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统计大明-第3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慈烺继续说道:“军队这一块是大事,各种开销要做好监管,以后各师除了上报四总部之外,每季度还要单独向东宫典算上缴一份资金报告。”
  桂喜仔细的把朱慈烺的要求记下来。
  朱慈烺继续说道:“为了方便物资转运调拨,做到遇到战争时快速投入战斗。
  东宫典算要协助总后勤部在大明各前沿方向设立物资仓库,确保每个仓库至少有一个师的装备,和够一个月作战的补给。
  这些物资仓库设立在北海、嘉峪关、成都、广州、松江、天津、龙牙、河套八个地方。”
  桂喜不太确定问道:“那这八个师的装备是陆战师制式装备还是各特殊师配套装备?”
  朱慈烺淡定的说道:“如果启用这些装备,就代表当地的特殊师已经不足以应对战争,所以自然就是制式装备。”
  装备预置,这个即可以用来立即投入战争,紧急时刻,各部可以放弃辎重轻装上阵快速到达战场,或者就地招募新军武装起来投入战斗。
  现在还看不出来,不过从明年开始,第一批大明新军就要服役期满了。
  以后这种退役回乡的士卒多了,真的战事紧急不就能征召了。
  也可以保证如果真的出现太子位被夺的特殊情况,朱慈烺可以破坏掉武器生产能力,立即再武装新的部队投入战斗。
  即使禁卫军三个师忠心崇祯,朱慈烺也有信心快速‘清君侧勤王’成功。
  朱慈烺的这个操作并不让人意外,这种库存武器备战不仅大明有,以前各朝代也有,只不过历代都


第632章 外典算局
  第二天一早,朱慈烺开始了京城巡视之旅,首先要巡视的就是典算外局,皇明商号很多结算都在这里。
  因为内宫不是你相进就能进的,而且晚上还要落锁关门,所以那些师爷账房如果不是必须的,一般都在外城办公。
  外典算局的办公地点是以前御马监的中府草场,也称为外草料厂。
  御马监改制为新军之后,内宫的骑兵编制基本上都撤销了,只保留了一部分皇家仪仗用马,御马监收藏的那些好马也交到皇明牧业那边去当种马了。
  所以这外草料厂也就空闲下来,被朱慈烺从御马监要过来自己使用。
  外草料厂北面一街之隔就是外东厂,跟朱慈烺的外典算局一样,东厂的幡子大多都不是太监所以也不适合经常出入内宫。
  跟外东厂做邻居,一个是保证安全,毕竟这里面涉及到大量财富。
  另一个也是让崇祯放心。
  东厂一直在扩建,这边的地方不够之后,东厂又在城南和城北各设立了一个新营,成为北东厂和南东厂。
  估计这位厂公方化正是想要效仿锦衣卫南北镇抚司的格局。
  从目前东厂的情况看,方化正把草料场北面的这个外东厂设置为皇城厂,也就是主要建设京城内的动向。
  南东厂则针对大明境内,北东厂针对大明境外,然后内廷东厂负责监督执法等。
  并且美其名曰保护,把整个东宫外典算局都纳入巡查范围。
  为了减少冲突,维持自己的形象,朱慈烺特意安排了李若琏,锦衣卫负责外典算局内的防卫,外面的就不管了。
  所以朱慈烺来到这边首先面对的就是东厂幡子的搜查,当然直接上车搜查这些人是不敢的,只是头头借着汇报的名义扫了一眼。
  当然了大明太子现在又没有失宠,皇上虽然防备,也没有对付太子的意图,这些人自然不敢放肆。
  扫一眼紧紧是为了确认太子的安全,别被绑架挟持什么的而已。
  李若琏冷着脸没有吭声,同行是冤家,东厂现在在模仿锦衣卫,李若琏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自然不高兴。
  进到外典算局,桂喜已经在这等着:“殿下,我扶您下来。”
  朱慈烺搭着他的手跳下车,院子里这些汇报的人都乖乖的躬身站在两边。
  朱慈烺摆摆手:“孤这边谁便看看,你们各忙各的去吧。”
  进入正堂,这边是会客的地方,两边厢房院落,按照不同的商号和军中各部进行区分,有的占据一个院子,有的紧紧占据一间房子。
  最后才是典算汇总,然后向内呈送。
  所以朱慈烺话一结束,那些办事的就开始乱窜,人来人往的好不热闹。
  朱慈烺问一边的桂喜:“这边地方够用么?”
  桂喜拱手:“有些紧吧,但是还能勉强凑合。”
  朱慈烺想了想说道:“北面的天师庵草场现在在干嘛?”
  桂喜小心的提醒:“那边临着惠民医院局,都借给皇仁堂用来开设医学院了。”
  朱慈烺笑着说道:“这么好的地方开学校有点浪费了,从城外另选一个地方给医学院,那边空出来之后,把这边的一部分搬到那边去。”
  桂喜高兴的说道:“谢殿下,只是那边离东宫又远一点,汇报没有这边方便了。”
  这个朱慈烺自然知道:“那就把一些没有紧急事务的放到北边,可能有紧急事务的放到这边。”
  桂喜有点挠头:“只是那些是有紧急事务,那些是没有呢?”
