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4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明现在正是缺人的时候,每一个新生儿都是国家的财富,内阁要拨出专款提高新生女婴的补贴,还有就是在分配土地上,也给女人增加适量比例。
  除了这些,还要加强立法,以后溺死新生儿以谋杀罪处置,全家流配荒岛!内阁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
  大明有这种情况跟后世还有不同,大明嫁女是要给陪嫁的,不是婆家给多少彩礼,而是娘家要拿出真金白银陪嫁的。
  一般陪嫁嫁妆女孩子从六七岁就开始自己准备,母亲也会帮忙积攒,有的母亲也会把自己的嫁妆转给女儿。
  出嫁时,根据家境不同,父兄会再分给钱财田地等等财产。
  而且这个时代的三纲五常,限制了女性贴补娘家的行为,这也就导致不少人觉得生女儿是赔钱货,比起后世更赔钱。
  所以有些人就选择了溺死婴儿这种极端的行为,加上伦理孝道上这些人觉得儿女就是父母所出父母所有,他有权决定孩子的生命。


第743章 要开始挣钱了
  即使到了后世,溺死婴儿的犯罪也比一般的刑事案件量刑要清,一般都是处以三到十年的刑期。
  所以朱慈烺也不能因为对方溺死婴儿就直接判处父母死刑吧,这和民意相违背。
  直接流配吧,发配出去,不是连多一个女儿都养不起,那证明你缺钱啊!去外面挣钱去吧,为大明开辟新新领土做出贡献去吧。
  一般这种流配要么发配北疆的苦寒之地,要么发配荒岛那些不值当单独安排垦殖公司的地方。
  足以惩罚他们的罪行。
  赛伯温拱手:“是,臣回去就安排,但是新城墙的修建还有港口拓展工程……?”
  朱慈烺笑了:“你们不是善于贷款么?可以发行债券嘛,以内阁的名义发行债券,以这些新港口的收入做抵押。
  到时候利率只要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相信有人会愿意认购的。”
  赛伯温还是第一次听说债券这种东西,转头看向一边的吴启晨,吴启晨也不懂,又转头看皇上。
  朱慈烺张张嘴,没有说出来,其实他也不懂,国债这种东西听说过,但是他确没有买到过。
  想了一会之后朱慈烺张口说道:“这种就相当于内阁找百姓借钱,给百姓利息,然后这个国债分为记名国债和不记名国债两种。
  记名的就是定向发行的,内阁专门向这些人借钱,约定还款时间和利息。
  不记名的就相当于纸钞,印刷好之后公开对百姓销售,百姓购买之后,可以交易可以提前兑换,但是提前兑换将不付利息。
  而到了还款期限的时候,不管谁拿着债券,内阁必须本息一起支付。”
  赛伯温眉头挑了挑:“陛下,内阁打算成立自己的银行,一个可以收纳百姓储蓄,另一个也方便结算。”
  朱慈烺敲着桌子:“即使内阁自己成立的银行,也不能胡乱使用百姓的储蓄,必须把保证金上缴大明金库,除此之外,也要有抵押,朕会监督,一旦逾期没有还款,到时候由朕收回抵押物抵偿你们的欠款!”
  赛伯温站直的身子又拱下去:“那是自然,臣只是觉得这样比起陛下说的国债要好一定,毕竟利息又底一点。”
  朱慈烺想骂人,这些人怎么越来越聪明了。一个个老是惦记这从他手里扣钱出来,有本事你自己挣去啊!过分!
  偏偏朱慈烺还没有理由反对!
  赛伯温和吴启晨走后,朱慈烺敲着桌子:“贵喜,今年皇明商号收入还可以吧?”
  贵喜愣了一下明白了陛下的意思:“陛下,今年皇明商号比预计增速略低,主要是因为七城交给内阁的原因,现在来看,如果内阁也看银行,那么明年皇明银行的生意也会受到影响。”
  朱慈烺敲着桌子:“那就开启捕鲸业吧!问一下天津造船厂捕鲸船设计的怎么样了?
