对啊!就止住了哭声,孩子们不知道咋回事,都瞪眼看着大人。
  李石头站起来:“我出去看看,你看着孩子们吃饭!”
  李石头朝着吴家走去,镇子上不少人都朝着吴家围过去。
  远处老郭冲李石头招招手:“我听说镇长和皇明粮行上你们家去了?”
  李石头点点头:“粮票没收了,还罚了下个月少发五十斤粮票。”
  老郭点了点他:“你啊你!糊涂!这粮票上有号的,谁领的哪一张,朝廷都有登记,这也能卖!”
  李石头叹了口气:“都是那二癞子非赖在门口,我婆娘嫌弃他烦,就卖了一点给他,这不是为了赶他走么。
  要不然我家两百多斤粮票呢!都卖给他,我们家要是全卖了,卖多少罚多少,下个月没有粮票了就饿死了!”


第770章 太阳你祖先
  两人一边聊天一边往吴家走,李石头问道:“吴家这次要被移民?”
  老郭幸灾乐祸的说道:“什么叫移民,他们是发配,听说这种倒卖粮食的,都发配到北疆去劳改,这辈子都别想回来了。”
  李石头记得上次听说北疆,还是打了什么大胜仗:“听说那里冷的很,刚尿的尿都能冻成冰柱子,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老郭猥琐的笑笑:“还尿尿冻成冰柱子,你那家伙一掏出来,就冻掉了,都不用阉了就能进宫当太监了!”
  李石头也不知道他是开玩笑还是说真的:“那你说朝廷把他们送过去再冻死图什么,干脆直接杀了还省事。”
  老郭哈哈一笑:“杀了,那是便宜他了,朝廷的便宜那么好赚的?这次来的是锦衣卫,比官府的人抓了还要厉害,说不定直接就送到鬼流国去!”
  李石头听过鬼流国,据说是大明最北端的港口,百姓都说,鬼流国意思就是流放过去就变成鬼了。
  到了吴家大门外,大家并没有看到大批的锦衣卫出动的模样,只有门口一个锦衣卫举枪站着,吆喝着闲杂人等不准靠近。
  院子里哭声震天,李石头看到衙役跟县里的账房在那统计着吴家的财产。
  李石头想不明白,吴家这么大的家业,干嘛非参与这几文钱的生意,反而把全家都搭上?这不是傻么!
  他要是有这么多钱,他肯定老老实实在家待着,照章纳税,教育孩子写字教书,写字要写的……横平竖直的!
  大家聚在一起看着热闹聊着天,直到镇长带着皇明粮号的人回来,镇长挥挥手:“都散了!都散了!看什么看,别耽误锦衣卫办差!”
  大家这才嬉笑满意的各回各家。
  李石头回来李氏已经把孩子哄睡了,李石头坐在院子里,望着星星。李氏走过来,你在看啥?
  李石头回过神来:“哎,你说吴家倒了,吴家的地是不是就要发卖了,咱们要是再买两亩地怎么样?”
  李氏担心的问道:“这坏年景也不知道还要多久,咱们买地万一要是一直旱下去,咱们的钱不就没有了,还是拿着钱踏实。”
  李石头生气的骂道:“蠢!头发长见识短,这多好的机会,地还便宜,天能旱多久,就算两三年,终究要下雨的,到时候想买都买不起!
  我明天就去问问,咱们手里还有二十多两银子,这次能买几亩是几亩!”
  第二天李石头找到镇长,镇长抬眼看了看他:“你倒是机灵,地可以卖,六两银子一亩,你要买多少?”
  李石头开心的笑了:“就买镇子西边的挨着沟渠的斜台地,三……四亩,我买四亩!”
  镇长一边帮他办理文书一边说话:“都是乡里乡亲的,我悄悄告诉你,前几天县里不是派我去学习吗?
  知道么,就是去看颍川河那边的蒸汽机,那大机器有一间房子那么大,烧煤烧木头就能抽水,轰隆隆的,昼夜不停,一台机器抽的水就能浇地几千亩。”
  李石头点点头:“俺也听说了,听说那铁疙瘩可厉害了!要是咱们这也有一个,能省多少力气。”
  镇长一副得意的说道:“县里考虑到咱们这边地好,又加上这边闸口修好之后,就给咱们也安置一个,估计年前年后就要装配。
  到时候你这四亩地正好在蒸汽机抽水沟渠的范围内,你是赚大了!”
  李石头乐得都能看到后槽牙了:“那好,呵呵,那明年的收成就有指望了!”
  镇长拍拍李石头的肩膀:“知道我为什么跟你说这些么?为啥同意你买地么?
  昨晚锦衣卫连夜在镇公所审问了吴家和二癞子,二癞子交代了,只有你和少数几家是被迫的,其余的都是主动售卖,虽然上面定下的规矩不能改,但是你做得好,咱们也不能不奖励。”
  李石头嘿嘿笑着:“我就是镇长是个明白人,其实我家有二三百斤粮票呢,我要是想赚钱早就卖了,要不是二癞子赖着不走,他又借着吴家的势,我一斤都不想给。”
  镇长拍拍他:“可惜了!就差一点,你要是再坚持坚持,你不就有奖励了!”
