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3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勒拿河边,三千二百一十七辆马车静静的等在码头,这里是从勒拿河转向黑龙江的渡口。
  狗蛋在这种黑色压抑的气氛中有点不适应,他转头看看村里的刘把式:“叔,咱们到底是拉什么?怎么感觉怪怪的?”
  刘把式瞪了他一眼:“闭嘴,不该问的不要问,好好的看好你的车,没看到大家都在等么!咋就你话多。”
  两人正说着突然天上烟尘扬起,一队纯白高头大马,骑手们手持龙旗、军旗和八面白幡。
  看军旗来的骑兵是骑兵第一师第一团的人,正在这边的车把式议论纷纷的时候,骑兵越来越多,后面又出现了骑兵第一师第二团的旗帜。白幡也越来越多。
  白幡上最中间七个大字写着:‘英魂归乡引魂幡’,两侧小字左书‘英灵不朽’右侧书‘天佑大明’。
  骑兵没有说话,开始默默的分队,马车来之前也是分好队的,骑兵对应每车四人。
  等到狗蛋这边,李狗蛋傻眼了,这么大的阵仗,这是干嘛?给谁招魂呢?这么多幡,大明死了大将军么?没有听说啊?
  骑兵总旗官站在十辆马车前面:“现在检查自己的车辆,马车必须整洁,不能有灰土,不能出现红色,在运送遗体期间不准高声宣化,不准唱歌奏乐,不准嬉笑打骂。”
  狗蛋心里一惊,吓得没敢说话,来之前,垦殖公司总部那边告诉他来运重要东西,为了凑够车夫和马车,他新买的车都被征召了。
  这车可是一次都没有用过,第一次就拉尸体,太晦气了吧?
  但是面对这种肃穆的气氛,就算心里有抱怨,也只能咽进肚子里。
  骑兵下马,挨个检查马车,有灰的地方还会擦拭干净。
  然后在马车底布垫上白色衬布,整理马车,那些在马车和马匹身上装着花里胡哨装饰的,也都乖乖卸掉。
  狗蛋的马车上也栓了一条红绳,讨个好彩头,现在也乖乖的去掉。换上纸扎的大白花。
  所有马车都整理停当,大家又等了一个时辰,远处二十多条大船黑布缠绕船身,连船帆上都蒙着白布驶进码头。
  整个场面,没有一个人说话,船一停稳,岸上就开始放礼炮,船上也鸣礼炮,一声接着一声,比起鞭炮可热闹多了。
  狗蛋很好奇,到底死的是哪个大官。
  突然山呼海啸的喊声想起:“魂归来兮!英灵不远!返家乡兮!佑我袍泽!”
  然后马车在士兵的指引下一替一个的前往船变。
  接着狗蛋就看到令他震撼一生的一幕,一个个棺材不停的从船舱里抬出来。
  等到狗蛋的时候,他还在算着,这到底有多少人,怎么死这么多人,他已经算不清到底有多少人了,只觉得那船上的棺材无穷无尽的被抬出来。
  五个让狗带等着,他们上船,四个人抬着一口棺材,另一个人手里捧着一个包袱。
  四人轻轻的把棺材放在马车上,然后另一个把包袱也放在车尾。
  然后五人齐声高喊:“魂归来兮!英灵不远!返家乡兮!佑我袍泽!”
  虽然棺材很薄,但是狗蛋丝毫没有觉得被简陋,反而觉得这具棺材有千斤重。
  马车缓缓启动,狗蛋缓缓的牵着马走在大部队中,他不敢上车,怕自己玷污了马车,玷污了马车上的人。
  一路上除了每一辆马车护卫的五个人之外,还有骑兵哨探,斥候查探四周。
  如果平时狗蛋一定会嗤笑,一堆棺材,谁会去抢?还用这么多骑兵护送?
  但是心现在,狗蛋一声不敢吭,怕打扰英灵安息。
  路上熟悉了,狗蛋悄悄问道:“兵大哥,这些人是?”
