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统计大明-第4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还是朱慈烺称帝两年来首次出宫去看看,他就是想看看民间的粮价和物价是否稳定。
谁知道出门就碰到吃食铁兽掌的。
明天再出去是不可能了,不能让这帮人抓住他出门的规律。
眼看年底了,内阁和军部都要上交明年的预算还有今年的财报,朱慈烺也没有时间天天出去浪。
今年虽然旱灾很厉害,但是大明的税收确没有收到太大影响,依旧攀升到了一点八亿两。
除了用做军费的三千六百万两之外,内阁手里能留下一点四亿两以上的白银。
原本应该很宽裕的财政,确因为大搞基建占用了大量的财富,而且为了榨干内阁所有的油水,让朱慈烺自己少出一点钱,朱慈烺特意安排了吴启晨对所有超过一千两银子的花费都进行‘三问’
第一问这个钱是不是必须得花?
第二问这个钱可以不可以明年在花?
第三问这钱能不能少一半?
三问都通过了,这个钱才能通过审计,这也是赛伯温抱怨的原因,卡的太紧了。
对于他们这些内阁部门来说,一千两能干嘛,基本上每一笔开销都要审计,哪怕是购买笔墨纸砚也很少少于这个钱数。
而省出来的钱都用在基建上面,都用在给百姓发放工钱上面。
内阁为此投入了将近一亿两白银,朱慈烺投入了两亿,大明受灾百姓约五千万人,一千五百万户左右。
也就是说,每户人平均能拿到二十两银子。
一米价来算一两银子一石,这些钱也足够一家人吃上的花销。
当然有一些工程需要购买各种物资,不过那些都是皇明商号内部提供,只有皇明商号不生产的才向民间购买。
所以谁也不知道朱慈烺到底花了多少钱,朱慈烺自己不年终结算他自己也不知道。
这个时候,皇宫内外典算局,一千多人拨动着算盘噼里啪啦的打个不停,就是要赶在除夕之前把今年的决算做好。
而明年的预算也会根据今年决算为参考制定。
除了内阁的统计局和朱慈烺的内外典算局,军部也消停不了,今年预算突增,因为突然开启的对莫卧儿帝国战争、对英战争、对莫氏战争、对黎氏战争这四场战争使得军部预算处于超支状态。
其中对莫氏和黎氏战争是陛下自己下的圣旨,这个钱陛下出了,对英战争还在准备阶段,花的钱不多。
而对莫卧儿的战争确是军部自己挑起的,上报了几次都没有通过,陛下的意见是从明年军费预算里扣!
军部自然是不愿意的,明年的军费干嘛,他们都计划好了,本来就不够,还要再扣,肯定不行。
所以军部为了平掉这个账,处置了一部分战争收获,还要求倭国等分摊了一部分军费,这个时候正在算缺口和收益。
李通琢磨着趁皇上高兴的时候跟陛下谈一下这一战的收益,说不定这个钱就申请通过了呢!
李若琏也在挠头,锦衣卫走账一直都是直接对朱慈烺负责的,没有人查不代表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因为皇上亲自查这一关更不好过,皇上每年查账总能从一堆账目中找到问题,并且直指核心。
所以锦衣卫算账更是谨慎,不过上面的人算账再谨慎,搁不住底下的人胡来啊,所以每年有问题,每年查账。
朱慈烺的工作就是不停的查账,整个十二月一直查账,除了普查之外,还抽查,除了抽查之外,偶尔还要监督某一个部门进行从算。
一般账目被重算的没有几个有好结果的,轻者主官和涉事人员进入诏狱,严重的九族都被流配荒岛。
所以大明朝把重算又成为‘死亡审判’。
他们当然不理解朱慈烺作为一个老统计对于查账统计这一块是有多精通,只要他想,那就一定能看出来问题。
当然掌管的部门太多,朱慈烺也不可能挨个都审查一遍,所以每年总会有漏网之鱼觉得自己又混过一年,朝堂等贪污才依旧存在。
朱慈烺正在看外交部账目的时候,李通屁颠屁颠的跑进来:“陛下,周遇吉将军在印度取得大胜,以十三万兵力全歼莫卧儿帝国五十万大军!”
朱慈烺放下书:“你当我天天不看军报么?十三万打十二万,武器装备还占据优势,即使仆从军也比莫卧儿的精锐战力高昂,打赢了不奇怪,打输了才奇怪。”
李通嘿嘿一笑:“可是周遇吉报捷文书就是这么写的,臣也觉得太夸张了!”
朱慈烺接过文书:“这个就是宣传,莫卧儿以为能吓住我们,没想到确成全了咱们的名声!
贵喜,把捷报送到皇明日报去吧,明天头版头条。”
贵喜接过:“陛下,那人数改为实际数量么?”
朱慈烺摇摇头:“不用,这样显得有气势,这人数又不是咱们说的,这是他们自己说的!”
想到这里朱慈烺不由得感慨:“想当年大明何尝不是也干过这种蠢事,当初的萨尔浒之战,明明只有十几万非要说四十几万。
明明知道建奴有六七万兵力,一路才配三四万人,这不是找死么!
现在莫卧儿也该尝尝说谎话的后果了!”
李通也跟着说了一句:“主要是监军乱命,他又不知道各部吃空饷这么严重,大明军队战斗力这么差。
后来参谋部推演当时的情况,如果明军没有吃空饷,实际上每一路都有六七万人,也算是旗鼓相当的对手。”
朱慈烺哼哼了一声:“所以说,以后不能搞这种号称多少多少的事情,既吓不住人,还不吉利,到时候万一打输了,比原来丢人丢的更多!