  朱慈烺沉吟一番:“涉及军队的自然是紧急事务,还有粮食,银行这些。
  至于其他的商号结算都可以放到北面。”
  桂喜连忙应是,朱慈烺继续说道:“明年孤就要北上了,这内外典算又耽误不得,明年就一起迁移到沈阳吧,这边和北面一起改造。
  这两个地方要重新设计,你看这人来人往的一点章程都没有,要好好改造。”
  桂喜被批评了几句立刻额头见汗,朱慈烺继续往前走。
  其实改造是假,分成两部分也是假,朱慈烺真正的目的就是把典算带上。
  典算跟着朱慈烺走了,那就意味着大明除了京城驻军以外的军队,钱财结算资金拨付等等都可以不经过京城。
  这些朱慈烺不方面跟桂喜说,朱慈烺也不敢肯定自己身边到底有多少崇祯的探子。
  接下来对外典算的巡视,主要就是对各处的规划了,朱慈烺说出了大概的改造要求。
  改造虽然是假,但是这假也要假的跟真的一样。
  一个上午就这样过去,下一站就是当初的八家皇店了。
  这边可以说是朱慈烺的起家之地,当然朱慈烺发家不是靠做生意,靠的是抄家!
  经过几次抄家之后,皇明系各商号陆续在京城各地都混到了一座大宅,改造之后作为驻地。
  而这起初的皇店就全部交给皇仁堂了,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大明最大的全科医院。
  先参观皇仁堂正是因为其对于接下来五年有着重要意义。
  后世总喜欢把科教文卫放在一起作为一个词组来说,由此可见这四个门类对于国政的基础性。
  尤其是卫生事业,想要大幅度提高大明的百姓人数,无非就是提高出生率降低死亡率。
  而大明如果没有战乱、饥荒、瘟疫等事情发生,百姓能吃饱饭,自然平均寿命也就上来了。
  但是出生死亡率确是一个绕不开的坎,这两年为了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朱慈烺特意培养了女医和接生女医。
  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过这新生儿除了因为接生护理不当死亡之外,传染病也是重大的致死原因,而众多传染病之中天花又是最厉害的。
  其实隆庆年间大明已经有种痘防治天花的法子,只不过那个时候主要采用的是人痘法。
  常用的有两种方法,一个是旱苗法一个是水苗法。旱苗法就是取天花者的痘痂研成细末,加上樟脑冰片等吹入种痘者鼻中;
  水苗法就是将患者痘痂加入人,乳或水,用棉签蘸上,塞入种痘者的鼻中。这两种方法的大概思路都是让种痘的人先患上轻度的天花,出过疹子后精心护理,直至病症消失,就相当于已经得过天花了。
  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风险,容易失误导致孩子惹上重症天花致死。


第633章 治病防病
  作为穿越者,朱慈烺怎么可能不知道牛痘可以防治天花呢。
  但是这个东西总要实验,总要培养出规模,总要试着接种,并且证明有效吧。
  初代实验就是用病牛,初代培养也是用病牛培养更多的病牛。
  但是这样的效率太慢了,所以朱慈烺吩咐皇仁堂一边试种,一边研究新的培养方法,并且尝试研究灭活疫苗。
  显然大明还没有这个科技水平,灭活疫苗研究失败了,准确的说是免疫成功率不高,为此还死亡了几十个棒子和倭奴。
  但是牛痘的培养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大明总算做到了把牛痘脱离牛体之后培养。
  种痘的方法也是两种,一个是传统方法吹入鼻子,另一个是在胳膊上刺破皮肤接种。
  今天朱慈烺来皇仁堂,这边已经取得了初步的实验结果。
  管事的恭敬的汇报:“从目前的情况看,刺破胳膊接种要比吹入鼻子更安全,因为胳膊的局部感染要比头上的要容易处理。”
  朱慈烺淡定的说道:“那就从孤开始吧,今天晚上你们就安排人入宫给孤接种,确认无事之后,给宫内所有人都接种一遍。”
  管事的连忙躬身答应:“是,其实从这边开始试验,不少大臣已经打听过了,而且从牛身上直接取痘接种不少人已经开始接受,宫内也有贵人来问过。
  按照殿下的吩咐,取牛痘的事情一直严格保密,所以并没有人知道皇仁堂的痘种从何而来。
  这次殿下改牛痘为这种培养出来的痘种,以后更不会有人知道。”
  朱慈烺嗯了一声:“除了京城之外,各地只要有天花爆发,就优先前往接种,这次种痘治天花你们功劳很大,孤会奏请父皇给予重奖!
  但是牛痘接种之法一定要严格保密,今后在大明之外,这将会是皇仁堂的一项重要收入,千万不要泄密了。”
  管事的跟着笑了:“是,这边有锦衣卫帮忙看着,没有人敢乱说,取痘的人签署了保密协议,其他培养痘种的人跟本不知道痘种从何而来。”
  朱慈烺点点头:“除了这个,皇仁堂还有什么需要回报的么?”
  管事的忧虑的说道:“按照五年计划要求,皇仁堂要在五年的时间培养出一万名外科医生,这个……”
  朱慈烺眉头一挑:“怎么?做不到?”
  管事的咬牙说道:“要想做到,还请殿下把那些放在各师的军医归还我们皇仁堂,我们皇仁堂现在人手不足,想要培养外科医生需要这些有经验的医者参与授课。
  还有就是京城医学院范围太小,并不能容纳那么多的学子,请殿下给皇仁堂从新划地。”
  朱慈烺笑着说道:“孤虽然让你们培养一万个外科医生,但是又没有让你们都在京城培养。
  各师都有几十个外科医生,你们完全可以在各师成立一个几百人的外科学院,到时候一边跟着实习一遍学习,岂不是能更快成才?
  而且京城医学院的事情孤已经吩咐典算帮你们物色,会给你们尽快建好,不会耽误你培养学生。
  一万个只是一个基本数,并不是培养一万个就完事了,按照医学院的培养计划,一个外科医生培养时间是五年。
  也就是说,你们明年至少要招募两千人,这样才能在第五年完成一万个的目标。
  这些是应急的,大明急需这些外科医生,从明年开始可以根据需求适当减少,但是也不能减少太多。
  你们在各师培养几百,再在京城培养一部分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