  小旗官悲伤的看着棺材:“这些人是在北疆城战场上战死的士卒,我们送他们回乡。”
  狗蛋问道:“怎么死了这么多?是打败仗了?”
  小旗官瞪了他一眼:“躺在你车上的这位,是极地一师士卒王启林,战场上,迎着敌人的火枪一步未退,身中四弹而亡。
  为后面的军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用生命捍卫了荣誉!”
  狗蛋连忙道歉:“对不起!对不起!”
  等到了黑龙江这边的码头,这边派出了二十四条船已经等在渡口,狗蛋的行程也结束。
  鸣礼炮结束之后,交接开始。
  五名士卒和船上的士兵交接:“骑兵第一师第一团第二营第六百户五小旗奉命护卫英灵返乡。”
  船上的士卒也高声喊道:“第七岸防旅二团四营第一百户九小旗奉命交接接替你部。”
  岸防旅的士卒把棺材抬上船,小旗上前:“请接收遗物,极地一师士卒王启林遗物包括军装四套,打火机一个,怀表一个,银币三枚,纸币二元七角三分,家书十七封,遗书一封……”
  小旗每念一样,岸防旅的士卒就一一对照,狗蛋这才知道,竟然还有这个程序,他接收的时候,这些可能都在船上完成的,所以他不知道,这一次看到了更多细节。
  确认遗物准确无误之后,小旗官和岸防旅的小旗官分别签字。
  然互岸防旅五人喊:“魂归来兮!英灵不远!返家乡兮!佑我袍泽!”
  交接全部完成,狗蛋觉得自己空落落的,来的时候有一万士卒护送,回去的时候就剩一千人护卫他们返回垦殖公司。
  同村的猴子说了一句:“咱们活着的人还没有死了的人待遇高……”
  然后被大家一起怒视,狗蛋问一边的刘把式:“叔,我想当兵……。”
  刘把式看了他一眼:“当兵?当兵是你想当就能当啊!我还想呢!想什么乱七八糟的,你不配!”
  猴子凑过来:“狗蛋哥,你说这一路上一个人都没有,他们这是做给谁看呢?”
  刘把式怒斥猴子:“猴子,你是不是欠削!人家在前面辛辛苦苦打仗战死,你在后面说风凉话!
  给谁看,此事天知地知,咱们都不是瞎子!诽谤亡者,小心遭天谴!”
  猴子连忙尴尬的笑了:“叔,我就是随便说说,我的意思是说,这一路上每人看他们都做的这么好,这要是到了关内,还不知道有多大阵仗呢!”
  刘把式眯着眼回头看了一眼船队;“听刘书生说,这次有皇上亲自去天津迎接呢!开亘古之未有。
  天子出迎十里都是极大尊荣,他们这次走运了,天子出迎几百里,为他们招魂。大丈夫当如是啊!老子特么的好后悔,当初怎么就没有加把劲!说不定就选上了!”


第724章 大明科技瓶颈
  船队从黑龙江转到松花江,在上岸往南进入辽河,再从辽河进入渤海,最后在天津码头停靠,实际上要是想,舰队可以再入海河,一直能航行到通州。
  不过那完全没有必要,极地一师大部分官兵,要么就是山西籍要么就是辽西走廊和北直隶籍,在天津举行招魂仪式之后,就会被灵车运往各地。
  这条线路目前是北疆到大明的最近线路,虽然路程曲折,但是比起绕过白令海峡要节省一半的道路。
  再说海上风高浪急,又是新海域大明还不熟悉。
  要是物资丢了还好说,这要是棺材运到半路上丢了,怎么跟人家家人交代?怎么跟陛下交代?