  设计好之后立刻给各船厂下订单,命令海军出人,先尝试捕鲸。
  大明以后每年捕鲸二十万头,可以不足此数,但是不得超过。不得捕杀怀孕母鲸,不得捕杀小鲸,不允许外国和民间船只在大明控制海域内捕鲸。
  如果说普通的捕鲸一头不过利润几百两,那么大明皇明商号捕鲸就能充分发挥鲸的价值,例如鲸油蜡,打着大明皇家制造的牌子,价格至少能翻两倍。
  还有鲸油香皂,抹香鲸的龙涎香,鲸骨制作的各种制品,即使鲸鱼肉大明也可以制作罐头,内脏鱼肝油啥的都能使用,鲸鱼皮又是上好的皮料。鲸油又是上好的工业润滑剂。
  朱慈烺规定不超过二十万头,实际上头几年,大明捕鲸连一万头都到不了。
  如果一只鲸皇家能从中榨取一千两的利润,捕鲸一万头就是一千万两白银。蒸汽研究院正在准备推出实用的蒸汽机。
  以后工业化加剧之后,大明对于这种物资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多,这个钱,能极大的填补皇明商号的亏空。
  反正欧洲的捕鲸业已经开始兴起,大明就算不动手,鲸群也活不好,与其那样还不如鲸群们做出一点贡献,将来大明强大起来,一定立法保护他们!
  贵喜摸摸记下朱慈烺的安排,朱慈烺接着说道:“加大倭六国金银矿的开采力度,那边现在已经处于稳定期,军部的调令也已经发出,他们的新军都将前往安南地区作战。
  开矿也是时候加快了。”
  为了降低倭六国对大明掠夺的逆反心里,在六国稳定之后,朱慈烺要求倭六国的各矿都稳定生产就行。
  经过这一年多的建设,这些矿场也该拓展的差不多了,这次六国新军又被征调,大明在六国的军队处于优势,所以朱慈烺打算加大开发力度。
  做什么生意最挣钱,那当然是抢了,这些金银矿只要开采出来就是钱,而且运回大明充实朱慈烺的库藏,大明又能发行更多的纸币。
  这岂不是两全其美的妙招。
  大明现在已经足够强大,也不必在意和六个小国的看法,以前的迁就是因为大明海军还不强,现在,大明海军已经强大了。
  这些家伙谁敢找事,直接就能炸平他们的沿海港口。
  加大开采量之后,从倭国每年输入的金银大概有七八百万两,又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朱慈烺继续说道:“命令皇明海贸开始经营大明到印度的航线吧,朕会吩咐第一舰队做好护航工作。”
  贵喜再次躬身:“是。”
  军部对于沙贾汗起名的不满朱慈烺也有所耳闻,对于这个莫卧儿帝国国王朱慈烺最深的印象就应该是他给他的第二任妻子修建的泰姬陵了。
  大明不能因为人家叫世界的统治者就不跟人家做生意了,毕竟这些国王和皇帝给自己乱加尊号的多了去了。
  就像朱慈烺宣称日月所照皆为明,也没见其他国家叫嚣着要来打仗。
  扣人家的字眼有啥意义,不如积蓄实力,将来把对方灭掉,到时候管你狗屁的名号!最后统统都以失败者称呼,都是大明前进道路上的垫脚石。
  其实说道古印度,人家确实比大明有钱,马可波罗说东方富饶可不是专指大明这边,实际上对于印度的描写也很夸张。
  而且印度经过欧罗巴人这么多年的贸易洗礼,其经济活性比大明要好的多,大明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就算朱慈烺都无力短期改变。


第744章 北疆异动
  除了这些新产业新航线新矿产之外,最为让朱慈烺期待的还是蒸汽机的使用。
  为啥其他都不冠以工业革命,偏偏把蒸汽机作为工业革命的标志?这个自然是因为蒸汽机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
  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攻关,大明复兴一式蒸汽机总装已经完成,蒸汽实验室降低了炉内压力,实验已经连续无故障运行三天。
  朱慈烺听完非常高兴:“先造十台!边造边改进,有些问题不使用你们发现不了!