  李石头不解:“啥奖励?”
  镇长叹气:“上面说,要是没有参与倒卖粮票的,手里有用不完的粮票,官府负责收回,以一斤五文钱的价格收回,你看看你,本来三百斤粮票能回收一两半银子。
  就因为没有坚持到最后,现在啥也没有了。”
  李石头一拍大腿:“二癞子!我太阳你祖宗!”
  镇长哈哈一笑:“去上工吧,早点把闸口这一段修好,早点蓄水,早点安装机器。
  不能耽误了明年的春耕,几千亩地,咱们镇紧吧紧吧再打几口井就能熬过去了!”
  李石头闷闷不乐的去上工,心里想着亏掉的一两半银子。
  对于朱慈烺来说,收回粮票等于是变相给百姓发过年钱,同时也是保障皇明粮号库存的一种办法。
  只要民间多余的粮票收回来了,那么粮食缺口和明年的粮食需求计算就能更精确了。
  同时也是不让老实人吃亏。
  朱慈烺已经做好了全民倒卖粮票的准备,但是实际上,真正被倒卖的粮票紧紧不到十分之一,而且还都不是百姓自发的倒卖。
  而是有人使用威逼利诱等等手段,要么就是像李石头这样遇到癞子硬收,有的人是让百姓用粮票换其他东西,一斤粮票作价三文钱。
  对于这种让朱慈烺不痛快的,朱慈烺自然不会留着他们过年,年前集中处置一批,年后一个个的都流配荒岛去!
  最近南大陆以东发现的荒岛太多了,还有南洋,新几内亚和龙牙之间的海域至少有一两万个岛屿!
  朱慈烺的计划是用流放的犯人把这些岛都占领了,以后怎么开发再说,现在反正就是占一个是一个。
  随着一年的努力粮食危机逐渐过去,大明各项事业都开始恢复正轨,全民一起找吃的变成有计划有准备的垦荒。
  一个红河平原原本的开垦面积就能养活千万人口,经过大明百姓的再次开垦和开发,粮食产量再次上升。
  而南部的占城国接收了红河平原的南越人之后,良田开垦也再上一个台阶。
  明年仅仅这两个地方一年的水稻产量就足够养活两千多万人口。


第771章 小男孩和胖子
  除了这两担稻谷,大明还有新几内亚岛,这个占据大洋洲降水量百分之九十的岛屿,一条中央山脉横穿,把整个岛屿分成南北两部分。
  水量这么丰富,又位于赤道边上,这样的地方简直就是上天赐予的种植水稻的地方,一年三熟半甚至四熟都有可能。
  去年一年大明朝那里移民了一百万,作为前期开发人员,这些人不仅当年就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还能进行外运。
  而复兴三年,朱慈烺打算再运五百万人过去,把那里打造成新的粮仓。
  不过那里并不是人间天堂,相反问题很多,最大的难题是那里的气候,导致各种疟疾瘴气爆发,蚊虫肆虐。
  而最令人讨厌的确是当地土著的恶劣习俗,砍人头做装饰这个大明还能接受,毕竟大明也有人头记功这一说法,只是后来废止了。
  他们除了砍人头之外,竟然还吃人肉,这是朱慈烺所不能容忍的,所以朱慈烺就下令岛上凡事发现有吃人肉的部落,就地消灭,或者贬为奴隶劳役至死。
  也不知道是朱慈烺的命令不够清晰,还是当地驻军曲解了朱慈烺的命令,他们几乎对所有原住民下手。
  这个事情在报纸上只是轻轻的一笔带过,但是朱慈烺收到锦衣卫的调查,一年的时间,在驻军和垦殖公司的联合围剿下,除了中央山脉等少量地方,新几内亚岛上已经不存在土著部落了。
  朱慈烺把那里改名为稻香岛,希望那里成为新的鱼米之乡。
  反正复兴三年,那里预计至少能养活一千万以上的人口还有余力供应大明粮食。
  不过五百万就已经是极限了,这五百万人将来还有一部分要继续南下前往南大陆。
  经过勘探回报,南大陆除了南端和北端一些沿海的地方之外,整个内陆都是缺水的状态,那里并不适合大规模的开发,一下子安置太多的人有饿肚子的可能。
  所以稻香岛被朱慈烺视为开发南大陆的跳板,和粮食供应基地,自然要进行重点开发。
  大明现在手握红河平原,湄公河九龙江平原,和新几内亚岛这三个重要的产量地,这也是朱慈烺应对灾害的底气。
  更何况还有东北平原和新大陆产粮区的开垦,还有印度的恒河三角洲地区的占领。
  只要这些地方开发完成!就算是大明关内颗粒无收,大明都不会再缺粮!
  大明喜欢称倭国分封的六个国家为倭六国,很少有百姓知道其实他们都有各自的国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