  六月底朱慈烺从京城出发,新禁卫第一师第一团和骑兵师第三团伴驾,锦衣卫缇骑一千人。
  比起上次南下跟随的军队少了很多,本来按照参谋部的规划,要禁卫一师和骑兵第一师一同伴驾出行的。
  被朱慈烺否了两个师六万人,再加上随行的官员、仪仗、锦衣卫等等,一次出行七八万人随行,太铺张了。
  最后减到随行一万五千人以下,这才罢休,本来朱慈烺觉得有一个骑兵团就够了,京畿地区,能有什么问题,不过大家都不放心,最后只能按照大家的请求配置。
  到了天津,朱慈烺斋戒三天,焚香静心,举行仪式前的准备工作。七月一日,天晴风和日丽,天津港严阵以待,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再这样的环境下黎氏王子终于到达了天津港,黎氏王子远远的看着就觉得港口的气氛不对,虽然被眼光普照,但是整个港口笼罩着一片压抑的气氛里。
  一条军部的小船过来接引,把他带到军港,远远的他就看到那处高台上,龙旗飘扬,白幡和黑色挽联映衬,密密麻麻的站着大明士卒。
  黎氏子悄声问道:“怎么回事?”
  一边的官员简单跟迎接的人聊了一下,心情沉重的说道:“今日陛下到天津港为阵亡将士招魂,我们当肃穆观礼。”
  说完领着黎氏子站在码头沉默等待。
  黎氏子一下子想起前天看到的报纸消息,好像今天确实有天子为牺牲将士的招魂仪式,不想他正好赶上。
  正站着,远处突然礼炮齐鸣,接着号角和唢呐响起哀乐,黎氏子眺望,远海上一片白帆缓缓的显露,慢慢靠近。
  船上礼炮也在轰鸣。
  一直到船只到港停稳,礼炮才结束,原本黎氏以为下面就该是大明天子讲话,然后仪式结束。
  没想到并不是他想的那样,首先,是一队队士卒手捧龙旗上船,然后黎氏子看到一具具覆盖着龙旗的棺木从船上抬出来,放在码头的空地上。
  黎氏子一开始以为这些棺木是将军的,但是抬出了几百个,个个都有,他这才明白,真的是每个都有。
  三千多具棺材,摆在那里,非常壮观,但是整个仪式数万人沉默着,气氛非常压抑。
  黎氏子站的腿都酸了,棺木才抬完,接着整个场地想起山呼海啸的高喊:“魂归来兮!英灵不远!返家乡兮!佑我袍泽!”
  然后黎氏子看着穿着龙袍的大明皇帝,走下观礼台,亲自都棺木头,缓缓鞠躬,一、二、三。
  每次鞠躬,大明天子都喊一遍,然后周围的士卒也跟着喊一遍。
  接着黎氏子又看到一个穿龙袍的七八岁少年扛着白幡在那里摇晃。
  黎氏子不懂这个仪式,不过看装束应该是某个亲王之类的吧。
  然后场地里,道士和尚穿插在棺木中间,用柳条之类的沾水在那挥洒,每一个棺材都有一个和尚一个道士在那念经。
  然后仪式终于接近尾声,黎氏子看到大明天子亲自扶着第一个棺木离开码头,然后再次回到高台,站在那里目送着一具具棺材抬上灵车,由大明士卒带着离开。
  这些灵车都是统一样式,都有五个士卒护卫,沉默着离开。
  等到大明皇帝离开,迎接的官员才对他拱拱手:“还请王子到理藩院歇息。稍后有人会送您前往大明京城。”
  黎氏子拱拱手:“多谢!”
  举行完招魂仪式朱慈烺回天津行宫休息。今天没有安排什么别的活动,黎氏子到天津他自然知道,不过按照计划,他不会去见他。
  第二天一早朱慈烺前往天津造船厂,见证崇祯十年式二号舰和三号舰的下水典礼。
  这并不是巧合,实际上十天前两条船就已经可以下水,完全是为了等朱慈烺前来观看下水仪式,这才推迟。
  到了船厂朱慈烺感觉比起上次来又大了很多,除了中间两个船台上外形已经成型的两条崇祯十年式之外,还有另外四个同型号的船正在铺设龙骨。
  远处在建造中的崇祯九年式更是有十多条之多。
  大明现在迫切需要加强海军,所以船台和船上都在全速生产。
  登上特意搭建的观礼台,看到密密麻麻的人在那各自忙碌,问一边的管事:“天津船厂这边还有多少战舰再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