  这十套蒸汽机,西山煤矿送三台实验抽水、排风和拉矿车,采矿中煤矿透水是避免不了的,一个生产中的矿场,抽水机是一直开着的。
  曾经有一段时间,为什么很多煤矿嗷嗷叫着赔钱,赔的倾家荡产,但是开矿就是不能停?
  就是因为一旦停下来,矿洞透水,淹没浸泡之后,这个矿就废了,修整的费用不比重新挖一个少。
  所以煤矿抽水机一直是消耗人力的大户,同时你抽水的速度还决定着你挖煤的深度。
  另一个排风就不用说了,煤矿中含有瓦斯,很容易爆炸,这个时代采矿要么凿子撬棍,要么炸药打眼,很容易就看见明火。
  排风系统是少不了的,否则要么是三天两头炸,要么你挖挖之后就不敢往下挖了。
  还有一个就是拉矿车,拉矿车,不一定非要把蒸汽机装到矿车上,实际上把蒸汽机固定在原地,用牵引绳拉车也是可行的。
  矿车走的是直线,有固定的线路,路程一般又不长,跟火车不一样。
  三台送往煤矿,这个是早就打算好的,毕竟欧洲后来发明出蒸汽机不也是煤矿先用么。因为煤矿的燃料最容易获得,也最廉价,即使热效率再低他们都敢用。
  朱慈烺继续说道:“再给纺织厂送去三台,给机械厂送去三台,给天津造船厂送去一套。”
  纺织厂就不用说了,大明的纺锤式纺纱机现在已经能同时纺织三十六股线了,唯一限制它继续增加的就是动力。
  纺纱机驱动一般有人力畜力两种,畜力也很值钱的,无论是牛还是驴在大明都是稀缺资源。
  有了蒸汽传动装置,纺织厂的效率就能提高数十倍,那么利润至少也是几倍的提高。
  机械厂更是重要,大明现在还在使用畜力机床和人力机床两种,无论是人力还是畜力,其输入的动力的不稳定性,极大的制约着机床的精度和刀具的使用寿命。
  只要蒸汽机能够提供持续稳定的动力,相信大明机床一定能迅速更新换代。
  最后一个放到船厂,其实船厂不止一个地方需要蒸汽机,例如锯木头,龙门吊,抽水机等等。
  更何况还有船用蒸汽机需要实验。
  不过这些都不着急,船用蒸汽机现在还不现实,大明现在的蒸汽机体积和热效率都还不能装上船。
  这一台只是让他们实验一下,看看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蒸汽实验室终于开张,虽然只有十台的订单,不过蒸汽作坊的人觉得这些都只是第一批。
  等实验之后,肯定会有更多的订单源源不断的到来,蒸汽实验室要崛起了!再也不是那些‘一无是处’的一级部门的一员了。
  时间进入十月,北方的北疆城已经全面封冻有一段时间了,相比去年,今年勒拿河西岸活动的沙俄人更多了。
  封冻之前,受限于勒拿河的阻挡,他们很少到东岸活动。
  但是河流封冻之后,他们一个个划着雪橇,用驯鹿拉着用雪橇三傻拉着浩浩荡荡开始东进南进。
  看着锦衣卫的情报朱慈烺抿着嘴无语,这帮子沙俄人实在是太难缠了:“也就是说,他们打算冬天袭击我们的定居点,储备物资,夏天的时候在袭击我们的交通线?
  最终让我们的北方北疆城等城市自己乱起来,或者因为物资不足自己退回?”
  李若琏也有些挠头:“他们还打算破坏我们北疆种植的粮食,夏天或许会焚烧森林等等方式来驱赶我们的垦殖公司。”
  朱慈烺敲着桌子,这帮子老毛子不讲规矩,这样搞大明还真的会很难受。
  他们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