就像现在,周遇吉这次可是能载入史册的以少胜多,实际上呢不也就那么回事。”
李通听到这里,也跟着笑了一下,心里确非常羡慕:“陛下,其实这能指挥十几万人以上的决战这都是少的。
有些人一辈子,应该说是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未必见过这样规模的战争,周遇吉能连参与两次,两次都是前线指挥,足见陛下之隆恩。”
朱慈烺满意的点点头:“确实,周遇吉乃至朕的一员虎将!放在哪朕都放心!”
第767章 瘟疫再起
虽然朱慈烺对于这场战争的胜利预料之中,但是该赏还是要赏的,这一战胜利,大明在南亚算是稳住了落脚点。
因为关东国杀牛而导致的颓势也尽复了,但是牛的问题还是需要解决。
惩治关东国是不可能的,关东国人家也是一心好意,为大明解决粮食不足问题才动杀牛的心思。
就是小看了印度人对于牛的尊重程度,况且人家的主官已经剖腹谢罪了,又战损了进五千人。
朱慈烺实在不好意思惩罚他们。
现在大明已经初步稳住了粮食缺口,不再急需粮食到饥不择食的地步,朱慈烺都开始注重保护动物了,所以也不必非要在印度杀牛。
毕竟那边大明移民过去也是需要耕牛的。
大明自然不会表这个态,承担这个责任,那不是丢脸么。
所以为了安抚那边的百姓,朱慈烺签署了一个法令,禁止以食用牛肉为目的杀牛,大明禁止杀牛条例在印度也适用。
并且惩戒了关东国,把参与的士卒都调往别处,实际上就是去接收他们的封地。
虽然有点不痛不痒,但是这不是给双方一个台阶下么,仗也打了,大明也承认不杀牛了,这民怨也就消了。
特别是大明这种打了胜仗还认错的态度,极大的满足了当地人的虚荣心,让他们感觉到了尊重。
其实大明军部私下里有规定,杀牛必须在印度看不到的地方进行。
原本以为复兴二年总算熬过去了,皇仁堂药局管事匆匆而来:“陛下,红河平原发生天花和疟疾疫,情势危急。”
朱慈烺看着他:“不是让你们培养种痘,一旦各地出现天花疫情就开始接种么?天花怎么还会成灾?”
管事的擦着额头的虚汗:“天花种苗已经在运输途中,但是金鸡纳树皮储备不足,当地正在修建河工和港口码头道路。
所以瘟疫爆发的不仅急促而且蔓延迅速,臣等防疫不力,请陛下降罪……”
朱慈烺甩甩手:“不要整那些没有用的,现在首先问题是控制疫情!防疫军到地方了么?受感染多有多大区域,多少人?”
管事的连忙站起来:“目前发病的主要集中在红河南岸的升龙以及周边地区,防疫军已经到达,进行疏散和隔离。
不过因为人数太多,所以金鸡纳树皮储备不足。”
朱慈烺生气的问道:“没有金鸡纳树皮就不会治病了么?为什么不多想点办法,多加入点其他重要,减少用量或者优先重症患者使用,不都是办法么?
你现在问朕,朕能怎么办?去南洋收集运到了,人都快死光了!”
管事的被训斥的匍匐在地瑟瑟发抖:“臣建议把云南种植的所有金鸡纳树剥皮挖根以解燃眉之急。”
朱慈烺拧了一下眉头:“这些不是才种下去两年么?就这么断根了太可惜了,挖三分之二吧留点种,朕会让大琉球也快船运一批过来的!……”
虽然朱慈烺一百个不愿意,但是不砍能怎么办呢?这些热带地方就是这屁事多,大冬天的还有蚊子!才爆发疟疾!
朱慈烺转了一圈:“砍吧,朕会命南洋那边在留种育苗,这边也要多多育苗,两年准备,就这么一下子没有了。”
管事的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个也是他来见皇帝的目的,皇上当初为了应对南下可能遇到的疟疾,特别储备种植了金鸡纳树。
经过两年的发展,已经有几千亩的规模,虽然情况紧急,但是没有人敢在没经过陛下同意就这么大规模的砍伐。
他作为一个医者,虽然冒着让皇上不高兴的风险,他还是硬着头皮来了,毕竟救死扶伤是他们的天职。
管事的躬身:“还请陛下安排快马急递和飞鱼快船……”
朱慈烺挥挥手:“准了,李若琏立刻送信,让那边准备,这边做好隔离,先控制住疫情。
另外对疫区进行灭蚊工作,填平所有死水坑,砍掉附近的树木,用烟雾熏杀,等办法除蚊子。
疟疾就是在人和蚊子之间来回传播,不消灭蚊子,即使控制了疫情瘟疫还是会复起。”
金鸡纳树生长条件苛刻,要求年平均温度为21℃,平均最低温度为13。5℃,温暖、终年无霜的气候环境。
这就隔绝了大明大部分地区。
大明只有在云南省南部地区可以种植。而且是海拔800~1500米为适宜。
当温度在1~2℃时有明显冻害,低于0℃时地上部分被冻死。
这两年大明只在云南地区和大琉球进行种植,从采收到运送到红河平原估计至少也要七八日左右。
也不知道能不能用的上,不过救人这种事情,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朱慈烺安慰自己种树不就是为了防备有这么一天么!砍了也好,砍了再长就是了!
这次估计是这些新移民南下的太急了,大明移民暴增各地也没有做好接收准备才出现这种大面积的感染。
红河平原可千万不能出事,那里可是寄托着大明千万百姓的口粮,朱慈烺转了一圈又一圈,也想不出办法来。
瘟疫这种东西不已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是朱慈烺投钱就能解决,花的钱多派的人多反而会加剧疫情。
转了几圈朱慈烺对这桂喜说道:“继续选择地方种植金鸡纳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